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都西北中學的歷史沿革
1928年北伐戰爭使國民政府統一了全國,當時北伐軍總參謀長、回族人士白崇禧初到北平之後,四處演講呼籲:「我們要團結各民族一起戰斗。伊斯蘭教和經漢兼通的回族是我們的同胞兄弟!」他聯絡任職於北平市政府參事的回民孫繩武,邀請回族上層人物」西北五馬」之一馬福祥、北洋政府教育部代部長馬鄰翼等人共同倡議在北平牛街30號創辦回族學校。
白崇禧領頭出資,報請政府批准,將牛街30號原清朝「南營守備署衙門」舊址作為校址,學校定名為「北平清真中學」。白崇禧親自擔任董事長,馬福祥、馬鄰翼為副董事長,常務董事孫繩武為第一任校長。由於第一次辦回族學校,順應了歷史潮流,學生報名之眾,大大超出事先預料。
牛街位於北平市西南隅,呈南北走向,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街道僅有1.41平方公里,卻匯集了回、漢、滿、朝鮮、維、蒙等23個民族,共5.4萬餘人。至1930年已有高初中班各10班,應廣大回民要求又設附屬小學五部。北平清真中學成為了全國最早的第一所回民中學。 1930年國民政府對教會學校進行整頓,北平清真中學雖未遭禁止,但以「清真」的宗教名字不予批准立案。因回族大量人口分布於西北,學校向政府提出以「西北」命名的意向。仿照「中國公學」、「南洋公學」的先例,學校更名為「北平西北公學」。
1931年3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學校更名為「西北公學」並增設師范班,責令國民政府財政部每月撥發補貼,大大提高了學校地位。 同年,白崇禧指示孫繩武編寫校歌。歌詞由語文教師仁化遠撰寫,音樂教師榮在林譜曲。 1934年7月,第一期畢業生畢業,恰逢北平市舉辦中等學校畢業生會考。為了參與會考,在北平趕辦立案手續,但「西北公學」無法與其他中學並列,遂改名「西北中學」。從此沿用此名。當年高中升學排名便位列北平市第八名,名聲大震。
外地來校入學者不斷增加,西北中學擴大為五部。一年級起按蔣中正信奉的「忠孝」、「仁勇」、「信義」、「和誠」、「勤儉」作為五個年級的名稱,每個班以一字以示區別。以後新生又排出「賢德」、「正明」、「清凈」、「智勇」、「慧穎」五個年級。 1934年10月,東北大學遷來北平後一直無校舍,想吞並西北中學作為部分校址,西北中學予以拒絕。同年,電影《夜半歌聲》在西北中學教學樓里拍攝。
1935年,孫繩武取得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吳鼎昌的批准,同意西北中學吞並鄰近的由東北同鄉會舉辦的「竟存中學」。然而不久傳來消息,東北同鄉會暗中說通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黨部,東北大學強行進入竟存中學。西北中學師生緊急出動保護竟存中學校址,雙方發生混戰,相持不下。
西北中學與東北大學之間的角力,其實就是白崇禧與張學良之間的角力。
最後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發出急電,責令東北大學撤出竟存中學校址。西北中學取得護校斗爭的最終勝利,成為學校歷史上最光輝的一筆。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北平淪陷。西北中學校址被日軍佔用,師生被迫南下。孫繩武在南下途中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特派員」,與董事長白崇禧、董事唐克三、金鼎銘等人共同決定在成都和蘭州再辦西北中學。白崇禧電請四川回教促進會會長、川康綏署參謀長馬德齋協助,決定派金鼎銘為代理校長遠赴成都。
1938年4月,金鼎銘先在成都皇城東門街租到民房一座,掛出「北平西北中學主辦成都西北中學校辦事處」的牌子,籌備四川第一所回民中學。
由於抗戰爆發,遷蓉的機關學校眾多,一時無法覓得校址。成都清真小學教務主任韓怡民主動出面協助,將成都清真男女兩所小學校董事會出租的明遠西街的鋪面樓收回,改建為西北中學教室和宿舍,院內用作操場。
白崇禧飛抵成都,親自選定韓怡民為常務副校長,主管學校日常工作。孫繩武仍為校長,金鼎銘為代理校長。一年後,改由金鼎銘為校長。 成都西北中學以北平的「正統」而存在,在抗戰後方的艱苦條件下繼續辦學。1938年8月中旬,成都西北中學開始招收初高中學生,報名學生達千餘人,轟動全市。凡回民子弟,均一律錄取。韓怡民聘請周太玄等成都知名學者擔任教師。四川省教育廳定名為「私立成都西北中學」。1939年12月,蔣中正、白崇禧在成都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向成都市學生演講訓話。演講結束後,到幾步之遙的西北中學視察。
1939年,日軍轟炸成都,明遠西街校舍被全部炸毀。金鼎銘校長、韓怡民副校長帶領師生應急疏散到成都西郊回民聚居地土橋鎮,租賃西來寺繼續辦學。學校擴大為14個教學班,每班60人。1940年,初高中不斷擴大,並增設女生部。 1949年11月30號,成都和平解放。韓怡民校長率領全校師生奔赴北門迎接解放軍入城。
195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接管西北中學。中央統戰部部長王維舟親自視察西北中學,並責令四川省教育廳撥款3萬元建設西北中學。1960年,西北中學參加全國高考,升學率99%,名列四川省第一名。人們只要提到西北中學,沒有不伸著大拇指稱贊的。同年,西北中學被評為省、市先進學校,全國紅旗學校,作為全省的唯一代表赴京參加「群英會」,受到劉少奇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1964年、1965年連續兩年中、高考獲得全市第一。這是西北中學最輝煌的時刻。
1982年,西北中學成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
1989年5月6日,西北中學補辦了建校60周年和遷蓉50周年慶祝。全市各界都報道了這一盛況。 同年又被確認為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並通過國家級示範校驗收。
2008年12月26日,西北中學舉行了建校80周年校慶。
❷ 有誰有成都西北中學的校服圖
呵呵『我就是西北中學的`..... 你是要初中還是要高中.>.!!!
初中就去初中看`` 高中就去高中看就OK啦.`~
❸ 成都西北中學初中部位置
初中部啊,從天府廣場往西走,人民西路上面。在人民西路的南側,它的對面有一個麵包店
❹ 成都西北中學的學校簡介
成都西北中學的前身是「北平清真學校」,成立於1928年,是北伐軍抵達北平之後由白崇禧、孫繩武等一些熱心國民教育的回族人士創辦的,校址在北平牛街,孫繩武為第一任校長。1931年改名為「西北公學」,不久即改為「西北中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北平淪陷之際,學校大部分師生流亡在外,校長孫繩武也流落重慶,得當時「中國回教救協會」之助,在成都和蘭州兩地召集部分流亡教職工,於1938年初成立了——「北平西北中學成都分校」。
成都西北中學是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四川省和成都市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並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民族工作先進單位,成都市文明單位,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女排)試點學校。學校黨總支是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學校是中國高級中學校長委員會和中國中學校長工作研究會的成員單位。
學校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地處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西側,南區位於歷史名勝武侯祠旁,校園環境優美、雅緻,教學設施齊備、一流。學校現有教學班53個,學生2821人,教職工284人。擁有一批能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上帶頭、把關、示範,在省、市有一定影響的骨幹教師。現職教師中有特級教師3人和學科帶頭人7人,中學高級教師70餘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3人,全國、省、市先進個人80人。
天府廣場以西、清真寺以北,繁華中坐落著優美雅緻、濃濃書香的西北中學北區校園。北依粼粼錦江水、南望悠悠武侯祠,古老的銀杏樹、現代的體育館,寬敞美麗的西北中學南區,鬧市裡讀書的好去處——正靜靜地等著你……
西北中學,一所老牌名校。從1928年創建至今,正迎來八十喜辰。從北平到西蜀,八十年櫛風沐雨,砥礪出萬千英才;數代人苦耕勵耘,鑄就了特色西北。
今天,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成都市西北中學逐步煉就出「務實求真」的西北精神,確立了「德盛文昌、才藝並舉」的培養目標,提出「依法治校、以德興校、名師立校、科研強校」的治校方略,形成「德高善導、有教無類」的教風和「勤、實、嚴、活」的學風,並以「全面發展、弘揚個性、注重藝體」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在幾代西北人的智慧和汗水中,學校的教學質量有口皆碑,教學工作連續多年獲成都市教育局表彰,中考、高考的成績名列同類學校前茅,辦學效益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努力將學校盡快建設成為中國西部一流的現代化名校,正是當今西北人不懈的追求。
❺ 成都市西北中學的西北之路
成都市西北中學發展歷程
1928年,西北中學創建於北平,校名為「北平清真中學」,是當時中國第一所回民中學。
1931年,改為「西北公學」。
1937年,學校輾轉遷徙蘭州、成都兩地辦學,各設一所西北中學。
1938年,「私立成都西北中學校」成立,校址在城西皇城明遠西街。首任校長韓怡民。
1946年,校址定在成都市人民西路107號。
195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學校,命名為「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學」。
1957年,學校開辦高中。
1960年,西北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升學率名列四川省第一名,被評為「省先進學校」、「全國紅旗學校」,校長到北京參加全國「群英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70年代,西北中學成為我市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育質量的優秀代表。
1982年,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成都市首批校風示範學校」。
2001年,學校被評為「四川省百所藝術特色學校」,同時成為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女排)試點學校」。
2002年3月,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學校與原成都15中合並,做大做強。分設南北校區:北區本部為初中部,南區為高中部。
2005年4月,學校被評為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
2006年,學校成為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
2007年,學校成為全國教育科研興校示範單位。
❻ 成都43中是不是成都西北中學
您好,成都43中不是成都西北中學的,不是一樣的學校的,是兩所不同學校的,具體是這樣的,希望能幫到您!
❼ 成都西北中學 在哪裡
成都西北中學 高中部
地址:成都市武侯祠大街建國巷1號
--公交線路:(約5站)
在 人民南路二段 坐 118路/118路高峰快線/300路/45路/61路/78路 到 紅照壁 換乘 1路/334路 到 武侯祠大街
❽ 成都西北中學的介紹
1成都西北中學成立於1928年,是北伐軍抵達北平之後由白崇禧、孫繩武等一些熱心國民教育的回族人士創辦的,校址在北平牛街,孫繩武為第一任校長。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北平淪陷之際,學校大部分師生流亡在外。1938年初成立了——「北平西北中學成都分校」。後更名為「成都西北中學」。成都西北中學是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四川省和成都市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並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民族工作先進單位,成都市文明單位,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女排)試點學校。學校黨總支是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學校是中國高級中學校長委員會和中國中學校長工作研究會的成員單位。
❾ 成都西北中學怎麼樣
成都西北中學挺不錯的,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學。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省特級教師3人、市特級教師1人,市學科帶頭人6人,省骨幹教師7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4人,區學科帶頭人26人,市區骨幹教師共37人。高中專任教師中,研究生畢業及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7人,占專任教師的27.3%。高級教師67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達67.7%。
硬體設施
學校佔地50畝,在市中心擁有具有蜀風漢韻風格的美麗校園。高水平的數字化實驗室、電子閱覽室、學術廳、多媒體教室等現代教育設施完善先進;塑膠運動場、各類球場、體育館、藝術樓等各種文藝體育設施一應俱全;高規格的學生宿舍、食堂等後勤保障設施齊備。
學校在建的三期工程,面積達10400平方,完成後將為新高考的選課走班提供更多的教室和功能室。
(9)成都西北中學放學時間擴展閱讀
辦學實績
學生有理想、守紀律、懂禮貌、求上進,適應能力和進取精神強,社會評價高,學校德育工作連年受到上級表彰。學校重視發揚藝術、體育教育優勢,體育、藝術教育成績顯著。學生體育合格率98.6%,體育達標率為97.3%。
女排代表隊參加全國少年排球賽兩次第三名,省級比賽五度奪冠,多次獲得成都市中學生"三好杯"賽冠軍。藝術體操一枝獨秀,全國比賽獲團體第四名,其中舞蹈、獨唱、合唱均是我校強項,學生舞蹈團和銅管樂團都是成都市中學生銀杏藝術團成員單位(分團)。
❿ 成都西北中學的歷屆英才
馬德俊:回族,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小說學會理事
喇進修:原四川省省委組織部部長
韓邦彥:原四川大學副校長、原四川省副省長
何宗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原611所)高級工程師
熊姿:中國女排隊員,世界冠軍
黎德玲:中國象棋國際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