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信息技術

中學生信息技術

發布時間:2020-11-27 03:19:56

Ⅰ 初中信息技術課教材目錄(所有)

模塊1 信息技術 1
第1節 信息技術與計算機 2
第2節 計算機硬體 6
第3節 計算機軟體 11
第4節 計算機安全 15
信息沙龍(1) 18
模塊2 Windows 基本操作 19
第1節 認識Windows 20
第2節 Windows窗口操作 24
第3節 鍵盤操作 28
第4節 漢字輸入方法 32
第5節 認識資源管理器 36
第6節 移動和復制文件及文件夾 39
第7節 刪除和還原文件及文件夾 44
第8節 控制面板 47
第9節 Windows 9x的多媒體功能 52
第10節 安裝、刪除程序 57
第11節 啟動應用程序 61
第12節 使用幫助 64
信息沙龍(2) 67
模塊3 Windows畫圖軟體簡介 69
第1節 學用畫圖軟體 70
第2節 電腦繪畫創作 74
第3節 運用畫圖特技 78
信息沙龍(3) 83
模塊4 用計算機製作板報 85
第1節 認識Word字處理軟體 86
第2節 編輯文本的格式 91
第3節 移動和復制文本 97
第4節 查找和替換文本 102
第5節 在文本中創建表格 107
第6節 修飾板報的標題 111
第7節 設計板報的樣式 116
第8節 自定義板報樣式 121
第9節 給板報插入圖形 125
第10節 製作水印效果 128
第11節 文本的藝術加工 132
第12節 文檔的頁面設置和預覽 136
第13節 創建Web文檔 139

Ⅱ 初中中考的時候,信息技術考哪些內容

(一)學科抄知識
1.信息技術專業知識
(1)了解信息技術發展史及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掌握與初中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掌握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倫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並能用於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
2.信息技術課程知識
(1)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所規定的模塊結構、內容標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Ⅲ 中小學信息技術指的是初中的還是高中的或者是小學的

中學和小學。包括初中、高中。

Ⅳ 關於中學生信息技術

<<我與信息技術>>
也許是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們家就有了電腦。爸爸說我從小抱著奶瓶、玩著鍵盤、兩眼直溜溜地盯著顯示器長大的。爸爸在家的時候,總是在電腦前打文章、編程序或者玩游戲。在我的記憶里,家裡的電腦在不停的換代,小的、大的、直的、扁的,還有各種設備如噴墨列印機、上網的 MODEM、各式音箱等,就像玩具一樣。
說實在的,開始我並沒有把信息技術看得怎麼重,我對電腦沒有太大的興趣,除了玩玩游戲、查查字典,也沒有什麼好乾的。後來,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課,老師先把書本內容講給我們聽,再正正規規地開機實際操作。幾節課後,我發現還有不少新知識,我了解到電腦是代替人腦處理信息的機器,它也和人腦一樣輸入信息、記憶信息、輸出信息,通過網路,可以把全世界的信息聯通起來。信息技術不僅僅是一台電腦,還有許多處理設備,以及互聯網,電腦也不僅僅是只能打字、游戲,功能大著呢!
在我還不會寫字的時候,就喜歡在電腦上畫畫,雖然線條彎彎曲曲,卻也別有趣味,與後來在青少年宮學的畫不一樣,電腦里存下了好多篇作品了。上學後,電腦成了我的大詞典,找近義詞、反義詞太方便了。後來學會了發郵件,給遠在外地的姐姐、爺爺奶奶,還有身居美國的阿姨發賀卡,收到它們的回信時,我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再後來,我可自己可以上網查資料了,只要是作業本或課外書上出現的不懂的問題,我就會上網查查,寫一些比較重要的作文時,也上網去看看有什麼可以參考的。我到網上查過唐詩,比翻書強多了。我從網上下載的鋼琴教學曲,對我練習鋼琴幫了大忙,這時電腦成了音響。我在電腦上學〈GOGO英語〉,連老師都誇我發音準確。學校組織辦小報比賽,我用電腦排版的〈蘋果報〉,有文章、有詩歌、有插圖,可以橫排豎排,色彩鮮艷、圖文並茂,被放在學校大操場的櫥窗內展覽。為班裡設計黑板報,先用WORD編輯一下,這樣做出來的板報既好看又不會出差錯。現在,我還開始設計網頁,把我的作文、電腦畫、照片、錄音以及重要資料都錄入進去,信息技術真是無所不能呀!我和電腦結下了友誼,電腦給我帶來了快樂。盡管現在學習緊張,但只要有空都要打開電腦玩一玩,既可以復習已掌握的信息技術,又可以在緊張之餘輕松一下。
我愛信息技術,它能給我帶來歡樂,給我的生活、學習增添色彩。

Ⅳ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所有軟體)

office和ps,flash或者Scratch

Ⅵ 如何教好初中信息技術

A.淺談講好初中信息技術課

初中信息技術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學指導思想面對學生。做為信息技術課的教師要以新的教學思想、新的教學方法培養、教育好學生。所以教師如何教好信息課,學生怎樣學好信息課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

初中七年級把信息技術課作為選修課,編寫了信息技術教材。在新教材中含概了當今世界流行的軟體:Windows98操作系統、用於文字處理的Word、用於數據處理的Excel、幻燈片製作的PowerPoint、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用於網路漫遊的Internet、網頁製作工具FrontPage Express等信息技術軟體。這本書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根據市教研室教學計劃安排,要切合本校教學實際,安排好信息技術課。如何上好新學期初中信息技術課呢?我是這樣做的。

一、 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各個軟體教與學的特點。由教學生「學會」變成教學生「會學」,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課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主。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在學習知識和學習實踐中自我篩選和設計目標,自己尋找學習內容,自己確定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以及自我管理學習過程的能力。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學宗旨。首先吃透新教材,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對課本中Word、Excel等十餘個軟體逐一操作,對使用過程中自己發現的問題和預見學生會出現的問題逐一記錄下來,在講課和上機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指導。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對每個軟體按課本要求,只介紹部分主要功能,其餘的放手由學生自己去大膽使用。作業布置得靈活,學生們做的有的比書本或教師要求的更好,這就開發了學生潛能。由原來的教學生「學會」使用各個軟體變成教學生「會學」,會探求各軟體中包含的各項功能。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學習知識會更主動、興趣會更濃,培養好這種學習方法,對學生今後自己學習、迅速掌握新開發的軟體有很大好處。

二、根據學校機房計算機的配置上好信息課。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提高學生整體水平。
我認為提高學生素質並不僅僅是依靠先進的計算機所能給予的。換句話說光憑先進的計算機設備而不注重信息教師自身的努力是培養不出高素質學生的。所以在信息技術課中要根據本校自身實際,盡量講好各個軟體,但不能求全,以免光片面強調硬體因素,使本校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水平受限。根據學校機房計算機的配置情況,上好信息課。要把那些又能講、又能練的軟體講好、練熟。對那些學生機無法使用的軟體,點明要點,在教師機上進行演示。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克服機房計算機配置的不足,使全體學生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三、針對當前各班學生的差異、存在的具體問題加強各個環節的教學研究。

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信息技術基本知識以及信息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全體學生掌握信息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差異是實際存在、不可避免的。那麼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如何做到上好這門課程,使學生整體素質都得到提高呢?

我們認為這需要加強教學中各個環節的研究。從電子備課、課堂講解、上機訓練、個別輔導、布置作業等。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備課、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學好所講的內容,掌握重點、排除難點,又要靈活處理好問題,這在上機課中是經常出現的,象機器出現故障,軟體設置出現問題,學生操作不當等,處理不好,很可能就完不成教學要求,更不能使一些差生達到教學目標。

上機中為了減少優生和差生之間的差距,可以把學生分成好、中、差幾類,對學生進行輔導時,真對三類學生給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在學生上機操作過程中,沒有計算機液晶投影儀這類高檔設備教室網路軟體情況下,只憑信息課教師一人是不能照顧到全體學生的,這個時候要充分發揮那些計算機特長生的優勢,輔助教師完成為同學排除障礙,指導其他學生具體操作等工作。利用他們的優勢,讓他們帶動差生,互相協作、共同進步。通過課堂45分鍾讓全體學生盡可能多的掌握信息知識。課上知識扎實了,課下才有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

四、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逐步積累,以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水平。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現在的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師一般在學校都擔任七年級信息技術課教學、計算機特長生培養和計算機房管理以及學校資料列印等多項工作。工作任務繁重,在教學實踐中也就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接觸到許多新思想。在新學期開學伊始,就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把解決問題的方法,新的教學思想和摸索出經驗都逐步積累下來,不能應付過去就完了,可以作筆記或者寫論文等形勢。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通過全學年教學實踐自身的知識積累就能掌握一手全面、豐富的教學套路。就能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水平,培養出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和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

信息技術是創新最活躍的領域,特別適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通過信息技術課入門教學,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鑽研能力。搞好課堂教學、上機訓練等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信息素質。

B.對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中學計算機教育也在正在蓬勃發展,不斷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以提高未來建設者的科學文化素質、能力和科技意識,是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任務。如何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的課題。本人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獲得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精心安排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誇美鈕斯也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精心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導入方法進行導入課堂教學的。

1、問題式

帶著問題去學習,能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問題式導入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學習新課內容,在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中解決問題,從面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在學習《認識計算機》這一節時,在導入中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① 計算機有哪些本領?② 計算機的特點有哪些?③ 計算機是怎樣工作的?④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計算機?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書本介紹的內容,逐個解決問題,從而很好地掌握本課內容。問題式導入的第二種形式是在新授內容之前,直接向學生提出本堂課需要學習的內容,開門見山,重點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學中,一上課就開門提出本堂課需要掌握的內容。① 用拖放法復制或移動文件。② 用拖放法刪除文件。用這種方法導入,使學生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有的放矢。總之,問題式的導入,能夠使學生目標明確,抓住重點,激發興趣。效果也比較好。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導入也就是能過課件的演示進行導入課堂內容,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學WORD賀卡製作這一課時,先通過電腦演示幾幅精美的電腦賀卡,當學生邊欣賞邊贊嘆時,我趁機插入:「同學們,這些賀卡美不美啊?它們都是通過WORD製作出來的。其實很容易,你們只要通過今天的學習,也能設計出一幅幅美麗的賀卡。」學生的學習激情與興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在進行FRONTPAGE網頁製作教學時,我挑選部分以前學生製作的比較優秀的個人網頁展示給學生看,當同學們看到或精美或生動活潑的網頁時,都非常羨慕,迫切希望自己也能製作出類似的網頁,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得以迸發,充分體現了「我要學」的學習態度,從而為下面的學習鋪平了道路。

3、對比式

將以前學過的知識同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突出新授內容的優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進行「EXCEL圖表的建立與編輯」教學時,我將文字、表格、圖表三種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讓學生比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點後轉換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後再展示出圖表形式的信息,讓學生通過三種形式的對比,強烈感受到圖表形式的優點:形象、清晰、一目瞭然。從而引出學習圖表的目的與好處,明確學習目的。所以說,好的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

二、教師大膽放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有些老師在教學中,喜歡把每一個內容講得細細道道。這種做法是本人認為不妥。其弊有四點:1.無法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容易形成被動學習。2.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擴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課堂氣氛不活躍,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難以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本人認為在教學中應該留有讓學生想像的空間,教師應大膽放手,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電腦繪畫的教學中,經過分析教材發現:畫圓,畫矩形,畫圓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樣的。於是我只詳細講解了圓的畫法,而矩形,圓角矩形,在課堂教學中只提了一句,方法與畫圓一樣。從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由畫圓的方法自學掌握其它兩種圖形的畫法,達到觸類旁通的作用。還比如說,在《上網瀏覽》教學中,由於這一課內容較多,學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內容比較困難。其中,通過搜索引擎進行網上搜索是一個難點。於是,本人在開始授課時沒有把網上搜索這一內容放進去,先把網址的填寫和網頁的瀏覽講解完,然後讓學生操作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訪問某個網站但又不知道在哪個網站上,網址是什麼?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先動腦筋自己解決。能解決最好,如果無法解決,大家討論,最後由教師總結一下。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突破了難點,真是事半而功倍。又如在講解網頁修飾這節內容時,可先展示一個已經修飾好的網頁,並讓學生與上一班級製作的網頁相比較,從而提出任務一:給網頁添加背景、修改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學生可以通過「幫助」、網頁學習網站等獲得操作信息。學生因為已經學過word字處理軟體,任務一很容易就完成了,於是再展示一個網頁進行比較,並提出任務二:給網頁添加圖片、動畫、音樂、水平線等內容。教師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指導學生使用在word中已經學習的方法去操作以達到知識的遷移。最後教師總結。在完成整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個個都帶著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把自己的網頁裝扮地五彩繽紛,個性十足。在總結中同學們紛紛發言,搶著說出自己得出的結論和體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事實證明,學生在這種活躍、輕松的氣氛中學習、探索,他們的大腦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是十分扎實的。同時,他們的主體意識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實踐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所以說,大膽放手,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科學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學習的動力,就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般可採取的教學方法有「吸引教學」法、「實例操作」法和「任務驅動」等,堅持「以用為主,培養能力」的原則,使學生在應用計算機完成操作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親身體驗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到了探索、發現、創造與成功的喜悅,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這對於培養有較強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任務驅動模式」教學方法,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教師把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

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圍繞如何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進行的,教師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更容易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比如有一節內容是講Word中的圖文框、文本框、圖片和自選圖形的使用,按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紹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將所有內容設計為製作—副圖片這一具體的任務,教師通過講解如何製作這幅圖片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教學時,重點難點突出,而且授課順序就是製作圖片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順理成章、輕松自然。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還有利寸: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教學中,如果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容易疲勞,也容易養成上課就等著老師教的依賴心理。如果每—節課都給學生下達—個具體任務,學生在思想就有—種必須完成任務的緊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嘗試,去創造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從而充分激發起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但要注意的是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也有自身缺陷,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會造成兩極分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還要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盡可能設計一些帶有趣味性、實用性、可行性的任務,使學生願學、愛學、樂學。

四、培養信息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識是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所不可忽視的內容。信息技術教育要著眼於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識的培養。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能力是信息社會成員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教育相當大程度-上是讓學生記憶各種知識(信息)。這種低效率的教育已難以適應信息社會知識爆炸式的增長,並且迅速更新換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需求。可以說,在信息時代,信息本身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體系。除了吸收傳統技能的精華外,應強調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養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創造性人才。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使用各種教學手段,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向學生提供「資料庫」,讓學生到「資料庫」中去獲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學生利用「資料庫」中的各種各樣的圖片、表格,經過處理,完成一份圖文並茂、精緻華麗的電子賀卡送給老師,有的學生製作課程表、值日表、通訊錄來管理班級。也許有的學生運用筆和紙進行學習的能力不如別的同學強,但他們分析、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卻高於其它同學,這正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所在。這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質的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識,學習計算機的動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就一定會對增加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順利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採取多種手段,及時鞏固課堂知識。

1、少講多練。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重在操作的課程。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些內容講得越多學生越糊塗,講了一節課不如操作10分鍾。所以本人認為,在許多需要操作的課程中,應注重少講多練,通過精心導入,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然後新授學習內容和方法。最後鞏固練習。其中,導入和新授的時間應該壓縮在15分鍾左右,餘下18分鍾到20分鍾的時間讓學生充分上機練習。達到鞏固,熟練和提高的目的。2、分段教學。在教學中也可採取分段授課,分段練習的方法,教師先講授一段知識,然後讓學習練習,完成後再講授下一段知識,再讓學生練習。通過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及時吸收教學內容,及時消化。教師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如在EXCEL的《工作表基本操作》中,我先演示數據的幾種插入與復制方法,然後提出任務,要求學生根據剛學的知識完成幾步操作練習。讓學生馬上吸收、消化這些知識。然後再繼續下面的數據的移動與刪除等教學任務。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非常順利地接受新知識,而且也比較容易消化知識,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能很理想。 3、運用多媒體課件,鞏固知識。這種手段主要是針對一些知識性課程。這一類課程的內容主要是一些微機的基礎理論知識,比如《認識計算機》、《初識WIN98》等。理論性較強。這些課程中知識的鞏固,如果採取一般的方法,是單調的。但可以做成課件,如填圖等練習形式,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比如在《初識WIN98》教學中,我把桌面同各種圖標名稱、作用等做成匹配題,讓學生通過移動對象進行配對,這樣既生動活潑又鞏固了知識,培養了學習興趣。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法,努力培養學生多方面、多渠道、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獲取信息,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掌握千變萬化的信息技術,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否則必將為社會所淘汰。課堂教學是學好每一門課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主體參與,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適當的運用到每一節課中,並不斷總結好的模式,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總之,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Ⅶ 有關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內容

以下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里的內容:
教育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綱要(七個模塊)
模塊一 信息技術簡介
①信息與信息社會。
②信息技術應用初步。
③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④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⑤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簡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①漢字輸入。
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
③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④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⑤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①文本的編輯、修改。
②版式的設計。

模塊四* 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①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②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③數據的表格處理
④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塊五* 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①網路的基本概念
②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③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
④電子郵件的使用
⑤網頁製作

模塊六*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①多媒體介紹
②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
③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
④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塊七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
①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②計算機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③計算機軟體系統
④計算機安全
⑤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
⑥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Ⅷ 初中生上信息技術學什麼

你好,行行出狀元,主要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初中畢業可以學汽車技術。中國的汽車越來越多,汽車維修保養也不斷增加,汽車後市場前景知廣闊。學習門檻低,上手快,比較容易學習,三分理論,七分實操。學習以實操為主,上手快,比較容易學習,三分理論,七分實操,技能+學歷,畢業拿大專文憑,就業前道景廣闊。

Ⅸ 初中信息技術基本知識

初中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要點
1、信息、物質、能源是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技術包括信息的採集(獲取)、傳遞、存儲、處理(加工)、發布、交流等技術。
3、信息技術的五次技術革命:①語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應用;④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應用;⑤計算機和網路的普及應用。
4、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信息社會的重要技術支柱。
5、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名叫埃尼阿克(ENIAC),它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
6、按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劃分,計算機經歷了①電子管②晶體管③集成電路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四代。
7、「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簡稱PC機)。
8、計算機由原來的單純的數值計算發展成同時具有文字、繪圖、表格、音像處理以及數據通訊等多種功能。多媒體計算機的誕生,各種形式的信息都能由計算機進行處理。
9、計算機今後發展的總趨勢是網路化、多媒體化、智能化。新一代的計算機將是智能化的多媒體計算機。
10、計算機的主要特點:①運算速度快②運算精度高③具有存儲記憶能力④具有邏輯判斷能力⑤具有自動控制能力。
11、計算機的應用主要領域有:①數值計算②數據處理③自動控制④計算機輔助設計⑤計算機輔助教育⑥人工智慧⑦計算機網路。
12、信息包括文字、數字、聲音、圖像、圖表等。
13、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
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sted Instrction)簡稱CAI;
計算機管理教學(Computer Managed Ins trction)簡稱CMI。
14、人工智慧主要包括專家系統、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以及機器人等。
15、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資源共享、數據通信。
16、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能否有效、迅速地獲取並處理信息,已成為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及其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標志。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將成為整個世界的巨大的神經中樞。
17、從外觀看,計算機主要由顯示器、主機、鍵盤和滑鼠組成。
18、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它們共同決定了計算機的工作能力。
19、計算機硬體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分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部分組成。
20、運算器、控制器和外存儲器是構成主機的核心部件。主機以外的其他部件通常被稱為計算機的外設。
21、中央處理器(又稱中央處理單元),英文縮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主要由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它是計算機的核心,通常CPU的型號決定了整機的型號和基本性能。中央處理器時鍾頻率稱為計算機的主頻率。主頻率通常以兆赫茲(MHZ)為單位,是衡量計算機運算速度的重要指標。目前常用的CPU的型號有Pentium(奔騰)Ⅱ、Pentium(奔騰)Ⅲ、Pentium(奔騰)Ⅳ。
22、內存儲器簡稱內存,主要用於存儲計算機當前工作中正在運行的程序、數據等,相當於計算機內部的存儲中心。內存按其功能可以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
23、隨機存儲器(RAM),主要用來隨時存儲計算機正在進行處理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允許被讀取,還允許被修改。重新啟動計算機後,RAM中的信息將全部丟失。我們平常所說的內存容量,指的就是RAM的容量。
24、只讀存儲器(ROM)中存儲的信息一般由計算機廠家確定,通常是計算機啟動時的引導程序、系統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只能讀取,不能修改。重新啟動計算機後,ROM中的信息不會丟失。
25、存儲器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為位元組(Byte,簡稱B),常用的單位還有千位元組(KB)、兆位元組(MB)、千兆位元組(GB)等。它們之間換算關系為: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目前常見PC機內存為128MB、256MB等。
26、輸入設備的功能是將各種信息(如文字、數字、聲音、圖像等)傳送到計算機中去。計算機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掃描儀、光筆、語音輸入設備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鍵盤和滑鼠。

http://www.dzjyj.cn/sites/site127/MsgView.jsp?MsgID=15663
http://ke..com/view/1953.htm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信息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