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年份 > 新賓中學怎麼樣2018

新賓中學怎麼樣2018

發布時間:2020-12-04 22:29:37

⑴ 賓陽新賓中學怎麼樣

我是賓中的學生看到你的問題才來回答的。。。。。。竟然上網路來問。。汗死了。你可以去他們學校的貼吧問問。
就我知道的,這幾年新賓中學的管理不斷在加強,畢竟生源不怎麼好嘛,所以得的成績就不會想賓中和賓高那麼好,但三中每年都有重點大學的,說明教學也不會差到哪,每年好像還得幾十個本科。。。這個記不太清楚,你最好去他們學校的貼吧問

⑵ 覺在姓氏中讀什麼

jiào,同「教」的讀音

一.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覺禪氏部落,版屬於以部族名權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覺禪氏,又作覺察氏,滿語為Giocan Hala,意為「教場」,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扎庫木(今遼寧撫順)、烏蘇里江、長白山等地,隸屬於滿洲正紅旗。
清朝中葉以後,覺禪氏始以「教場」本義冠漢字單姓為教氏,亦有改漢姓為覺氏者。

⑶ 在百家姓中年氏第幾位

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98位。

年(Nián)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襄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齊太公後有年氏。」上古西周初期,周族軍師太公姜尚助周武王姬發建立周王朝後,受封而建立了齊國,所以又稱之為齊太公。
齊國傳至春秋時期,齊國的君主齊襄公姜諸兒(公元前697~前687年在位),是位昏庸荒淫之君,在他當太子時,就跟親妹妹艾姜私通。後來,艾姜嫁給魯桓公姬允(姬軌)為妻,不久,魯桓公到齊國省親,這時齊襄公已經繼位,他利用這個機會又跟艾姜在宮中淫亂。後來,這件事被魯桓公察覺,齊襄公怕醜事敗露,就暗殺了魯桓公,但這事還是被齊國大夫、齊襄公的叔父姜夷仲年知道了。
姜夷仲年是齊釐公姜祿甫(姜祿父,公元前730~前698年在位)的弟弟,雖然同樣是齊釐公之後,卻只能稱自己的哥哥為君,他卻並無半點怨言,為了國家的事情任勞任怨、四處奔走,堪稱齊國賢臣,卻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個兒子姜無知(公孫無知)。當時夷仲年長嘆道:「兄妹淫亂,已無廉恥,今後齊國必有大亂。」於是他辭去大夫之職,回到自己的封地隱居起來,不再過問世事。過了不久,齊襄公果然被大夫連稱等人謀亂殺死,之後立姜夷仲年的兒子姜無知為國君,即齊釐公。可嘆齊釐公繼位僅一個月,又被殺了,再次引起了齊國的內亂。幸好,在周莊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搶先繼位的齊釐公之子姜小白非常英明,在管仲、鮑叔牙、召忽等一批賢臣的輔佐下使齊國轉危為安,並迅速強大起來。姜小白就是後來的第一位春秋霸主齊桓公。
傳說,齊桓公認為齊釐公為君只一個月就被殺,是一個凶兆,為了辟邪,就以前朝賢臣、祖父姜夷仲年名字中的「年」字為後代的姓氏,稱年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年氏正宗。年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小白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元末明初年遇春,屬於音訛改姓為氏。年遇春,本姓嚴,其父為元朝一名武官,元末鎮守滁陽,與起義軍對抗中殉職。年遇春遂避難至安徽懷遠縣,隱居在縣北許家河柘塘村。明朝初期占籍,遂以當地鄉音訛「嚴」為「年」,為懷遠年氏之始祖。該支年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有後來明朝時期著名的的戶部尚書年富、清朝時期著名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的人民英雄年四旺等。
年富,公元?~公元1465年待考,字大有,安徽懷遠人。據史籍《明史·年富傳》上的記載:「年富,本姓嚴,訛為年。」明朝永樂年間,年富考試中榜,當了縣官,他清廉而正義,做事認真積極,於是歷官給吏科事中、陝西左參政、河南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山東巡撫、累升為戶部尚書。年富為人廉正強直,始終不渝,遇事果敢有為,權勢莫能撓,與王翱同稱大明名臣。但是他「生性好疑,尤惡干請。屬吏黠者,故反其意嘗之。欲事行,故言不可,即不行,故言可。」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時朝堂上的奸佞貪官反而摸不著頭腦,屢被年富或彈劾、或治罪,卻莫可奈何。
年富一生歷經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六朝,為明朝一代名臣,其後裔子孫繁衍昌盛,形成了一支龐大的年氏家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契丹族,出自唐朝時期契丹族遙輦氏部落聯盟,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契丹民族中有一遙輦氏部落。契丹民族原來是東部鮮卑的一支。公元344年,由鮮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政權攻破宇文部,契丹遂從鮮卑民族中分裂出來,後游牧與潢河與土河一帶。在北朝時期,契丹分為八部,隋、唐時期又分成十部。在唐朝初年,契丹族人中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當時北方草原突厥稱雄,契丹酋長就輾轉臣服於唐朝和突厥之間。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一朝以後,大賀氏聯盟酋長窟哥率部內屬,唐太宗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並賜姓李氏。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族人又建立了親突厥的遙輦氏部落聯盟,首領開始稱可汗,依附於後突厥汗國。一直到(公元745年),後突厥汗國為回紇民族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族人一直為回紇汗國所統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時期,當時可突於殺邵固後立屈列烈為主,屈列即史籍《遼史》中的窪可汗,是遙輦氏部落聯盟時期的開始。但遙輦氏盟主地位的穩定是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斗爭形成的,也即當時親唐的大賀氏勢力與親後突厥的遙輦氏兩個貴族集團之間進行了一場嚴酷較量。邵固被殺後,邵固之妻東華公主逃奔唐王朝的平盧軍(治所在營州,今遼寧朝陽),可突於率部並「脅奚眾」共降後突厥。
從此以後,遙輦氏部落聯盟的契丹社會形式從原始氏族制度解體,大量的漢族文化開始進入契丹民族的文化體系,統治機構形式、規章法典制度、文化禮法典制等等多仿照漢族封建體制建立,當時其族人中即有以「遙輦」的諧音漢字「年」為漢化姓氏者,稱年氏、輦氏等,在宋朝時期逐漸融入漢族、土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其他民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年尼雅氏,亦稱尼揚尼雅氏,源出遼國時期契丹族遙輦氏,遼國被金、宋聯手所滅之後,部分族人被裹脅入女真部落,逐漸融入女真族,滿語為Niyangniya Hala,漢義「馬箭」,世居費達木村(今遼寧新賓)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年氏、白氏、楊氏等。
⑵.滿族扎拉哩氏,亦稱查拉里氏、賈拉喇氏,源出元朝時期舊姓「扎剌兒」,以部為氏,滿語為Jalari Hala,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區、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年氏、張氏、詹氏、白氏等。

⑷ 韓國歷史概況

韓國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統一新羅與渤海、高麗、朝鮮、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大韓民國的成立、近現代史七個歷史階段。

一、古代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這段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時代。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二、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三、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

四、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五、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1910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1919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犧牲。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六、大韓民國的成立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

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七、近現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進攻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

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4)新賓中學怎麼樣2018擴展閱讀:

箕子朝鮮(約前1122 ~前194 )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人華夏族)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武王伐紂成功後,曾經去尋找箕子,後來在武王勸說下,箕子同意歸附周王室。諸侯分封時,箕子被封為諸侯,其封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向西與燕國接壤,此後的八百年裡,箕子朝鮮一直以周朝的諸侯國存在。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野史《三國遺事》造謠說,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半島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現代韓國人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但是無論如何,箕子朝鮮是中國歷史范疇,既非韓國人的祖先,也不是韓國的歷史政權。

⑸ 有關中國世界遺產的資料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1999 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

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位居第二位(53項)義大利第一位(54項)。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並列,均為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位居第一超過美國和加拿大。

中國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7項),蘇州是中國至今唯一承辦過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的城市(2004年,第28屆)。

(5)新賓中學怎麼樣2018擴展閱讀:

中國世界遺產名單:

1、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9年1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長城保護總體規劃》。

2、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東南25公里鳴沙山。洞窟分布從南到北全長1600餘米,上下5層。

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歷代都有修建,到唐代武則天時,已有一千多個洞窟。歷經千百年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仍保留單個洞窟492個。

洞窟里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件,還有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莫高窟的洞窟按功能劃分,主要有兩類:一是禪窟,主室平面呈方形或豎條形。二是禮拜窟,由於禮拜窟數目眾多,又可按形狀分為兩式,一是塔柱窟,洞窟平面呈方形。

二是殿堂窟,洞窟平面呈現方形,這類洞窟數目最多,綿延10個朝代。此外,還有大佛窟,涅槃窟等特殊形式。

石窟里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藝術品是壁畫,壁畫的內容絕大多數是佛教題材,但也有不少壁畫描繪中國古代的各種社會生活。15世紀以後,敦煌石窟衰落以致湮沒。20世紀初被重新發現。

199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8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3、九寨溝

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

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有18種國家保護動物,還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

長海、劍岩、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布。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受地震影響,九寨溝景區於2017年8月9日起停止接待遊客。

2018年3月8日起,九寨溝景區部份景觀將恢復開放。開放區域為九寨溝景區溝口至長海段沿途景觀,實行專車專導,團隊游覽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世界遺產

⑹ 安徽省除了漢族還有什麼族 安徽省除了漢族還有什麼族

安徽省屬少數民族散居省份,個少數民族成分俱全,其中回族、滿族、畲族為安徽省世居少數民族,現有少數民族人口約50萬人。

其中,回族人口較多,約佔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3%,居全國第9位。少數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狀分布,沿淮淮北相對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各市、縣(市、區)均有少數民族。

截至2018年底,全省戶籍人口7082.9萬人,比上年增加23.7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2.65%,比上年提高1.59個百分點。常住人口6323.6萬人,增加68.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69%,提高1.2個百分點。

(6)新賓中學怎麼樣2018擴展閱讀: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

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斗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由於歷史的原因,滿族散居全國各地,以居住在遼寧省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點。主要聚居區已建立岫岩、鳳城、新賓、青龍、豐寧等滿族自治縣,還有若干個滿族鄉。

畲族又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原分布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皖東南等地山區半山區。

閱讀全文

與新賓中學怎麼樣2018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