㈠ 中考的等級A B C D分別是多少分
中考的等級A、B、C、D的分數分別是:
A:(95—100分);B:(90—94分);C:(85—89分);D:(80—84分)。
普通高中錄取時,會根據各學科等級比例分別賦予一個等級值:A1到C4按的級差賦予等級值,即文化課A1的等級值為15;A2的等級值為、A3的等級值為14。
體育A1到C3按的級差賦予等級值,即A1的等級值為10、A2的等級值為、D2的等級值為1;藝術A1到C2按的級差賦予等級值,即A1的等級值為5、B1的等級值為、D的等級值為。
綜合素質評定A的等級值為4、B的等級值為、C的等級值為3、D的等級值為。將考生五科學業考試成績的等級值相加,加體育、藝術等級值,加綜合素質等級值,則為該生的總等級值。
按報考學校考生(含報考內高班又報考了該校的考生)的總等級值由小到大的排序,按招生計劃依次錄取(民考漢考生、回族考生按本方案與漢族考生等比例單獨錄取)。
(1)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中考採取百分制評卷,等級和星數呈現成績。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等科目的初中學業考試卷面滿分各為110分。
合成分數共有8個學科,總成績等級分和總星數的最高值為82分14個星。
凡獲得總星數之和較多而總成績等級分達不到82分滿分者,每獲得5個星獎勵總成績等級分1分,獎至滿分82分為止。
參考資料:網路-中考等級分
㈡ 中考成績中ABCD等級代表的分數段是什麼
1、中考成績中ABCD等級,代表的分數段,是指每一個等級的最低分、和最高分之間為該等級的區間。
比如,假設A等為90~100分,則90~100即為A等成績的分數段。全國各地劃分的等級標准不一樣,請參照各地政策。
2、以下以青島為例,五個等級按百分比劃分:
(1)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考試成績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其中E等為不合格等級。
(2)市教育局,以招生區域為單位,劃定等級ABCDE,各等級所佔比例,由各區市教體局,根據招生錄取需要,按照參加考試學生人數劃分。
(3)市內三區等級劃分標准為:根據參加考試學生人數,成績從高到低A等10% 、B等20% 、C等30% 、D 等35%、E等5%。思想品德、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考試成績劃分為及格、不及格兩個等級,全市統一劃分標准,考試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為及格,低於60分為不及格。
(2)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用等級表達成績更公平:
與分數制的呈現方式相比,等級制呈現方式,能克服片面追求分數,帶來的負面影響,採用等級表達成績,可使錄取更加公平。
在教育測驗中,無論分數、還是等級,都是有序的符號,等級是粗略的分數,分數是細分的等級。研究表明,採用等級成績,更有利於減少,考試本身的誤差,更符合考生的實際水平。
至少可以認為,分數誤差未必小於等級誤差。因為我們很難相信,99分就一定比98分優秀;一分之差,並不能真正說明,學生的實際能力、素質上的差距。
㈢ 初中考試ABCD各代表多少分
中考成績中ABCD等級,代表的分數段,是指每一個等級的最低分、和最高分之間內為該等級的容區間。比如,假設A等為90~100分,則90~100即為A等成績的分數段。全國各地劃分的等級標准不一樣,請參照各地政策。
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級」呈現,打破了只用百分制評價學生、評價教育質量的做法,淡化了分分計較,學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一些新的、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3)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考試科目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范圍。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考試,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信息技術考試,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統一要求,確定具體組織方式。
在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市),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學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內容的學習,對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後確定選考科目。
㈣ 初中考試分數A,A+,A-等各級別分別是多少分
成績的等級劃分分為4個等級(這只是案例,個別地區的規定不同),用A、B、C、D表示,科專目測試屬等級為合格、不合格,等級計算方法:
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
(4)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用等級表達成績更公平:與分數制的呈現方式相比,等級制呈現方式,能克服片面追求分數,帶來的負面影響,採用等級表達成績,可使錄取更加公平。
在教育測驗中,無論分數、還是等級,都是有序的符號,等級是粗略的分數,分數是細分的等級。研究表明,採用等級成績,更有利於減少,考試本身的誤差,更符合考生的實際水平。
至少可以認為,分數誤差未必小於等級誤差。因為我們很難相信,99分就一定比98分優秀;一分之差,並不能真正說明,學生的實際能力、素質上的差距。
㈤ 中考成績ABC分別是多少分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等科目十個等級劃分方式為:
A(95——100分),全市前25%,比如語文A就是你語文成績是所有中考考生中的前25%
B(90——94分),佔全市的30%。
C(85——89分),佔全市的20%。
中考成績等級制實行意義:
海南省中招辦:此舉是為杜絕學生偏科的問題
人民網記者就此事采訪了海南省中招辦蔡副主任。據蔡副主任介紹,陳老師已就此事向海南省教育部門反映了情況,得到了省領導及省教育廳高度重視。省中招辦近日已就此事在全省一些中學校,就陳老師提出的問題展開了調研,徵求廣大老師們的意見。
蔡副主任強調,中招改革是教育發展的趨勢,是課程改革的一部分。中招改革的這一措施從2005年開始在海南省課改區的學校實施的,計劃將於2007年在全省推廣。
將課改區考生的中考分數,按一定的條件換算成A、B、C…..等級分重新排序,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學生偏科問題的作用,控制了學生以偏科高分彌補其他學科成績低分的情況,模糊過去那種盲目看重分數的概念,強調學生對學科及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的要求。
㈥ 中考等級分是怎樣算的
將各科考分按名次轉化為A、B、C、D四等A1、A2、A3、A4、B5、B6、B7、B8、C9、C10、C11、C12、D13共十三級。然後根據學科權重將等級轉換為等級分。學校和考生只知道各科等級和總等級分及對應的考分名次區間。總等級分最大值80,最小值6,等級分越大,成績越好。
等級相同考分相差大
中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和歷史七門科目成績總共610分,還有體育20分加上實驗操作分10分,中考總分為640分。但化為等級分後,新增加了素質教育分,總等級分滿分為80分。等級劃分為A、B、C、D四類,每門成績都有一個相對應的考分段,最後以總分考分段的分數錄取考生。總分分為A類段分為A1=13、A2=12、A3=11、A4=10;B類段分為B5=9、B6=8、B7=7、B8=6;C類分為C9=5、C10=4、C11=3、C12=2;D類段是D13=1。以單科成績舉例,考生語文111分和語文98分的考生所屬的等級段是一樣的A1(12);總分考分段在596分和541.5分之間的考生同在一個等級段A1(即總分13分),其總等級分同為80分。課改區中考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綜合文科6門科目的老師成績將以等級形式呈現,分別為A、B、C、D、E五個等級。每個考生的每門科目都有一個等級,6門科目就有6個等級,這6個等級不統一為一個等級。因此,每個中考生見到的是各門科目的等級,不再是分數。並且,學業考試的結果將作為中考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但不再是惟一的依據。
分數按比例轉換成等級
考試卷面上的成績仍為分數形式,但卷面上的分數將保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對外公布。
同時,各地將根據當地高中教育資源情況劃定每個等級所佔的比例,然後再將以百分制形式呈現的卷面分數轉換成登記。例如:某地根據本地教育資源情況,將A、B、C3個等級所佔的比例劃定為25%、30%、30%,那麼每位考生各門科目的卷面分數從高分到低分排好序後,前25%的學生將獲得A等,A等以下的30%獲得B等,B等以下的30%為C等;E等人數一般情況下,應小於2%為宜;C等以下,E等以上的學生將獲得D等。0分、缺考的科目成績不記等級。
如果同一科目出現同分的,那麼這門科目的同分考生將獲得相同的等級。
身體素質好優先錄取
關於對「學業考試成績等級相同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問題,饒穎明解釋到,錄取時,各批次招生學校在投檔考生內,按照考生的學業考試等級排序,優先錄取招生計劃內90%以上的考生。
剩下的計劃,若遇到學業考試成績等級相同時,則按身體素質測試成績等級、享受省定政策優惠、綜合素質評定等級、優先學科、綜合性評語等順序,擇優錄取
㈦ 中考考哪些科目怎麼分級
1、考試科目:
語文(100分)、數學(100分)、英語(100分)(史、地、政、生、物理、化學、各100分,選擇最高的,前三科分別乘以100%80%60%和實際的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和體育成績相加)、體育(30(考試)+10(平時)分)。
2、分級制度:
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和思想品德5門考試科目原始分滿分均為100分,其中每門含綜合社會實踐活動10分。考生所選的3科成績,由高到低分別按照100%、80%、60%的系數折算為實際分數,折算時保留1位小數。各科成績相加後按四捨五入原則取整。
(7)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考試注意事項:
1、中考所用的2B鉛筆、0.5mm黑色墨水簽字筆、橡皮、墊板、圓規、尺子以及准考證等,都應歸納在一起,放入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2、可以准備一條小毛巾,用來擦汗。考生的水瓶應注意放在地上,曾有考生因為喝水時不小心弄濕卷子而帶來很大的麻煩,這點同學們要注意。
3、不要自己夾帶草稿紙,最好不要把手機、小靈通等通訊工具帶入考場,如果帶了的話一定要關機(以免對自己造成影響)。有些地區禁止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入考場,否則將以作弊論處。
4、一般在考場教室之外會擺幾張用以存放學生書包的桌子,如果帶了以上東西,可以放在門外。另外,可以帶幾塊巧克力,在休息時及時補充能量。
㈧ 初中學業水平測試中成績和等級劃分的關系
這個嘛,初中的是按照比例劃分的,A級佔20%,要考到A B 級才能上好的高中,如專果試卷簡單屬,大家都考90幾,那90分以上也不一定是A ,到了高中的必修科目,是按分數來劃分等級的,90分以上也包括90 為A ,75至89為B,60至74為C,其餘為D,考D 就是要重新補考,不過就沒有大學志願填,除此之外,學業水平測試後的兩門選修科目,也是按比例的。
㈨ 成績的等級劃分
成績的等級劃分抄分為4個等級(這只襲是案例,個別地區的規定不同),用A、B、C、D表示,科目測試等級為合格、不合格,等級計算方法:
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
(9)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用等級表達成績更公平:與分數制的呈現方式相比,等級制呈現方式,能克服片面追求分數,帶來的負面影響,採用等級表達成績,可使錄取更加公平。
在教育測驗中,無論分數、還是等級,都是有序的符號,等級是粗略的分數,分數是細分的等級。研究表明,採用等級成績,更有利於減少,考試本身的誤差,更符合考生的實際水平。
至少可以認為,分數誤差未必小於等級誤差。因為我們很難相信,99分就一定比98分優秀;一分之差,並不能真正說明,學生的實際能力、素質上的差距。
㈩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的,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多少分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A-85分(良好);B75以上;C60分以上(及格);D55分以上;D以下(不及格)。
這種按等級來結算成績的方式是賦分制,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成績,用來統計選考科目的成績。也就是將學生的卷面總分,按照參加考試人數的排名把一定區域內的學生劃分為一個等級。
而除了語數英三門學科的成績依然是按照原始分數計算之外,賦分制的重點在於排名。但因為涉及到考生的選擇科目不同,各科的難度也不同,所以等級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學生分數的公平制定。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是將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績,也就是卷面分進行高低排行,在排行過程中,將考生的各科成績按照分數劃分為不同等級,並「賦予不同的等級分」。可以很明顯的表現每個學生在總體水平中所處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學生所處等級。
如:甲學生考歷史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在35%-45%以內,等賦分之後,就變成了76分。乙學生物理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1%-3%以內,等級賦分,就變成了100分。
因此,很明顯,在賦分制中,不管分數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佔比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成績的最終因素。
(10)中學生考試分數等級擴展閱讀:
等級分數廣泛用於網路上積分類型的網站,內容眾多。教育也引入了等級分數這一概念,廣泛的進行A、B、C、D四級評定。
等級賦分需要增加科目的區分度,所以在這種制度下考試難度可能會加大。而文科又不像理科的成績,都集中在60-80分之間,所以很難區分開,文科科目試題難度會加大。
這種賦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可比性問題,避免了分分計較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