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

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

發布時間:2020-11-26 19:02:17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有哪些

在學習緊張的時期,使用手機可以緩解壓力,聽聽音樂來舒緩壓力,另外可以通過手機獲得有用的學習資料來幫助學習。
弊端是中學生是成長時期較為叛逆的階段,中學生使用手機,倘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很可能使得中學生沉迷網路,追劇,玩游戲等等浪費時間。錯失了學習機會。
所以中學生要適當使用手機,合理安排時間。
望採納,謝謝

② 中學生帶手機利弊辯論賽(我是正方)

中學生該不該在校佩帶手機?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出現了許多新鮮事物,你看中學生中騎電動車的多了,中學生中擁有手機的也多了起來.中學生帶手機進入學校,帶來了許多很多新問題;這邊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同學們也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課,忽然手機鈴聲大作,全班同學...學生上課不聽課,而是埋頭專注地在發簡訊,考試手機成了作弊工具,中學生也學會了從考場外發送ABCD,學生下課在校園內用手機呼朋喚友,大出風頭那麼中學生到底能不能中學校使用手機呢?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中學生能不能在校園內使用手機,這成了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手機,已悄然走進我們生活中,成為我們聯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大部分的中學生,也開始擁有了手機,在學校里,這種情況已越來越普遍。學生從佩帶小靈通,到帶攝像頭的手機,各種款式紛紛亮相校園,成為校園另一道風景線。
早在四年前,上海的學校里便興起了佩帶手機的時尚,所以那年的中考政治題中,便有「中學生應不應當佩帶手機」的討論。而四年後,今年的安徽省政治中考試題中又同樣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學生應不應當佩帶手機?」。
l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
l 個人意見,初中生還是不要帶好,中生另當別論
l 有利有弊~ 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l 我反對初中生帶手機。這可是貴重物品,極易被竊。管理起來也有難度。
l 覺得還是不要佩帶比較好,好多同學佩帶後,上課就老是玩,他不煩我還煩呢!
l 我認為中學生可以帶手機。手機之所以出現,不就是為了人們通訊和聯系的方便、快捷的嗎?學生帶手機和在校園里設公用電話亭、IC電話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當然,我們不否認,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也有的同學因為玩手機而影響學習,這就是同學們的個人自製能力和約束力的問題了,其實,這些自製能力和約束力差的同學,就是不玩手機,他也會玩別的東西的,而且大部分的同學,上課期間都是自覺的關了手機的。也許同學剛拿到手機時,會覺的新鮮而整天擺弄手機,事實證明,很大的一部分同學,在手機的新鮮感消失後,就讓手機真正的恢復了通訊功能。其實這在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學生帶不帶手機根本就不能算上是一個問題,手機只是通訊工具而已。就象前幾年,學生擁有IC電話卡一樣。
l 中學生還是不帶手機好,這與我們實際上的應試教育國情有關。中學生在學校學習是很辛苦的,容不得分散注意力。且不說現代手機的多功能,只說通訊功能:上課關手機是否都做到?如果打在振動位置,收到一個簡訊總會看一下吧?也許還影響到旁邊人。再說了學生要手機通訊有什麼大作用?如果真有事情,可以用公用電話跟家長聯系的。如果上了大學,配手機配電腦我就贊成了。畢竟大學學習沒有中學緊張,再說小孩自製力也應該提高了。
l 這個應該是不能限制的,只要經濟條件允許,需要信息交流就是可以的,少年兒童,大人小孩子應該一律平等呀,但是要看他用手機干什麼.和什麼人交流,或者根本是就是裝面子,或者沒錢就送當鋪了,或者是抱著電話談戀愛,那就不好了,主要是和家長監管和教育有關,和手機無關,難道便泌就要怪馬桶或者賣馬桶的或者生產者么?(本人和手機行業電信行業無任何聯系)
l 任何事情和現象,首先要審示其積極有益的一面,不能只盯其弊害,再說,事物都有其利\害的兩面性.
l 關於中學生用手機問題,我以為10分可以.認為弊大於利的,往往是成人定向思維造成的認識,如果站在中學生的角度,特別是站在中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角度,是完全有益的.
l 不要總是臆想如果怎麼怎麼樣,就會怎麼怎麼樣,譬如:家長最擔心的是,如果荒了學業怎麼辦?如果用手機談戀愛怎麼辦?等等,那要都這么想,人們的心裡永無安寧.有人用刀殺了人,於是把所有的刀全部沒收,如果有人用繩子上了吊,國家規定不允許生產和編織繩束.....我們不要上街了,如果廣告牌掉下來怎麼辦? 現在的未成年人真可憐,真悲苦,社會惡性競爭罪難逃,害了孩子也苦了父母.
l 視家庭經濟條件而定,條件允許配個也無妨(有時老師拖堂,天黑了孩子還沒回家。家長心急如焚:孩子有個手機該多好啊!)。把它用在學習上的自然不會用它來聊天,用它來聊天的你不給他(她)手機他(她)也照樣聊。沒見過有的男同學,上課扔紙條給女同學約會的嗎?手機只是通訊工具而已,本身沒有節制什麼人能用、什麼人不可用,只要需要誰都可以用。
l 對於自製能力和約束力差的同學,就是不玩手機,他也會玩別的東西的。任何新事物的產生都有爭議,不能因為它不利的一面而來禁止它。學校本來就是教育的園地,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僅是教學生書本知識,更要教學生怎樣做人,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當然家長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如果整個社會都承擔起培養孩子的責任,那麼這個話題就不用在此討論了,學生佩帶手機如同穿件漂亮的衣服一樣正常!
l 16。呵呵~做為學生來講~最好是不要佩帶好~。但有條件的家庭給子女配置~!
l 也未嘗不可。根據家庭的的需要和經濟情況吧!
l 不應該,肯定總是想發簡訊。你想想我們成年人無聊的時候都會發發簡訊,玩玩俄羅斯方塊。學生一天到晚那麼累,那麼壓抑,肯定會玩。除非--------沒有應試教育
l 我不贊成中學生帶手機.
l 孩子上學的主要的事是學習,手機不是上課的鉛筆盒非要不可的.
l 大人的自覺性都不是那麼好,何況孩子!有了手機能安心只用於同父母聯系嗎?
l 孩子到了學校能有多在事好聯系呢?真的有什麼事,學校電話也是很方便,老師不都有手機嗎?
一位老師的意見:手機本無害,關鍵如何使用。孩子之所以有手機,情況不外乎有二:有條件的家庭,父母給買的;另一情況是親戚送的。家長給孩子佩帶手機,原因主要是便與孩子與家裡聯系,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孩子用手機干什麼呢?有手機的孩子哪一個又沒發過簡訊呢?有手機的孩子又有多少自製力較強的呢?他們已不局限於和家裡聯系;更多的是利用手機做些無聊的事。

③ 作文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600字

對於中學生上學是否可以帶手機上學這個成為了很對學生和家長們關注的問題。
然後中學生上課帶手機存在很對利與弊,就先說說帶手機對我們的壞處吧,現在都非常流行蘋果、三星、ipad這些手機和平板,把這些東西帶去學校形象學習先不說還會形成嚴重的攀比現象。當出現你有我沒有的時候就會想家長索取,當家長拒絕時有可能為了得到東西而不擇手段,從而走上不良的道路。在上課時雖然是放在書包但是我們還是未成年人會想著去玩,惦記著它。從而上課聽不進去導致成績下降。
而帶手機的好處,當你回家遇到險情時你可以立馬拿出手機求救。當你做題目遇到困難時你也許還可以拿出手機上網路查查答案學習思路這些。在學習壓力中你還可以聽聽音樂適當的放鬆下。有時還可以很方便的聯系同學。
但是總而言是無論中學生帶不帶手機上課都應該以影不影響成績為前提。

④ 辯論賽:中學生帶手機利與弊 我是正方(利)一辯跪求陳詞

5.手機對於全體人類有益的。那麼對於中學生為什麼就有害呢?是因為他們上課玩手機?那你可以要求他們上課關機。如果是引發攀比,那麼他們可不可以戴手錶?如果是引發盜竊和搶劫,那麼他們可不可以帶錢?雖然有政策被廢止,但政府首先沒有調查清楚就開禁,其次又在沒有調查清楚時禁止,而不是想辦法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實在是無能的表現。
6.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對於全體人類有益的。那麼對於中學生為什麼就有害呢。進入校園後出現的負面影響,如影響學習、互相炫耀等,只是進一步暴露了學生自律意識缺乏、公眾意識淡薄、學校德育教育不到位等「老問題」。有些學校已經嚴禁學生在校園帶手機,單純地禁止只能從表面上掩蓋,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關鍵在學校,最根本的還是要整體提升學校的德育水平,讓學生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
7.手機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已經成為現代人普及的溝通工具。因此,要想完全阻止高科技給學生生活帶來的改變是不太可能的,關鍵還是靠家長和學校的引導,加強學生自身的自控力。學校應該從理解學生、體諒家長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理性對待手機、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機,如規定他們在什麼時候可以使用,什麼時候不該使用,這樣做的效果可能會比簡單地禁止學生使用來得好。作為家長,關愛子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也需要正確對待。如經濟條件允許,作為特殊情況可考慮給孩子配手機,但應當與孩子約定,不胡亂使用一些對自己沒用的功能。
8.21世紀,是信息經濟時代,手機不僅僅是單純狹義的單一手機功能,生活離不開手機,一種科技的通訊手段。讓學生接觸手機可以培養學生利用高科技的,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和素養。
9. 我也不認為學生用手機會影響學習,如果認為玩游戲、發簡訊不利於學習,那麼就算禁止學生用手機,學生還是會做其他的事打發時間,比如聽隨身聽,關鍵是學生的道德自律,懂得尊重他人,不影響他人的學習。
10. 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讓父母隨時了解自己的動態。
11.有些觀點認為,中學生用帶手機,有些時候會在課堂上使用,這樣必然導致上課溜號,精力不集中.但這只是一個方面的情況,手機的根本目的是方便通訊,有些個別情況利用手機進行了錯誤的行為,也只是一個方面,不能代表全部.如果用刀可能殺人,那麼世界上為了避免殺人情況發生,就不再生產刀具了嗎?學生手機現象最根本原因還是管理方式管理體制的問題,不應該從手機的方面找原因.進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導,避免手機使用產生的不良後果,才是正道.關於輻射問題:輻射是自然界中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攝氏零度以上,都會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在我們的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比如紫外線、紅外線等等,而人們都沒有因此而受到傷害,就是因為接受到的輻射並未過量。對於手機輻射也是一樣,只要我們使用不過量,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傷害。目前比較權威的結論是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一篇關於手機輻射的闡述。其中說到,在近來的所有回顧中都沒有結論表明暴露於行動電話或基站所形成的射頻場中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導致攀比:即使沒有手機,同學之間的攀比也會產生,許多同學拿名牌衣服做攀比,那是不是我們都不用穿衣服了?所以我們根本沒必要把「攀比的始作俑者」的帽子扣在手機上。手機本身之利:裡面的鬧鍾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通話記錄功能,手機不像家裡的電話一樣不在家的時候別人打電話來不知道,在手機里是有記錄的。方便查閱。手機的本身小兒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
高額話費:家長可以限制孩子每月的話費,若超過不予支出,則孩子們便能學會節約,如實在不行可讓孩子們自己賺錢出話費。

⑤ 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物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手機,就是其中一個。但在此同時,類似於手機這樣的高科技產品也在不知不覺中為人類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手機聽多了對耳朵不好,空調吹多了對身體不好,對環境不好,電腦用多了對眼睛不好,對身心不好。因此,本人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而去選擇,去研究。
引 言
在一個科技領導世界的時代,手機已不是有權有勢人的「私有財產」。記得90年代初,見到的是「大哥大」,跟大磚頭一樣,能用上它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誰又能想到,十多年後,手機已是「舊時富人手中機,飛入尋常學生中」。大街小巷,甚至在校園內,中學生打手機早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幾乎隨處可見。走進今天的中學校園,我們會發現很多中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手機。從某種意義上說,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擁有手機的中學生人數也日漸增多,手機的檔次也大有水漲船高之勢。從最便宜的到價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手機都能在校園里找到它們的擁躉。
手機的普及,確實帶來了不少好處。但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在分析問題時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目前許多教育界的學者和專家就十分關注中學生流行自己帶手機的問題。中學生究竟應不應該自己帶手機,也成為我們青少年應深入思考的問題。
本文就學生自己帶手機的人數原因,如何獲得手機,得到手機後的用途,家長老師的態度及本人分析帶手機的利與弊,提出解決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學生帶手機的人數
經過調查的龍岩一中高二的兩個班的詳細情況見下表

甲 班 (實驗班)
項 目 調查人數 配有人數 男生有的人數 女生有的人數
人 數 54 4 3 1
比 例 / 7.41% 5.56% 1.85%

乙 班(普通班)
項 目 調查人數 配有人數 男生有的人數 女生有的人數
人 數 56 18 8 10
比 例 / 32.14% 14.29% 17.85%

*學生如何獲得手機
調查中顯示學生獲得手機主要有兩種
① 親人贈送
② 自己零用錢買
其中甲班4人均為親人舊手機淘汰後經親人同意所得;乙班有5人為自己購買,占持機人數的27.78%。
*得到手機後的目的
1. 親人贈送手機的目的
①調查中有的同學家長經商,有時會長期不在家,孩子有手機方便聯系,且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情況;
②獎勵:有的家長買手機作為孩子生日禮物,鼓勵孩子好好讀書。有的家長則應孩子要求,成績進步後買手機作獎勵;
③去接補習的孩子走岔路。有些老師的家地方偏僻,家長有時會找不到路,為了及時接孩子回家,家長願意給孩子買手機。
2. 自己買手機的目的
①與同學聯系,增進友誼,把煩惱和同學講,減輕壓力;學習上交流,共同進步;
②與家長聯系,有時家長在外,學生遇到困難,可及時向家人反映,尋求幫助;
③向老師匯報學習情況,疑難問題也可及時找老師請教,在學校遇到困難也可跟老師反映。
*家長及老師的態度
1. 家長的態度
表 一
同意原因 無所謂 5%
方便與自己聯系 80%
與孩子更好溝通 15%
不同意原因 怕孩子收到不健康簡訊 34%
用於談戀愛 47%
怕孩子上課,發簡訊、游戲等 19%

(調查的幾位家長均為親戚及父母的朋友,並非上述學生的家長)

2.老師的態度
表 二
不同意 沒有必要,IC卡、200卡可替代手機
學校規定
上課受到影響

(並沒有采訪老師,但班會課,學校大會上各老師均有明確的表態)
*本人的態度
本人經過長期的觀察,查閱各種資料和進行深入調查和思考,得出以下幾點關於利與弊的結論。
利的方面:
①手機作為高科技產物,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
②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
③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④裡面的鬧鍾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⑤通話記錄功能,手機不像家裡的電話一樣不在家的時候別人打電話來不知道,在手機里是有記錄的。方便查閱。
⑥手機的本身小兒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
⑦當學生外出遊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①簡訊聊天,影響休息,貽誤學業。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於同學之間聯系或發簡訊的多。調查的兩個班中,甲班成績明顯高於乙班,說明手機必會給學業造成大的影響。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靈。據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學生發送接受的手機簡訊息中,70%是與正常學習和生活無關的信息,10%以上是黃色簡訊息,部分學生甚至把相互轉發「黃段子」當作時尚。
③助長學生攀比成風。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後,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學生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成靠山,不思進取。
④額外增加父母負擔。在學校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孩子手機上的費用至少要500元。對於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於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
⑤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本校高2007屆學生中就曾發生利用手機作弊而被懲罰。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秘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范圍很廣。
⑥影響校園治安。手機是貴重物品,若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會發生偷盜現象。據反映,我校有個別班級出現錢、錢包被盜,手機若不隨身攜帶,也會被盜。在一些發達國家,學校的管理者比我們更早地遇到了這一問題,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欺騙和搶劫的對象。
⑦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本人初三月考時曾因為前座突然來電話而受影響。
⑧手機對人有輻射。許多廣告只說手機有多少多少先進功能,卻從未提對人體傷害。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如果因為手機而對身體傷害,豈不追悔莫及。
*解決方案
方案一:凡是學生自己帶手機的,都請家長簽個名,交給老師,說明確是為了家長與孩子間聯系及溝通。
方案二:如果帶手機只是為了及時聯系,那就建議家長買不能發簡訊的小靈通,學生在上課只能關機,來電話也不敢接。
方案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手機並非拿來招搖過市,用來炫耀。告訴學生應以怎樣的方式使用手機。
方法四:借鑒其他地區的做法
我國一部分地區的做法
杭州一中:不準帶手機進校
龍岩一中:帶手機進考場,無論是否用於作弊,該科成績一律以0分論處。
浙江台州一中:學生用手機需先與學校簽合同
寧波:禁止學生帶手機違者扣分
國外的做法:
芬蘭:禁止向青少年推銷手機
芬蘭市場法院近日決定,禁止芬蘭無線通訊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銷手機入網等移動通信服務。如果違反這一禁令,將被處以10萬歐元的罰款。
美國:為校園手機立法
大約在10年前,美國各州的學區紛紛制定規則(有些是州議會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締在校學生使用傳呼機和手機。
德國:欲禁止手機在學校使用
德國已開始就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問題展開了公開討論
*結術語
本人認為: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並無利弊對錯。進入校園後出現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暴露了學生規則意識缺乏等學校德育的「老問題」。學校一紙禁令其實只能在表面上掩蓋問題。對中學生有手機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如今,身處信息時代的中學生們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獃子。所以,擁有作為現代社會主要溝通工具之一的手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學生配一部手機對許多家長來說已不是太大負擔,有了手機後,家長能夠更好地監管孩子。當然,也不能忽視手機進校園帶來的新問題,要達到「利大」,最根本的是要整體提升學校德育水平,讓學生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的心態使用手機。

二00六年一月三日

⑥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有哪些

1、有利的方面:

①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 ;

②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

③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④學生外出遊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2、有弊的方面:

①簡訊聊天、玩手機游戲,影響休息,貽誤學業;

②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良信息,玷污心靈;

③助長學生攀比成風;

④額外增加父母負擔;

⑤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

⑥影響課堂教學秩序。

⑦ 高中生帶手機的利與弊

有弊
1、手機響的話會影響別人,尤其是影響老師;
2、你自己會常常把注意力分散到手機上,例如玩游戲,發簡訊;
3、會被別人偷去賣了,不利不利;

就這3條就足夠了

⑧ 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

應該帶手機:
「手機的使用會影響學習」——這是個過於片面的說法。我的朋友40%擁有手機,他們也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學習的事情還是要看自己,父母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就把責任歸咎於客觀原因,忽視了主觀原因。況且現在手機的功能很多,使用得當的話還有助於學習。「手機使用的低齡化會助長攀比風」——如果所有人的心態擺正,不將手機看成一種奢侈品,就像手錶、電子詞典一樣,又何來這一說法呢?有些學生因看身邊的朋友、同學有手機,自己就會不舒服……我們不能只將焦點聚在手機是否適合中學生上,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攀比不是因為手機才出現的,更不會因為中學生不使用手機攀比就不存在了。

不該帶手機:
一是不安全。首師大校長石彥倫認為,手機是貴重物品,孩子帶手機上學很惹事。上體育課或搞其他活動時容易丟失,給老師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一些不法分子見手機起意,專搶中學生手機,有的還傷了孩子。孩子之間因打手機和發簡訊息不當,也引起了不少糾紛。

二是影響學習。人大附中在給家長的通知中明確寫上上學不許帶手機的字樣。許多學校的任課老師反映,有的學生上課接手機,影響自己也影響老師和同學。有的學生偷偷發簡訊,壓根兒不注意聽講。已經發現多名學生因迷戀發手機簡訊成績下降。

三是引發攀比心理。剛剛考上某名校的高一新生,非讓媽媽掏4000多元買了一個彩屏手機,這已是他上中學以來換的第五個手機了。只要手機新款一出來,總有許多中學生纏著父母買。給孩子買吧,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不給孩子買吧,怕同學瞧不起孩子,難為了家長,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⑨ 關於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

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弊參半。
利:信息溝通便捷,提高安全性,促進交流。
弊:自製力較弱者,容易玩物喪志,如長時間聊天,玩游戲等。
建議勿因溺愛而過早讓孩子使用手機,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啟發、引導,揚長避短。

⑩ 中學生用手機的利弊

利:1.偶爾給家長打電話一般是高一新生階段給家長的電話較多,以後就越來越少了

2.同學之間互發信息;

3.方便網購,部分學生幾乎天天都好像都有快件可取

弊:1.用手機玩微博和微信

2.用手機上網聊天或玩游戲;

3.用手機看那些無聊的網上信息,甚至有可能接觸一些不良信息或視頻;

4.甚至有個別學生拿來充當考試的作弊工具或賭球投注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