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學生清明節朗誦稿
清明的雨呀紛紛揚揚,
是我們的熱淚湧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們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禮!為您歌唱。
我們就像紀念碑邊的小松樹。
時刻守衛在您的身旁,
我們就像墓地上的鮮花,
向您送去問侯,向您送去芬芳。
清明的雨呀是點點滴滴的音符,
譜寫出英雄的篇章。
(二) 想當年,抗日的烽火燃燒大地,
在腥風血雨的日子裡,
多少將士迎著風雨英勇出擊。
為了華夏的錦綉河山,
他們面對敵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抗戰換來了壯烈的勝利。
想當年,解放戰爭的軍號響徹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槍林彈雨中所向無敵,
為了華夏兒女的翻身解放,
他們高舉火炬沖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億萬人民心中點燃。
(三) 在白雪皚皚的森林裡,
有楊靖宇將軍住過的茅草房:
在波濤滾滾的贛江旁,
有方誌敏同志戰斗過的山岡。
那十三歲的王二小啊!
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他的鮮血卻染紅了一座大山。
那十五歲的劉胡蘭啊
昂首挺胸走向敵人的鍘刀邊,
她的英名至今代代相傳。
(四)翻開中華民旅的歷史,
有多少從容就義、壯烈犧牲的英雄;
走進松柏蒼翠的烈士陵園,
有多少烈士的英靈在這里長眠。
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瀚,還有後來人。
(五) 每當我們朗誦這些正義歌.
熱血奔騰在心中,
山島啼,紅花開,陽光照大地,
東風吹,松枝擺,浩氣依然在。
胸前的紅領巾映著陽光,
就象先烈的忠貞、剛強,
一朵白花一個心願,一朵白花一個問安,
凝聚著每一個少先隊員的敬仰,
編織著每個小夥伴的誓言。
(六) 放心吧,敬愛的先烈,
您的遺願我們來實現。
我們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我們有一股火一樣的情,
讓我們高高地舉起手臂,
向您庄嚴宣誓:
學會做人,
學會求知,
學會健體,
學會審美,
學會勞動,
學會創造,
學會生存。
⑵ 關於清明節,作為中學生我們能夠為國家做什麼貢獻和真愛生命
清明節,學校一般都會組織去到烈士陵園掃墓,當然也要珍愛自己的生命。
⑶ 初中學生清明節放幾天,幾號放
3天,4月5到7號,即本周六到下周一
⑷ 中學生對清明節的看法
你有沒有看過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和歷史!其實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感激那些對你有恩的人,和你最親的親人!國家富強,政績清明復清明!
⑸ 有關中學生清明節的作文有什麼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⑹ 清明節是法定節日嗎中學生會不會放假呢
清明節是法定節假日,星期六
日正常工作,星期一到星期三放假
⑺ 中學生清明節祭文
同學們:
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江浦職教中心校的學生在這里隆重舉行革命烈士祭奠儀式,目的是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凝聚全校上下力量積極投身到浦口的發展建設中來。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向為江浦的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在這里,安息著幾百名革命烈士,他們為了革命和建設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以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文明和繁榮。飲水思源,致富思源,英魂雖逝,精神猶存,他們的事跡永遠載在史冊,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革命烈士的豐碑高高聳立,氣勢宏偉。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縮影,記載著先烈們的豐功偉績,衡量著人生的真正價值;是燈塔,導引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奮發向前。如今,我們依偎在你們身旁,心潮激盪,如果你們是晶瑩的水珠,正一路歌吟流向大海,那我們是無數顆小水滴,正跟在你們身後,沖破驚濤駭浪;如果你們是銀河系的星星,雖隕落了,但還會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銀河系放射著自己微弱的光芒,崎嶇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要靠我們開通,理想的風帆已高高揚起,我們會沿著你們的足跡,去踏完你們來不及走完的路。 祭奠先烈,就是要向先烈那樣,無限熱愛和平、熱愛祖國和人民,甘願吃苦,無私奉獻;就是要向先烈那樣勇敢頑強,勇於面對;就是要向先烈那樣寧死不屈,保持中華民族的氣節。 同學們,心靈深處的智慧可以讓人發光,而作為職業學校的我們來說,技能是我們立足的根本。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美好的現在,用我們的智慧和才幹去完成新的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讓長眠在陵園里的革命先烈能有更多的欣慰,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富強。
烈士們,安息吧!
蒼松蔥郁為您守靈,春雨滴答伴您歌吟。
⑻ 中學生清明節放假嗎
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初三的,假期可能會只有一天,甚至更短,如果你校還有培優班,你是其中一員,只有半天,更重要的是,學校的安排,雖說國家明文規定有三天
⑼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初中生
感思清明感恩生命清明節抒懷冰消雪化,萬物復甦,天地間沒有了狂暴,沒有了熱烈,有的是草木吐綠、細雨紛紛、斷魂的行人、飛舞著的冥錢……凄楚中透著哀傷。又是一年清明節如期而至了。
清明時節人們的心中充滿著愁緒,愁緒是對那些已故亡靈的哀傷,我坐在窗邊,閉上眼睛,感受著清明的韻味,清明的文化,視線變得模糊了。
在模糊中,我彷彿看到了二千多年前的晉文公逃難的路上,飢寒交迫,大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煮湯給他吃,晉文公成就大業後,卻忘記了捨身救君的忠臣,當別人提醒之後,晉文公羞愧難當,他決定獎賞介子推時,介子推同老母親已隱居山林。綿綿群山裡,晉文公找不到介子推母子的身影。為了能找回介子推,晉文公命人放火焚燒綿山。介子推與老母偎依在大樹旁,熊熊烈火盡情飛舞,在烈焰中,介子推如同最後一抹雲彩消散了……
不知不覺中,一滴淚珠落到我的唇邊。在清明節里我感傷古人的忠義。千百年來,清明節一直是人們對已故親友的追憶,對已過的愛的緬懷。當我們在墓前拜祭祖先時,除了哀傷思念之外,我想我們更要著眼現在,孝敬我們的父母、長輩。「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精髓所在,回眸歷史:王祥卧冰求鯉,文帝親嘗湯葯……每個故事都記載著一段至孝之情。俯瞰今朝,馬鵬飛細心照料奶奶,田世國捐腎救母,一幕幕感人事跡又奏響了現代人「孝」的樂章。長輩用愛與光陰呵護我們成長,他們無私付出,無怨無悔,而我們又何曾回報親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把這種遺憾留在清明節之季,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慰籍父母、長輩們的操勞,要讓大孝之花開滿神州大地,讓傳統文化在炎黃子孫心底根植。
清明節——生命——死亡,面對著亘古不變的話題,誰能不慨嘆生命的寶貴?可近幾年,頻繁的自然災害:如四川汶川地震、甘肅泥石流、日本海嘯地震……數以萬計的生命,頃刻間化為無有。面對如此災難,我們悲痛,我們哀傷,我們祈祝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有些東西可以重來,而生命真的是不能重來。我們活著的人要更加熱愛自己的生命,善度此生。生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當我們在追思中,看到那些隱藏在細小中的關懷、那些不起眼的呵護、那些記憶深遠的愛與付出,那些生命給予我們能夠經歷的一切,包括失意。不如意……我們都要感恩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是可貴的,它也是脆弱的,我們一定要善待生命。當今世界,有多少人的生命毀於疾病、戰火。面對病魔,生命和它頑強的搏鬥,會顯得更加壯美。可對於戰爭,我們多麼希望不要人為的為生命製造災難,那些為一己之利而征戰的軍人可想到過戰爭使多少無辜生命傷亡,又使多少平民流離失所。
一代天嬌成吉思汗的鐵蹄曾踏到歐洲,戰神亞歷山大幾乎征戰半個世界,最終又能如何?清明節里追憶那些傷感的歷史,訴說無盡哀思的情懷之餘,我們更不能忘記拜祭那些為人類的和平逝去的先烈。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我們的安寧生活。我們永遠要感恩那些逝去的生命,衷心希望世界能沒有戰爭,讓生命不在廝殺中死去,讓每個鮮活的生命活的更加精彩,更有質量。記住:生命在萬物之上,生命無價。窗外,細雨依舊紛紛,天空也淡然失色,我揮筆和時空呼應,在清明的沉思中我發現:原來生命如此神聖!
⑽ 初中清明節放假幾天
初中2017年清明節放假時間安排:4月2日至4月4日共放假3天,但4月1日的星期六照常上學、不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