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市匯文中學怎麼進
我是匯文畢業的。要面試,考試的。您孩子現在要是5年級暑假還差不多,一般都是這會准備,6年級寒假去報名或者上課什麼的。唉,順便感嘆下,開始一看東城的我還說初中是按區分配的,後來一想,崇文合並了……這個決定問過多少崇文人的意見了?
『貳』 北京市師達中學中學入學考試都考什麼啊
數學和英語,其中數學不涉及奧數。還要考一份心理健康調查問卷。
題目不難的,祝你成功。
『叄』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初中入學考試
馬驥被國王招為駙馬,只得在洞房夜以真面目嚇跑夜叉狀的公主,自己也對這種是非顛倒的生活厭煩,想盡快離開,老闆娘指點他隨船前往海市。
『肆』 北京中小學開學時間最新通知是怎樣的
北京中小學開學時間待定。
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明確了2020年北京市高考、中考時間及中小學春季學期開學安排。根據工作安排,確定2020年北京市高考時間為2020年7月7日至10日,其中7月7日至8日為全國統一高考時間;7月9日至10日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時間。
優先組織高三和初三年級開學,高三年級為4月27日開始返校;初三年級5月11日做好返校學習准備。其他各年級,以及中職學校、高等學校和幼兒園的返校安排,待確定後另行通知。
在學生返校問題上,北京市有關部門高度謹慎,反復確認、確保安全,如果疫情發展及防控形勢發生新的變化,相關安排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伍』 求解 北京市小學生入學時間,畢業時間都在幾月份 北京市初中生入學時間在幾月份
小學開學9月1日,畢業6月28左右,初中開學同上,畢業7月上半月。
『陸』 北京初中什麼時候開學
2020年北京初三年級按照5月11日做好返校學習准備,其他年級開學時間另行考慮。
北京市委教工委副書記、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4月12日介紹,2020年在全市中小學優先組織高三年級開學,4月27日(周一)開始返校學習;初三年級按照5月11日(周一)做好返校學習准備。
其他各年級的返校,以及中職學校、高等學校和幼兒園的返校將另行考慮,具體時間確定後將第一時間通過官方發布並通知師生家長,也會留足准備時間。
在學生返校問題上,北京市教委始終高度謹慎,反復確認、確保安全,如果疫情發展及防控形勢發生新的變化,相關安排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6)北京市中學入學報名時間擴展閱讀
2020年北京市高考、中考時間安排
(一)高考時間安排。3月31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北京市依據公告立即開展相關研究,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實際情況,綜合研判、審慎研究,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報教育部批准後,確定2020年北京市高考時間為2020年7月7日至10日,其中7月7日至8日為全國統一高考時間;7月9日至10日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時間。
(二)中考時間安排。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要求,結合疫情防控、延期開學特殊情況和北京實際,在對中高考系統考慮,整體設計的基礎上,確定2020年北京市中考時間為:2020年7月17日至19日。
『柒』 北京市哪些市重點中學面向全市招生
面向全市招生的重點中學有:
海淀區:師達中學、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理工附中分校、建華實驗學校、科迪實驗中學、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關村外國語學校、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尚麗外國語學校、北京市海淀區崛起實驗學校 、北京101中學、上地實驗中學、北大附中香山學校、衛國中學、十一學校、第四十七中學
石景山區:佳匯中學、京源學校、北師大勵耘實驗學校、九中
昌平區: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匯佳學校
西城區:匯才中學、西城外國語、三帆中學、西城外國語、月壇中學
東城區:工美附中、五中分校
朝陽區:朝陽外國語學校
順義區: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
『捌』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初中的入學條件
我1996年上的北京三十五中,當時小升初各城區統一考試,三十五中是區重點,外區不能考入,非西城區學生不能進入。而且各個小學皆有定點中學,北京三十五中的生源小學為:育民小學、北禮士路第一小學、北禮士路第二小學、阜成門外第一小學、阜成門外第二小學、中古友誼小學、太平橋小學、北京實驗二小、鮑家街三小、新文化街小學,小升初考試必須達到這些學校的前2%才能進入北京三十五中。
可能現在10多年過去了,政策變化了許多,不管怎樣說,35中是西城區的重點學校,是李大釗於1923年一手創辦的老校,不是容易進去的。。
『玖』 北京小升初《回戶口或家庭住址所在區縣初中入學申請表》這個表什麼時間領,去哪領
2015年北京市最新小學、初中入學政策 ■5月1日至5月31日採集入學信息,將與公安系統比對驗證 ■各區縣統一入學進度 ■特長生招生向傳統文化傾斜,增加區級審核環節,特長生招生規模禁超去年 ■100%小學劃片就近入學 90%以上初中劃片入學 ■非京籍入學仍須「五證」 由區縣制定實施細則 ■各區力推對口直升 讓學生在家門口上好9年學 今年小學入學信息5月1日至5月31日採集 「小升初」特長生招生規模禁超去年 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昨天,市教委公布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今年「幼升小」和「小升初」仍堅持免試、就 近入學原則,5月1日起,全市各區縣採集入學信息。「小升初」將嚴控特長生招生規模,不得超過2014年,且特長生招生須各區縣教委審核,不再由學校說了 算。 劃片入學 90%以上初中劃片入學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2015年義務教育入學工作的意見》規定,凡年滿6周歲(200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均須按區縣教委劃定的學校服務片參加學齡人口信息採集,免試就近入學。 各區縣教委要在市教委統籌指導下,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 單校劃片學校採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對口接收片區內所有小學畢業生入學。多校劃片學校,先徵求入學志願,對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隨機派位入學。隨機派位工作由區縣教委統一組織,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 市教委委員李奕表示,按照教育部部署,今年本市將實現100%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 入學信息與公安系統比對 今年,本市繼續使用全市統一的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yjrx.bje中國),並納入電子學籍管理,全程記錄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杜絕「跨區入學」。 5月1日至5月31日,全市進行入學信息採集。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參加信息採集,不滿6周歲的兒童不參加信息採集。超齡兒童可到所在區縣教委進行審核後由區縣教委代為採集。 本 市戶籍的學齡兒童家長,首先要確認入學登記的區縣,根據個人意願從戶籍或居住地選擇一個對應的區縣入口,在規定時間內在小學入學服務平台進行注冊,接受審 核,審核通過後即可填寫其他詳細信息並列印信息採集表,到學校登記報名時要出示信息採集表。入學系統只能提供在一個區縣進行入學信息採集的機會。 注冊信息須通過公安系統比對驗證,以公安系統數據為准。如果學生注冊信息未通過審核,首先要對照身份證、戶口簿檢查信息填寫是否有誤,如果有誤,要重新注冊。 市教委提醒學生家長,一定要如實填寫注冊信息,有關部門已建立了系統聯中國驗證、當面驗證等多道驗證審核程序,以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無論在哪個環節發現是虛假信息,該條登記都將成為無效信息,可能影響學生正常的入學程序。 在信息採集完成後,未被學校確認接收前,學生如要變更區縣,需要原登記區縣教委審核撤銷信息,由新入學區縣教委審核登記。需要提醒的是,換區縣登記所造成的時間延誤可能會影響學齡童片內入學機會。 入學服務系統會通過中國絡平台和簡訊告知家長孩子被哪所學校錄取。入學結果不能更改。 按照北京市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北京市中小學管理信息系統將依據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建立新生學籍。不參加學齡人口信息採集不能建立學籍,無法正常入學。 各區縣將聯合街道、社區、學校為不會使用電腦或家中沒有電腦的家長提供幫助,按時採集入學信息。 統一各區縣入學進度 根據規定,今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仍強調各區縣教委主責,統一組織入學工作。為避免影響整體入學秩序,今年本市對各區縣提出統一時間進度的要求。 民辦學校和寄宿制招生學校招生可單獨列出,允許其在5月24日之前提前完成跨區縣招生工作,早於其他學校電腦派位時間。 特長生招生 特長項目向傳統文化傾斜 今年,「小升初」體育、藝術、科技特長生招生將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傾斜。 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王軍介紹,今年特長生招生將引導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區縣可以結合地域特點設立項目,如武術、舞獅、舞龍、民族音樂、書法、剪紙、京劇等。但不能隨意選擇,所選項目必須要具有一定影響力、開展廣泛,學生也要有一定能力才行。」王軍說。 按照規定,除市教委批準的可招收體育、藝術和科技特長生的學校原則上面向本區縣招收特長生以外,其他學校一律不得以特長生的名義招收學生。據悉,可招收特長 生學校包括北京奧林匹克教育學校、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北京市級體育傳統學校;北京市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承辦學校;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金鵬科技團承辦學校。近期,金帆藝術團和金鵬科技團三年一輪的評選結果將向社會公布,兩者數量均有所增長。 增加區級審核環節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特長生招生的總比例不變,各區縣招收特長生比例不得超過2014年。 各區縣教委將向社會公布特長生招生計劃並統一組織特長生入學,增加區級審核。特長生招生原則上在本區縣內進行。今年特長生報名不設任何門檻,各招生學校要明 示招生條件,以便考生選擇。此外,本市還將組織由藝術家、常年下校輔導學生的知名人士組成的督查隊,到各區縣相關學校督查特長生招生。 非京籍入學 區縣出台「五證」細則 據介紹,計劃在京接受義務教育的京籍學生、非京籍學生、外籍學生都須登錄入學服務系統,採集入學信息,不按時採集信息,將無法生成學籍,原則上不能入學。 據統計,去年本市小學迎來15萬名新生,其中非京籍兒童有近6萬人,今年,這種格局或將繼續。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今年仍須「五證」,各區縣還將細化家長繳納社保年限認定等方面的細則。 「五證「是指: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本人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在京暫住證、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等相關材料。 非京籍學生入學,必須審核「五證」並辦理在京就讀證明。家長持「五證」到居住地所在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通過審核後參加入學信息採集,並到居住地所在區縣教委確定的學校學校就讀。學校接收有困難的,可申請居住地所在區縣教委協調解決。 8種情況按本市戶籍對待 持有以下證明的家庭,學齡子女可按本市戶籍對待: 區縣人力社保部門開具的《原北京下鄉青年子女身份證明》;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開具的《台胞子女就讀批准書》; 全國博士後管理部門開具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子女介紹信》及其父或母的《進站函》 ; 部隊師(旅)級政治部開具的隨軍家屬證明及現役軍人證件; 區縣僑務部門開具的《華僑子女來京接受義務教育證明信》; 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開具的《子女關系證明信》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戶籍登記卡; 市人力社保部門為其父或母簽發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證》; 其他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政策規定的證明。 各區力推對口直升 讓學生在家門口上好9年學 今年,本市將繼續繪制「教育新地圖」,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構建貫通學段的立體通道。各區將大力推進對口直升入學方式,讓學生不出片區,在家門口 的好學校完成9年乃至12年的學業。這不僅將化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擇校熱等問題,而且當優質資源直接融入、催生出一大批新型優質校的時候,熱炒「學區 房」的現象會逐步降溫。 對口直升校增加 過去,學生在學業上按小學、初中、高中「分段消費」,今後,小學和初中之間的「升學」概念將逐漸淡化。今年,縱向擴展優質資源成為各區教改重點,通過整合貫通學段資源,使學生連貫地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東城區: 新增安外三條小學——北京一七一中學、北新橋小學——東直門中學、景泰小學——文匯中學3對對口直升校。3所學校實行「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今年9月 1日入學的新生6年後將按一定比例直升對應的中學。同時,對口的兩所學校將在課程、教學、學生活動和綜合評價四個方面深度聯盟。至此,東城區對口直升校數 量已增至8對。 西城區: 正式出台《西城區小學直升中學對口工作方案》和《西城區小學直升中學辦法》,明確直升范圍和方式。從今年起,裕中小學、西單小學、福州館小學等12所小學的 應屆畢業生中,將有30%符合條件的學生按照自願原則,直升對接的優質中學,直升比例將逐年遞增,6年後達到80%。西城區還將加強中小學學段間的銜接, 完善小學優質校不足學區的資源配置,強化對口直升學校的管理。 海淀區: 去 年已整合24所中小學,成立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或建立對口直升機制)。如由人大附小承辦銀燕小學;合並群英小學和二零六中學,建成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由十一學校承辦;合並衛國中學和翠微中學,由人大附中承辦;首師大附中承辦首師大二附中;將車道溝小學並入理工附中作為其小學部,同時由理工附中承辦理工 附小,建立九年一貫對口直升機制等。今年海淀區將啟動學區制改革試點,在現有12個小學學區的基礎上,將學區地域范圍內的中學也納入學區管理。 朝陽區: 在名校整合薄弱校過程中,著力擴大九年一貫制學校,同時在英語(課程)科目中探索課程銜接一貫制。 共享課程師資資源 本 市將構建公共服務立體化版圖,打通學生「培養鏈條」,實現師資、課程、教學資源的一體化。去年11月以來,本市先後頒布的《中小學學科教學改進實施意見》 和《北京市高校、教科研部門支持中小學發展項目管理辦法(試行)》,不僅運用學科教學、課程設置打破學段壁壘、學科分解等束縛,而且推動師資均衡配置、促 進教師合理流動。 東城區: 今年9月,東城區將在部分學區探索「學院制」,整合區域優質資源,助力學生發展體育、科技、藝術愛好。學院學生實行「雙學籍」,實現學院內的學段貫通,探索跨年級、跨校的全區范圍自選課程。 朝陽區: 今年積極探索學區管理理事會機制,進一步推動先進教育理念和優秀管理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的合理流動與共享。該區將繼續通過名校整合薄弱校的方式,整合 10所至15所相對薄弱學校,包括小紅門、崔各庄、黑庄戶、雙橋等地區,大約有9800名學生受益。整合措施包括「校長為同一人,課程一體化設計,教師統 籌使用」。 海淀區: 已形成中關村一小、中關村二小、海淀實驗小學、人大附中、清華附中、首師大附中、一零一中學、十一學校、中關村中學、交大附中、二十中等16個教育集團,多 校合作、共同發展。如人大附中通過選派校長承辦西頤中學、藍靛廠中學、西山學校、北航附中和翠微學校,促進優質師資向這些學校流動。 順義區: 今年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城鄉學校校長、教師工作任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輪換制度,推動城鄉學校之間校長、教師有序流動、科學流動、合理流動。該區還將深化 城鄉聯動和集團辦學,深化以示範高中為龍頭的三大教育聯盟、九大教育組團辦學,進一步加強組團校間在教師交流、學科建設、教研科研等領域的合作,充分實現 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擴大重組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各區縣將通過學區制、集團或集群辦學、合作辦學、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模式,擴大重組優質教育資源。 東城區: 今年新建9對深度聯盟學校,選取北京二中、五中、廣渠門中學、史家小學4所改革項目校作為試點,在盟、貫、帶多校區相互集成的基礎上,形成教育集團式管理模式。 西城區: 今年通過名校辦分校、學校資源重組、引進高校資源合作辦學、純初中校不再單獨辦學等方式進行初中資源整合,進一步擴大初中階段優質學位數量,新增優質學位不 低於1000個。該區將「小升初」學區由7個調整為與小學對應的11個,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區都配置有優質中小學以及特色學校和教育集團成員校。此 外,該區還將通過新增和調整,擴大教育集團規模。截至目前,西城區教育集團數量已達到17個,涉及70餘所中小學。 豐台區: 將繼續內聯外引,新增優質資源校20處,新增優質資源學位近3000個。實現每個片區有3至6所優質校。初一和小學一年級優質資源學位數將達到總計劃的近七成。 石景山區: 今年將在擴大九中、古城和北師大勵耘實驗學校三個教育集團規模的基礎上,新建京源中學和蘋果園中學兩大教育集團。 朝陽區: 加強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辦學。僅去年一年,就有二外附小、中國傳媒大學附小、中國傳媒大學附中等7所高校附中附小在該區相繼建立。 通州區: 加快引進市中心區優質示範高中北京二中、首師大附中、北京五中、景山學校、人大附中到通州舉辦校區,形成「3+5」的示範高中辦學格局。 房山區: 引進北京四中、北京小學、北京四幼等35所優質校(園)的基礎上,繼續引進北京十二中、黃城根小學兩所優質校。 平谷區: 已完成北京師大附中平谷第二分校和北京一師附小平谷分校建設,今年9月正式開學。 延慶縣: 將繼續深化學區化管理,積極探索構建由城區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牽頭,川山區中小學、幼兒園共同參與的橫向教育聯盟,形成全縣「一·三·五·四」學區制管理格局(高中組建一個教育集團,初中建成三個學區,小學建成五個學區、幼兒園建成四個學區)
『拾』 北京市小升初政策:怎樣能進入重點中學
奧數能拉分,如果孩子會奧數,在考試時將得30分,其餘70為基礎題,學好奧數很重要。中學肯定會對外招生,因為在本區的學生太少,只能對外招生。至於怎樣考就是孩子努不努力的問題,盡量以孩子基礎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