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龍口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山東省龍口第一中學始建於1892年,始稱「哈約翰學校」,中國人稱「華洋書院專」,後歷經崇屬實學院、縣立中學、膠東公學、北海中學、黃縣一中、黃縣五·七紅校、黃縣中學、龍口第一中學各個時期,佔地面積289270平方米,建築面積204249平方米,教職工800多人,教學班136個,在校生7000餘人。2011年11月,龍口二中、三中、六中遷至新校區。2012年8月,撤銷原二中、三中、六中建制,並入一中。
㈡ 龍口市第一中學一個宿舍有多少個學生
山東省章丘市第四中學,位於濟南市東部,一代詞宗-李清照故里,「小泉城」內章丘。地處胡容山北麓、綉江之源、百脈泉畔、荷花公園旁。章丘四中創建於1957年,現有67個教學班,在校教職工348人,在校生3800人。連年都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高校,培養出多名省市文理科狀元。
㈢ 龍口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悠久
龍口一中的前身是崇實中學(1892-1947)、黃縣縣立中學(1912-1938)、北海中學(1942-1950)。黃縣回縣立中學始建於答1912年,到1938年日寇侵黃後停辦。其後又陸續開辦了志誠中學、國防教育訓練班、膠東公學、膠東軍政大學、蓬黃福聯合中學等。北海中學於1942年在棲霞成立,1945年遷來黃縣城,1948年10月山東省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確定北海中學校址在黃縣城東小欒疃崇實中學,到此三校合一,定名為山東省立北海中學。1950年萊陽專署奉山東省人民政府令,將山東省立北海中學改為山東省立黃縣中學。1952年又更名為山東省黃縣第一中學。1958年,蓬萊、黃縣、長島三縣合一時稱蓬萊第二中學。1962年分縣後復稱黃縣第一中學。「文化大革命」中曾更名為黃縣「五·七」紅專學校、黃縣「五·七」大學。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學校改名為黃縣中學,1986年黃縣撤縣建市,黃縣中學改名為龍口市第一中學。2011年11月,龍口二中、三中、六中遷至新校區。2012年8月,撤銷原二中、三中、六中建制,並入一中。
㈣ 山東省龍口市第六中學的上一任校長是誰
王遠強
㈤ 龍口第一中學新校a b c是按照成績分的么
不是的,a b c區並不是按成績分的,而是按地區分的。一般來說,a區會比b c 兩區更好。
但是ABC這三個區的學習成績還是A區最好的。我在A區的普通班,但是我們班的某科成績可以追趕BC兩區重點班的學生。因為A區管理很嚴的,校區是不可以隨便入的。這三個區分別是2、3、6高中的原形。除非..你進學校後花錢找關系是可以換校區的。
(5)龍口市第一中學2018年高考擴展閱讀:
教育教學區有辦公樓、圖書樓、藝術樓和環繞其周圍的教學樓、實驗樓;生活服務區有服務樓、宿舍樓、餐廳、浴池及景觀湖等設施;體育運動區有南北兩座標准體育場以及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設施。
在環境打造上,突出「自然人文結合,綠化美化並重」的特色,建造了學校廣場、藝術樓景區、景觀湖以及各主題景觀區,綠化及水化面積12.3萬平方米,栽種各種樹木30萬株,覆蓋率達42.4%。
在設施配備上,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標准,配備了先進的信息網路系統、實驗室系統和體育運動系統,建設了高規格的圖書館、地震館等各類配套設施,滿足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需要。
學校繼續圍繞「全員提高素質,全面加強管理,以人為本,以師生的健康發展為本,通過內涵發展提升辦學質量,爭創全國名校」的辦學理念,不斷強化「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科研意識。
建立起了聘請國家知名教育專家學者進校講學、參與教研的長效機制,並選派骨幹教師參加國家、省級培訓,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打造「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新型課堂。
著力建設班級、年級、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形成家校聯手互動的合力教育格局,為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設立了「丁擇鄰紀念獎學金」「遲鏡海獎學金」「王健獎學金」「嘉元獎學金」等項獎學金,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的積極性。
學校還開設國際部,為龍口學子搭建海外學習和發展平台,拓寬學生成才渠道,為更多學生拓寬國際視野。學校與美國鹽湖城西部高中締結姊妹學校,成功申請到美國大學理事會AP代碼學校,獲得了招收學生、開設相關課程、組織AP考試的資質,是山東省教育廳留學中心國際教育基地。
㈥ 龍口一中2017高考成績第一名是誰
龍口一中2017高考成績第一名:
宋鈺靖同學以652分的優異成績摘得龍口市文科狀元的桂冠,奪得煙台市第2名、全省第12名。
王浩霖同學以700分的優異成績摘得龍口市理科狀元的桂冠,奪得煙台市第2名,全省第2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