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北省涉縣第一中學藝術班教學質量如何
比第二第三都好
㈡ 涉縣第三中學怎麼樣
簡介:學校始建於1974年,原名為城關社中,校址在城關公社南崗村,為社辦高中,當年招收2個班。後發展為4個班。1978年開始籌建新校舍,79年校址由南崗遷至縣城。81年由社辦中學改為國辦中學,將校名更名為涉縣城關中學,當年招收初中兩個班,82年取消高中招收初中四個班。87年為6規,成為全縣最大的初級中學。1999年12月學校更名為涉縣第三中學。2000年招生8個班。現在學校有3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00多名,教職工一百 三十多名,教師達標率為100%,其中有國家級骨幹教師及省市縣優秀教師三十多名。
注冊資本:1953萬人民幣
㈢ 涉縣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涉縣第一復中學始建於1951年,原制名「涉縣中學」。60年來,涉縣第一中學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三易其名,四遷其址,經過歷代一中人的不懈努力,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實力穩步提升,從一所營房式學校變成現在氣勢恢弘的現代化、數字化、標准化校園,從建校初只有兩個初中班115名學生的縣級初級中學成長為現在擁有100個高中班5403名名學生的省級示範性高級中學。
注冊資本:21655萬人民幣
㈣ 河北邯鄲涉縣第一中學在暑假補課,每天6:30上課,晚上10:30才下晚自習,導致學生們在炎熱的夏天身心受...
給教育部打電話唄
㈤ 邯鄲涉縣有幾所高中,不論好壞 還有地址 詳細點
有兩所學校。
一個是涉縣第一中學,也就是涉縣一中,地址在清涼村路邊,打的到。還差不多吧。
另一個垃圾,涉縣第二中學,也就是涉縣二中,地址在文化廣場向上走走。打的到。
㈥ 急求關於中學生作息時間調查報告
中小學生作息時間調查報告中國少年先鋒隊61.gqt.org.cn 2007年08月10日 來源: 河北省少工委於廣大 一、調研目的和調研方式
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國家的全面發展和黨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已經成為全黨和全社會的共識。中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僅聯系著千家萬戶,而且關繫到國家的未來發展,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近一段時期以來,團省委注意到,由於我省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小學生作息時間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一線教育工作者、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中,盼望和呼籲改革現行的作息時間使之更加科學合理的呼聲日益強烈。為此,團省委以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為主要內容,對早餐、睡眠、課業負擔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以圖從實際出發,科學分析我省中小學生作息時間調整的可行性。
調查採取問卷和座談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石家莊、邢台、保定、廊坊4個市和冀州市、大名縣、涉縣3個縣(市)的市(城)區的中小學進行了問卷抽樣調查,共調查縣城以上中小學校118所,小學50所,初中24所,高中12所,小學至初中復合學校2所,小學至高中復合學校3所,完全中學27所。設計抽樣為每所學校學生、家長各10名,校長和班主任老師3名,實際收回有效問卷為:學生1167份,家長1163份,校長和老師354份,總計為2684個分析樣本,取樣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同時,走訪了石家莊市的部分學校和有關機構,與相關人員代表進行了廣泛的座談討論,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
二、現行作息時間的執行
近10年來,我省沒有就中小學生作息時間作出明確的統一規定,通常由各地教育部門按慣例或根據政府部門的作息時間作出相應安排。據了解,目前我省大部分中學生的作息時間為:早晨6:00-6:20起床(寄宿生),7:30到校並開始早自習,上午8:00-11:50四節課,下午14:10到16:50上課,17點左右離校。在城市市區中學,下午普遍為四節課,有的還要加一節晚自習,晚上要到18點左右才能放學。小學生上午到校時間一般為7:40,8:00-11:30為上午四節課,下午2節課,16:00左右離校。
三、中小學現行作息時間存在弊端
(一)中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
由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頒發的《中小學衛生工作暫行規定》指出:小學生每日睡眠時間應達到10個小時,中學生為9個小時。但實際情況如何呢?根據對石家莊市學生家長的問卷進行的統計顯示,小學生和中學生夜裡睡眠時間與每日應有睡眠時間分別相差41分鍾和52分鍾。理論上講,按現行作息時間,這個差距可以通過午休來彌補,但實際情況則不然。通過走訪座談得知,現在的中小學生大多數不習慣午休,即使中午有時間,也是做其它事情或無謂消耗。同樣,在問卷調查中,68%的中小學生認為午休狀況對上課沒有影響,而87%認為午休沒有必要,但老師對午休的反應則相反,90%認為有必要,這個反差說明中小學生並沒有按照現行作息時間的安排進行午休,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決定的,不太可能通過管理的方式來強行推行午休。因此,在中小學生普遍不午休的情況下,要想達到應有的睡眠時間,則小學生應在20:32、中學生在21:16就寢,這在當前情況下也是不現實的。
對此,石家莊市心理醫院相關專家認為,「小學生要保證10小時,中學生要滿足9小時」,是醫學專家根據青少年的生理發育需要而提出並被普遍認可的一個標准。足夠的睡眠能使中小學生身心保持自然的平衡,如果刻意縮短睡眠時間,就破壞了這種平衡,不利於他們身體、心理的健康成長。在身體方面,睡眠不足,對大腦的發育、身體的器官的發育都會有影響,比如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視神經、脊椎發育不正常。在心理方面,睡眠不足易出現情緒低落、壓抑、焦慮、急躁等表現,心理上的反常表現反過來也會影響睡眠,導致入睡困難,形成惡性循環。
(二)中小學生早餐質量較差
早餐受作息時間影響很大,問卷顯示,當問及學生「周一至周五是否吃早餐」時,學生和家長的回答較為一致,總體上看,對「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的情況,學生和家長分別選擇23%和25%,即有約1/4的中小學生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對於中小學生不能正常地吃早餐,70%的家長和74%的學生認為是因為「時間緊來不及」,其次是「沒有胃口」,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比例分別為17%和16%,這兩個原因均遠高於「沒有喜歡的方便食物」、「沒人做」、「吃不吃無所謂」等選項。而從本質上講,「沒有胃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壓力大和休息不充分,導致生理和身體狀況不佳才產生的。有專家指出,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在睡眠中有兩個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一個是在夜裡零時左右,一個在凌晨5時左右。如果晚上睡覺時間過晚,超過9點鍾的話,必然擠壓零時的分泌主高峰,而早上太早起床,又會破壞早晨的分泌次高峰。孩子睡眠不足,當兩個分泌高峰都被影響後,必然會導致孩子食慾下降,營養行為、營養氣氛都直接受到影響,必然也會影響到營養素的吸收,即使吃了,也吸收不好。同時,我們還了解到,即使是對大多數能夠吃早餐的中小學生來說,也由於時間緊,很多隻是早餐「湊合吃」,早餐質量普遍較差。
針對中小學生早餐問題,我們專門走訪了省兒童醫院營養學專家。營養學認為,早餐對人們特別是對正處在身體發育時期的中小學生十分重要,科學營養提倡「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及營養應達到膳食的25%--30%。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學生營養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秘書長馬冠生教授指出,早餐是早上起床後結束飢餓狀態的第一次正式用餐,青少年的早餐不僅影響全天能量和營養素的攝入,而且對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成績也有影響,長期下去會影響營養狀況和生長發育。當前,中小學生「小胖墩」、「小豆芽」為數不少,專家認為,這與早餐「湊合吃」、晚餐放開吃以及平時吃零食很有關系,營養結構不合理造成了身體發育的不良。
(三)學習效率受到影響
休息不充分,加上早餐質量差,必然造成中小學生精力不足,精神狀態不佳,即使是在校學習時間有了保障,也因為生理和心理沒有處在最佳狀態,而導致學習效率不高,事倍功半,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比如,安排早自習是目前我省中小學校的通行做法,目的主要是通過誦讀學習語文和英語,但我們通過與學生和老師交流了解到,大部分學生認為早自習利用效率不高,相當一部分學生承認早自習時雖然在讀書,但內容沒有往心裡去,還有些學生稱早自習會經常分心,沒有用來學習。問卷中,我們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主要對學生自身的感受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33%的學生感到上午上課時精神狀態不好或時好時差,而下午上課時有這種感覺的學生佔到了58%。
四、各方對當前作息時間的反映
(一)關於學生在校時長。學生對在校時長的反映見表6和圖7、圖8,從中看出,高中學生認為在校時間長的為58%,佔主流,小學生認為在校時間短的(佔34%)超過了認為在校時間長的(佔26%),而初中學生則介於兩者之間,選擇在校時間「長」與「短」的比例為:高中學生3.1,初中學生2.1,小學生0.76,這表明年級越高,學習壓力越大,在校時間越長,高中學生有減少在校時間的願望,而小學生的在校時間有可以增加的空間。對同一問題,老師中有28%認為在校時間長,2%認為短,70%認為合適,反映出老師對現狀主流上是認可的,但有較大比例的老師認為應該減少學生在校時間。
(二)關於學生上午到校(上學)時間。我們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調查。結果圖9、圖10,從中看出,家長和學生的反映基本一致,家長認為早和正好的大體為四六開,認為晚的可忽略不計,學生認為早和正好的相對之比略低於家長,認為晚的佔3%。總體看對現狀主流上是認同的,但認為上學早的也佔有較大比例。
(三)關於小學生下午放學時間。不少家長反映,城市小學多數下午為兩節課,孩子放學比家長下班早,帶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有部分小學生(根據本次調查佔32%)需要家長去接,其中一部分只能依靠父母的孩子就會因為父母還沒下班,或者滯留學校,或者由父母作出其它安排,比如有的父母付費請「小餐桌」代為看管(每月約100-150元),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二是下午的時間沒有充分利用,可能造成作業留到晚上回家做,最終擠占睡眠時間,導致睡眠不足。
五、國內外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的執行和改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對國內外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的執行和改革情況,我們理應予以借鑒。
(一)部分國家的做法
國外中小學生上學時間一般較遲。
英國:公立中小學生上午9:00到校,15:30離校,國家明文規定兒童每天學習不得超過6個小時;
美國小學生8:45到校,15:15分離校,除了中午有一個小時的午餐,上午的課都不分明確的課時,中學生的情況類似;
加拿大:中小學生上午8:40到校,11:30離校,下午12:30上課,小學15:30離校,中學16:30離校;
巴基斯坦:中小學上午8:00上課,13:00放學,下午沒有課,作業幾乎沒有;
日本:8:00以後到校;……
(二)國內其它地區的做法
國內部分地區上下班作息時間調整以來,很多地區對中小學生作息時間作出了相應調整。
北京:市教委對中小學生作息時間提出硬性要求:到校時間小學不得早於7時50分,中學不得早於7時30分。這是北京市歷史上第一次對中小學生上學時間提出明確要求,160萬中小學生的上學時間由此推後約半小時。
武漢:2002年,市教育局統一規定推遲小學生到校時間,上午不得要求學生早於8:20到校,第一節課8:40(星期一為8:50)開始,不得晚於12:10離校;下午不得要求學生早於13:50到校,學生離校時間不得晚於16:40。
嘉興:2003年,市教育局修改了中小學的作息時間,要求各中小學一律取消早自修。早上上學時間,小學不得早於8:00,初中不得早於7:45,高中不早於7:30。下午放學時間,中學不遲於5點,小學不遲於4:00(不包括晚托班)。
重慶:2003年2月,市政府作出決定,全市中小學生上午推遲半小時上學,以便給學生更多的睡眠時間。
南京:從200年起,小學生施行冬令作息時間和夏令作息時間,即每年11月1日至下年度的3月31日施行冬令作息時間,上午8時學生到校;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施行夏令作息時間,上午7時50分學生到校。
(三)我省部分學校的探索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這是一所小學至高中復合學校。今年9月13日,學校開始實行新的「朝九晚五」作息時間,學生7:20起床,8:30晨讀,8:50第一節課,學生作息時間整體向後推遲1個小時。學校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新的作息制度推行後,獲得了學生、老師、家長三方面的歡迎。學生睡眠好了、早餐吃的有質量了,在校學習狀態較之以前有較大的提高,學習效率有明顯提高。新的作息時間更是受到了廣大教師的熱烈歡迎,按原先的作息時間,老師在學校工作的時間至少9個小時(中學),勞動強度很大,教師普遍比較疲憊,亞健康狀況嚴重,推遲作息時間後,教師們的睡眠及休息也有了一定的保障,精神狀態好了,教學效果也就上去了。新的作息時間試行兩個月後,就連開始有顧慮的很多家長也打消了顧慮,他們看到了新的作息時間的好處--並沒有因為少學一個小時而影響成績,很多孩子的成績反而提高了。
翟營大街小學:今年上半年試行推遲學生上學時間,學校有關負責同志認為,在中小學,尤其是小學,推遲上學時間已經成為一個趨勢,石市小學中推行「朝九晚五」制,只要學校下決心阻力並不大。經過半年多的試驗,學校將孩子到校時間定為8點10分,上午共四節課第一節課8點20分,每節課35分鍾,中午11點35分就能放學。下午2點上學,這樣中午孩子們也能回家吃飯或者休息。
六、對作息時間調查的初步結論
綜合本次調查分析的各項因素,可以看出,在客觀情況較為清晰的情況下,調查對象在主觀上仍對現行作息時間表示出了較高的認同。深入分析這種情況,我們感到:一方面,調查對象的情況千差萬別,確有一部分適應並高度認同現行的作息時間。另一方面,由於現行作息時間由來已久,長期執行,給人一種「存在即合理」的印象,可能使一部分調查對象不知不覺中走進「習慣成自然」的思維定式。對此,我們認為應分清主流,把握趨勢,為了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必要對中小學校作息時間作出調整,以克服存在的弊端。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和老師對此也普遍持贊同觀點,對推遲中小學上午作息時間的支持率分別為51%和59%,其中,老師贊同與反對之比為2.2,家長的比例為:小學1.6,初中1.5,高中1.8。
七、對調整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的建議
我們認為,按照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從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我省應對中小學生作息時間作出調整,使之更加科學合理,讓學生高興,學校和家長滿意。我們建議:
(一)對中小學生作息時間作出具體調整。主要包括:①早晨和上午按現行作息時間整體推遲30-40分鍾,取消早自習;②取消中學生冬季午休時間,將下午上課時間提前;③適當推遲小學生下午放學時間。
(二)調整作息時間要充分考慮公平性。在當前教育體制和升學制度尚未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應針對升學競爭的特點,充分考慮學生、家長和學校關於升學的現實願望,在調整中小學生作息時間時保證區域內學生升學的公平性,對作息時間進行統一部署、統一實施,盡可能實現全省統一,也可根據實際,規定高中學校全省統一,初中學校在市以上區域(含市)統一,小學校在縣以上區域統一。政府在調整工作中應發揮核心作用,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加強工作指導,處理解決相關的重大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應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具體方案並組織實施,把調整中小學生作息時間的工作抓實抓好,確保實施。
㈦ 涉縣第一中學的地址是
在清涼
㈧ 涉縣第四中學怎麼樣
簡介:涉縣第四中學成立於2007年,是一所國辦初級中學,佔地面積51800平方米。學校配備可供學生隨時使用的圖書室,電子閱覽室。
注冊資本:2850萬人民幣
㈨ 邯鄲涉縣光華中學分數線是多少
河北省涉縣一中
涉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51年,原名涉縣中學(簡稱「縣中」),1955年,學校更名為「涉縣第一中學」。1958年,涉縣一中和二中(原涉縣師范)合並為「涉縣中學」。1965年,被認定為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1999年,恢復校名「涉縣第一中學」。2005年,被認定為省級示範性高中。2008年,學校整體遷入現在的新校區。新校區佔地270畝,建築面積137467平方米,設計辦學規模40軌,教學班120個,可容納學生6000名。學校分辦公、教學、活動、生活四個區域,擁有高標准科技樓、圖書館、體育運動場、餐廳、後勤服務中心等建築,設計理念先進,體現了整體美、特色美、動態美,內部設施實現現代化、數字化、標准化。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39名,其中特級教師2名,中學高級教師49名,中學一級教師69名。教學班96個,學生5323名。學校有國家、省、市級模範教師38名,取得研究生學歷的教師39名,教師每年在各級報刊發表論文達200餘篇。涉縣第二中學始建於1999年,是河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佔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總投資7000餘萬元,現有62個教學班。3808名學生,261名教職工。總結涉縣有兩所高中規模大的師資力量相對比較好的是涉縣第一中學,現在設備建設完善,地址在上清涼村,另一所是涉縣第二中學,地址是在八里碑。
㈩ 河北省涉縣第一中學2016年高考成績查詢
可以通過河北招生考試院的官網查詢
網上網路一下就有了
或者是撥打12580通過語音查詢
需要身份證號碼、考生號、查詢密碼等信息才能查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