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71中學校長 陳愛玉的電話誰知道.感恩了。
114 找陳愛與
Ⅱ 請問北京市171中學校長陳愛玉的電話
呵呵,樓主啊樓主,看看你發的那些帖子,即使知道也不會告訴你
Ⅲ 香港一個家庭有幾個孩子
有許多,青春劇苑就播的校園片
NO1:《紅蜻蜓》
李媛媛演得。印象特別深,這個老師上課第一天就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絕對不會給學生告狀。是我到現在為止都最喜歡的一位老師形象。很感人。記得當時看著片子就想我要是能遇到這樣一個老師該多好。
NO2:〈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主演:沈丹萍 蔣小涵 劉威等
記得看這部電視劇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寫的是SOS兒童村的故事,裡面沈丹萍演其中一個家庭的家長,裡面收養了很多孤兒。蔣小涵演的玻璃美人印象特別深,還有一個叫孔臭蛋的男孩子。還有一個叫洋洋的男孩子,很老實,總被他們那個很壞很勢力的班主任欺負。印象深的情節還有玻璃美人被壞人騙被拐賣。他們家的那個老大,因為數學競賽的考試,給了他們班上那個競爭對手的口服液里放了安眠葯,導致那個女孩沒能考成試……還有臭蛋在學校和老師的一些對話也特經典。劇中劉威演一個警察,離異帶個小女兒。和兒童村的小女孩一起在少年宮學琴,好象很喜歡沈丹萍,總幫她。
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歌叫〈布娃娃〉
天上的雪,悄悄的下,路邊有一個布娃娃,布娃娃,布娃娃,你為什麼不回家。是不是你也沒有家,沒有爸爸和媽媽,哦布娃娃,讓我借給你一半媽媽,和你共同擁有一個家。
NO3:〈單親家庭〉
主演:鄔倩倩 舒暢 劉亞津 虞夢
幾個離異的家庭,印象最深的是舒暢演得小辣椒。鄔倩倩演舒暢的媽媽。這是我看的舒暢的第一部戲。印象特別深。戲裡面的主線其實是一個叫小叮當的男孩。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爸爸後來跟小辣椒的媽媽走到了一起。媽媽和小辣椒表姐的爸爸走到了一起。虞夢在裡面演了一個電台主持人紅豆。給劉亞津的兒子當了幾天紅豆媽媽,後來因為還是接受不了劉亞津的愛而離開了。
主題歌是舒暢唱的,叫〈沒有媽媽只有半個家〉
印象特別深的第一句:
沒有媽媽只有半個家,沒有爸爸我呀好害怕,有了爸爸和媽媽,我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天上的星星,眨呀眨呀眨,那是媽媽的眼睛對我說話,媽媽你離我那樣遠,你可知我已在夢中長大。
NO4〈組合家庭〉
上海的電視劇,現在想想,好象小的時候,這種單親題材的電視劇好象特別多。寫的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兒子,一個爸爸帶著一個女兒重組了一個家庭。發生了很多故事。媽好象是醫生。男孩叫揚揚,女孩忘記了。不過演女兒的那個女孩在當時演過很多兒童電視劇。(其中一部是中央電視台的一個教育系列的兒童電視劇。裡面演的一個女孩叫然然好象,但實在想不起情節和劇名了。就寫的一群小夥伴,好象每集一個故事)組合家庭里印象最深的幾個故事的是,兩個孩子有一陣學校要交的費用,管自己父母家要完了,還去另一邊的父母家再要一遍。多出來的錢就去吃麥當勞,印象特深的是兩個孩子最後吃的拉肚子,後來兩人都覺得這么做不好,趁學校捐書的活動,把這些錢去書店買了新書捐了
NO5 〈金猴小隊〉
好象也是上小學時候看的了,劇情忘得差不多了,就電視劇的名字印象很深刻,好象寫學校里興趣小組的吧?還是什麼學習小組的故事。好象是學習小組,記得有個情節(不確定是不是這部電視劇的了),是一次考試,他們為了爭第一,就讓那個小組里學習最好的學生寫完了告訴其他小組成員,結果考試成績都一樣。
N06:〈少年特工〉
這個電視劇應該記得的朋友挺多的,印象最深的是葉靜。後來看了他演得別的一些戲,感覺他都沒怎麼變樣似的。最近一部看的是〈血色浪漫〉里他演寧偉
NO7:〈家有小丑〉
很短的一部電視劇,才6集。看到最後很感動的一個電視劇。故事中蘭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都非常的疼愛他。小丑是蘭馨爸爸和前妻的兒子。小丑的媽媽生病了,但卻告訴小丑她因為工作要去美國了。於是小丑成了蘭馨家的一員,他覺得自己本來不應該屬於這個家庭,他用各種各樣叛逆的手段來和這個家庭對抗,但蘭馨的媽媽是個善良的媽媽,從來不會因小丑的搗亂來排斥他,反倒加倍的疼愛他,蘭馨卻為此生氣了,經常放學不願意回家。但有一次蘭馨摔骨折了腿,疼的要命,小丑為了讓這個妹妹開心,扮演了各種小丑的樣子來逗他使她忘記疼痛……
記得主題歌里有一句印象特別深:
「小丑不哭小丑不哭小丑不哭,本來生活的滋味就有甜有苦,面對面手拉手把希望託付,帶著希望走向成熟……」
NO8 我的同桌老玉米
很模糊的一個電視劇,腦子里留下的片段都太短,以至於連不成一句話,但對老玉米的樣子印象特深。
記得有個情節是班裡有人丟了郵票,冤枉是老玉米偷的,最後真象大白,那個女孩給老玉米寫紙條說要幫他補英語……
N09:〈猴娃〉
寫著寫著突然想起這部電視劇,應該比前面幾部有的還早一些。8集電視劇。寫的小六嶺童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片頭,一排裝著顏色的碗,然後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出現在畫面中。
NO10:《好爸爸壞爸爸》
順序有點混亂,這部應該比前面那些都早,但可能是太熟悉的原因,反而沒最早想起來,最經典的就應該是主題歌《好爸爸壞爸爸》了吧,相信應該沒有人不會唱的。
NO11:《如夢年華》
校園題材的電視劇,劇情基本忘了,就記得有個座輪椅的女孩子。片尾曲很好聽,是蔣小菡唱的
多彩的世界裡 走來了你我他
我們快要長大 正是如夢年華
憧憬和夢幻是我們的天性
走向成熟還帶著幾份瀟灑
人生都有不等式 不是減來就是加 就是加
人生多像七彩霞 不是詩來就是畫就是畫 就是畫
紛繁的世界裡 走來了你我他
我們快要長大 正是多夢年華
信念和執著是我們的生活
夢想成真已經不再也 不是童話
人生都有不等式 不是減來就是加 就是加
人生多像七彩霞 不是詩來就是畫就是畫 就是畫
人生都有不等式 不是減來就是加 就是加
人生多像七彩霞 不是詩來就是畫就是畫 就是畫
NO12〈實習生的故事〉
主演:高圓圓 許還幻 劉希媛
寫一群師范學校的畢業生在幼兒園實習的故事,特別喜歡這部片子,也特別喜歡那裡面那個叫唯一的小女孩兒張懿婧。張懿婧5歲那年還演過李保田和鄭崢演的情景喜劇〈萬家軼事〉,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片子。
NO13〈17歲不哭〉
NO14〈16歲的花季〉
這兩部就不用多說了,都太熟悉了。應該是初一那年看的好象。後者應該更早。
N015 《我想做個好孩子》
應該是初一,初二那年看的,片中的小女孩叫金陵。胖胖的。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她的媽媽總覺得她不夠優秀。總為她能否上個好中學而發愁。後來有一次為了給她的蠶寶寶找桑葉,偶遇退休的小學校長,校長很喜歡她,便給她補課。
呂涼演得父親,母親也是上海一個很有名的演員演的。
NO16 《九班的故事》
寫的一個很好的老師宋祖慧接手一個年級最差的班級9班的故事。記得剛開始有一集,校長找寧祖慧談話,宋祖慧表示不想和九班粘乎上,這句話恰好被站在門口的學生寧夏聽到。上課時,宋祖慧為了安慰九班的學生,她說,你們都是好孩子……就在這時,寧夏站了起來,對著宋祖慧說:「你虛偽透頂!」……片中學生的名字都挺特別的,什麼車而尼,寧夏,米賽兒……
這個電視劇是北京171中學的表演興趣班的學生拍的。每集結束後,還有演員,家長一起討論劇中所反映的現象。關凌也參與了討論。她也是171中學的。後來很巧的和裡面一個演學生的小女孩成為了好朋友,記得第一次見面和她聊著聊著突然對她說:我怎麼看你那麼眼熟?你是不是演過電視劇?她說是演過……後來更巧的是,我們學校和171中學用了一個校園。然後就經常看見這個電視劇里的演員在學校里出現。最常見到的是演寧夏的那個女孩兒,很漂亮。
N017 《同學,你好》
沒看全,只看過一次。也是中央8放的。好象寫的各個學校的學生組成一個小記者團的故事。
沒有印象特別深的情節了。就對那裡面兩個演員印象特深,其中一個是《17歲不哭》裡面演那個開始家裡很有錢,很嬌氣的那個女孩的演員。另一個女孩是在《萬家軼事》里演郭達的女兒那個演員。
NO18:《女生賈梅》
又是一個剛才搜別的片子想到的電視劇,很奇怪,我竟然當時沒看完整。這部應該也在前面那些部前面。情節真的想不起來太多了。
NO19:《水滸少年》
以宋江武校為原型。這應該最我看得最近的一部片子了。高中時候看的。覺得裡面的小演員演得真的很好,劇情也很好。孩子的名字也很可愛:狗娃,大瓜,妞妞,賈妮……我最喜歡賈妮。老實,善良,長得也可愛。
NO20:〈瓜王傳奇〉
又想起一部小時候看得電視劇。不確定是不是叫這個名字。也是農村題材的。寫的一個村的村民都種西瓜,然後參加每年的瓜王比賽。印象特深的情節是,有一個小孩,家裡為了取勝,拿針往西瓜里注紅糖水,其他就想不起來了,應該是小學時候看的。
總覺得還有好多自己沒想起來,想起來在補充吧,也希望有朋友能幫忙一起回憶一下。
還有幾部想不起來名字了:
一個是中央8少兒劇苑放的。寫的一個雙胞胎,家裡離異。一個跟爸爸,一個跟媽媽。他們都想到對方的家裡去生活感受一下。於是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她們商量好,回家的時候對調了身份。跟對方的家長回家了。然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實在想不起名字了,但絕對有這部電視劇。初中時候看的。
還有一個是寫一個教師班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離異的。寫這些孩子家裡遇到的不同問題。記得有個女孩子最慘,他爸給她找了個後媽,那個後媽很厲害,生了個兒子。有一陣突然假惺惺的對她好,其實是和那女孩的爸預謀好兩人把女孩害了。那女孩的爸假裝帶她去山上玩,然後把女孩推下山。但女孩沒死……其他的印象都不深了,只是特別清楚的記得這女孩的後媽叫尹學鳳。
《芝麻開門》《六年一班》《世紀之考》《如夢年華》
《外國小孩中國爸》等等 ,這些是你想要的嗎?
Ⅳ 秦皇島市第七中學建校於哪一年 第一任校長是誰
秦皇島市第七中學 秦皇島市第七中學創辦於1974年,位於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北路290號,是一所由著名詩人臧克家題寫校名的初級中學。學校佔地面積20983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5699平方米,操場面積8850平方米,綠地面積1665平方米,面積雖小,但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現有教學班42個,在校生兩千多人,教職工192人,專任教師171名,均有大專以上學歷,11名教師進修完北師大研究生課程班的全部課程。 辦學理念先進。幾年來,學校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辦學思想和「把七中辦成在省內有影響,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出人才的實驗性和示範性的初級中學」的辦學目標。全面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突出以信息技術、心理教育 、校園文化建設、課程建設為重點的辦學特色,逐步形成符合校情、令人矚目、自成一體、較為完善的秦皇島七中辦學風格。 秦七中的校訓是:格物致知 日新月異 秦七中的教風是:潔靜精微 學思辨行 秦七中的學風是: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闊氣比志氣,不比基礎比進步。 七中精神:團結協作 求真務實 無私奉獻 勇於創新 德育目標:在秩序中求活力 在活力中張揚個性 辦學條件優良。經過兩次搬遷改造,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建了教學樓,修建了人造草皮操場,建有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勞科技專用教室和活動室、圖書室、閱覽室、檔案室、衛生室、榮譽展室、多功能廳和學術報告廳。圖書館藏書達到10萬冊。建有完備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設施,建成校園區域網,並與網際網路接通,加速了學校信息化進程。 師資隊伍優秀。學校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校長王建國被評為國家級骨幹校長、河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河北省五一獎章獲得者、並獲省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提名獎、秦皇島市職工勞動模範、優秀教育工作者、十大傑出青年教師、市區人大代表。學校並有國家級骨幹教師董翠萍、省勞動模範蔡有英、省師德先進個人秦麗敏、省骨幹教師孫曉斌、省特級教師高景江、秦皇島市「三育人」先進工作者溫月娟、市優秀青年郝麗、市優秀教師岳坤、學科帶頭人劉長蘭等多名省市區級優秀教師。李艷華等8人為市骨幹教師。市級以上優質課、優秀論文共計150多人次。 教育教學成績突出。自1989年以來教育教學成績斐然。近三年來,學生在數理化生、英語技能等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就達 90多人次,市級獎勵80多人次。學校的音、體、美、勞、科技、計算機等活動有12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區比賽中獲獎。校足球隊在2004年省「希望之星」秋季訓練營足球比賽中獲第一名。許笑男同學在2004年29屆義大利卡斯特費達多國際手風琴比賽中獲少年組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自1989年以來學校每年中考總平均分及升學率均列市區學校之首。2004年又有30名應屆畢業生,由於在全國數理化英語競賽中成績優異,被秦皇島市一中提前錄取。 近三年來,學校被中國教育報錄選為《中國名校六百家》,並先後獲得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單位、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18課題第二屆優秀實驗學校、國家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示範校,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青春健康項目實驗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教育行動研究實驗校、四位一體英語教學實驗校、推普工作先進單位、預防毒品示範校,秦皇島市文明單位、示範校、教師教育工作先進集體、依法治校試點校、聯誼工作先進校、先進職工之家、安全文明校園、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巾幗文明示範崗、先進基層黨支部、教代會先進單位、北京2008年奧運教育示範校等國家、省、市、區級獎勵。 目前,七中正朝著新的目標——省示範初中邁進,科學創新、奮發進取的七中人有信心,有能力把七中辦成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出人才的一流學校。 現任校長:王建國 地址:秦皇島是海港區文化路
Ⅳ 急求:北京171中學陳校長手機號!
打118114!
Ⅵ 北京中學有哪些
1. RDF中(海淀)
RDF中創辦於1950年4月,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在劉彭芝校長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拼搏,成為京城數一數二的中學名校。RDF中的超常教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在各大競賽中的成績光彩照人。中、高考成績穩居北京市和海淀區前茅。
RDF中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全面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高尚品德」的學生培養目標,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
幾年來,高考成績捷報頻傳,穩居北京市前列,中考各科也取得優異成績。2012年高考摘掉文理科冠軍,全市理科前10名,RDF中佔4名;全 市文科前10名,RDF中佔5名。
2. 北京四中(西城)
3. 北師大實驗中學(西城)
4. 北京二中(東城)
5. 北大附中(海淀)
北大附中教學環境開放、民主,為廣大教師發展教學個性與特長,進行教育教學的探索和創新的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如語文課堅持17年的小論文寫作,體育文化節的創設,學生自己設計的生物實驗,理科試驗班在大中學銜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試驗班設文科綜合課,史地政教師同上一專業課題,數學應用與建模的實踐活動等一批有特色的學科教學設計相繼誕生、發展、成熟。北京大學「五四」科學與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學界獨具魅力。
6. 北京80中(朝陽)
7. 北京八中(西城)
8. 北京五中(東城)
9. 北師大附中(宣武)
10. 北師大二附中(西城)
11. 北京101中學(海淀)
一零一中的教育是面向學生一生幸福的教育,有兩層含義:一是教育過程本身是幸福的;二是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作出准備和指導。一零一中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求真、向善、愛美和健體,而求真的科學素養、向善的人文精神、愛美的藝術情懷和健康體魄,不僅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而且贏得了一生中關鍵的選拔考試:中考和高考。
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主渠道。學校大力倡導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清晰授課;任務導向;多樣化教學;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的成功率」等有效教學策略。要求各個學科包括體育課、藝術課,都要認識到自己的學科是貫徹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一個方面。
一零一中學不僅培養了大批全面發展和個性自由的學生,而且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學生一生的幸福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和能力准備。2010年,六名同學高考語文作文獲得滿分,全區獲得語文作文滿分的考生共十名。
12. 匯文中學(崇文)
13. 首師大附中(海淀)
首師大附中以「校風好、師資強、質量高、有特色」在北京市享有很高聲譽,是首批市級重點中學,也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
初中創新教育實驗班以「大主題(素質教育)、長時段(初、高中六年銜接)」為特點,主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促使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實驗班開設了以「博聞廣見、卓有通識」為基本理念的「博識課」,這門課將參觀訪問、專家講座、交流探討、實踐製作、論文撰寫等融為一體,拓寬學生的人文、科技視野,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中教學注重管理的科學性,既全員育人,又注重個性輔導。去年高考理科在海淀區排名第二,文科數學在海淀區排名第一,統招生每年重點大學上線率100%,贏得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好評。
重視因材施教,有文、理科實驗班,實驗班在實踐中已形成了基礎實、高效率、視野寬、素質高、能力強等特點。注重個性輔導,實行導師制,對學生跟蹤指導,因此實驗班教學成績顯著,歷屆高考成績和競賽成績都極為突出,以近兩年為例,有4名學生進入北京市高考前十名,高考平均分在640分左右,數學平均分接近140分,畢業生全部升入國內名牌重點大學,且每年都有學生考入美國名牌大學,還有很多學生獲全國奧林匹克競賽獎和科
技創新大賽獎。
14. 景山學校(東城)
15. 北京15中(宣武)
16. 育英中學(海淀)
17. 北京12中(豐台)
18. 北京161中學(西城)
19. 育才中學(宣武)
20. 北京166中學(東城)
21. 北京35中(西城)
22. 北京22中(東城)
23. 八一中學(海淀)
24. 北京13中(西城)
25. 蘋果園中學(石景山)
26. 牛欄山一中(順義)
27. 潞河中學(通州)
28. 北京10中(豐台)
29. 北京14中(宣武)
30. 北京十一學校(海淀)
31. 大峪中學(門頭溝)
32. 北京171中學(東城)
33. 東直門中學(東城)
34. 密雲二中(密雲)
35. 八大處中學(石景山)
36. 北京工業大學附中(朝陽)
37. 陳經綸中學(朝陽)
38. 北京66中(宣武)
39. 北京109中(崇文)
40. 北方交大附中(海淀)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原北京鐵道學院附中),位於著名歷史遺跡大鍾寺南側,毗鄰交通干線北三環路。創建於1957年,是一所海淀區教委直接領導的區屬重點中學,並於2004年獲得了北京市示範高中校的稱號。
41. 北京55中(崇文)
42. 北京25中(東城)
43. 崇文門中學(崇文)
44. 北京159中(西城)
45. 北京63中(宣武)
46. 北京156中(西城)
47. 北京31中(西城)
48. 魯迅中學(西城)
49. 北京19中(海淀)
50. 西城外國語學校(西城)
Ⅶ 北京市名牌中小學入學咨詢(學校簡介 招生范圍 學區房 小區環境 交通出行 等)
2014年北京各區中小學教改新政盤點
總體形勢:
(1)幼升小,小升初取消共建;
(2)推優逐步壓縮直至取消;
(3)特長仍然會存在但會嚴格控制;
(4)小學初中階段改革以學區制為主要模式;
(5)嚴格劃片入學,嚴禁幼升小擇校,尤其跨區擇校,和跨學區擇校,小升初跨區更加艱難;
-----總之就是攤大餅力求攤勻稱,對原本無力擇校的家長會一定程度的利好,尤其天生就處在好學區的家庭,對有能力擇校或者天生處於薄弱學區的家長是利空;對成績不好的孩子是利好,通過九年制直接就能上優質中學,對成績好的孩子是利空,缺少了之前推優,點招等選拔機制;對優質中學是利空,非選拔的普通生源填充必然會質量下降。對名牌小學可能利好(因為不可能大范圍選拔容易泄密),假如重點中學想維持生源,在坑班消失情況下,會加大校內秘密選拔力度,據透露目前一些名牌小學內已經開始了這種選拔。
朝陽區:
2014年,朝陽區將啟動義務教育學區化綜合改革試點,劃分15學區、40片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使學生在本片區就能上好學校。
一,新增校:今年新開辦的5所學校分別是位於朝陽新城的94中分校,位於東南五環外雙合家園附近的工大附中雙合分校,位於管庄的朝陽第二實驗小學B4校區,位於太陽宮的人大附中附屬小學,位於東壩單店常青藤的八十中管庄分校常青藤分校。
這些新辦學校都是採用「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的方式進行創辦,2014年9月1日便將招生入學。
朝陽15個學區資源統籌:學區內按地域細分為2-3個片區,全區共劃分為40個片區,片區內優質資源為龍頭整合辦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學校,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擴大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有條件的片區組建九年一貫制學校,實現區域內學生對口入學。
二,被取消被合並校:
1.新源里小學並入清華附中朝陽學校成為其小學部,康靜里小學校址並入八十中學管庄分校,康靜里小學今年停止招生。
2.南中街民族小學並入芳草地國際學校
3.西壩河三小、曙光里小學並入朝師附小
4.松榆里小學、武聖廟小學並入垂楊柳中心小學
5.同仁中學並入日壇中學
6.新源里小學並入清華附中朝陽學校成為其小學部
7.下三條小學並入白家莊小學
8.安慧北里中學、安慧北里小學、安慧北里二小並入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9.信工附中初中部校址、華嚴里小學、南沙灘小學、科學園小學四校整合成為一所學校,由中科院科管局承辦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10.原七十一中校址並入八十中學,籌建八十中學南校(名稱待定)
總體介紹:依據城市的空間結構和重點功能區等因素,將全區劃分為10個功能集團。在功能集團基礎上依據教育發展需要細分為15個學區,學區內實施資源統籌。學區內按地域細分為2—3個片區,全區共劃分為40個片區,片區內以優質資源為龍頭,組建九年一貫制學校,實現區域內學生對口入學
東城區:
目標是,未來三年內,在每個學區都建立1所以上的九年一貫制的優質品牌學校。對於在普通小學與優質小學中間的「二類小學」,區里還將給予升學政策傾斜,30%的畢業生對口直升優質初中。馮洪榮以和平里學區為例:171中學與普通校青年湖小學形成九年一貫,2014年入學青年湖小學,6年後畢業將直升171中學;和平里四小是公認的品牌校,但實行電腦派位進入171中學,無定向指標;和平里一小介於前兩所小學之間,但有30%定向指標對口直升171中學。從生源上實施均衡調控,是東城區破解擇校難題的一個妙招。
義務教育綜合改革分三步走
在學區化管理發展、升級的過程中,東城先後邁出三大步:第一步,學區內各級各類學校實施設備、課程、師資共享,構建組團發展模式,逐漸縮小校際間差異;第二步,學區內優質與普通校、同質學校間推行大年級組制、一長執兩校、中小聯盟探索中小銜接,進一步探索學區化管理模式的深度發展;第三步:將成立學區工作委員會,加強學區制度化建設,從注重學區資源共享到完善學區制度化建設,積極探索學區化管理新模式、幹部教師論壇交流新機制、優質品牌共享促結構化發展新體制,以及學區化建設的評價機制及督學責任制度等
一、深度聯盟:目前東城已經在各學區推開了這一方式的試點,聯盟的兩校實行「大年級組聯合教研」,兩校教育資源共享。深度聯盟校中,不僅有西中街小學與北新橋小學這樣同學段的聯盟,也有匯文一小與匯文中學、文匯小學與文匯中學這樣跨學段的聯盟,為發展九年一貫制打下了基礎。
二、九年一貫制:以優質學校為龍頭帶動九年一貫制教育:優質初中可以向下連接一所小學,對於優質品牌小學,上延3年增設初中形成九年一貫教育。據了解,目前五中分校與方家胡同小學、二中分校與新鮮胡同小學、171中學與青年湖小學等都已經有了「聯合」意向。
三、教育資源帶:這種方式由三至四所學校結構為一個完整的「小學」或「中學」,而不同的學校承擔不同學段的教學任務。例如ABC三所小學聯合成一個「資源帶」,A、B兩所學校都進行小學低年級部的教學,C校進行小學高年級部的教學,同一片區內一年級新生入學先進入A、B校學習,幾年後A、B校的學生都進入C校。
四、義務教育初中託管制。一些招生情況不太好的初中與優質初中建立聯盟,招生名額由優質初中掌握。東城計劃將優質初中入學比例提升至75%,實現教育的高位均衡。
新改九年一貫制學校
1、171中學——青年湖小學
2、東直門中學——雍和宮小學
3、史家胡同小學、曙光小學——二中分校、55中分校
4、五中分校——方家胡同小學
5、166中學——校尉胡同小學
6、廣渠門中學——花市小學
7、文匯中學——文匯小學
說明:
充分發揮學區內優質中、小學教育資源優勢,打通學段,通過示範中學增設小學部和優質品牌小學增設初中部兩種方式積極探索中小銜接的實施路徑,重點研究學制設置、課程體系建設、教材、教法、師生一體化管理、培養等。
示範中學增設小學部的一貫制學校,以示範中學為龍頭,中小學實行一體化管理;優質品牌小學增設初中部一貫制學校,以優質品牌小學為龍頭,與普通小學、初中實行一體化管理,建設初期與中學示範校初中部實行大年級組制、委託代管。
深度聯盟校(聯盟一體化管理)
1、分司廳小學——北鑼鼓巷小學
2、崇文小學——新景小學
3、史家胡同小學——史家小學分校
4、史家胡同小學——西總布小學
5、黑芝麻小學——織染局小學
6、培新小學——永生小學
7、50中——50中分校
8、11中——11中分校
9、22中——21中
10、中央工藝美院附中——中央工藝美院附中藝美小學
11、171中——和平里一小
12、171中——177中
13、五中分校——國子監中學
14、廣渠門中學——龍潭中學
說明:
充分發揮學區內優質小學教育資源優勢,打破學校壁壘,以優質小學為龍頭,聯合相鄰的2-3所普通小學,形成優質教育資源帶,可採取低年級部多埠、高年級部終端匯集的並聯式或不同學段在不同校區流動辦學等模式。優質教育資源帶上實行一體化管理,即:統一招生、統籌師資、教育教學活動同步,實現學生的共同培養。2014年東城區深度聯盟形式將改版升級,推出A、B、C三版。其中,C版實行「大年級組」制,即兩校新一年級實施統一年級、統一管理、師資統籌、課表相同、資源共享,雖然是兩校的學生,但學習過程沒有差異。B版是在「大年級組制」的基礎上實行空間流轉,即兩所學校的一、二、三年級學生都集中在一個學校,四、五、六年級學生集中在另一個學校上課。A版是在B、C兩版的基礎上再實施「一長執兩校」,即兩所學校擁有同一個校長。這次推出的聯盟至少是C版,家長們會感覺到,雖然是兩所名氣上相差甚遠的學校,但實際上沒什麼差異。
優質資源帶動校
1、和平里四小——和平里二小——東師附小
2、府學胡同小學——府學胡同小學低年級部——美術館後街小學——什錦花園小學
3、燈市口小學——燈市口小學低年級部. 北池子小學、東高房小學和燈市口小學合並。作為燈市口小學校區,原劃片入學這兩個小學的孩子,將是燈市口小學學籍。
4、史家小學--史家低部--遂安伯小學
說明:
充分發揮學區內優質中小學教育資源優勢,打破學段、學校的壁壘,通過「聯合教研」、「課題共研」、 「課程、硬體資源共享」 ,實施「大年級組制」、 「一長執兩校」等路徑,在「聯盟一體化」 建設機制框架下探索實施一體化管理,即:「大年級組制」統一招生、統籌師資、教育教學活動同步,實現學生的共同培養。
西城區:
西城教改方案沒有完整公布的細節,由於該區敏感,許多細節都會陸續發布,各種小道消息到處聽說,尤其最為揪心的是西城最多的優質中學如何分派名額牽動無數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長。
還是以目前正式公布的為准:供11個學區分別是德勝學區、什剎海學區、西長安街學區、大柵欄椿樹天橋學區、新街口學區、金融街學區、陶然亭白紙坊學區、展覽路學區、月壇學區、廣安門內牛街學區、廣外學區。
教育集團擴大到15個,涉及69所中小學
文興街小學成為北京建築大學附屬小學
實驗一小前門分校成為161中學附屬小學
北禮士路一小成為西城外國語附屬小學
福州館直升八中
裕小直升三帆
柳蔭街直升13中
其他消息:
將復建的兩所中學分別是北京六中和北京畿輔中學。六中將建在位於前門西大街的北京一六一中學的初中部,除了一六一中學初中部原址外,還規劃在其附近征地5000——6000平米土地。畿輔中學將在其原址——西城區下斜街40號、十四中舊址復建。據了解,兩所復建的學校都是完全中學,預計2014年開始招生,每個學校初步設計的招生規模是24個班級。
畿輔中學(十四中初中部)改擴建工程啟動,建成後將成為西城區的市重點中學。畿輔中學(北京十四中初中部)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該校建成後將成為西城區的市重點中學。
從施工方北京建工博海公司了解到,該工程地點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下斜街40號,工程規模為20762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三層,建築總高度為16.25米,工程造價1.429億元。工程竣工日期為2015年1月12日。目前,工程項目部已進場,開始進行教學樓改造擴建施工。
據了解,擴建、復建、更名後的北京十四中將獲得全面提升,恢復原來的風貌。西城區教委對十四中的打造,將完全按照一所原西城區高水平市重點級別中學的標准要求,改善教學環境,配備師資力量,提升教學質量,實際就是在原宣武區建設一所有原西城區市重點水平的市重點中學。
Ⅷ 求CCTV8 青春劇苑 1996-2001年播過的國內中學生題材的電視劇名
NO1:《紅蜻蜓》 李媛媛演得。印象特別深,這個老師上課第一天就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絕對不會給學生告狀。是我到現在為止都最喜歡的一位老師形象。很感人。記得當時看著片子就想我要是能遇到這樣一個老師該多好。 NO2:〈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主演:沈丹萍 蔣小涵 劉威等 記得看這部電視劇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寫的是SOS兒童村的故事,裡面沈丹萍演其中一個家庭的家長,裡面收養了很多孤兒。蔣小涵演的玻璃美人印象特別深,還有一個叫孔臭蛋的男孩子。還有一個叫洋洋的男孩子,很老實,總被他們那個很壞很勢力的班主任欺負。印象深的情節還有玻璃美人被壞人騙被拐賣。他們家的那個老大,因為數學競賽的考試,給了他們班上那個競爭對手的口服液里放了安眠葯,導致那個女孩沒能考成試……還有臭蛋在學校和老師的一些對話也特經典。劇中劉威演一個警察,離異帶個小女兒。和兒童村的小女孩一起在少年宮學琴,好象很喜歡沈丹萍,總幫她。 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歌叫〈布娃娃〉 天上的雪,悄悄的下,路邊有一個布娃娃,布娃娃,布娃娃,你為什麼不回家。是不是你也沒有家,沒有爸爸和媽媽,哦布娃娃,讓我借給你一半媽媽,和你共同擁有一個家。 NO3:〈單親家庭〉 主演:鄔倩倩 舒暢 劉亞津 虞夢 幾個離異的家庭,印象最深的是舒暢演得小辣椒。鄔倩倩演舒暢的媽媽。這是我看的舒暢的第一部戲。印象特別深。戲裡面的主線其實是一個叫小叮當的男孩。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爸爸後來跟小辣椒的媽媽走到了一起。媽媽和小辣椒表姐的爸爸走到了一起。虞夢在裡面演了一個電台主持人紅豆。給劉亞津的兒子當了幾天紅豆媽媽,後來因為還是接受不了劉亞津的愛而離開了。 主題歌是舒暢唱的,叫〈沒有媽媽只有半個家〉 印象特別深的第一句: 沒有媽媽只有半個家,沒有爸爸我呀好害怕,有了爸爸和媽媽,我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天上的星星,眨呀眨呀眨,那是媽媽的眼睛對我說話,媽媽你離我那樣遠,你可知我已在夢中長大。 NO4〈組合家庭〉 上海的電視劇,現在想想,好象小的時候,這種單親題材的電視劇好象特別多。寫的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兒子,一個爸爸帶著一個女兒重組了一個家庭。發生了很多故事。媽好象是醫生。男孩叫揚揚,女孩忘記了。不過演女兒的那個女孩在當時演過很多兒童電視劇。(其中一部是中央電視台的一個教育系列的兒童電視劇。裡面演的一個女孩叫然然好象,但實在想不起情節和劇名了。就寫的一群小夥伴,好象每集一個故事)組合家庭里印象最深的幾個故事的是,兩個孩子有一陣學校要交的費用,管自己父母家要完了,還去另一邊的父母家再要一遍。多出來的錢就去吃麥當勞,印象特深的是兩個孩子最後吃的拉肚子,後來兩人都覺得這么做不好,趁學校捐書的活動,把這些錢去書店買了新書捐了 NO5 〈金猴小隊〉 好象也是上小學時候看的了,劇情忘得差不多了,就電視劇的名字印象很深刻,好象寫學校里興趣小組的吧?還是什麼學習小組的故事。好象是學習小組,記得有個情節(不確定是不是這部電視劇的了),是一次考試,他們為了爭第一,就讓那個小組里學習最好的學生寫完了告訴其他小組成員,結果考試成績都一樣。 N06:〈少年特工〉 這個電視劇應該記得的朋友挺多的,印象最深的是葉靜。後來看了他演得別的一些戲,感覺他都沒怎麼變樣似的。最近一部看的是〈血色浪漫〉里他演寧偉 NO7:〈家有小丑〉 很短的一部電視劇,才6集。看到最後很感動的一個電視劇。故事中蘭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都非常的疼愛他。小丑是蘭馨爸爸和前妻的兒子。小丑的媽媽生病了,但卻告訴小丑她因為工作要去美國了。於是小丑成了蘭馨家的一員,他覺得自己本來不應該屬於這個家庭,他用各種各樣叛逆的手段來和這個家庭對抗,但蘭馨的媽媽是個善良的媽媽,從來不會因小丑的搗亂來排斥他,反倒加倍的疼愛他,蘭馨卻為此生氣了,經常放學不願意回家。但有一次蘭馨摔骨折了腿,疼的要命,小丑為了讓這個妹妹開心,扮演了各種小丑的樣子來逗他使她忘記疼痛…… 記得主題歌里有一句印象特別深: 「小丑不哭小丑不哭小丑不哭,本來生活的滋味就有甜有苦,面對面手拉手把希望託付,帶著希望走向成熟……」 NO8 <我的同桌老玉米> 很模糊的一個電視劇,腦子里留下的片段都太短,以至於連不成一句話,但對老玉米的樣子印象特深。 記得有個情節是班裡有人丟了郵票,冤枉是老玉米偷的,最後真象大白,那個女孩給老玉米寫紙條說要幫他補英語…… N09:〈猴娃〉 寫著寫著突然想起這部電視劇,應該比前面幾部有的還早一些。8集電視劇。寫的小六嶺童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片頭,一排裝著顏色的碗,然後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出現在畫面中。 NO10:《好爸爸壞爸爸》 順序有點混亂,這部應該比前面那些都早,但可能是太熟悉的原因,反而沒最早想起來,最經典的就應該是主題歌《好爸爸壞爸爸》了吧,相信應該沒有人不會唱的。 NO11:《如夢年華》 校園題材的電視劇,劇情基本忘了,就記得有個座輪椅的女孩子。片尾曲很好聽,是蔣小菡唱的 多彩的世界裡 走來了你我他 我們快要長大 正是如夢年華 憧憬和夢幻是我們的天性 走向成熟還帶著幾份瀟灑 人生都有不等式 不是減來就是加 就是加 人生多像七彩霞 不是詩來就是畫就是畫 就是畫 紛繁的世界裡 走來了你我他 我們快要長大 正是多夢年華 信念和執著是我們的生活 夢想成真已經不再也 不是童話 人生都有不等式 不是減來就是加 就是加 人生多像七彩霞 不是詩來就是畫就是畫 就是畫 人生都有不等式 不是減來就是加 就是加 人生多像七彩霞 不是詩來就是畫就是畫 就是畫 NO12〈實習生的故事〉 主演:高圓圓 許還幻 劉希媛 寫一群師范學校的畢業生在幼兒園實習的故事,特別喜歡這部片子,也特別喜歡那裡面那個叫唯一的小女孩兒張懿婧。張懿婧5歲那年還演過李保田和鄭崢演的情景喜劇〈萬家軼事〉,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片子。 NO13〈17歲不哭〉 NO14〈16歲的花季〉 這兩部就不用多說了,都太熟悉了。應該是初一那年看的好象。後者應該更早。 N015 《我想做個好孩子》 應該是初一,初二那年看的,片中的小女孩叫金陵。胖胖的。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她的媽媽總覺得她不夠優秀。總為她能否上個好中學而發愁。後來有一次為了給她的蠶寶寶找桑葉,偶遇退休的小學校長,校長很喜歡她,便給她補課。 呂涼演得父親,母親也是上海一個很有名的演員演的。 NO16 《九班的故事》 寫的一個很好的老師宋祖慧接手一個年級最差的班級9班的故事。記得剛開始有一集,校長找寧祖慧談話,宋祖慧表示不想和九班粘乎上,這句話恰好被站在門口的學生寧夏聽到。上課時,宋祖慧為了安慰九班的學生,她說,你們都是好孩子……就在這時,寧夏站了起來,對著宋祖慧說:「你虛偽透頂!」……片中學生的名字都挺特別的,什麼車而尼,寧夏,米賽兒…… 這個電視劇是北京171中學的表演興趣班的學生拍的。每集結束後,還有演員,家長一起討論劇中所反映的現象。關凌也參與了討論。她也是171中學的。後來很巧的和裡面一個演學生的小女孩成為了好朋友,記得第一次見面和她聊著聊著突然對她說:我怎麼看你那麼眼熟?你是不是演過電視劇?她說是演過……後來更巧的是,我們學校和171中學用了一個校園。然後就經常看見這個電視劇里的演員在學校里出現。最常見到的是演寧夏的那個女孩兒,很漂亮。 N017 《同學,你好》 沒看全,只看過一次。也是中央8放的。好象寫的各個學校的學生組成一個小記者團的故事。 沒有印象特別深的情節了。就對那裡面兩個演員印象特深,其中一個是《17歲不哭》裡面演那個開始家裡很有錢,很嬌氣的那個女孩的演員。另一個女孩是在《萬家軼事》里演郭達的女兒那個演員。 NO18:《女生賈梅》 又是一個剛才搜別的片子想到的電視劇,很奇怪,我竟然當時沒看完整。這部應該也在前面那些部前面。情節真的想不起來太多了。 NO19:《水滸少年》 以宋江武校為原型。這應該最我看得最近的一部片子了。高中時候看的。覺得裡面的小演員演得真的很好,劇情也很好。孩子的名字也很可愛:狗娃,大瓜,妞妞,賈妮……我最喜歡賈妮。老實,善良,長得也可愛。 NO20:〈瓜王傳奇〉 又想起一部小時候看得電視劇。不確定是不是叫這個名字。也是農村題材的。寫的一個村的村民都種西瓜,然後參加每年的瓜王比賽。印象特深的情節是,有一個小孩,家裡為了取勝,拿針往西瓜里注紅糖水,其他就想不起來了,應該是小學時候看的。 總覺得還有好多自己沒想起來,想起來在補充吧,也希望有朋友能幫忙一起回憶一下。 還有幾部想不起來名字了: 一個是中央8少兒劇苑放的。寫的一個雙胞胎,家裡離異。一個跟爸爸,一個跟媽媽。他們都想到對方的家裡去生活感受一下。於是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她們商量好,回家的時候對調了身份。跟對方的家長回家了。然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實在想不起名字了,但絕對有這部電視劇。初中時候看的。 還有一個是寫一個教師班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離異的。寫這些孩子家裡遇到的不同問題。記得有個女孩子最慘,他爸給她找了個後媽,那個後媽很厲害,生了個兒子。有一陣突然假惺惺的對她好,其實是和那女孩的爸預謀好兩人把女孩害了。那女孩的爸假裝帶她去山上玩,然後把女孩推下山。但女孩沒死……其他的印象都不深了,只是特別清楚的記得這女孩的後媽叫尹學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