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寫作的問題

中學生寫作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2-03 00:06:06

中學生記敘文常出現的問題

對初中生來說,記敘文寫作已有一定基礎了,但在寫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常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入題目
文章的開頭、結尾入題,才能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集中、中心突出,給讀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題鮮明的感覺。但許多同學在寫作中卻往往不注意這一點,入題的意識很差,常常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缺乏認真思考。這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學不明確倒敘式開頭的記敘文,開頭一般得入題,並且結尾要回到現實中來;順敘式的記敘文,開頭可入題也可不入,而結尾部分是必須入題的。
(二)記人和記事的記敘文不分
有些同學不講究記人和記事的記敘文在寫法上的區別,常常是看到一個題目就沒頭沒腦地寫下去,結果把一篇文章寫得非牛非馬,成了個「四不像」。原因在於他們不明確記人為主的記敘文,開頭結尾應該突出強調的是人;記事為主的記敘文,開頭結尾突出強調的才是事。另外,記人為主的記敘文也要記事,通過事件的敘述、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記事為記人服務);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也要寫到人,目的是通過人物的交代和細節的描寫使事件的記敘更具體、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義,表現文章主題。
(三)選材不典型,重點不突出
選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學寫作中存在的通病,許多同學願意寫別人的材料,不願寫自己的材料。事實上隨著年級的升高,作文命題越來越傾向於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於運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認識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難完成寫作任務的。
例如,《生活告訴我》一文,許多同學不選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材料,特別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卻去寫別人的事跡材料,全篇羅列張海迪、女排姑娘或別的英雄人物的事跡等等,而自己的事跡、感受一點也沒涉及。另外,重點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學在寫作表達上常犯的毛病。例如,《感動》一文,有些同學把部分筆墨集中於此,只習慣於在主體部分中完整記敘事件的過程,最後,在結尾處用一句話簡單概括:「這就是令我感動的一件事」,覺得這樣就可以了,文中很難看到習作者深受感動的情景或感動的心理活動描寫,也就是說沒明確揭示「感動」的原因。
(四)寫法上,概括敘述多,細致描寫少
許多同學習慣於對人物的活動、事件的過程作概括的敘述,而不願意,或者不善於作具體細致的描寫。究其原因,概括的敘述較之具體細致的描寫,要簡單省勁一些,這些情況經常出現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學的寫作中。
(五)語文表達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幾點:1.生活單調,集體性的活動少。許多同學對單調的生活認識理解不足,寫起文章生拖硬拉,沒有真情實感;2.平時寫文不善動腦,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脫離了作文選而獨立成文,便出現文不從字不順的現象;3.個別同學語文基礎太差,語言不通的現象也存在。
二、常見問題的糾正指導
針對初中同學寫作中出現的上述幾方面問題,現在集中談談對其糾正過程中應著重注意的幾方面問題。
(一)審題與選材
記敘文寫作中出現的選材不當、寫作重點不突出、記人記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審題不當、對標題把握不準。審題通常指的是,審體裁、審范圍、審重點(題眼)、審人稱等。不少同學常常忽略的其中審重點和審范圍。例如,《變化在我身邊》寫作的重點是我身邊的變化而不是我本身的變化,《一句名言鼓舞著我》重點不是一句名言的內容及由來,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為,《值得回憶的一個人》寫作的重點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憶的思想和言行。
為了突出重點,表現中心,選用的材料必須典型。選用的材料可根據標題酌情安排。例如,寫整體(像《溫暖的班集體》)選材力求點、面結合;寫個人,則或選一件典型事例,或寫某人2—3 個生活片斷。
(二)開頭與結尾
記敘文的結構,通常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所謂鳳頭,指的是文章開頭應給人以美感;獵肚,指的是內容充實;豹尾指的是文章結尾要圓滑有力。這里只說說寫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寫好了文章開頭對整篇文章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開頭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自古至今,許多文學家都十分重視寫好文章的開頭,我們學寫記敘文也必須千方百計地寫好開頭。無論是倒敘式還是順敘文,都務必寫得優美而有吸引力,不寫那些與標題無關或距題目太遠的話。
文章結尾是給人留下的最後一個印象,它對決定文章的圓滿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俗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我們也務必用功寫好文章的結尾。文章結尾要做到緊扣標題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題。力求使結尾寫得自然、簡煉、耐人尋味,給人啟迪。
(三)表達與語言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描寫為主,兼以議論和抒情。文章的主體部分,在表達上必須緊緊圍繞並突出本文的中心。寫一件事則要重點突出、層次清楚,寫幾個生活片斷則要求詳略安排得當,避免平均用力;具體表達中要注意寫到細處去,通過人物或事件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語言方面,力求生動、形象、靈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借鑒與改造
鑒於目前的實際情況,要堅決杜絕照搬抄作文選的做法。初學者可以仿寫,但必須弄明白作文選中的作文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諸方面的優點,逐漸獨立成文。還可以參考優秀作文的選材、結構安排和表達技巧,但必須經過改造,使之為我所用。我們堅決反對不分青紅皂白鬍亂搬用精彩選段或整篇文章的行為,因為標題變了,寫作重點必然變,相應的表達方式方法也得變。
三、示例
下面是一位同學寫的《值得回憶的同桌——李華》一文的開頭、結尾,處理得較好。
(開頭)時間的齒輪轉得可真快呀!時間老人不管我們的態度如何,毫
不留情地把我們帶到了新的學期。面對新的同桌,似樂非樂的我又想起了我的老同桌——李華。
(結尾)啊,李華,原諒我的魯莽吧。我願收回那天惡毒的話,用我今天真誠的道歉來彌補我的過失。讓我們重新張開那友誼的風帆吧!你是永遠值得我回憶的。
另一篇是《我真想哭》。
的宿舍,感受著這陌生的黑暗與寂靜。我真想哭啊!
(結尾)器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但它卻是人的一種本能,當一個人在悲痛、煩悶、愁腸百結時,他就需要哭,需要發泄。現在我終於懂得了,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
下面是某同學寫《感動》一文中的一個片斷,寫得具體、細致、感人。
那是深秋一天的下午,天氣驟變,你(王老師)的胃病又犯了。當時,您正在講課,只見您的臉色有些發黃,樣子挺可怕的,你還是硬撐著講下去。同學們被您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許多同學的眼角閃爍著晶瑩的淚珠。前排一位女同學忍不住站起來對您說:「老師,您快去醫院看看吧!」大家也紛紛應和著:「老師,您去休息吧,我們這節上自習。」只見您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搖了搖頭,揮手示意剛才站起來的那位同學坐下。說:「我不要緊,咱們繼續上課。」
還有《值得回憶的同學》和《值得回憶的老師》中的幾個片斷,寫得生動、精彩。
A「唉——」隨著我的一口粗氣喘出,李華朝我這邊瞧了瞧,似乎明白了,便湊近我的耳邊嘀咕了幾句。我的心裡豁然開朗,手中的筆也像得到了命令似地「唰、唰、唰」,很快便攻克了這道難關。我朝她微微一笑,表示感激,我們便結識了。
B 我曾羨慕過他的那雙眼睛。
要知道,這兩扇窗戶顯示了映射的是一個多麼美妙而莫測的世界呀!那裡面有數學的計算,又有哲學的思考;有歷史的闡釋,又有未來的預測;有微觀的分析,又有宏觀的綜合。靈感之光,智慧之火,才智之泉,一起在這里洶涌、閃爍、激盪、升華!
我也曾幻想有他那一張嘴。
好像是一眼永不幹涸的泉眼,循循誘導的話語從那裡淙淙流出。這泉水滋潤著我們心靈上的土地,沖刷掉了那裡的濁水污泥。
他是那樣的平凡,可平凡中蘊藏著偉大;他也是那樣的普通,但普通中卻顯示出神聖。

❷ 初中議論文寫作中學生都存在哪些問題

中學生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可能都知道上學是干嗎的?上學就是考什麼名牌大學的,然後就是畢業找個工作還能有什麼啊。

可是,你們知道么?上學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而是從我們小時就開始教我門怎麼做人,然後怎麼為人處世,而現在的教育制度卻讓這種本是教育人的東西變的越來越邊緣化,一開始就是為了考大學,然後就是每天的無休止的看書,背書,作題。可是這有什麼用呢?無非就是給我這個本就素質不高的國家摸黑。

我們這是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什麼先進的教育是不可能光臨這里的,而人們的傳統的思想更是變本加利,總是認為農民的孩子就是上大學要麼就是種地,可是我們人生的價值難道就只有這么大嗎?我們不想平庸可是也不能說我們就要在這兩棵樹上弔死吧!世界這么大,而生活又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我們就這樣了了我們的一生你難道沒有遺憾嗎?

我們的許多的人都講到了教育,可是有多少人去說去講去想辦法改了呢。為了一點點的升學率,就讓我們向機器一般的學習。

我們的潛力在哪?我們的創造力在哪?我們的創造力用在了怎麼想辦法上課睡覺,怎麼樣睡覺不被老師發現,怎麼樣睡覺舒服?我們有的人可能知道有名的「三段式睡眠法」這就是我們上學的所謂「創造力」創造出來的啊!

在美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我們怎麼樣做人,怎麼樣生活,怎麼樣挖掘自己的潛力,可是,我們的教育都干什麼了呢?都用在了學習,學習書本……

對於我們同樣的年齡相比,我門不如美國的人。甚至我們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有書獃子……可以真正的熱鬧才就是少之又少。

我門每天要學習到很晚,半夜。更有甚時是通宵。可是我們不學又有什麼辦法,差的學習成績給我們的是責罵和抱怨,給家裡帶來的一家人的不高興,是一家人的失望,是所有對我們抱希望的人失望的眼神。而我們能給他們什麼呢?只有學習成績!

我們有的學出了成績,有的學成了傻子、獃子……可是到最後我們得到了什麼?是一腦子可想而不可用的「知識」。是見了人向女生式的靦腆、害羞。我們附近有個大人說他家的孩子學習學的見了人都不敢說話。這是什麼,難道是我們教育的好處。國家管的住的地方還好,可是,我們也可以向大城市裡的學生那樣享受同樣的待遇啊。

我們不是向大家想像的那樣舒服,不是向那樣的清閑。

我們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不要以為我們過著神仙的日子。

❸ 初中生英語寫作存在哪些問題

在初中階段學生基本上沒有進行正規系統的寫作訓練。英語語言的基礎也比較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詞彙貧乏且運用能力差

詞彙是英語寫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要寫好一篇作文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必須以足夠的詞彙量為基礎,但實際上大多數學生掌握的詞彙量都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因而在寫作時也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出現的問題往往有拼寫錯誤,影響理解,詞語誤用,表
達不準確;某一詞語反復使用,語言表達缺乏變式,文章顯得單調乏味;文章中出現大量自己的「造詞」,讓人看了啼笑皆非等。顯然詞彙量不足已成為制約學生寫作的瓶頸。 (二)句式單一枯燥
文章的內容固然重要,但是形式也不容忽視。然而很多同學作文中的句子都是同一句式,長短相近,所用句型也多是些there be類的句子,而且全都是主語、謂語、賓語、的單一順序,缺少變化,讀起來乏味、枯燥;平時學到的很多語法、句法,比如從句 、強調句型、感嘆句、虛擬語氣等等在單項選擇題中很順手的東西這時卻派不上用場,彷彿它們只是用來對付選擇題的。 (三)段落、文章的邏輯性差
傳統的英語教學把語言知識放在首位,忽視了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段落,因此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往往是信息感不強,邏輯性差,很少有主題句,學生們大多想的是:我盡量多寫,寫夠字數就算完成任務了。偶爾有了主題句,下面的支持細節也不能很好地說明主題句。文章整體內容缺乏一致性,連貫性,內容安排上也無主次之分,所以讀完之後有時甚至全然不知所雲,僅僅是句子的堆砌,意思的重復。 (四)中英句式差異分辨不清
學生們在完成寫作題時,總是按照漢語的習慣來思考這個句子怎麼寫,寫出來的句子大部分都是單詞的堆砌,有的句子甚至錯的都有點離譜,所以英語語言的特點也是學生們寫作需要克服的一個難點。

❹ 中學生寫作有什麼套路大致講講,分記敘文和議論文講

為了讓記敘生動,在寫記敘文的時候,還需要輔之以描寫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敘過程流露感情色彩,還需要輔之以抒情表達方式;為了讓記敘的人和事有意義,還需要輔之以議論表達方式。在記敘的過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說明,還需要輔之以說明這一表達方式。綜合表達方式的靈活運用,可以使記敘文變得更有表現力,更具感染力。
1.記敘文的6要素 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記敘文的人稱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更加親切)和第三人稱(更加廣泛)。3.記敘文的線索:1以時間轉移為線索 2以一人為線索 3以一事為線索
4以一物為線索 5以感情為線索。
4.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5.記敘文的劃分 按事件的發展過程、空間轉換、內容變化、人物、場景變化、感情變化、表達方式的變換來劃分。
6.記敘文的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或正面,側面)、議論、抒情、說明等 。
7.記敘文的語言的特點:准確,生動。
8.記敘文的表現手法:白描、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等。
2.文段在內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聯系(思想感情)來答補充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記敘順序作用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來寫,前因後果、條理很清楚。
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後面。先把結局說出來,吸引讀者了解其起因和過程。
插敘:指在記敘過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關的情節,再接著敘述後來的事情。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人物描寫:外貌,語言,神態,細節,動作和心理描寫。環境描寫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1.比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擬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3.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
5.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6.反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7.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讓讀者更加註意這個問題所表達的效果。
8.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9.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0.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11.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12.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一般說來,同學們的作文結尾易犯的毛病有:① 畫蛇添足。即全文已結束,本可耐人尋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幾句,把無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義一語捅破。②空喊口號。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大喊著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口號,這種結尾大煞題。③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了,卻遲遲不肯收尾,沖突了文章的主題。中考作文1、自然收束式。不論哪種文體的文章,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設計蘊 意深刻的哲理語句,不去雕琢豐富的象徵形體,這樣的結尾謂之「自然結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畫蛇添 足、無病呻吟的結尾毛病,顯得單純明快、樸素無華,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廣泛運用。考場作文氣氛緊張,競爭激烈,不可能過多地講究什麼「式」,什麼「法」。只要富於激情,揮灑自如,寫到哪裡就是哪裡,能充 分地表情達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講究「自然」並不意味著隨心所欲,馬虎草率,而是順著文思發展的自然 趨勢結束全局。在所學的課文中,這樣的例子較多,在此不加贅述。2、首尾呼應式。結尾與開頭要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種結尾方式是各類 文章極常見的收束方法。這種收束方法能喚起讀者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3、卒章顯志式。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託,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 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這種結尾方法又稱「畫龍點晴式」。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詩句收尾,著意於引申文章,揭示某種人生的真諦。它往往出現在散 文、記敘文、雜文的結尾,用三言兩語,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尋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5、抒情議論式。用抒情議論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夠表達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讀者情感的波瀾,引起 讀者的共鳴,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種結尾方式主要用於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也可用於說明文、議論 文的寫作。抒情議論式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採取這種方式結尾比較自由,好的「抒情議論」式結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充足感。
議論文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觀點。雜文、說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屬於議論文的范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文體簡介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總之,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說服,以表明自己的見解、主張、態度的表達方式,通常由論點 、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議論文題目分為論題,論點,寓意型。論題型為作者觀點但以簡潔為主,所以中心論點一般不能直接抄論題,論題型,論題型一般沒有觀點傾向性語言特點
①准確、嚴密。②概括性和簡潔性。③使用修辭,體現其用詞鮮明、生動和感情色彩。1.立論文1.定義: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講事實,擺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2.要求:①要對論述的問題有正確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說服力的論據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邏輯2.駁論文1.定義:論辯是針對對方的觀點加以批駁,在批駁的同時闡述己方的觀點2.方式:①提出論點②證明論點③總結論點駁論文的破立結合定義: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方法根據題目寫出一個觀點,再加以闡述說明,重要的是要有說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細看看下面的具體介紹,以後就可以多試著寫作,這樣作文才可以有長進。此外,還要多記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應用。論點論點,是正確、鮮明闡述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論點應該正確、鮮明、概括,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絕不可模稜兩可。①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於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麼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②鮮明性: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千萬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③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於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特、新穎。
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文題、開頭、文章中間、結尾。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段落論點也是如此。當開始與結尾出現類似的語句時,開頭的為論點,結尾處的是呼應論點。有的議論文的論點在文章中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我們只要把它們找出來即可;有的則沒有用明確的語句直接表述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應含有修辭等手法。1.事實論據:事實在議論文中論據作用十分明顯,分析事實,看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事實論據又包括事例和數據。
2.理論論據:作為論據的理論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理論論據又包括名言警句、諺語格言以及作者的說理分析。使用論據的要求:①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③論據與論點的統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應該聯系緊密一致。
(一)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
①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
表明自己的態度時,要注意以下三點:1)這些看法和主張必須是經過認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實踐,確實是自己所獨有的正確的認識和見解,或者是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張。要使讀者感到有新意,增長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2)必須圍繞所論述的問題和中心論點來進行論證。開篇提出怎樣的問題,結篇要歸結到這一問題。在論證過程中,不能離題萬里,任意發揮,或者任意變換論題。如果有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要與中心論點有關聯,要從屬於中心論點。所有論證都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論點和中心論點。議論文的邏輯性很強,論證必須緊扣中心,首尾一致。3)「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礎之上。在立論的過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錯誤的見解和主張,加以否定和辯駁,以增強說服力,使讀者不會誤解自己的觀點。
②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有三種方法: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1)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2)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3)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其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二)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常見的論證結構:a、總分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三)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2)道理論證:用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5)引用論證(引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6)歸納論證:也就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論的方法。7)演繹論證: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一般原理或結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8)類比論證: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特殊到特殊的論證方法。9)因果論證:它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 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邏輯性體現議論文的語言必須准確、鮮明、嚴密、有針對性。段落與段落之間 要有非常清楚的邏輯關系 ,如總分 、對照 、層進 、並列等。藉助起過渡性作用的語句來突出這種關系。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a.縱式: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例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循序漸進的去論證,把道理逐漸展開,最後歸納總結。例2.「正反論證」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b.橫式: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有「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總之,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層進式結構層進式結構也稱遞進式、層遞式,就是按照邏輯關系,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縱向開掘的一種結構方式。層進式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分論點時,這些分論點之間構成的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關系。層次間可用諸如「不僅……而且……」「……況且」等關聯詞語過渡。這種結構俗稱「剝筍法」,一層一層地「剝殼」,最後顯出其本質。二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順序來寫。這種論證結構的好處是層次清楚,邏輯嚴密,論證深刻。點例法舉例所謂點例法舉例,也叫排比論證法。就是運用排比的句式列舉一組相似的論據,然後進行歸納議論分析。運用點例法舉例,可以用較少的文字列舉大量的例子,使例證全面而充分。此外,由於運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議論說理的力度、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用點例式分析,要注意三點:一、幾個事例的敘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夠論證共同的觀點,但又各有各的精彩;二、敘述語言要簡潔,一般一個例子不超過40字;三、要在例後進行一定的歸納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質,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假設式分析所謂假設式分析,也叫假設論證。就是針對前面所舉的事例,從反面進行假設,進而得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結論,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運用假設式分析,事例與假設分析可以明顯分開,即先敘事再反面假設;有時也可採用夾敘夾議形式。此類分析法常常用「假設不……」「試想如果不……」,引出與所舉事例相反的情況,進而展開論述。深思式結尾在文章結尾設置疑問或反問句,能使讀者在讀完本文之後,對自身或者現實生活進行思考,從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編輯本段考試題型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3、論證(怎樣證明)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 事實論據 記敘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 道理論據 議論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 比喻 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 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 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4、 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①引論―――②本論―――③結論。⑵類型: ①並列式 ②總分總式 ③總分式 ④分總式 ⑤遞進式。6、駁論文的閱讀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7、常見考點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志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 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 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初學這些議論文的操作方法,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列舉事實材料和運用邏輯推理,來闡發,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表明對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各行各業的人為了接受或表達思想,都需要經常閱讀和寫作這種文體。一篇議論文,通常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論點是議論文所闡發的思想觀點;論據是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論證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揭示。這三者的緊密關系,構成了一篇議論文的主體。編輯本段寫作方法1.寫好字一篇內質不錯的文章,字跡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評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試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閱卷者打分的情緒。美觀整潔的書寫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對閱卷者評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筆劃要清楚。字跡筆劃清楚,字體端正,就能給閱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龍飛鳳舞,一路狂草,但難以辨認,就算文章寫得好,也難以讓人欣賞。其次,字體要適中。字體過大,卷面有擁擠繁亂之感,觀之不雅。字體過小,閱讀起來如覺蟻行,極其費神。再次,盡量少塗改。要塗改也須規范地塗改,切忌亂塗亂畫,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點,造成凌亂之感。2.擬好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傳遞顯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於它位居文章結構之首,所以文章題目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閱卷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議論文擬題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確的基礎上力求醒目、舒暢。具體而言,可鮮明,可形象,可簡潔,可別致,可整齊,不一而足。總之,以能激發閱卷者閱讀興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為最佳。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徵,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夠傳達出文章內容之大概,便於閱卷者准確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3.開好頭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間上突出其內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因為評分標准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閱卷者按等計分,也有利於作者展開論述,不致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靚,即要精彩。這也是傳統文論中所說的「鳳頭」。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開頭要精彩,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導入話題。
4.中間段寫好首句和末句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因此,寫作議論文要盡量符合這些標准。
常見的論述模式是:首句為小論點或承上啟下的過渡詞句;中間圍繞小論點,運用恰當的事實、理論論據,或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分析說理;最後結合論述內容寫一兩句小結的話語。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寫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脈絡,顯示全文的論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體論證結構常用正反對比式。許多道理只要從正反兩面說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論述嚴密。在考場中熟練地運用這種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開寫作,減少失誤,節省時間。同時,它可使閱卷者能便捷地依據評分標准,在中檔以上分項計分,避免不利於考生的個人評分因素出現。
5.典型而鮮活的論據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一個人要豐滿多彩,光有靈魂和骨架,沒有血肉是不可想像的。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說理,使閱卷者在閱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系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6.結好尾結尾是全文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結尾當如豹尾,響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奮進。
其實,文章的結尾有時比開頭還重要。由於閱卷者看完結尾後即開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閱卷者的評分心理。結尾如有此種效果,整篇文章將增色不少。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乾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性和鼓舞性。
7.語言形象暢達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准。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形象。有些同學寫議論文,常擺出說大道理的架式,將哲學原理和辯證法的術語一股腦搬出來,以求說理的充分、透徹,但效果適得其反。
一個道理有一千種說法,要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要顯形象生動之效,除了採用比喻、類比、事例等論證方法外,形象暢達乃至華美的語言必不可少.修飾議論文的語言,注意運用比喻、排比、對偶和反復等修辭,使文章形成華美流暢感;注意運用假設句、反問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強不可辯駁之勢。

❺ 怎樣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

一、發揮閱讀優勢,以讀促寫 二、指導學生寫好日記 三、進行作文教學中度的訓練 四、重視作文講評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發揮閱讀優勢,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是我國語文教學中的一條傳統經驗,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即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寫作特點等,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習態度為主動地學習吸收,獲得更多的寫作知識,以促進寫作。 首先,要利用解題,指導學生審題。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要想寫作好作文, 其次,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歸納段意、概括中心等來理解作必須審好題。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弄清題目的意思,分析作者怎樣立意、怎樣緊扣題目來寫的,通過分析解題,得出結論;審題時要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讓學生學會了解題目,並從中學習審題的方法。了解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他們更加深入細致地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寫作技巧。 另外,還要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的層次結構、段落關系以及開頭、結尾的寫法和方法的運用等,從中學習表達的技巧。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在學生對閱讀課熟讀精思、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掌握寫作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習作練習,做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從而不斷地提高作文能力。 二、指導學生寫好日記。 寫日記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學生。通過寫日記,可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是寫作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學生學會了觀察,在觀察中積累素材,寫作文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教師要教會學生什麼叫日記、日記的格式、如何選擇內容等,指導學生寫簡短的日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日記的習慣,這樣學生就能經常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認真地分析、判斷自己的所見所聞,然後將自己所觀察、思考的寫成日記,從而不斷地積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三、進行作文教學中度的訓練。 作文訓練除一般的審題、選材等基礎練習外,還應進行一些度的訓練,以提高作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首先是速度訓練,有不少中學生的寫作速度很慢,主要是由於寫作時思想不集中,思維處於抑制狀態、缺乏緊迫感和時間觀念等造成的,可以通過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寫出一定字數的作文來克服惰性思維,增加緊迫感,從而加快寫作速度。 有些中學生作文總是寫得不具體,專寫短文,進行一定的長度訓練有助於學生把作文寫得具體生動。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能力: 把一般短文擴充成較長的文章; 充分發揮想像力,給簡單的短文添上許多細節使之具體形象; 3、把古詩改成具體生動的記敘文。 學生作文中離題、偏題、立意不當、詳略失當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需要進行限度訓練,即限定一定范圍,限定主題等。通過經常性的練習,可使學生確立中心、圍繞中心選材的能力大大加強。還可以根據作文的不同要求,限定大概的字數,使學生的作文篇幅既不太長,也不太短,同時還能避免產生詳略失當的弊病。 另外,還要進行精度訓練。中學生作文常見的毛病是錯字、別字、偏字、標點不當、病句、比喻不當、誇張失度等,精確度不高。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將幾段含有各種錯誤的短文讓學生修改,指導學生:一看中心是否明確,刪去與中心無關的字、句;二看布局是否合理,作適當調整;三是修改病句、錯字、別字等,還要注意標點符號是否正確,改錯補漏。 四、重視作文講評以提高教學質量 作文講評是指導工作的升華,是一個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講評可以讓學生總結寫作的經驗,並從中發現自己寫作上的不足之處,從而在今後的寫作中揚長避短,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教師講評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針對教學實際,把講評重點放在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上。通過講評讓學生認識寫作規律 ,提高寫作技巧。 其次,要注意講評的方式。講評的主要方式有常規講評、重點講評和集體講評。 在常規講評前,教師先出示本次作文訓練的要求,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和教師的批註認真看一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議,尋找優缺點。然後根據作文的情況,對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評。 教師要選准本次作文中的主要優缺點作為講評重點。選取主要優點作講評,幫助學生總結經驗,以繼續提高、發展;選主要缺點作講評,是為幫助學生總結教訓,分析原因,在今後的寫作中努力克服。 教師還可根據作文訓練要求,選出一兩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印發給大家討論,在共同討論過程,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把握重點,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並結合自己的作文找差距,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❻ 關於中學生的寫作

這道確實是個問題···
小學的時候,就不會作文。
老實說:我的批語就和你的文章成正比···
我初中的時候也是
不怎麼會作文···
我說:這是能力問題···
老師說:這是態度問題···
高中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那是寫的自己真實感受,被老師在課堂上讀了···
隨後就感覺自己會寫作文了···
我比較喜歡讀唐詩宋詞···和現代詩,例如海子···
席慕容···
多讀--不管是詩歌還是文章--就是一種積累···多讀(是一種積累)
,多觀察(例如寫說明文),多思考(例如議論文),多引導會引導···(是老師家長的責任)···
陋見···

❼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

多看書,多思考,多練筆.
這樣大概就行了,因為一個人寫作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這些

❽ 初中學生作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採取對策

對於初中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教學應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是對一個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大檢閱。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已是迫在門睫,而從作文教學方面入手探索各種方面和策略是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徑和手段。
一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作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由於種種原因,語文教師一般對作文教學普遍不夠重視,都不願意在這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缺少有效的指導和訓練,致使大部分學生對作文採取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嚴重影響了他們對作文應有的認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視寫作文為一種精神負擔和苦差事,主動性和積極性普遍不高。碰到有寫作文任務,要麼東拼西湊,要麼老師催緊了,就臨時包佛腳,隨便應付一下了事。因此寫好後根本不作認真必要的修改,存在嚴重的「任務觀點」思想。
2作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相脫節
平心而論,我們現在使用的蘇教版初中語文書,選篇都是精品,特別是現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贊嘆不已。教材的單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學性。然而遺憾的是,那些精美絕倫的文章離我們農村的中學生生活實際太遠了,學生不能體會其深遠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更不必說揣摩寫作藝術了。
3抄襲現象比較嚴重
有的學生面對寫作文不是認真構思,積極准備資料,挖掘素材,而是消極對待,急著翻看手頭的一些《作文選》之類的東西,尋找對口的作文。不要說一般學生,就是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也有類似的現象。
4輕視評改
寫作是一項艱辛的勞動,寫作不僅需要學生努力去寫,更需要教師認真的批閱。可以說,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師的精心批閱,每個教師都希望把自己學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學生大大地不走運,教師大都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一個語文教師,正常教兩個班的語文,其工作量就夠大的了。這一項大大超出教師工作量的工程,使教師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細改。
二走出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
1積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新課標規定:「多角度的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為此我們要加強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其實,在進行教學、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隨機觀察訓練,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有價值的信息,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機會,進行隨機觀察和寫作訓練。曾有一位教師是這樣進行隨機觀察訓練的:一天上午的第一節課,鈴聲響過,他推開門走進教室,師生互致問候之後,學生坐好,他准備上課。這時,他看到學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師講課。但他卻沒有講課,而是提出一個問題:誰看到老師是怎樣走進教室,走上講台,准備上課的?這個問題,出乎學生的意料,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於是學生便認真的回憶,有的還互相看看,好象要從對方的目光中尋找答案,很快學生們便一個個高高的把手舉起。其中一位學生是這樣說的:「清脆的上課鈴聲響過之後,馬老師輕輕地推開教室的門,回轉身,又輕輕地把門關上,手拿藍色備課夾,面帶微笑,健步走上講台。我們全體起立,齊聲向老師問好。老師向我們鞠躬,親切地答禮:『同學們好!』這時,他掃視了我們一眼……」這位教師靈活機動地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2從培養寫作入手,把加大寫作總量作為提高寫作水平的根本。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例如:認為作文「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出題目」,教師命題的首要條件便是「要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就會樂於寫作文。
筆者認為學生寫作的目的就是訓練語言的運用能力。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就抓住了作文教學的主旨。至於怎麼寫,那就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課時間讓學生寫一些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作文,更要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寫隨筆,抓住有切身感受的東西,很放鬆地、很隨意地寫出來。還可以通過指導日記,辦手抄報,黑板報,向報刊雜志投稿等形式來練習寫作,培養寫作興趣,若能在報刊雜志上發表東西,那對學生來說絕對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3強化課內課外作文訓練 悉心指導學生作法技巧
針對當前中學生作業多,時間緊的具體情況,我採用了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即每學期除了寫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記、甚至雜感、語絲上。課內作文自不必說了,我還非常重視鼓勵學生到我們農村的鄉間田頭捕捉瞬間的靈感寫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內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寫得生動活潑,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兩語也給予鼓勵。這樣做學生擺脫了「寫作文」這個框框的束縛,能夠輕裝上陣、暢所欲言。
4改革傳統的批改方法
按傳統的過程模式組織教學,大多數語文老師在作文批改上存在誤區。因為每一次作文交上來,教師都要一篇篇地批改,實在費時費力;其實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全班批改,或輪流批改,或教師批改,或學生批改。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大膽地打破「學生作文教師改」的桎梏,教師給一些適當的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考慮、決定。
誠然作文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改變目前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不利局面,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以人為本,不斷探索,大膽實踐,那麼,我們的作文教學就一定會迎來明媚的春天。

❾ 目前中學生寫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一是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提起寫作文就頭痛,有時老師要求時間久了,為了完成任務就抄作文書。所以有時改作文我也頭疼,看到學生寫的作文沒有創意我對批改作文也失去了信心。 二就是空話、假話連篇,一看就是編的。作文抄、編、湊,情況及其嚴重。 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1、語言不夠簡練。寫作時語句不通,原因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不善於積累和運用優美詞句;2、材料不夠充分。學生平時沒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對於生活的占滴小事不會仔細觀察從而導致寫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時當然只有「皺眉頭、咬筆頭」了,面對作文題,心中無話可說不會收集材料,不會選材;3、中心不夠明確。寫作的內容過於重內容,輕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詞句篇上。寫作時往往是湊字數所選取的材料不能為中心服務;4、內容不夠具體。學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無內容可寫,於是往往言不由衷,寫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學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對於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別說用心去感受。5、立意不夠新穎。不清楚各類文章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寫作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