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學生一天喝八杯水的正確時間段
第一杯水:上午八點鍾
早上起床後是不是覺得昏昏沉沉沒睡醒呢,別急著吃早餐,先來杯淡鹽水清理一下腸道,然後再喝一杯溫開水保護腸胃,最後別忘了吃早餐哦!
第二杯水:上午九點鍾
上午開始一天的工作時,別忘了喝杯水,一方面它可以讓你精神煥發,更一方面還可以讓你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哦,所以做工作之前千萬別忘了喝杯水
第三杯水:中午十一點半
辛苦工作了一上午,馬上就到午餐時間了,可是吃午飯之前記得喝杯水,避免因為空腹而引起暴食哦
第四杯水:下午一點半
午餐很重要,但是也要適量的吃到八分飽,如果吃的太飽會給腸胃造成負擔,所以要記得在飯後20分鍾喝杯水,促進消化
第五杯水:下午三點半
下午茶時間記得喝杯咖啡或者喝杯水,振奮精神哦
第六杯水:下午五點半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下班之前記得喝杯溫開水,緩解因為工作帶來的疲勞哦
第七杯水:傍晚七點鍾
這個時間段正是代謝的高峰期,記得喝杯溫開水,促進身體排毒
第八杯水:晚上八點十五分
睡前兩個時間之內喝杯水,可以預防血稠,另外正處於月經期的美眉可以選擇喝兩杯水,小編在這里建議大家睡前幾分鍾內不要喝水,避免第二天水腫。
希望能幫到你
⑵ 健康的飲水時間
最該喝水的時間點復
怎樣制飲水才算科學、健康?每天8杯水,每次200~250毫升,而且應大口大口地一次喝完,而不是只喝幾小口解渴而已。等到渴了才喝水也是不健康的。
飲水時間的選擇同樣重要,8個最佳時間點不要錯過。
1.起床後 早晨起床後適量多飲些水,可補償夜間水分的消耗,對預防高血壓、腦溢血、腦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2.三餐前約1個小時 餐前約1小時空腹喝水,可使水分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保證分泌必要的、足夠的消化液,來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同時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還可以避免臨睡前口渴飲水,導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腫等。
3.上午、下午工作間休 工作期間喝水,可以補充由於工作流汗及經尿排出的水分,而且體內囤積的廢物也會因此順利排出。
4.下班時 離開辦公室前喝一杯水,能夠增加飽足感。
5.睡前2~3個小時 這個時間飲水可以沖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環。
當然,時間的選擇也是因人而異的,尤其是白領哦!只要掌握及時補充水分的大原則,不要讓身體缺水即可。
⑶ 什麼是科學飲水時間表
6∶30晨起喝250毫升的淡鹽水或涼白開水,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腸排毒。
8∶30到辦公室後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很多,這時候補水特別重要。
11∶30忙了一上午也該休息一會兒了,午餐前喝水有助於激活消化系統活力。
12∶30午餐後喝水加快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素的吸收。
14∶0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勞,給身體充充電,這一杯水很重要。
17∶00下班前喝一杯,忙了一天,身體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補水還能帶來腸胃的飽脹感,減少晚餐食量,尤其適用於想要減肥的人士。
22∶00睡前喝200毫升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
這樣分時間段飲水也就完成了人體每天2100~2800毫升的補水量。
1.少吃魚翅魚翅是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魚翅本身並沒有什麼味道,魚翅湯的美味主要來自它的配料。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魚翅並不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它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質。膠原蛋白質缺少色氨酸和半胱氨酸,是不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並不高,還比不上含有完全蛋白質的鯊魚肉。其實吃魚翅反而對健康有害。魚翅中水銀和其他重金屬的含量都比其他魚類高很多。這是因為工業廢水不斷地排入海洋,使得海水中重金屬含量增高,並進入海洋生物體內,而鯊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吞食了其他魚類後,食物中的重金屬也隨之進入鯊魚體內,積累下來,因此鯊魚體內的重金屬的含量會越來越多。吃了魚翅後,水銀和其他重金屬進入人體,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等。英國曾有一項研究表明,每年有3800萬條鯊魚因為魚翅市場的需要而被捕殺。而且魚翅市場在不斷擴大,據估計每年有5%的漲幅。對鯊魚大量的捕殺久而久之會造成海洋生物鏈的斷裂,從而破壞整個海洋的生態系統。因此,最好不要食用魚翅。
2.盡量不要吃燕窩燕窩,是指金絲燕的巢。金絲燕是一種候鳥,每年冬天從寒冷地帶飛往熱帶、亞熱帶沿海,在那裡的天然岩洞壁上築巢產卵,繁殖後代。燕窩的主要成分是風乾的金絲燕的唾液,再加上一些海藻、羽絨及植物纖維。風乾的金絲燕的唾液成分主要有酶、黏液蛋白、碳水化合物及一些鹽。這些東西在其他動物的唾液中也可以找到,根本沒有特別之處。它提供的那點營養價值,完全可以被價格低很多的雞蛋、牛奶和肉取代。
由於在我國飲食文化中,燕窩一直被看成是一種滋補的珍品,這使得燕窩變成了一種昂貴的商品,並支撐了一條從採集、加工到消費的產業鏈。因為這個錯誤的認識,東南亞沿海自然生態中的金絲燕受到了人為的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生態的角度出發,我們都不應該吃燕窩。
3.吃發菜會破壞生態環境發菜,又叫發狀念珠藻,它是一種在陸地上生活的藍藻。肉眼可見的發菜由多股藻絲纏繞而成,這種植物貼著地表生長,可以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此外,發菜還具有固氮(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成含氮的肥料)能力,從而給土壤增加肥力。發菜多分布在我國西部的青海、寧夏、甘肅和內蒙古等地。由於它的名字發音和「發財」相近而常被人們以討口彩為由食用。
然而,由於發菜生長緩慢,大規模地採集已經造成這種藻類資源的逐漸枯竭。而且,由於採集發菜通常使用釘耙「摟」的方式,在採集發菜的同時也對地表的植被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這讓本來植被就十分脆弱的草原和荒漠生態環境更加惡化,失去了植被保護的土壤容易被侵蝕。過度採集發菜已經對中國西部地區的生態造成了破壞,受影響面積甚廣。雖然在2000年我國已經宣布禁止發菜的採集和銷售,但還是有部分人食用。
另外,食用發菜也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包括發菜在內的一批念珠藻植物含有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這是一種神經毒素。大量食用這類植物必然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4.少食用甘草甘草是一種生長在乾旱荒漠區的豆科植物,它的根及根莖是中醫最常用的葯材之一。甘草的地下根狀莖發達,在地表以下數米處呈水平狀向四周延伸,耐旱、寒、熱和鹽鹼性,是一種良好的防風固沙植物。它的地上部分的莖葉可作為優質的牧草。因甘草含有甜素,被廣泛應用於食品、煙草、化工等領域,例如許多零食使用甘草調制或混有甘草。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量增大,甘草價格不斷攀升,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我國出現了採挖甘草的狂潮,嚴重破壞了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
據測算一根大拇指粗的甘草要生長4~5年,其根狀莖縱橫密布,必須向下垂直挖1米多深、向周圍挖1平方米才能將一株甘草完全挖出。因此挖甘草對草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據估算,每挖2.5公斤鮮甘草就要破壞掉一畝草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因採挖甘草直接破壞草原面積17.83萬公頃,間接破壞35.7萬公頃,造成大面積草場沙化。
長期或大量食用甘草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生物活性,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肥胖,可影響水、電解質代謝,引起血鉀降低、血壓升高、心律失常及水腫等。甘草的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使中樞神經興奮,引起神經、精神系統不良反應。甘草含雌二醇,有雌激素樣作用,可影響男性生殖系統的功能。
5.不要吃野生動物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曾對17個省市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有46%的被調查者吃過野生動物。對於「流行吃野生動物的原因」的回答中,選擇「相信能增加營養或有滋補作用」的佔45.8%;有38%的人「因為好奇」而吃野生動物;還有近16%的人吃野生動物只不過是「為了顯示身份」。
並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不應該吃,例如從海里捕撈起來的野生魚蝦就是可以食用的食物。我們主張不要吃野生動物,指的是那些珍稀的、瀕危的野生動物。由於棲息地破壞、環境污染、非法捕獵和氣候變化等原因,一些野生動物物種已經滅絕,另有許多動物雖然尚未滅絕,但數量已嚴重減少,生存面臨極大威脅。每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是一項無可挽回的損失。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大家應當拒吃珍稀野生動物,使非法捕獵行為失去市場。
一些人相信吃珍稀動物有特別的滋補作用,但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一點。吃非法捕獵的野生動物還可能被傳染寄生蟲或病菌,因為非法捕獵的動物不通過正常渠道流通,缺乏食品衛生部門的監管。不過,有一些野生動物還是可以吃的,保護野生動物與吃野生動物也並不矛盾。一些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不是瀕危物種,密切監測其種群數量,進行科學管理和適度開發,既可以保障動物的生存與繁衍,又可以滿足人們在美食、休閑等方面的愛好,還可以防止某種動物因數量太多而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過重的負擔。
6.為了環保,要少吃糖食糖攝入過多,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最明顯的是對牙齒的損害。生活在牙斑上的細菌能把食糖代謝成乳酸,乳酸能導致牙齒脫鈣,細菌繼續破壞就產生齲齒。食糖的另一個危害是增加肥胖的風險。食糖本身就含有熱量,而且研究表明,喝含糖飲料能刺激胃口,導致食慾增加,攝入更多的熱量,從而導致體重持續增加,對兒童來說尤其如此。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3年聯合建議,膳食中食糖的量應低於膳食總能量的10%。
全世界食糖產量每年超過1.45億噸,其中60%~70%產自甘蔗,其餘產自甜菜。根據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在2004年發布的報告,食糖生產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可能要比其他任何作物都嚴重,這是由於幾方面的原因:毀壞生物棲息地用以種植甘蔗、甜菜;食糖作物種植導致的水土流失,例如,歐洲因為種植甜菜每年流失300萬噸土壤;種植時用了大量水進行灌溉,例如,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省,甘蔗種植只佔了3%的土地,卻用掉了大約60%的灌溉水;使用大量的農葯、化肥;食糖提煉時排出大量污染物,污染物包括重金屬、酒精、油脂等,如果不進行處理就會污染水源、水道,不僅會導致水中生物的死亡,還使得水不能被飲用及用作灌溉。
7.咖啡、巧克力會破壞環境,所以要少食用咖啡現在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時尚飲品。很多人喜歡泡咖啡館消閑會友,或自己早上喝一杯提神。巧克力更是世界到處都受歡迎的零食。研究表明,吃沒有加糖的純巧克力對身體健康有積極的作用。
咖啡和巧克力都是來自熱帶植物的果實——咖啡豆和可可果。它們都是低矮的植物,原本生長在森林大樹的庇蔭之下,基本上不需要附加資源。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和生產的批量化,這種原始的生產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要而代之為大規模的農村式的種植。為此,大片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成空地,然後種下成排的咖啡樹或可可樹。這樣,咖啡樹和可可樹能得到更多的陽光照射,其生產周期和產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失去森林大樹的庇護,這樣的種植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殺蟲劑。無疑,這樣的耕作方式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
中國不產咖啡和巧克力。咖啡的主要出產國是南美的巴西、哥倫比亞,東南亞的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巧克力則集中在西非諸國。在中國消費的咖啡和巧克力需要從這些國家進口,因此還會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消耗很多的能源並造成環境污染。
現在很多國際組織試圖改變咖啡和巧克力的生產方式,恢復傳統的樹蔭下種植,因此可以大大減少森林砍伐和化肥、殺蟲劑的使用。但這種對環境有利的生產方式不利於產量的提高,會影響其銷售價格。所以,這些「返祖」的產品會帶有「有機」或「樹蔭」的標簽供關心環境的顧客選用。
8.碳酸飲料會影響氣候我們平常熟悉的一罐可樂或蘇打水,大概含有6克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一部分在我們打開可樂罐的時候逃逸到空氣中,一部分在我們將飲料喝到肚子里去之後從我們口中排出。比較而言,我們每次開車上班,一般會排出700倍於此的二氧化碳。如果只是局限地看問題,這點二氧化碳似乎對全球氣候變暖影響甚微。
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碳酸飲料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鏈條(也就是所謂的供應鏈),一罐可樂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可就不止6克二氧化碳了。碳酸飲料的生產和運輸過程會排放出數百萬噸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同時還消耗掉大量的淡水資源。碳酸飲料的包裝(金屬或塑料)也最終會變成垃圾,給環境帶來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當然,我們許多人都喜歡碳酸飲料。一種比較環保的消費方法是買大罐裝的碳酸飲料,然後在飲用時把它們倒到小杯中去。
⑷ 中學生一天要喝多少水
每天至少1500毫升
喝水無論是對於健康人還是病人來說都太重要了,不僅可以促進毒性代謝物的排泄,還能減輕上呼吸道局部症狀,而且充足的補液會讓人身體、精神都好起來。在冬季,多喝水可以很好地緩解咽喉疼痛等症狀。
現在到了冬天,大多數上班族都要接受雙重「烤驗」,在家有暖氣,到單位有中央空調,在這種乾燥悶熱的環境下,如果少喝水或只是正常喝水都可能引起人體隱性脫水。隱性脫水可使人體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加之冬季室內局部空氣不流通,病毒在單位體積內的濃度會增加很多倍,這時如果人體如果再處於隱性脫水狀態,當然很容易「中招」了。冬天每人一天至少應保證喝1500毫升水,大約是6—8杯,具體的量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每次要喝200毫升
也許是因為生活太忙碌,工作太緊張了,也許是因為喝水這樣的問題實在是太小了,人們總是不加以重視。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口渴了才喝水,或者每次只是「蜻蜓點水」一樣地喝一點。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正確。「事實上,人體中的物質75%是水,當人體失水量達體重的2%時才會感到口渴,也就是說當你感到口渴時,你的身體已經處於慢性缺水狀態了。」因此,應有規律地喝水。
不僅如此,規律性的喝水也並不是說每次只要喝一點就行,還有一個量的問題。「每次喝水過多或過少都不好。一口口地喝,只有70%的水分被人體吸收,一次喝太多又會增加胃腸負擔。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每次喝200—250毫升,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利用。」
科學飲水時間表
7:00:早晨起來喝一杯淡鹽水或涼白開水,可以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腸排毒。半小時之後,再用早餐。
8:30:到工作單位後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很多,這時候補水特別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該休息一會兒了,午餐前適當喝點水有助於激活消化系統活力,但也不要喝完後馬上就進餐。
12:30:午餐半小時後,可以少量喝些水。
14:3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勞,給身體充充電,這一杯水很重要。
17:30:下班前喝點水。忙了一天,身體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補水還能帶來腸胃的飽脹感,減少晚餐食量,特別適用於想減肥的人士。
22:30:臨睡前一至半小時喝一些水,但不宜喝得太多。
⑸ 每天的最佳飲水時間都是什麼時候呢
下午2點到5點最佳喝水時間
每天喝一定的水,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據報道,內推薦的標準是每天容8杯水。
每天8杯水,聽起來很簡單 , 但很難堅持。中國著名健康教育學家洪昭光教授為大家推薦了一個「喝水時間表」,幫您輕松達到「飲水指標」。
6:30經過一夜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
8:30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給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在辦公室里工作一段時間後,再給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喝一杯健康礦泉水提神醒腦。
17:30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間影響睡眠質量。
⑹ 中學生每天最佳喝水時間
(一) 三餐後喝水
醫生建議用餐半小時後喝水較為適當。但是現 代人習慣喝回罐裝飲料,不喜歡喝答白開 水,其實每餐飯後喝罐飲料,也大概可以補充一天 所需水分的一半了,然而,喝罐裝 飲料也要慎重選擇,其中以運動飲料或是 蔬果汁最好,因為蔬果汁可以補充多種養分,而運動飲料具備適量的電解質,和人 體滲透壓相當,比水還容易被吸收,最近市面上出現了Light的運動飲料,對於不常 運動的上班族來說,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相當適合的選擇。
(二) 起床一杯水
清晨可以說是一天之中補充 水分的最佳時機,因為清晨飲水可以使腸胃馬上蘇醒過來,刺激蠕動、防止便秘 ,更重要的是,經過長時間的睡眠後,血液濃度增高,這個時候補充水分,能 迅速降低血液濃度,促進循環,讓人神清氣爽,恢復清醒。
(三) 睡前一杯水
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會自然發 汗,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水分及鹽分,而睡眠的八小時內,身體都無法補充水分,這就 是為什麼早晨起床會覺得口乾舌燥的原因了。因此醫生建議在睡前半小時要預 先補充水分、電解質,讓身體在睡眠中仍能維持平衡的狀態,同時也能降低尿液濃 度,防止結石的發生機率。
⑺ 中學生喝水時間表
其實,早晚喝一杯並不是非常正確.喝水不僅是渴了喝.最好在乾燥的天氣要多喝.學生體育課前最好先喝一小杯水.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