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來安縣雷官中學教師

來安縣雷官中學教師

發布時間:2021-01-23 19:15:30

⑴ 來安縣的境域

漢時建陽縣境東南界棠邑(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南界全椒,北界盱眙,東北界東陽(今安徽省天長市),西北界東城(今安徽省定遠縣)。
唐時永陽縣境西南界清流,北界盱眙,東北界天長,東南界六合,縣地東西寬度不一,南北長160里。
清時來安縣系唐時永陽縣地,經當時測定,縣治(今新安鎮)東至界首橋(施官橋)六合縣界25里;南至三汊河(今汊河集)江浦縣(今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界70里;西至腰鋪橋滁州(今滁州市)界20里;北至長店橋(位於今古城集北)盱眙縣界90里;東南到張家堡渡江浦縣界70里,到雷官集界牌六合縣界50里;西南到烏衣河滁州界60里,到界牌墩滁州界20里:西北到三界市滁州界及盱眙,定遠縣界70里,到嘉山(今安徽省明光市)、盱眙縣界50里;東北到三山天長縣界80里,到白塔鎮(今半塔集)盱眙縣界70里。
民國29年(1940年)測定,來安縣縣城東至六合縣境21里,西至滁縣縣境14里,南至江浦縣境56里,北至盱眙縣境67里,東南至六合縣境40里,西南至滁縣縣境15里,東北至盱眙縣境61里,西北至嘉山縣境55里。 宋代,來安縣劃有5鄉、26里、20都,90保。萬善鄉置4里、3都、14保,嘉山鄉置6里、5都、20保,會同鄉置6里、4都、19保,來蘇鄉置5里、4都、18保,翔鸞鄉置5里、4都、19保。
元代劃有3鄉22都。東南鄉置10都,西鄉和北鄉各置6都。
明代劃有7都。一都在縣南延塘寺一帶,二都在縣東杜家集龍山一帶,三都在縣南三城寺月塘一帶,四都在縣南水口集一帶,五都在縣西壘子墩一帶,六都在縣北古城集一帶,七都在縣南金剛寺一帶。
清初沿襲明制,仍劃7都。後改為48保,清乾隆年間減至44保,其中5個街保、39個鄉保。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劃有4鄉、44堡,另有6個鎮市。光緒33年,劃有40堡,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七里墩、清凈庵、水口鎮、相官集、何家崗、武家集、馬神廟、雍家巷、大營集、大雅寺、程家集、大王廟、大樹李、彭崗鋪、小東岳廟、杜家集、施官橋西、堰塘、龐家河、張山集、石固集、白塔集、五里墩、舜山集、屯倉集、寶山集、古城鎮、楊山集、復興集、張浦營、嘉山集、嚴家集、三界、卓家集、八石山、永興寺、白岩寺、三城寺、伏家灣、尹家集。
民國21年(1932年)劃有5個區,43個鄉、19個鎮市。一區駐縣城,轄7個鄉、4個鎮市;二區駐杜家集,轄10個鄉、1個鎮市;三區駐水口集,轄13個鄉、7個鎮市;四區駐永興寺,轄6個鄉、4個鎮市;5區駐屯倉,轄7個鄉、3個鎮市。
民國24年劃有19個聯保、120個保、1387個甲。
民國25年劃有3個區、11個鄉鎮、121個保,1428個甲。
民國27年4月劃為3個區。第一區駐縣城,第二區駐水口鎮,第三區駐屯倉集。
民國29年3月15日,來安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全縣劃為3個區,23個鄉;3個區即城區、水口區和復興區。
同年8月半塔直屬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全區劃為27個鄉(其中一部分今屬天長、盱眙縣)。
民國32年1月來六辦事處成立後,來六地區劃有1個鎮市,10個區;1個鎮市即竹鎮市,10個區即半塔區,屯舜區、水口區、張山區、竹鎮區、馬集區、陳橋區、大英區、相官區和雷官區。
民國38年1月來安縣解放時,劃有7個區、71個鄉鎮。7個區即城區、張山區、雷官區、相官區、半塔區、屯舜區和水口區。
1951年劃有5個區65個鎮鄉。5個區即城區、半塔區、施官區、大英區和水口區。65個鎮鄉即新安鎮、新河鄉、黃壩鄉、毛橋鄉、岱山鄉、張山鄉、頓丘鄉、龐河鄉、寶山鄉、永興鄉、菱塘鄉、啟瑞鄉、復興鄉、舜山鄉、十里鄉(以上屬城區)、半塔鄉、玉明鄉、馬頭鄉、馬廠鄉、殿發鄉、鐵佛鄉,志凡鄉、陡山鄉、餅店鄉、屯倉鄉、寶山鄉、王集鄉、興隆鄉、魚塘鄉、松郢鄉(以上屬半塔區)、施官鄉、雷官鄉,煙陳鄉、橋西鄉、彭崗鄉、龍山鄉、曲澗鄉、青龍鄉,周渡鄉、中所鄉、杜戴鄉、堰塘鄉。三岔鄉(以上屬施官區)、大英鄉、相官鄉、汊河鄉、程集鄉、文山鄉、五岔鄉、肖官鄉、橋灣鄉、廣佛鄉、王來鄉、大雅鄉(以上屬大英區)、水口鄉、水東鄉、水西鄉、儲茂鄉、伏灣鄉、廣大鄉、三城鄉、清水鄉、武集鄉、周球鄉、雍巷鄉(以上屬水口區)。
1956年劃有5個直屬鎮鄉、3個區、24個鄉。5個直屬鎮鄉即新安鎮、新河鄉、雙塘鄉、舜山鄉和啟瑞鄉。3個區即半塔區、施官區和水口區。24個鄉即半塔鄉、殿發鄉、興隆鄉、玉明鄉、志凡鄉、寶山鄉、長山鄉(以上屆半塔區)、施官鄉、張山鄉、頓丘鄉、龍山鄉、雷官鄉、獨山鄉、煙陳鄉、三岔鄉、堰塘鄉(以上屬施官區)、水口鄉、大英鄉、汊河鄉、文山鄉、相官鄉、武集鄉、廣大鄉、伏灣鄉(以上屬水口區)。
1957年撤區並鄉後,全縣劃為22個鄉鎮,它們是新安鎮、半塔鄉、殿發鄉、興隆鄉、玉明鄉、志凡鄉、寶山鄉、長山鄉、施官鄉、雷官鄉、龍山鄉、張山鄉、三岔鄉、水口鄉、相官鄉、武集鄉、汊河鄉、大英鄉、廣大鄉、新河鄉、舜山鄉、復興鄉。
1958年撤銷鄉的建制,成立新安、半塔、玉明、屯倉、舜山、張山、施官、武集、水口,相官、廣大、大英、汊河、雷官等14個人民公社。
1962年恢復區、鎮建制,全縣劃為4個區、1個鎮、19個人民公社。4個區、1個鎮即城區、半塔區、施官區、相官區和新安鎮。19個人民公社即新河公社、復興公社、舜山公社、張山公社(以上屬城區)、半塔公社、大余郢公社、興隆公社、屯倉公社、玉明公社(以上屬半塔區)、施官公社、獨山公社、龍山公社、雷官公社、武集公社(以上屬施官區)、相官公社、水口公社、大英公社、廣大公社、汊河公社(以上屬相官區)。
1964年3月,析地增設文山、三城、煙陳和長山4個人民公社。1973年和1975年,又析地增設西武和十二里半兩個人民公社。
1979年全縣劃分5個區、1個鎮、26個人民公社。5個區1個鎮即城區、半塔區、施官區、大英區、水口區和新安鎮,26個人民公社即新河公社、雙塘公社、復興公社,舜山公社、張山公社(以上屬城區)、半塔公社、長山公社、大余郢公社、楊郢公社、邵集公社、興隆公社(以上為半塔區)、施官公社、西武公社、龍山公社、煙陳公社、獨山公社(以上屬施官區)、大英公社、雷官公社、相官公社、文山公社、汊河公社(以上為大英區)、水口公社、三城公社、廣大公社、武集公社、十二里半公社(以上屬水口區)。
1983年3月政社分開,全縣劃為26個鄉,原人民公社名稱即鄉名稱。
1984年3月,半塔鄉改為半塔鎮。
1985年5月,從獨山鄉析地設置磁山鄉。同年,水口、汊河2個鄉改為區轄鎮。這一年,來安縣共有5個區、28個鄉鎮。5個區即城區、半塔區、施官區、水口區和大英區。28個鄉鎮即復興集鄉、舜山鄉、雙塘鄉、張山鄉、新河鄉(以上屬城區)、楊郢鄉、邵集鄉、大余郢鄉、興隆鄉、長山鄉(以上屬半塔區)、龍山鄉、西武鄉、施官鄉、獨山鄉、磁山鄉(以上屬施官鄉)、武集鄉,十二里半鄉、相官鄉,三城鄉、廣大鄉、水口鎮(以上屬水口區)、大英鄉、雷官鄉、煙陳鄉、文山鄉、汊河鎮(以上為大英區)、半塔鎮(縣轄鎮)、新安鎮(建制鎮)。
1986年,全縣有5個區,4個鎮,24個鄉,273個村,4個居民區(居委會)。
1992年2月實施撤區並鄉工作。原城區、半塔區、施官區、水口區、大英區5個區撤銷。撤並的鄉鎮是:新安鎮、新河鄉、西武鄉的南沛村、紅豐村合並為新安鎮;半塔鎮、大余郢鄉合並為半塔鎮;水口鎮、十二里半鄉合並為水口鎮;汊河鎮、文山鄉合並為汊河鎮;施官鄉、龍山鄉、西武鄉的西武、陸巷、陸郢、頓邱、丁橋、壩西等6個村合並為施官鎮;張山鄉、長山鄉合並為張山鄉;舜山鄉、復興集鄉合並為舜山鄉;雷官鄉、煙陳鄉合並為雷官鎮;獨山鄉、磁山鄉合並為獨山鄉;三城鄉、廣大鄉合並為三城鄉;邵集鄉、楊郢鄉、興隆鄉、武集鄉、雙塘鄉等5個鄉不變。大英鄉、相官鄉改為大英鎮、相官鎮。至此,來安縣有8個鎮、9個鄉。
1992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來安縣第八屆委員會第30次常委會研究決定,在被撤並的原鄉鎮設辦事處(新河鄉除外),10個辦事處中復興集為正科級,其餘9個(文山、廣大、十二里半、煙陳、磁山、龍山、西武、大余郢、長山辦事處)為副科級。至此,來安縣有8個鎮、9個鄉、10個辦事處。即:新安鎮、半塔鎮、水口鎮、汊河鎮、施官鎮、雷官鎮、大英鎮、相官鎮、雙塘鄉、舜山鄉、張山鄉、楊郢鄉、邵集鄉、興隆鄉、獨山鄉、武集鄉、三城鄉、復興集辦事處、文山辦事處、廣大辦事處、十二里半辦事處、煙陳辦事處、磁山辦事處、龍山辦事處、西武辦事處、大余郢辦事處、長山辦事處。
1993年6月17日,縣委決定將10個辦事處恢復為鄉人民政府,行使鄉一級政府職權。此時,來安縣有27個鄉鎮。
1994年9月29日,中共第9屆縣委第21次常委會決定,10個辦事處報省地名辦公室,請求恢復鄉建制。
2001年11月,原10個辦事處中,龍山經省地名辦公室批准恢復鄉建制,其餘9個被撤銷。至此,全縣有18個鄉鎮,即:新安鎮、半塔鎮、楊郢鄉、興隆鄉、邵集鄉、雙塘鄉、舜山鄉、張山鄉、龍山鄉、施官鎮、獨山鄉、武集鄉、相官鎮、水口鎮、雷官鎮、汊河鎮、大英鎮、三城鄉。
2005年,全縣有8個鎮,10個鄉,276個村,19個居民區(居委會)。
2007年5月10日,安徽省民政廳《關於同意來安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一、將雙塘鄉、新安鎮整建制合並,設立新的新安鎮。轄18個社區居委會、21個村委會,面積131.6平方千米,人口100456人。鎮政府駐新安(原新安鎮政府駐地)。二、將邵集鄉、興隆鄉、半塔鎮整建制合並,設立新的半塔鎮。轄2個社區居委會、46個村委會,面積287.3平方千米,人口72707人。鎮政府駐半塔(原半塔鎮政府駐地)。三、將龍山鄉、施官鎮整建制合並,設立新的施官鎮。轄26個村委會,面積141.5平方千米,人口42636人。鎮政府駐施官(原施官鎮政府駐地)。四、將武集鄉、水口鎮整建制合並,設立新的水口鎮。轄35個村委會,面積188.4平方千米,人口57890人。鎮政府駐水口(原水口鎮政府駐地)。五、將相官鎮、汊河鎮整建制合並,設立新的汊河鎮。轄31個村委會,面積109.8平方千米,人口39313人。鎮政府駐汊河(原汊河鎮政府駐地)。六、撤銷舜山鄉,設立舜山鎮。轄20個村委會,面積148.5平方千米,人口36645人。鎮政府駐舜山(原舜山鄉政府駐地)。七、保留雷官鎮、大英鎮、獨山鄉、三城鄉、張山鄉、楊郢鄉。

2007年行政區劃,來政辦(2007)32號《轉發省民政廳<關於同意來安縣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的通知》。

⑵ 滁州有什麼好吃的特色

1、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水鄉小鎮雷官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因其產專地來屬安縣雷官集而得名。起源於清同治年間,板鴨製作採用宰、鹵、晾、煮四道工序。板鴨外表色澤光潔,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膩,松嫩可口,鹹淡適中,味鮮醇香,誘人進食。

2、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滁州市特色傳統名菜,鳳陽當地稱:「瓤豆腐」(瓤發第三聲,意內有餡料)。成菜色澤紅潤,餡料咸鮮,豆腐球整體形味似櫻桃。

3、京彩松花皮蛋

京彩松花皮蛋早在清代即有製作。蛋體透明,呈松花紋狀,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內外同行業質量評比中屢次奪魁。1983年被評為省出口糖心皮蛋優質第一名,在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頗負盛名。

4、周崗雪棗

周崗雪棗主料為糯米、麵粉,配料有白糖、黃豆、菜油。傳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創,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5、管壩牛肉

管壩牛肉,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傳統清真菜餚,名聞江淮。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

⑶ 請問合帊到來安縣雷官小學怎麼乘車

似乎沒有「合帊」。

可詢問當地汽車站。

或在網路地圖上,

定好起點和終點,

一搜索就有了。

祝你好運。

⑷ 安徽省來安縣雷官鎮高場多少人口

這個只有當地政府才知道,有些證的人口在網上能查得到,一個村的人口只有當地派出所和政府知道。

⑸ 雷官到來安還有多少公里

約28.8公里/1小時1分鍾

⑹ 來安縣的雷官到南京的汽車是幾點,有哪幾班

雷官到南京一天四班5:30 ,6:30,10:00,13:00
南京到雷官一天也是四班,7:50,10:00,13:30,15:30,車停在夫子廟白鷺洲公園停車場

⑺ 滁州市雷官板鴨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滁州市雷官板鴨有限源公司成立於2013年03月21日。
法定代表人:費學金
成立時間:2013-03-2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112200002405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來安縣雷官鎮文明街8號(原雷官板鴨廠)

⑻ 來安縣的三城中學,文山中學,雷官中學,大余郢中學,舜山中學那個好環境待遇好

三城、文山中學都太遠了,而且教學我覺得不怎麼樣,大余郢中學和舜山中學都還不錯,相對而言我更傾向於舜山中學

閱讀全文

與來安縣雷官中學教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