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麗水中學的歷史沿革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經溫、處學務分處總理孫詒讓籌劃,處州各府趙亮熙改原府屬蓮城書院為「崇正學堂」。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知府劉瀚改崇正學堂為處州府中學堂。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增設師范速成科。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師范速成科單獨建制為處州師范學堂。
1911年(清宣統三年),改名為「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學堂」。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校名改為「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學校」,師范改稱「處州師范學校」。
1913年,處州師范學校改稱「浙江省立第十一師范學校」。
1923年,「十一師范」與「十一中」合並,稱「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學校」,分設中學部和師范部。 1927年,學校改稱「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學」。
1933年,改校名為「浙江省立處州初級中學」。
1938年,增設高中,校名改稱「浙江省立處州中學」
1939年,初中部、簡師部先後遷往石牛、高溪上課。
1940年,附小改稱附屬國民實驗學校。
1943年,簡師部停辦,學生並入湘師、聯師和慶元簡師。
1944年,附屬國民實驗學校單獨建制,改省立處州小學。
1945年,抗戰勝利,8月學校決定遷回麗水城內盧鏜街原址。
1946年,學校全部遷回原址上課,浙江省立浙東第二臨時中學並入本校。
1949年,浙江省立民眾教育館附中、麗水縣立簡師並入本校。
1954年,學校更名為」浙江省處州中學「。
1956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麗水中學」。
1969年,麗水中學停止招生。
1986年,根據浙江省教委關於18所重點中學與初中脫鉤的指示精神停招初中部新生。
1988年,最後一屆初三學生畢業,學校成為單一建制的高級中學。
1997年,學校被評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1年,麗水市政府決定麗中原址擴建;2009年,麗水中學搬入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