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吳江地理位置好嗎
好
吳江區,位於江蘇省和蘇州市最南端。地處蘇、浙、滬三省市交界處,地理坐專標介於北屬緯30°46′~31°14′、東經120°21′~120°54′,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桐鄉市和湖州市南潯區,西臨太湖,北靠吳中區和崑山市,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崑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地處水鄉河道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
❷ 怎樣介紹吳江的地理位置
蘇州市吳江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江蘇省和蘇州市最南端[1] 。地處蘇、浙、滬三省版市交界處,地理坐標介於北緯權30°46′~31°14′、東經120°21′~120°54′,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桐鄉市和湖州市南潯區,西臨太湖,北靠吳中區和崑山市,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崑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地處水鄉河道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區內的同里古鎮、震澤古鎮、垂虹橋、退思園都是屬於國家著名的旅遊景區,並且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1年吳江市排名全國百強縣第二位[2] 。2012年9月1日正式發文公布成為蘇州市轄區之一。
❸ 吳江市中學的地理位置
地址: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垂虹路172號
❹ 如何提高中學地理地圖教學的實用性王自宇
一、地圖空間認知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引入
在課堂的初始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至關重要,這就自然離不開知識點的引入,而地圖作為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以圖幅和色彩代替了文字,使學生得到注意力得到吸引,在此情況下,將學生的思維潛移默化的代入空間認知中,例如老師要對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進行講解的時候,將其洋流概念、形成原理、性質分類、模式以及分布等一一呈現,但是學生認為概念等均具有抽象性,使得學習的信心消退,但是將其順序轉變,首先向學生將洋流分布圖展現,則會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並且對圖塊中的箭頭走向密切關注,並觀察圖表旁邊的標注,對箭頭的代表性進行了解,並逐漸進入感知的教學情境之中,老師則從各種顏色的箭頭開始著手講解,使學生將空間認知逐漸建立,並將空間比較和定位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如向學生講解澳大利亞暖流的時候,先讓學生對其位置進行搜索,使空間定位於無形之中產生,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提升教學教學和質量,再者就是加強圖和文的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告別單一文字的呆板、抽象和乏味,向形象生動那個轉變,輔助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
(2)承轉
這是一種重要的地理教學行為,它的開展基礎是地理教學理論,並將各個環節藉助藝術性的方法進行串聯,使之渾然一體,拓展學生的心智,地圖作為承轉的重要工具,使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為廣大的教師提供廣闊的創造空間。例如,在講解我國人口遷移問題的時候,讓學生對比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口遷移變化情況,並針對各個時間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將美國1850年的人口遷移示意圖引出,其中地圖就發揮了重要的承轉作用,並且具有自然性,而無需復雜文字的銜接。
(3)歸納
對課堂知識進行適時的歸納和總結,有助於學生形成系統性的知識結構,並且對知識結構進行調整、梳理、歸納和概括,保證了知識點之間的承上啟下,有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促進教學內容的升華和深化,而地圖則是重要的工具。例如講解地震和火山知識的時候,將處於地震帶上的國家向學生一一展現,如古巴、土耳其、美國、智利以及印度尼西亞等,並向學生介紹分布特徵以及形成的原因,並找出各個國家在分布和成因上的異同點,促進知識的歸納梳理和掌握,提升地理學習成效。
二、地圖空間認知應用於地圖題解答
在初中地理學習中,地圖題是地理題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藉助該題型能夠有效的考查學生對圖形的識別能力以及地理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整體地圖能力的提升。其中地圖空間認知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除了對空間認知的規律進行思考之外,還將心象地圖包含其中,保證了學生思考的形象性和快捷性,與文字題型相比較之下更有說服力。而學生通過對圖形觀察,將目標地物空間定位,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認知,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這就要求了學生在平日的學習過程中,必須不斷的總結基礎知識。
三、地圖空間認知教學中GIS的應用
GIS是藉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形成的地圖信息,使地圖語言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並且老師好可以加工和選擇所需的教學地圖內容,並將其隨意的縮放,在相關內容的查找上也具有形象性和便捷性,將空間認知過程完全展現,達到優化課堂和拓展教學內容的目的。例如製作專題地圖時,將GIS作為重要的手段,並且充分的考慮地圖尺度等相關因素,將GIS制圖的共享、便捷性、形象性、靈活性以及多維化優點一一展現,加強教學中學生的地圖空間認知。例如在製作交通圖時,將省道、國道等文件載入,並將不同的顏色和線性設置,將圖例和圖名等相關要素設定,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的建立地理空間認知。
四、結語
通過以上探討,我們得出,在後期的初中地理教學中,老師必須加強學生地理空間認知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使學生將心理表象建立,促進解題和分析問題,進而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的地理學習成效。
作者:趙娟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育才中學
第二篇
一、提升地理素養,讓學生學會識圖
要想在高中地理課堂開展優質高效的地理地圖授課,提高學習效率,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識圖、學會分析,具備一定的識圖分析能力,這是開展地圖教學的基礎工作。對於識圖,教師要教給學生識圖的方法,要做到「授人以漁」。教師要讓每一位同學都必須掌握地圖的幾大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記,等等。在具體的授課中,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如何判定地圖的名稱,了解地圖反應出來的信息,如區域旅遊圖、區域交通圖、資源圖等;能讓學生依據學習知識,判斷地理方位,如經緯度、南北半球、氣候特徵、降雨量、溫度線等;另外還要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問題,讓學生依據地理知識挖掘出地圖中潛在的知識。對於高中生來說,經過初中三年的地理學習,應該具備了一些基礎性的讀圖能力,這時學生可根據圖例講解的文字內容和地圖本身,加強融合,有效地解決問題。
二、樹立用圖意識,提高用圖質量
在高中地理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地理教學時時刻刻也離不開地圖。地圖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地圖上清晰地了解地理知識,還能讓學生通過地圖授課整合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構建知識結構。我們知道,高中地理學習的內容較多,並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習難度較大,很多的知識還超時空、跨區域地存在,有時候學生不易理解。如:在學習經緯線時,很多學生都有不少困惑,真正理解的學生寥寥無幾,他們認為那些虛構的經緯線,根本不存在,為什麼還要研究它們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充分恰當地利用地圖冊或者地球儀就可以直觀地呈現這些知識點,消除學生的疑惑。
三、總結
地圖已經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地理學科的重要標志,地圖不但可以直觀地展示地理知識,形成知識結構,還有利於提高知識的辨識率和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及使用率。在日常的教學中,地理教師一定要樹立地圖教學意識,在開展地圖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來選擇地圖和使用地圖,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和提升學生的識圖能力,讓學生養成自覺用圖的習慣,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及運用能力。
作者:楊雲 單位:江蘇省吳江縣汾湖高級中學
第三篇
一、在藝校地理教學中使用地圖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沒有充分利用教學設施
教學掛圖能夠幫助學生對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徵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教學掛圖的使用,從而無法加深學生對地圖的了解,無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阻礙了學生心靈地圖的創建。
(二)教師缺乏一定的地理素養,無法在黑板上為學生提供簡易的地圖
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有時需要在黑板上進行畫圖,並在畫圖的過程中做適當的講解,但是個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一些原因,不能在黑板上畫圖,即使畫圖了,也不能同時進行解釋,因此無法加深學生對地圖的認識。
(三)教師沒有將地理教材中地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地理教材上會穿插一部分地圖來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使用,但是個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因為缺乏足夠的時間,而不能向學生完整仔細地解釋地圖的含義,從而影響了地圖作用的發揮。
二、如何解決地圖在使用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一)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設施
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足量、優質的地圖,加深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解圖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本文來自於《學周刊》雜志。《學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二)努力提高教師的地理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要想贏得學生的尊重,必須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進而在課堂上能夠清晰准確地為學生講解地圖,加深學生對地圖的理解,幫助學生做題。
(三)教師要將課本中的地圖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
作為地理教師,除了要擁有較為豐富的地理知識,還要在授課過程中將課本中的地圖與課本的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不僅能夠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夠進行圖文轉化、圖圖轉換,提高地理學習成績。
三、結語
為了讓藝校學生的地理成績更上一層樓,在對藝校學生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地圖來加深學生對地圖的認識,提高學生利用地圖、圖標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心靈地圖。同時,在使用地圖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教學設施,增強自身的地理素養,將課本中的地圖與課本中的知識聯系起來,進一步提高藝校學生認識、使用地圖的能力。
❺ 吳江地理位置
吳江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緯30度45分36秒-31度13分41秒,東經120度21分4秒-53分59秒。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和桐鄉市,西臨太湖,北靠蘇州市吳中區,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崑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吳江市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54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15處。具有典型江南水鄉氣息的同里古鎮,以其「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被譽為「東方小威尼斯」,尤以退思園的精巧構思、獨特布局和絕倫神韻而名聞遐邇。退思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與「兩堂三橋」(嘉蔭堂、崇本堂和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融成一體,相得益彰。明清商業街、羅星洲、南國茶樓、珍珠塔和陳去病故居等都已成了同里景緻的新亮點。同時吳江薈萃了盛澤先蠶祠、震澤慈雲寺塔、黎里柳亞子故居、松陵垂虹橋遺址等一大批人文古跡和風景名勝。吳江的古運河風光帶、環太湖旅遊圈和肖甸湖省級森林公園以其自然的優美景色和嫵媚風光也越來越成為人們觀光旅遊、回歸自然的勝地。在出口額中,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為29.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8.2%。至年末全市有4家企業列入全國進出口企業500強,2 家企業列入全國出口企業200強,有4家企業列入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全年新增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62家,總數達195家,全市開展進出口業務的企業為349家
❻ 吳江區的地理
吳江全抄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氣壓1015.7hpa,年平均風速3.2M/S。 風向 :常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夏季),其次為西北風(冬季);無霜期200~240天;年日照45%。 適合農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長,全境無山,地勢低平,自東北向西南緩慢傾斜,南北高差2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3.2~4.0米,最高處5.5米,極低處1.0米以下。
❼ 吳江市有那些私立高中
吳江市高級中學,吳江中學。私里的目前沒有。不過隨著外地人口湧入吳江過多,以後也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