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不應該帶手機

中學生不應該帶手機

發布時間:2020-11-26 22:03:13

『壹』 中學生應不應該使用手機

在中學生中,「在課堂上頻頻響起手機鈴聲、不健康的垃圾簡訊以及由此引發的攀比心理等問題,讓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感到擔憂。筆者不提倡中學生帶手機,理由如下:

1、首先,中學生帶手機,當然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作為年齡較小的中學生,活動面比較狹窄,自製能力不強,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打游戲,發簡訊,這樣很容易影響課堂秩序和他們的學習。中學生正處於一個青春反叛期,手機的使用讓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的同時,也增加了早戀的機會。
2、其次,中小學生保護自己的能力不強,手機雖然不是很貴重的物品,但帶在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對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詐勒索。
手機中通常會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長的電話號碼,這對孩子有好處,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3、另外,從健康角度考慮,使用手機對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專家表示,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因此為健康著想,青少年應該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
4、最後還有一點,手機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算是一種高消費,這樣會引發學生的攀比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實,筆者並是說禁止孩子們帶手機。而是希望老師和家長,能為學生進行疏導,讓學生們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

『貳』 中學生應不應該帶手機

手機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校園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們使用手機;在中學生中,「有事打我手機」已經成為口頭禪。在課堂上頻頻響起手機鈴聲、不健康的垃圾簡訊以及由此引發的攀比心理等問題,讓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感到擔憂。筆者不提倡中學生帶手機,理由如下:
首先,中學生帶手機,當然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作為年齡較小的中學生,活動面比較狹窄,自製能力不強,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打游戲,發簡訊,這樣很容易影響課堂秩序和他們的學習。中學生正處於一個青春反叛期,手機的使用讓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的同時,也增加了早戀的機會。
其次,中小學生保護自己的能力不強,手機雖然不是很貴重的物品,但帶在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對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詐勒索。
手機中通常會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長的電話號碼,這對孩子有好處,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另外,從健康角度考慮,使用手機對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專家表示,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因此為健康著想,青少年應該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
最後還有一點,手機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算是一種高消費,這樣會引發學生的攀比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實,筆者並是說禁止孩子們帶手機。而是希望老師和家長,能為學生進行疏導,讓學生們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

『叄』 以「中學生應不應該帶手機到學校」為題的議論文

正文:

如今,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學生中擁有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對此,我們應當怎樣對待手機——這一高科技的產物呢?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各持不同觀點。

通過對部分中學生進行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持有手機的學生已經佔一定比例。據某中學統計顯示,該校平時帶手機的學生高達50.8%。目前,很多學校對學生能否帶手機進入校園,沒有明確規定,但是不提倡學生使用手機的學校居多,其中有的學校已做出在校生不得攜帶手機的規定。

但是很多學生認為:手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成人能使用,我們中學生為什麼就不能使用?家長、老師把這一問題看得太嚴重了,實際上是缺少對我們的信任;把手機帶入課堂影響大家學習肯定不對,但是如果上課關機,下課有時使用,不影響別人還是可以的;學生使用手機本身沒有錯,關鍵是有的家長為滿足孩子對手機功能的要求,更換手機較勤,這無形中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有的家長為讓孩子期末考個好成績,以買手機作為獎勵條件,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們再來看看家長們的意見。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學校住宿,一周回來一次,給他配備了手機,平時家長用手機與孩子聯系,既能隨時了解學習、生活情況,有事又能及時溝通。」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帶手機,主要是為了應付突發事情,能夠讓孩子在第一時間與家長、老師取得聯系,同時家長也能掌握孩子上下
學時間。總之,比沒有手機之前多了一些交流,少了一些擔憂。也有部分家長擔心:手機的確給學生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同時它給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容忽視。如課上用手機發簡訊、玩游戲,甚至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等。

然而,老師們的觀點就截然不同了。一位老師說,上課突然傳來手機的響聲,會引起鬨堂大笑,這樣既分散了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也影響了老師的講課情緒。目前沒有什麼好辦法去制止這一行為,只好口頭說說,或讓學生調到振動。一位老師說,現在中學生交友范圍主要是在班級和學校,沒有必要用手機聯系同學;有的同學對用手機發簡訊或玩游戲很感興趣,甚至還在課堂上給同學發簡訊,影響課堂學習。其實,許多校園都設有IC卡電話,買個卡,一旦有事完全能與家長聯系,可以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手機進入校園」這一問題呢?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把手機帶入校園方便了學生們的生活,使得他們便於與其他人進行溝通,但是,它不好的一面在於,學生們過度關注手機,便會對學習產生影響。

所以,學生應該正確的對待手機,他只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注意調節好各方面的關系,好好利用。而學校和家長在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同時,也應該制定規章制度加以規范。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建設更加和諧的校

『肆』 中學生在校期間應不應該帶手機。

在學校帶手機容易分心。
花更多的時間在發簡訊接電話上,就沒有時間和心思學習了。
雖然這樣不便於家長聯絡學生。
但是如果學生有時、
可以利用學校的公用電話打回家。
家長如果有急事可以打電話給班主任讓老師轉達。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階段。
帶手機容易讓社會上的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或者容易引發「早戀」,對學習不利。
而且手機有大量輻射。
對青春期發育是不利的。

簡而言之。 帶手機對學習、生活、健康都不利

先我們來分析下現有的手機,孩子們手裡的手機有沒有上網功能,有沒有游戲,有沒有音樂播放器,有。學校是什麼地方,學習的地方,孩子們正處在好奇心的年紀,學習和一款多功能手機那個更能吸引他,顯然是後者,事實上很多大學生甚至工作人士都對手機的各種功能產生各種依賴,對於中學生更是無法抗拒的誘惑。想想現在的孩子接觸網路早,每天都想著多玩一會兒電腦,如果有一個手機在他身上放著,他會不會上課的時候拿出來偷偷看看自己的菜有沒有被人偷,他會不會在本該休息的時間拿出手機偷偷玩游戲,孩子們課間會不會選擇不出去活動而是選擇一起討論大家手機上添了什麼新歌,上課的時候會不會聽到一陣電話鈴聲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還有,正方的主要觀點是家長想聯系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和突發狀況,孩子們在學校里的安全由學校和老師負責,何況現在中學也都配備警衛力量,退一萬步講,真有這種幾乎不存在的安全事故,家長的遠水能解渴么?顯然是不靠譜的。至於家長想聯系孩子,可以聯系老師或者校方,本來在學校期間家長也不會太多聯系孩子的,中學生嘛一日三餐都要回家的,家長有什麼事情非得經常聯系孩子們呢,沒有嘛。
孩子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手機有輻射,而且這些輻射以及震動到底有多大的不良影響我們不敢說,可也不能讓孩子們將一個輻射源天天帶在身上吧。何況,中學生的手機會不會引發攀比,畢竟這可能是中學生攀比的最高配置了,會引來多大的不良後果呢。
手機如果只是滿足部分家長想多聯系孩子的心情,就引發上述這邊么多弊端,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家長也會理解的,中學生不住校,家長經常車接車送,不應該為了虛榮或者時髦而帶手機上學,是非常短視的不理智行為。

『伍』 辯論賽 中學生應不應該帶手機去學校

我是我們學院的最佳辯手 下面所寫的都是我自己的親身體會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說實話 對與外人對你的辯題我不好說太多 因為我覺得有點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覺 因為我回答問題所考慮的時間 絕對比你准備的少 我寫些反方的吧 看看有沒有你們沒想到的東西 呵呵
1 反方如果說帶手機容易作弊的話 那將是你們發揮的好機會 因為這中間有好多可以反駁的具體怎麼說你們自己想
2 反方如果說中學生里容易讓人分心的話 比如 談戀愛之類的 那你也可以反駁
3 反方也有可能說手機對中學生來說是個沒必要是用品,那你們就不要去強調手機的功能 好處等等 就直接說 "難道沒必要的東西就不能有嗎?那你穿的好看的衣服又有什麼必要呢?衣服不就用來保暖的啊,何必去買那麼多"
還有就是我覺得你強調手機的功能那個論點沒什麼殺傷力 換個吧 你們有那個論點對你們沒什麼好處 搞不好容易讓他們抓住把柄 至於聽歌之類的也不要說 那對你們不利
好了 說的也差不多了 作為一個網友 能幫你的也就這么多了 其餘的就看你自己的了
下面的就是辯論的時候該注意的問題 很重要 仔細看
1 在辯論的時候 最好同意服裝~ 最起碼上衣要統一下 那樣對印象分會高點
2 在辯論的時候不要有不雅的動作,比如 撓頭,摩臉 ,搖筆 等等 那些小動作一定要注意 很重要的!!
3一般自由辯論的時候 雙方都有個時間 如果對方時間用完了 你們還有時間 那麼 你們的機會就來了 不要放棄那機會 在事先多准備一些問題,在那段時間里壓過去 他們因為沒時間了,所以在那個時候 你們的單方面論點就會影響評委的思維 他們會認為 你們說的確實有道理,因為沒有反方的阻撓 呵呵
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同時也希望笑到最後的是你們 加油!

『陸』 中學生該不該帶手機到學校 議論文700字

中學生該不該帶手機進校園?
如今,在社會生活中,經濟條件日趨完善,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日益加快的現實生活中,出現了
中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這一時間在學生、家長和老師間引起了轟動。那麼,中學生到底該不該帶手機進校園呢? 該。
1現在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大部分時間靠在工作上這也就減少了關心孩子的時間。如果孩子能隨身帶著手機,外出或上學等能隨時給父母報個平安,這既減少了父母的憂慮,也節省了很多時間,非常方便。
2現在的經濟條件,大多數家庭都有了提高,基本能養活孩子的手機,再說,現在帶手機的同學或有手機的同學已經很多了。據一位老師說:他們班裡50名同學,40名同學手機,可見這個可怕的數字足以說明帶手機的普遍性。
3隻要學校能制定好一些相關制度,學生不影響課堂教學,完全可以帶著手機。 可以便於學生多角度交往'學習及時,及時了解一些新聞消息等。 不應該。 作文
1手機對人尤其是學生的輻射能力很強,時間長了會有損大腦,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學生的防範意識還比較弱,加上由於貪玩,所以手機很容易丟失。另外,很有可能隨時會成為不發分子的獵物,在適當的時機被不法抓住、盯住,輕者可能被恐嚇、逼威;重者則有可能遭受暴力逼迫,甚至是生命危險這對自己的成長和家庭會帶來很大影響。
2容易引起同學間互相攀比,造成不良風氣。尤其對於很多農村或農民工在城市讀書的子女,有的甚至還會帶來家庭負擔和心理負擔,使學習成績下降。 作文
3手機作為通訊工具,對學生來說極容易造成一些不健康行為。比如上課偷發簡訊、聊天、玩游戲、考試作弊、偷拍甚至是上網,會成為同學間傳播不良信息的媒介,很容易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紀律。另外,也很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是,現在很多學校的校規中明令不準帶手機、mp3、文曲星等進入校園。而《中學生守則》的第2條就明確提出「遵守校規校紀」。另外,《中學生行為規范》中也有提到:不互相攀比、不互相作弊、不瀏覽、不製作和傳播不良信息。
5就算真有事,我們完全可以借學校的電話或者老師的手機用一下,或者買一張IC卡隨身攜帶,既安全又便。
不過,這個問題的最終定論還是應該看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反應,甚至是國家、政府施行的一些條例。現在不是有了專門兒為學生准備的只能通電話的小靈通了嗎?這個應該可以考慮。但是,我個人認為,當前,最好還是不帶,以上反對條例全是理由。

『柒』 急!辯論稿!反方立場:中學生不應該帶手機來學校

筆者認為,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校園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們使用手機;在中學生中,「有事打我手機」已經成為口頭禪。在課堂上頻頻響起手機鈴聲、不健康的垃圾簡訊以及由此引發的攀比心理等問題,讓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感到擔憂。筆者不提倡中學生帶手機,理由如下:
首先,中學生帶手機,當然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作為年齡較小的中學生,活動面比較狹窄,自製能力不強,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打游戲,發簡訊,這樣很容易影響課堂秩序和他們的學習。中學生正處於一個青春反叛期,手機的使用讓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的同時,也增加了早戀的機會。
其次,中小學生保護自己的能力不強,手機雖然不是很貴重的物品,但帶在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對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詐勒索。
手機中通常會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長的電話號碼,這對孩子有好處,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另外,從健康角度考慮,使用手機對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專家表示,由於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因此為健康著想,青少年應該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
最後還有一點,手機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算是一種高消費,這樣會引發學生的攀比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實,筆者並是說禁止孩子們帶手機。而是希望老師和家長,能為學生進行疏導,讓學生們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

時下,校園頗為時髦的一句話就是:有事給我打手機。特別是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有的竟擁有三四部手機,並越來越時尚。對此,我的立場很堅定,中學生不應該帶手機,理由主要有三方面:一、簡訊閑聊,貽誤學業;二、不良信息,污染心靈;三、助長奢侈浪費和盲目攀比之風。

首先我們看一下簡訊閑聊。家長為什麼給我們配手機?目的無非是便於我們與家裡聯系,但大多數同學卻用它閑聊,特別是個別同學竟異想天開用於考試作弊。

其次,我在這兒向同學們疾呼:不良信息當嚴防。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部分同學相互轉發那些黃段子,一些露骨的字句,讓人看了臉紅,怎麼能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呢?特別是中學生好奇心、求知慾強,有的人經常上網訂閱類似「激情男女」等內容,只要在網頁上輸入手機號和密碼,選擇訂閱,24小時後手機將每周接到兩條有關兩性內容的信息。精力的遷移,使有的同學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最後,對於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中學生,用手機絕對是一種高消費,而且它又屬貴重物品,上體育課或搞其他活動時很容易丟失,再買新的又加重家長的負擔。況且有的人好勝心理嚴重,看到別人有新手機,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平衡感,就想買更好的手機,長此以往,奢靡攀比之風愈加難絕。

下面是一些對關於「手機」的調查:(摘至:三江都市報)

調查(一):手機成為中學生新寵

走進今天的中學校園,我們會發現很多中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手機。從某種意義上說,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某中學的娜娜同學期末考得還不錯,她借機求了媽媽好幾次,要買一台手機作為自己的新年禮物。爸爸媽媽商量後答應了。春節前,媽媽特意帶她買了一台手機,還了她的這個心願。娜娜現在正讀高一,她說,學校里有手機的同學比較普遍。據記者在長沙手機市場調查到的情況,中學生正逐漸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比較穩定的顧客群體。

為了求證這一說法,記者在長沙市的兩所中學發放了500份問卷,對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作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擁有手機的學生達到25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1.7%,其中以高中學生為主。在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其比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就連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外籍教師也對此感到驚訝。

擁有手機的中學生人數日漸增多,手機的檔次也大有水漲船高之勢。從最便宜的到價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手機都能在校園里找到它們的擁躉。長沙市某中學幾位老師開玩笑說,我們老師的手機與學生的相比遜色多了。

調查(二):手指之間演繹校園時尚

從最初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大大方方,手機已經成為中學校園里一道新的流行色。

在長沙市部分中學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擁有手機的學生當中,90%的人表示會用它來和家人聯系,38%的人用來和同學聊天,收發簡訊的有65%,玩游戲的佔到19%。

主要用途一:打電話校園流行指數7

幾乎每個有手機的同學都認為,手機確實給與家人聯絡帶來了方便。父母可以及時掌握自己的行蹤,避免一些由於缺乏溝通而造成的擔心和誤會。此外,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因為手機的使用而變得更加頻繁。

主要用途二:收發簡訊校園流行指數8

「恭喜你已被美利堅哈利油蠢得死大學錄取……」這是我們在一名中學生的手機上看到的簡訊內容。她說,她的手機上還有好多類似這樣的信息,都是同學之間相互發送的一些笑料。在所有的手機功能當中,收發簡訊是使用頻率最高的。

主要用途三:玩電游校園流行指數4

盡管手機的內置游戲內容遠遠比不上網路游戲那麼豐富,但由於使用不受地點限制,又不要交費,所以,手機的游戲功能很受一些中學生的青睞。

不少教育專家認為,手機的流行,有來自社會和學生自身兩個方面的因素。手機價格普遍降低,使越來越多的家庭有了購買條件,此外,手機還能滿足部分學生的心理需求。湖南師大社會學系研究生導師肖漢仕認為,中學生用手機,一是覺得好玩,可以相互發一些笑話、好玩的信息;二是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

調查(三):利弊如何明辨

賀歲影片《手機》讓人們意識到,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手機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惑與麻煩。對於中學生而言,由使用手機所產生的利弊矛盾顯得更為突出。

面對記者的鏡頭,幾乎所有的中學生都會說出他們用手機的一個最大好處:便於和家人聯系。這也是家長給孩子買手機的一個最大理由。不過,手機給孩子帶來的方便已經大大超出了家長原來的想像。在很多時候,孩子們把手機聯系對象擴大到了更多的同學和朋友。

現代科技賦予了手機更多的功能。不少老師給我們介紹說,擁有手機的學生開始熱衷於聊天、發簡訊、玩電游,使用起來也往往缺乏節制。

另外,由手機引起的攀比之風也開始在校園盛行。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後,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做父母的左右為難。記者在山東淄博市的三所學校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來自於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孩子手機上的費用至少要500元。對於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於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如果任由手機攀比之風繼續在校園蔓延,恐怕會有更多的家長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調查(四):挑戰學校管理

手機的日益普及,使我們不得不重視一個問題,如果讓手機在中學校園放任自流,無視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許多青少年將很快在信息時代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很多老師反映,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比如在課堂上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另外,校園里還出現了用手機在考試中舞弊的苗頭。據長沙市長郡中學某位老師說,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秘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范圍很廣。

據了解,一些學校曾嚴厲「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想徹底解決手機所帶來的問題,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不少學生認為,學校禁止他們帶手機缺乏充足的理由。

一邊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一邊是手機帶來的種種尷尬。如此尖銳的矛盾正在考驗教育部門的智慧和決心。

這種困惑與挑戰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一些發達國家,學校的管理者比我們更早地遇到了這一問題,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欺騙和搶劫的對象。日本的一些中學向家長致信呼籲,中學生原則上不應擁有手機,希望家長立即與電話公司解約。

上海市建平中學是國內最早針對學生使用手機問題採取管理措施的學校。2003年12月1日,湖南師大附中推行「校園文明規約」,提倡學生不要把手機帶入學校,並在校園內安裝了60台磁卡電話,方便學生與家人聯系。長沙市一中也准備在今年上學期進一步完善學生使用手機的相關規定,並把手機的使用問題作為信息時代下的德育課題開展研究。

隨著調查的逐漸深入,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圍繞中學校園手機所引發的爭論,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手機本身,其背後,還涉及到教育觀念、教育手段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因為現代學校早已不是封閉孤立的,而是信息開放時代下的一個社會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長及社會在選擇採取相應措施之前,應該多從是否能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角度權衡利弊。

寧波:禁止學生帶手機違者扣分

今年9月份以前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內10個高中生,7個有手機,但如今卻找不著一個學生在公開場合使用手機。因學校規定:任何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一經發現,扣押後交家長,並且扣班級競賽分每人次5分,扣個人品行考核分5分,屢教不改者處行政警告以上處分。

校方推行這項規定之前,就料到有學生不願接受,便發出「致家長的一封信」,讓每個家長對這項校規寫上反饋意見,沒有一個家長對此項校規提出反對。

這項規定出台並實施後,共有50餘個學生被處罰。現在還有近25%的學生在「負隅頑抗」,偷偷地使用手機:公開場合不用,回到寢室就開機。短短1個月,學生手機擁有率就下降了50%,校方對這個結果表示滿意。

美國:為校園手機立法

大約在10年前,美國各州的學區紛紛制定規則(有些是州議會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締在校學生使用傳呼機和手機。主要理由有三:1.傳呼機和手機有助於在校園的販毒活動;2.傳呼機和手機有助於黑社會或地下組織在校園的發展壯大;3.傳呼機和手機會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造成極大的干擾。

美國一個叫「全國校園安全和保安服務」的咨詢組織聲稱,雖然使用手機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方便,但手機對正常教學造成嚴重干擾,還頻繁出現學生用手機惡作劇造成恐慌。另外,如果學校真的出現恐怖活動,所有有手機的學生一起打電話,很可能造成手機系統的癱瘓,使用手機也有引爆炸彈的危險。

在美國,反對在校園使用手機的力量很強。目前美國大部分學校不允許學生使用手機。喬治亞州在下午3時放學之前嚴禁學生使用手機。一旦學生違反規定,老師可以將手機沒收,並對當事者進行違紀處理。

芬蘭:禁止向青少年推銷手機

芬蘭市場法院近日決定,禁止芬蘭無線通訊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銷手機入網等移動通信服務。如果違反這一禁令,將被處以10萬歐元的罰款。

去年秋天以來,芬蘭電信運營商無線通訊公司為了增加用戶,直接通過郵寄信件的方式向青少年本人推銷移動通信服務項目,同時寄去入網合同和入網卡。由於未成年的孩子在經濟上不具備支付能力,其手機費賬單一般由家長支付。許多家長向芬蘭消費管理局反映了這一情況。消費事務專員立即出面制止電信運營商的這種不當作法,同時禁止所有電信運營商向未成年人直接推銷移動通信服務。

芬蘭十分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芬蘭消費管理局的負責人消費事務專員專門負責監督為保護消費者而制定的法律和法規的執行情況,在規范和凈化市場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個方觀點:

家長:手機「遙控」孩子

主張給孩子買手機的家長,其目的是為了隨時能找到孩子;孩子一旦遇到危險能及時用手機求助。

王女士在兒子讀小學五年級時,就給他買了手機。現在孩子讀初一,所在班級的學生普遍都有了手機。王女士說,從來不讓孩子在上學時帶,只是周末或假期補課時才讓孩子帶手機,主要用於聯系如何接送孩子的問題。

在教育部門工作的張女士認為,在如今信息產業突飛猛進的時代,讓孩子為了回電話穿過幾條街,既不方便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可以給孩子配置手機。

孩子們有了手機,可手機的使用情況真的像家長們預期的那樣嗎?

孩子:手機聯絡同學

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於同學之間聯系或發簡訊的多。

昨日中午,記者在鐵東某初中門口聽到七八個身著校服的中學生正在討論周末怎麼給同學慶祝生日,因擔心臨時有變,一男生隨手從書包里拽出手機說:「到時給我打手機,省得找不著我。」另一位男生也說:「對對,你們打我手機,別打咱家電話,讓我媽知道事兒就多。」

相反,孩子們對父母的電話卻並不感興趣。一位初二的女學生告訴記者,父母動不動就給她打電話,讓她覺得好麻煩。而林先生給兒子買了手機後,發現一有事找兒子,兒子的手機就「關機」。一問理由,不是沒電了就是忘開機了,「反正有一百個理由等著你」,林先生無奈地說。

校方:手機最好別進來

經調查發現,我市絕大多數中學都作出了書面和口頭要求,不提倡中學生進校帶手機。

某校高三路老師說,學校雖然規定不許學生帶手機,但她上課時還是經常會聽到手機鈴聲或者手機簡訊提示聲。她一旦發現會立即沒收該學生的手機,並令其家長來校取回。從沒收手機的情況看,在校生使用手機大都用於接發簡訊息商量課後去哪裡,或是傳看「黃段子」,這可比以前學生之間傳紙條「高級」多了。路老師告訴記者,在校生迷上簡訊後會對學習成績有影響。

『捌』 辯論賽 中學生該不該帶手機 反方理由 越多越好!!

科學研究也顯示,孩子過早的、長時間的使用手機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諸多方面的損害。
1、對兒童大腦神經的潛在危害更加嚴重。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於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於成人。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趙玉峰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英國華威大學的傑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2、對兒童生長發育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北大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杜軍保說,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專家任儀遜介紹,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組織中的含水量比成人豐富,而手機微波具有對水分越多的器官傷害越大的特點,因而,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最大。長時間低頭玩游戲,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此外,長期發簡訊還會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
3、使兒童的思考方式變得單薄。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研究表明,愛發簡訊的青少年,思考問題難以深入,凡事急於求結果,性格比同齡人更沖動。並且,孩子長時間的使用手機,缺少了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樣容易使其內心變得膽小、孤僻,性格變得偏執。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能發簡訊,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4、過早使用手機容易讓兒童和父母產生隔閡並沉迷於游戲。林丹華指出,頻繁給同學、朋友發簡訊,有可能讓孩子們更不會對父母講真心話,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就使得下載游戲更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於游戲中,影響其成長。
5、隨著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過早的讓孩子使用手機極大可能讓其產生盲目的攀比心理。
正方可能會說:手機帶給人們的方便、更加了解全球的最新信息。
反方可以反駁:人的健康重要,還是便捷重要,而且上面也提到手機也會讓人品出問題

『玖』 中學生是否應該帶手機 正方+反方

手機作為中學生一種方便快捷的現代通訊工具,它在學生中的普及使用,既有利,也有弊。
利—中學生用手機,一是方便家長和學生聯系。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向,隨時可聯系掌握,同時,對子女噓寒問暖也方便;二是有利學生與老師溝通,有時課業上的問題,生活中的難題及一些不方便與老師直面交流的問題,通過手機交流免去了膽怯和尷尬;三是有利於同學間交流,有不愉快的事或煩惱,可以與同學發發簡訊,聊聊知心話,既可聊一些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裡話,又能加深同學間的友情。
弊—中學生使用手機,其「弊」顯而易見。過頻地使用手機,其一,學生使用手機我們先不說不利學生的學業,單說課堂上手機突然響起,既擾亂了課堂秩序,分散同學們的精力,又影響了老師講課情緒。在寢室使用手機,既影響同學休息,又耽擱自己的業余時間,鈴聲還成了擾寢的噪音;其二,對心智還不成熟的中學生來說,對手機上的黃色簡訊,難以避其影響,再則手機使用不當就成了處於青春萌動期的談戀愛工具;其三手機屬於貴重物品,對於學生來說,保管不妥,後患不少。
顯然,中學生使用手機有利也有弊,雖然這些「弊」帶給中學生的後患不少,但學校光靠沒收、禁止,那是行不通的,何況禁止學生接觸新事物,掌握使用新工具,這有違我們教育的初衷。因此,如何引導中學生使用手機,讓現代通訊工具為中學生所用,是學校教育的新課題,是學校教育的責任。
回想當初,咱們那時未必有,最好的也就是BP機,還得說是趕上這撥的。所以經過我綜合分析考慮後,覺得中學生使用手機尚未過早。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不應該帶手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