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法規

中學生法規

發布時間:2020-11-27 02:06:01

A. 中學生規范行為守則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1、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3、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4、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像製品,不聽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參加迷信活動。
6、愛惜名譽,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誘惑,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
二、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8、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9、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
10、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11、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時要起立並用雙手,
12、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13、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
14、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15、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
16、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17、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見解。
18、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19、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遵守活動的要求和規定。
20、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維護學校良好秩序。
21、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塗改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23、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24、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25、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
26、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餘生活,堅持鍛煉身體。
27、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28、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
30、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31、待客熱情,起立迎送。不影響鄰里正常生活,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五、嚴於律己,遵守公德
32、遵守國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跨越隔離欄。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35、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莊稼、花草、樹木,愛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36、遵守網路道德和安全規定,不瀏覽、不製作、不傳播不良信息,慎交網友,不進入營業性網吧。
37、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葯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
38、公共場所不喧嘩,瞻仰烈士陵園等相關場所保持肅穆。
39、觀看演出和比賽,不起鬨滋擾,做文明觀眾。
40、見義勇為,敢於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

B. 與青少年有關的法律有哪些

《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

<<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

拓展資料:

青少年保護法是青少年法規的一種。這類法規重點規定了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保護。如青少年的就業、受教育的法律保護,婚姻和家庭的法律保護以及凈化青少年的社會環境等保護性規定。

許多國家對青少年犯罪的處理方面也規定了許多福利性和保護性措施,如對未成人犯罪不得判處死刑;設立少年法庭審理少年案件;少年犯在條件、設施較好的青少年教養院、少年院等機構中教育改造等。

C. 中學生法律小知識,做法制小報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 點: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目 的:1、使廣大學生了解本法內容;
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3、理論聯系實際,防微杜漸,自省自律,弘揚正氣,作品學兼優的好青少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別為:總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範;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法律責任和附則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本法中的第三章;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話說:風是雨的頭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漸變過程此間必然會出現諸多前兆與信號小錯不斷,大錯必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些青少年違法犯罪就是由於他們長期養成了不良行為,放任自己而又沒有及時有利的得到矯正而發展形成的根據常見的違法犯罪徵候、跡象,根據外部表象的差異其前兆分成8類6種
言語:經常罵街、談男論女、隱語黑話、好說謊話、緘口不言、臟話不斷
舉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兒郎當、蠻橫無理、頂撞師長、愛打群架、強行索物、哥們義氣、逞強跋扈、輕佻放縱、坐卧不安、行蹤詭秘、大把花錢,喜怒無常
結交「哥們、姐們」、口哨喚人、紙條傳情、紋身標志
起居:生活懶散、飯量驟減、出沒無常、結群閑逛
打扮:注重打扮,過度化妝、講究發型、統一裝束
嗜好:抽煙喝酒、參與賭博、混跡舞場、偷閱書刊、迷戀網吧攜物回家、護身器具、異性物件、書包異物
學業:曠課逃學、成績突降、考試作弊、課堂搗亂、課上睡覺
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種不良行為:
曠課、也不歸宿;帶管制道具;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變相賭博;
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出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其它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對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時教育、其不良行為得不到有力的盡快的矯正,那不良行為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違法犯罪,前兆就變成違法犯罪事實
例一:湖北某締結連發生8起家庭被盜、商店被撬案件,現場不留痕跡,作案手法高超經偵破,這伙神出鬼沒的作案團伙是由21名13歲左右的初中學生組成這些人有的從8、9歲就染有不良習氣,優劣機,但又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矯正,最終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處理過一個8人搶劫、流氓團伙,平均年齡不足14歲,他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作案15起這8個人也都是從小很小就不良習氣纏身,行為不端,劣跡斑斑,有的不到及時矯正,最終也走向犯罪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從預防未成年人不良行為開始
預防不良行為要從小抓起,從現在做起
良好習慣,良好行為的養成要經過一個長期的 培養訓練預防不良行為必須從小抓起;
預防不良行為要從具體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時不抓,就演變成大錯教育無小事;
從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習慣,使不良行為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矯治,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抓好兩「小」,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關鍵環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小學生行為的准則,應努力做到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做到:自尊自愛,注重中學生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朴,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D. 中學生不能觸犯哪些法律法規

你好,你所講的不屬於法律法規范圍,應該屬於學校規定范疇,建議首先不要違反學校的各項規定,就不會觸犯法律法規了。

E. 關於初中生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法律伴我成長 曾經有過想當一名律師的念頭,想像著自己能站在法庭上,妙語連珠,巧舌如簧,用自己的力量伸張正義,嚴懲惡徒。總覺著做一名優秀的律師必是一件威風凜凜的大事!但是這個念頭最終還是被打消了。因為做律師似乎就要把那成千上萬的法規法律背得滾瓜爛熟,直到倒背如流!關鍵時刻拿出相關的條文條例來嚴懲罪犯。可是如此海量的背誦,我實在不敢笑納。所以從小就又有了一種對法律既害怕又悻悻的感覺。直到五、六年級,我們的書本中忽然有了新成員:《法制教育自助讀本》。有的同學很不在乎地放在一邊;有些人則開始興致大增,翻來翻去地胡亂「研究」起來;也有人和我一樣翻開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就這樣幾乎每天我都會看一二個案例,或在老師的勉勵下寫寫心得。漸漸地,我對法律恐懼、悻悻的感覺逐漸演變成一種好奇感。這樣日積月累我也掌握了很多法律知識。我明白了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大可不必背誦所有的法律條款,只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即可。有了這些常識後,我們就可以了解自己應當作什麼?不應當作什麼?後來,我深深地喜歡上了《今日說法》這個節目。其中源自生活,最真實的案件最讓我們關心。這些撲朔迷離,心驚膽戰的案件,使我們不禁痛恨騙子的狡詐,咒罵惡人的兇殘;同時現場嘉賓的精彩講解又使我們受益匪淺,明白了一招招「自救之法」。其中一個案例最令我難忘。案件講的是一個女中學生天天被人勒索要錢,她自己非常害怕又無力抵抗她們,就天天偷家裡的錢給她們。若給的錢少了,那幫人就對她惡語相向,拳打腳踢,以至於那個女生自殺了!她的父母事後發現一本驚心動魄的日記,裡面用淚水灑滿著女孩的恐懼和悲慘……當時我就想假如我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現場的嘉賓當時就說出了應對方法:首先要冷靜,然後要馬上告訴家人或老師,必要時就要報警;不要心存恐懼,覺得丟面子,遲遲不做處理,這樣那幫人就會變本加厲地勒索你。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然有些害怕,也暗暗地慶幸自己知道了應對方法。後來到了初一,我們有了兩周一次的法治課,記得老師曾經告訴我們:作為法制社會的小公民,我們要「知法,懂法,守法」。老師獨特的方言總是逗得我們忍俊不禁,但他的話還是深深地印在我心裡。這樣的快樂學法過程一直伴隨著我的初一生活,後來驚鴻一瞥,邯鄲某學校發生了暴力事件的消息不脛而走,一夜間傳遍了省市。說是一個女住宿生因為斜瞥了一眼一個不認識的女住宿生,便被她和其他的住宿生殘酷地虐待了兩天兩夜!該女生現在已經住進了醫院。那些女生的做法真是慘不忍睹,讓人惡心,令人發指。真不知道那些還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子們怎麼會有如此惡毒的做法?而且這次暴力事件離我們是這么的近在咫尺。同樣的,我在想如果我遇到類似的事情該如何處理?經過分析我認為可以採取很多方法:例如要想辦法逃離她們,然後去報警;或者伺機通知家人來拯救;再或者遇到人多的地方就迅速大聲呼救等等。如此多的方法都歸功於我這些年的法律學習呀!現在我已經上初二了,雖然沒有了兩周一次的法制課,但我深知:法律能夠幫助我們健康成長,法律是保護我們自身安全的最好工具。在當今的法制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去了解法律,認識法律,會用法律。在我們學法的同時,也應號召身邊的同事,同學們一起加入學法的隊伍中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只有大家手牽手,一起增強法律意識,共鑄我們的美麗家園,我們的世界才真的會變成「世外桃源」。法律伴我行,法律伴著你我他。讓法永駐在我們大家心中,為我們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F. 中學生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您好!1. 依靠法律,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穎超指出:"教育孩子們從小學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中小學生要明確,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是自我保護的必備武器。 依靠法律,必須學法、知法。要學習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要弄清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無罪,什麼是犯罪;什麼是自己的義務、權利和合法權益,什麼是受到侵害。還要弄清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內容和法律責任。 依靠法律,必須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行使權利,並在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形成侵害時,能夠依靠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要做到:一克服" 害怕對方報復,乾脆自認倒霉"的錯誤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報復"的錯誤做法。總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我保護,而不能用個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組織,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這里所說的組織,一般是指侵害發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村委會、學校等部門。其中有的街道、區縣還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根據法律規定:"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加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由於對本地區、本部門的社會治安和人員活動等情況熟悉,這些組織就會依據法律,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及時妥善地處理解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問題。 3.依靠群眾,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學生家長在內的廣大群眾,對破壞社會治安、危及中小學生人身安全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盼望通過綜合治理和"嚴打"使社會穩定、中小學生受到保護而健康成長。群眾的眼睛雪亮、智慧豐富、威力無窮,不斷涌現出保護少年兒童,見義勇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乾部。所以當中小學生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時,要千方百計地求助身邊的群眾,共同來對付壞人。當群眾勇敢而義無反顧地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時,違法犯罪分子將成為過街老鼠,無藏身之地,遭滅頂之災。 4. 依靠智慧,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勇於斗爭,相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斃,不能讓壞人為所欲為,這是中小學生預防侵害的必要前提。 謝謝閱讀!

G. 中學生應遵守哪些法律知識

中學生應該具備的法律常識

一、導語

中學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很難碰到法律問題,其實,校園並不是
遠離法律的地方,
學生們隨時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
只是當時沒有意
識到罷了。在校園里有這樣一種現象,學生為了圖便宜,有一些學生
去買二手自行車,有的學生甚至買了贓車。其實在法律上,這已違反
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近年來發生校園和學生身
上的一些違法犯罪案件,
也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由於沒有足夠的
法律意識,缺乏法律知識,
有的學生是在無意中觸犯了法律,像同學
間的糾紛,
有的學生不能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
往往採取一些過激的,
甚至愚昧的方式,
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有的則是當學生的合法權
益受到侵害時,卻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可見,目前中學生
缺乏法律意識的現象普遍存在,下面,淺談一下中學生身邊的法律:

二、一個中學生應具備哪些法律常識
?

1
、不要犯法不要違法不要侵犯別人的合法權益,做個守法的好
公民。

2
、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犯時用法律的手段解決;至於怎麼解

,
遇到具體問題時請詢問資深人士,切忌私力救濟。

3
、尋找法律救濟的過程是打「證據戰」的過程,注意尋找並保
護證據。

4
、平時多看點法律書籍,電視上的法律節目,厚積薄發。

三、中學生交通安全常識

1

交通事故的預防

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
常識外,還必須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才能保證安全。以下兩點是大家
必須掌握並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的。(
1
)在道路上行走,應走
人行道,無人行道時靠右邊行走。走路時要集中精力,「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不與機動車搶道,不突然橫穿馬路、翻越護攔,過街走
人行橫道;不闖紅燈,不進入標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險」等標
志的地方。(
2
)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內公共交通等車停穩後,依
次上車,
不擠不搶。
車輛行駛中不得把身體伸出窗外;
乘坐長途客車、
中巴車時不能貪圖便宜,
乘坐車況不好的車,
不要乘坐「黑巴」、
「摩
的」,因為這些車輛安全沒有保障。乘坐火車、輪船、飛機時必須遵
守車站、碼頭和機場的各項安全管理規定。

2

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辦法


1
)及時報案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後,首先想到的是及時報
案,有利於事故的公正處理,千萬不能與肇事者「私了」。還應該及
時與學校取得聯系,由學校出面處理有關事宜。

2
)保護現場。


故現場的勘查結論是劃分事故責任的依據之一,
若現場沒有保護好會
給交通事故的處理帶來困難,造成「有理說不清」的情況。切記,發
生交通事故後要保護好事故現場。(
3
)控制肇事者若肇事者想逃脫
一定要設法控制,
自己不能控制可以發動周圍的人幫忙控制,
若實在
無法控制也要記住肇事車輛的車輛牌號等特徵。



在互聯網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許多同學都喜歡上論壇「灌水」,享受暢所欲言的快樂。大家
也許會注意到,
論壇上有時會出現意見不合而相互攻擊的情況。
那麼,
現實生活中的人是否要為自己在虛擬的網路中所發表的過激言論負
責呢?答案是肯定的。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
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製作、復制、查閱和傳播捏造
或者歪曲事實,
散布謠言,
擾亂社會秩序的以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
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信息。
違者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罰金,
情節嚴重
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所以同學們以後在網上記得要慎言慎行了,

然,必要時也別忘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未成年人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哪些?

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⑴曠課、夜不歸宿;⑵攜帶管制
刀具;⑶打架斗毆、辱罵他人;⑷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⑸偷竊、故
意毀壞財物;⑹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⑺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
音像製品、讀物等;⑻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
業性歌舞廳等場所;⑼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六、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稱

嚴重不良行為

是指哪些行
為?

答: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所稱

嚴重不良行為

,是指下列嚴
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1
)糾集他人結伙打架
滋事,擾亂治安;(
2
)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3
)多次攔截毆
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4
)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
等;(
5
)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6
)多次偷竊;(
7
)參
與賭博,屢教不改;(
8
)吸食、注射毒品;(
9
)其他嚴重危害社會
的行為。

七、對違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行為的,如何處罰?

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預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
為、嚴重不良行為提供條件,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
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在遇到社會青年或者高年級學生向我們要錢如何處理?

首先,如果是社會青年向在校學生要錢,應當及時向學校老師、
家長反映或者向公安民警報案,
以便盡快處理。
既不能自己拿刀來解
決,也絕不能逆來順受,從而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其次,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向低年級學生要錢,可以向老師舉
報這種行為,
不能幾個同學結伙來抵抗或者報復要錢者,
否則很容易
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犯罪。

九、刑法對故意傷害罪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
殘疾的,
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十、未成年人對犯罪如何進行自我防範?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範是指個人為減少被害可能性,進行
自我保護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未成
年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②樹立自尊、自律、
自強的意識;
③增強辨別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④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
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十一、
在校女生如何保護自己?

答:一是平時盡量少和社會不良青年及校內有不良傾向的學生
接觸。二是注意端正自己的行為舉止。三是外出時盡量結伴而行。四
是遇到情況要巧妙周旋,會自我保護。五是拒絕陌生人的好意。

十一、
自然人犯罪與年齡的關系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
17
條規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
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
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
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五、
什麼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國家對某些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
免費用或者義務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
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
和國國籍,
因維護合法權益需要律師,
公證員和基層法律工作者以及
其他法律專業人員提供法律幫助或需要減免訴訟費用,
其經濟收入低
於當地政府確定的最低收入水平的公民為法律援助的對象。

結語

樹立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有利於增強其的法制觀念
和法律素質,
使自身的遵紀守法意識得到強化,
有利於中學生的成長,
同時也會為走入大學和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H. 目前,我國與青少年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

I. 中學生的交通安全法規是啥

1。橫過車行道,須走人行橫道、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在沒有這些標志、設施時,須直行通過,不要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長隊伍橫過車行道時可視情況分段通過,有條件的可佩帶明顯標志,如小黃帽等;不準橫過劃有中心實線的車行道。
2。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群體行進要列隊,橫排不要超過兩人。
3。紅燈亮時到對面的綠燈亮還有個時間差,迅速通過人行橫道。
6.不對。不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車;沒有車閘或沒有安全保證的自行車不能上路;不要在人行道、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不要在車行道上學騎自行車。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法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