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濟南第二十四中學還在嗎,是並入濟南五中了嗎
濟南第二十四中學,
目前已沒有。
具體可詢問濟南市教育局。
祝你好運。
2. 濟南第二十中學怎麼樣
初級中學。我妹妹就是從那裡畢業的。校園挺小的,在省委黨校斜對面,邊上有個華夏銀行。
教學質量一般情況吧
3. 濟南19中和20中哪個好哪個學校生源更好,校風更好這兩所學校有搬遷計劃嗎如果搬的話還在原址附近
19中應該好點
4. 山東濟南第二十六中學前多少名能上好高中
山東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山東青島二中、山東省高密第一中學、山東日照第一中學、山東省濰坊一中、山東省煙台二中、壽光市第一中學、淄博實驗中學等,以上都是有北大校長實名制資格的高中,私立的貌似昌樂二中。
5. 山東省濟南市第二十七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建有達到國家教育部Ⅰ類配備水平的各類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師人人有微機,學生班班多媒體,實現了校園網上辦公和網上教學。學校開拓進取,走科研興校、特色辦學之路,成立了山東正道棋校,挖掘了圍棋這一傳統文化啟蒙益智、冶情煉志、修身健體的育人功能。棋校成為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全國八家棋類教育活動中心之一。
優良的校風、規范的管理、濃厚的育人氣息,鑄就了學校的輝煌成就。學校多年被授予「教書育人」、「電化教學」、「教學工作」、「市德育規范化學校」等榮譽稱號,是「山東省棋類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科普實驗基地」,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特長生,為濟南市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學校有一支素質強、水平高、作風正的幹部隊伍。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學校領導班子堅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結合,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致力於建立富有27中特色的幹部機制和利於人才成長的學習型管理機制,率先在市中區進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出了後備幹部競聘制;啟動了「名師工程」,推出首席教師評聘制、班主任競聘上崗制等激勵機制,充分了調動教師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學校還建立優秀教師梯隊、命名了「褚愛華級部」、「武樹濱工作室」兩個團體,同時創造一切機會,推薦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和高層次學歷進修,不斷搭建教師成長成功的平台,發揮首席、骨幹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
學校始終不渝的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堅信尊重是最好的教育,一切為學生的未來奠基」的辦學理念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以人為本」,堅持德育為首,注重德育創新,相繼開展了以「尊重與愛」為主題的系列教育,在培養學生完整人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突破。學校不斷強化師德建設,注意在實踐中提升教師師德,明確提出全體教師要「以德從教」,注重培養自己的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師表形象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重視課程改革,倡導質量立教,科研興校。為扎實推進新一輪改革,學校提出了「科學、省時、高效地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含金量,還給學生更多的自我發展與創新的寶貴時間」的口號,要求教師積極探索適合現代教育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積極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真正主人。
為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全力加快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建設,率先在全區建立了高規格的多媒體專用室,實現了教師人手一機,學生實現了班班多媒體教學。學校建有齊全的各種功能教室,建有以行政管理、教育教學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信息平台,充分運用網上信息資源管理和教學,滿足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需要。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學校開拓創新,走特色辦學之路,創辦了山東正道棋校,開挖了圍棋這一傳統文化啟蒙益智、冶情煉志、修身健身的育人功能。實踐中,學校堅持「以棋育人、文棋並重、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短短五年,棋校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並在全國形成影響。棋校成為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的全國八家棋類教育普及中心之一。
學校加強文化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在進行校園校舍改造,改善辦學條件,改造圖書館、閱覽室之際,還大力營建書香校園、厚重學校的文化內涵,積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後勁,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學校科技活動蓬勃開展。活動中,學校倡導「學科學,活動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愛科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在省市區組織的各類競賽活動中,學校學生頻頻獲獎。
學校多次被上級領導部門授予市德育規范化學校、市科普示範學校、市綠色學校、新課改實驗學校優秀單位、區教書育人、教學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涌現出了以褚愛華、武樹濱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區級師德標兵、百佳教師、教學能手;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生、特長生,為濟南中學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6. 濟南第二十七中學
濟南第二十七中學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是一所有著五十年輝煌歷史的老校。1987年後劃分為區屬初級中學。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位於全市初級中學前列,社會聲譽卓著。 教師5人,市骨幹教師16人,區學科帶頭人、學科中心組成員13人,在職教育碩士5人,研究生課程班9人,區首席教師2人。操場面積2850m2。
7. 濟南市槐蔭區20中學怎麼樣
濟南第二十中學位於經七路干線青年公園西側,是一所初級中學。其前身是立達中學,創建於1942年7月
。1956年改為國辦,定名為山東省濟南第二十中學。
現有初中3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00餘名,在職教職工137人,有高級職稱的16人,中級職稱的24人,初級職稱的43人;校長劉玫是山東省優秀教師,校辦工廠廠長常振廣是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個人。校辦工廠生產鉛字和印刷機械,1983年以來,從收益中補助教育事業費175.44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
該校具有「團結、守紀、勤學、開拓」的校風。1990年槐蔭區依法治校現場會在該校召開,論文《深化法制教育,開展依法治校》,已由中國展望出版社在《德育工程論》一書中發表。1990年在「學雷鋒、學賴寧『明天杯』全國初中生系列活動競賽」中,該校初二(3)班「小刺蝟沒刺了」獲最佳活動獎。該校在教學管理、整體改革方面的經驗分別在省、市、區作典型介紹。《中國教育報》、《中國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對該校作了報道。省編初中化學實驗教材1988年以來在該校試驗,張寶雲被評為省級優秀執教教師。1986年全國首屆華羅庚金杯數學競賽,該校獲優秀園丁獎,初一學生於泳獲一等獎;1987年市「泉城杯」微機競賽,該校以349.5分獲初中團體總分第一名,初二學生張雷獲一等獎。該校科研成果顯著,近幾年來在省級以上正式出版的論文及專著有9篇。該校被命名為「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在1991年省傳統學校運動會上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獲金牌。該校是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8. 濟南第二十四中學怎麼樣
二十四中沒了,和四十中一塊並入了泉城中學,現在老一中那兒。
9. 濟南第二十中學的成績
1956~1966年畢業學生3000餘名, 升學率為99%。1968年起改為完中。1987年6月歸區管轄。 1977~1988年,版共為高校輸送權人才248名。其中,1988年高考錄取63名,文科的政治、語文、英語、歷史、數學和理科的語文成績均超省水平。一批優秀人才遍布全國各地,其中有:1953年畢業生、1957年世界女子跳高紀錄創造者、現全國田徑協會副主席鄭鳳榮,1950年畢業生、三級跳遠和十項全能全國紀錄創造者、現河北省體工隊田徑總教練郝健仁,同濟大學研究生於麗萍、汪偉、嚴毅,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丁明,杭州絲綢工學院研究生朱秀麗,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研究生高峰,留美學生郭燕、徐光彥等。1989年,學校佔地8.2畝(0.55公頃) ,建築面積5357平方米,有教學班23個(其中高中班7個),在校生1255名(其中高中生363名)。
10. 濟南第二十中學的介紹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中學原名私立「濟南立達中學」,創建於1942年7月,1956年改為公辦回濟南第二十中學,現答座落在濟南市槐蔭區經七路585號。學校佔地面積13.5畝,有教學樓1幢,4374.80平方米、實驗樓1幢,4344.10平方米,有標准教室32個,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2個、微機室3個,有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教室、勞技室、美術室、形體訓練室、黨員活動室、工會、團委、離退休教師綜合活動室、德育室等專用教室,室內設備均按省定一類標准配備,完全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