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駿景中學
廣州市駿景中學創辦於2000年8月,座落在天河區中山大道的駿景花園內,學校佔地面積一萬二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七千多平方...駿景中學以「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為辦學精神,努力把學校辦成天河區現代化教育中心的窗口學校廣州市駿景中學創辦於2000年8月,座落在天河區中山大道的駿景花園內,學校
佔地面積一萬二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十九個教學班。學校設有現代化的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標本室、化學實驗室、學術報告廳、音樂舞蹈室、網路教室、紅外線語音系統等,還有標準的田徑場、排球場、網球場等;此外還建起了校園網,現代化的配套設施為教育教學和學校的管理提供了有效平台。
學校現有學生近1000人,教職員工66人,教師全部都是本科以上學歷。
學校先後被省、市、區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無煙學校」、「天河區中小學德育
工作
先進單位」、「天河區初中辦學質量二等獎」、「天河區初中畢業班工作二等獎」、「廣州市先進班集體」、「天河區
優秀共青團支部」等。教師們有不少論文在國家、省、市級雜志上發表。還有5位教師承擔了市級公開課。
學校
參加了葉瀾教授主持的全國「十五」重點課題的「新基礎教育推廣性研究」實驗和蔣鳴和教授主持的「校本
培訓
實驗」兩個國家級課題,並受到專家們的高度贊許,體現了學校「以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指導思想。
駿景中學以「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為辦學精神,努力把學校辦成天河區現代化教育中心的窗口學校。駿景中學已有兩屆學生參加廣州市初中升
高中
統一考試,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考上廣州市示範性高中的比率達到40%,有兩位同學分別取得化學、物理單科狀元。
http://post.8j.com/comm/common/bizMap.jsp?id=10275291&code=020
廣州市駿景中學(以下簡稱「駿景中學」)自建校以來,全力建設以綠色、人文、科技為特色的現代化學校。駿景中學注重環境教育,2003年11月通過廣州市綠色學校評估,並注意對所在的社區進行環保思想和環保行為的滲透與輻射,現已逐漸形成了「全員參與、全程滲透、全面輻射」的特色。今年,駿景中學申請創建廣東省級綠色學校,可持續教育理念融入了學校發展進程中,成為一種推進力量。
學校領導重視環境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形式,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位於廣州市全國模範住宅小區——駿景花園的駿景中學創辦於2000年8月,現已成為廣州市天河區的一所窗口學校。建校以來,學校領導將環境教育放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高度去認識,貫徹執行《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並納入學校長期的議事日程。
2000年以來,在由校長、主任、教師、學生代表、學生家長組成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領導下,駿景中學從教育、教學、行政、後勤各層面,將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具體落實到有關職能部門、有關年級的工作計劃中,強化提高教師環境素質,探索環境教育的多種形式,形成了完善的學校環境教育實施體系。
課堂教學活動是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們除了在課堂上講授環境知識外,還挖掘教材里蘊含的環境知識,並將其與生活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生動的環境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語文教師經常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科組老師在教《斑羚飛渡》時,不僅利用課文適時進行保護羚羊的教育,還引用了同類文章《藏羚羊跪拜》、視頻文件《可可西里》進行拓展閱讀,進一步深化同學們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意識。同時,還組織學生參加徵文比賽、作文,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
政治科組老師結合教學,介紹《環境保護法》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如《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雜訊污染防治條例》以及《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使學生學會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享受良好環境的權益。
在地理教學中,以環境——資源——人類活動為線索,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聯系所涉及的知識,講解土地破壞、耕地減少、濫砍濫伐、傳統能源對大氣的嚴重污染,本市的空氣污染原因、城市人口和人口問題等;生物教學講植樹在環境中的作用、綠化、光合作用與凈化空氣、植樹造林、生態平衡等知識;化學科教師講解水的污染和防治水和人類的關系等問題;物理科教師結合學生學習聲學內容,調查室內和街市雜訊來源,還調查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等問題……
營造環境教育的氛圍,打造綠色校園文化,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好環境的熏陶
駿景中學是一所佔地面積僅12000多平方米的小學校,但濃郁的綠色校園環境時時洋溢在這樣一個小而井然有序、優美雅緻的校園中。
師生巧設計,搞好校園規劃。為了有效地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學校教師發動學生開動腦筋,共同設計校園文化,讓學校的牆壁會「說話」。學校在教學樓的每一層都精心布置了系列宣傳畫,如民族風情篇、愛我家園篇、心理健康篇、環境教育篇等。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進行了充分的利用,別具匠心地建造了生物園、地理園、耕作園、蔭生植物區,書法長廊、文化長廊、閱報欄、法制教育專欄、環境教育專欄、學生作品展覽專欄、健康路、「小橋流水」等,還利用學校外牆刻制了世界地圖、安置了外牆綠化,使學校看起來「步步是圖畫,處處是風景」,讓學校的每一處都成為教育引導學生的資源,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抓好行為規范,落實校園環保。駿景中學處於城郊結合部,大部分學生是農家子弟,他們在穿著整潔、愛護環境方面意識欠缺,校領導意識到應教育學生注重儀容儀表,愛護校園一草一木。因此,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行為規范教育,要求學生回校必須穿著統一的校服,舉止文明得體,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對同學互助友愛。愛護學校的環境,不隨地亂丟垃圾,養成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
創建綠色班級,促進班級軟環境建設。學校給學生提供的,主要是學習生活的硬環境。為了促進班級軟環境的建設,使學生有一個更優美、更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駿景中學自開辦之日起就實行了「創建綠色班級」的活動。學校為每個班級提供了榮譽欄、學習欄、牆報,各班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充分發動學生去設計、美化課室,每個月學校德育部門都定期對班級文化(綠化、凈化、美化)進行評比,對優勝班級進行表彰獎勵。通過這些活動,促進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班集體榮譽觀念的形成,同時也使班級更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
以櫥窗黑板為陣地,宣傳環境保護。學校內的宣傳櫥窗和黑板報是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宣傳陣地,學校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和條件對學生進行環境宣傳。每學期班級都會出一期至兩期環境教育專刊,學校還發動師生動手撰寫稿件、摘編或剪貼報刊上的文章資料,自己動手布置學校的環保宣傳櫥窗。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參與,使學校的環保宣傳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以活動為載體實施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保實踐能力
幾年來,駿景中學成立了各類科技活動小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研究性學習活動。學校的生物小組在「非典」橫行時期,與廣州市動植物進出口檢疫研究所的專家聯系,開展了對「非典」病毒的初步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一定價值的結論,受到了專家們的極大肯定。物理小組進行了節能、節電、降噪等方面的小實驗。另外,其他各種課外活動小組結合環境保護的內容開展活動,如外語小組編出了環保內容的牆報;文藝小組排演了宣傳環境保護的節目;文學、美術小組進行環境保護作品的創作等等。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環境教育實踐活動,學生的環境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結合「世界環境日」、「植樹節」、「愛鳥周」、「無煙日」等與環保有關的節日,學校開展愛樹護樹、保護益鳥、採集樹種等教育活動。如2004年3月,學校組織初一(3)班全體同學,參加了天河區團委在植樹節組織的「種下一棵樹,種下一片希望」的活動,同時組織每班在校園開展植樹活動;2004年6月23日,駿景中學的「環保小天使」到廣州市天河棠下「好又多」平價廣場,開展以「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2005年6月2日,學校組織全校學生開展了「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新一代」的聯合簽名活動;2005年11月26日,郭世莉校長組織帶領初二級全體學生,參加了廣州市禁毒委員會在天河宏城廣場舉行的禁毒簽名活動。
同時,學校還組織學生去肇慶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參加了生物環境夏令營活動,教學生辨認植物,提高了學生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與社區互動,讓綠色環保思想惠及社區居民,促進社區綠色文明的發展
為了帶動社區發展,學校還將環境教育活動從校內延伸到了校外,環境活動的影響輻射到社區,促進了社區的綠色文明。
幾年來,駿景中學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科技活動小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研究性學習活動,並聘請了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廣州市綠色社區研究所的成員之一的賴雲博士擔任學校的環境教育研究性學習的指導專家,指導學校如何依託駿景社區,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生態教育活動。例如,地理環境監測小組對學校附近的大氣、水、雜訊等項目進行監測,並對駿景花園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寫出了許多研究性學習報告,對社區、學校的生態環境建設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贊揚。生物小組對駿景花園和駿景中學的動植物生長情況進行觀察研究,並對校園內的花草樹木進行了掛牌活動。
與社區居民互動,開展「共創綠色家庭」活動。2006年國慶假期,學校要求初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父母、親戚進行吸煙有害健康、保護野生動物、不吃野生動物、毒品危害等方面的宣傳,家長針對小孩的宣傳寫出了自己的感言。通過這一活動,提高了社區家庭的綠色環保意識。
了解小區現狀,提出環保建言。寒暑假期間,學校要求學生了解村、小區環境衛生情況,向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寫出總結,提出建議,致函村或小區並請求答復和落實。這一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環境意識,同時也促進了社區的環境發展。
與社區聯手,進行環保宣傳活動。學校綠色小天使先後在社區開展了「碧水藍天、清新空氣你我共享」、「保護母親河——珠江」、「綠色種子1+1」、「宣傳環保,共建綠色社區」等宣傳活動。2006年10月21日,學校德育部門與駿景花園居委會、駿景花園管理處一道,組織學校40餘名同學在駿景社區舉辦了一次大型的「宣傳環保,共建綠色社區」的環保宣傳活動。為了保證活動有效實施,政教部門制定了詳盡了行動方案並擬寫了環保倡議書,同時發動學校團委、學生會幹部准備宣傳資料、游戲等,學校也為這次活動劃撥了專門資金,製作了宣傳展板、橫幅,安排了相關老師進行拍照。在活動中,學校師生利用宣讀倡議書、開展環保知識調查問卷、環保咨詢、環保小游戲等形式,對社區居民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宣傳,受到了社區居民及管理部門的高度評價和贊揚。
駿景中學師生在創建綠色文明校園、促進綠色文明社區方面做了不懈的探索與努力。多年來的實踐讓師生意識到,環境教育要納入到素質教育的大框架之中。這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一項不可缺少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及全面素質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駿景中學將更加持久地做好環境教育工作,培養師生善待環境的價值觀和情感,讓綠色文明陶冶師生,促進社區發展!
http://post.8j.com/comm/common/bizMap.jsp?id=10275291&code=020
Ⅱ 江門市棠下高中部 五邑通 填 :棠下中學:還是:棠下三中:,學校蓋章是什麼學校。。
填棠下中學,學校蓋章系去你所在學校度穩校長或負責d老師,叫老師幫你蓋章,就OK啦!
Ⅲ 廣州市海珠區有哪些省一級小學
海珠區共有212所小學~一級小學40幾個~
南村路小學
海珠區復興二馬路1-1號
廣州市海珠區赤沙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赤沙村大路巷1號
廣州市海珠區綠翠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上渡路蕙柏街16號
廣州市海珠區曉港灣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東曉南路曉港灣商住區英華街151號
廣州市海珠區海聯路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建基路77號
廣州市海珠區鳳江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鷺江西街32號
曉園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泰沙路50號
昌崗東路小學
海珠區昌崗東路264號
大江苑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 新港西路大江沖南賢大街20號
廣州市海珠萬松園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江南大道中萬松路35號
菩提路小學
海珠區工業大道菩提路6號
黃埔小學
廣州市新港東路培育園10號
廣州市海珠區赤崗東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石榴崗路信步中街18號
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 江南大道中穗花南街14號
廣州市海珠區聚德西路小學
海珠區赤崗大塘聚德花苑西橫街2號510300
海珠區新洲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94號
廣州市海珠區北山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北山橋頭大街8號
海珠區赤崗小學 赤崗二街24號
廣州市海珠區小洲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華洲街瀛洲路113號
廣州市海珠區鶴鳴五巷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二龍街鶴鳴五巷9號
廣州市海珠區三窖小學
海珠區南洲路49號
2 廣州市海珠區濱江中路第二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濱江橫二路6號
3 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上涌東約新一巷18號
客村小學
廣州大道南702-706號
衛國堯紀念小學
海珠區南洲路瀝滘五約後街5號
聚德東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赤崗大塘東路30—32號
琶洲小學
廣州市新港東路琶洲村細崗5巷1號
土華小學
海珠區土華村新路大街10號之1(近土華幼兒園)
侖頭小學
海珠區侖頭村啟明坊外街10號
新港中路小學
新港中路新市興路19號
寶賢大街小學
海珠區寶崗大道163號
同福中路第1小學 發
廣東省.廣州市同福中路伍家祠道45號
前進路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基立新村東17
龍潭小學
珠區龍潭西約西大街23號
曉港東馬路小學
海珠區曉港東一馬路38號
石溪劬勞小學
工業大道南石溪沖邊街1號之五
濱江中路第一小學
濱江中路360號
江南新村第2小學
江南西路紫玉大街18號
廣州市新港路小學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20號
濱江東路第2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 濱江東路474號
Ⅳ 江門蓬江區各初中、職中、高中校長聯系方式和郵箱地址
蓬江區的高中有:培英高級中學、棠下中學、第一職中普高班。 其中的棠下中學是距離市區較遠的… 希望以上的對你有用
Ⅳ 廣州市天河職業高級中學的辦學模式
學校秉承「知行合一 德厚技高」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和青年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作為辦學理念,堅持常規立教,科研興校,特色建校,不斷推進教育創新,探索和建立以情感為紐帶的「激發自尊、樹立信心、發展個性、健全人格」的期望育人模式;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社會、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的專業建設方針;堅持「課程指向人的發展,滿足學生的潛能發揮和個性張揚」的課程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培養和訓練為主線」的互動式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突出「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初步建立起了「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辦學模式,實現了職業高中「升學有希望、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終身學習有基礎」的培養目標,形成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計算機教育、藝術教育、環境教育和英語教學的辦學特色。近十年,學生專業技術鑒定通過率、畢業率、就業率均在96%以上,體育達標率100%,畢業班工作連年分獲廣州市職業高中一等獎、廣州市天河區高中畢業班工作特等獎。天河職中成為青年學生成才、發展的搖籃。
學校招生立足天河區,面向全廣州市,同時也兼顧招收外省外地學生入學(外地學生可學校住宿);此外,學校還接受廣州市政府委託,每年招收廣東省梅州地區(平遠、豐順、興寧、五華、大埔、蕉嶺、梅縣)學生免費入學,承擔廣州市對口梅州市扶貧助學工作。
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天河職中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推進教育創新,繼續深化改革,提高質量,不斷激發辦學活力,實現「十一五」期間創建廣東省示範性職業學校的奮斗目標。
學校地址:(沙河總校區)廣州市廣州大道中1247號
(棠德校區)廣州市天河區棠下棠德路121號(棠德花苑內)
校長:戚韶梅
黨總支書記:林衍斌
副校長:晏興耀劉達君 甄斌媚 張 毅
Ⅵ 廣州市白雲區太和中學好嗎
如果住在太和鎮,除了太和中學,還有市115中學比太中好一點。另外廣州市培英中學(太和校區)更好。
Ⅶ 江門棠下中學尖子班要多少分才能進
大概630左右,鍾永發(棠下中學高中部校長)說的,我是初中部外鎮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