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師,聽我說說中學里的故事 作文· 500字
老師,請您聽我說
——如何評價一堂課
一堂體育課終於又上完了,懷著忐忑的心情,老師,「我」想向您說幾句話,說的對與不對,僅僅是我的一些看法,還請老師多擔待啊。
第一句話:老師,請您多對我們笑一笑
一堂課上下來,我們看著老師滿頭大汗,收拾場地器材忙著准備下一節課,我們也很心疼,可是我們大部分不敢上前,只有看你和體育委員忙,想到你整堂課面無表情,我們想過去幫忙的腳又收了回來。老師,我想我們不希望自己是一個虛假的面具,但您應該展現在學生面前一個本色的我,一個真實的我,與我們一起歡笑,一同哭鬧,我們的心也會變得年輕快樂,也會體會到老師的一番苦心,會自我改正,心情愉快的去學習動作,提高動作,這豈不是老師您所期望的嗎?老師,讓我們成為微笑的朋友吧!
第二句話:老師,不要搞一言堂,不要讓我們都做一樣的動作,我們要一點點個性
老師,我們不想聽您嘮嘮叨叨的一節課,我們想您簡單告訴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的,告訴我們動作要領,剩下的,讓我們自己來。我們都是具有不同個性,不同稟賦,不同愛好的學生,不要煩我們在課堂上的鬥嘴,那是我們互相激勵鬥志,促進學習掌握動作,我們會很快達到我們的學習目標。老師,讓我們成為互相信任的朋友吧!
第三句話:老師,請您不要看我的成績,要看我所付出的努力
老師,我們班有的學生體育成績好,常常會在體育測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那是他們的先天素質好。其次,他們學習動作用時短,同樣的時間他們可以多練習好幾遍。老師啊,你可曾看到,我們這些「笨」學生不是不練啊,我們也是一遍遍的練,可是,我們的總會有個性差異的,我們要掌握一個動作會練很長時間,好同學已經開始學下一個動作了,我們上一個動作還沒掌握好呢,可是我們付出的努力已經很大了。但是,付出總有回報,我們在努力中也獲得了知識和成功。老師,讓我們成為都努力的朋友吧!
第四句話:老師,我想得到您的表揚和鼓勵
老師,有時我的動作做不好,不要說你批評我,你就是遠遠地看我一眼我心裡就七上八下,其實,動作做不好我自己心裡大部分清楚,只是我暫時改不過來。我相信,在我做對動作時得到你的表揚和鼓勵,會讓我有更大的信心和興趣去學習,會激勵我去把動作學的更好、更標准。老師,讓我們成為互相鼓勵的朋友吧!
第五句話:老師,讓我們共同上一節好課吧
第五句話也是我最想說的一句話,老師,我們要上好一節課,需要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我們之間有真誠而完美的合作。只有我們在一堂課上學到了知識,學到了體育技能,提高了我們的身心健康,只有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才能促進我們的發展。為我們的快樂體育,終身體育奠定基礎。而這,不也是老師你所期望的嗎?老師,讓我們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吧!
⑵ 求一個3000字中學體育教育故事
記得在一節體操新授課上,由於上節課學生們學習的輔助動作前滾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況較好,因此在課的最後我簡要講解並示範了這節課前滾翻交叉轉體180°——挺身跳的動作。所以這節課的開始我首先問大家:「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上節課最後做的那個動作嗎?誰能給我們表演一下。」「你會不會,就是老師做的前滾翻交叉轉體180°——挺身跳的動作……」學生們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我來試試。」只見我們班的「調皮鬼」孫永智跑了出來,他打開墊子,迅速做了個完整動作。「做得真不錯!大家給他鼓鼓掌。」我高興的說,並結合他的動作仔細的講解了動作要領,接著我要求同學們在本組的墊上自己練習。沒過多久,部分學生已經開始不耐煩了,有的開始做自己的事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說:「同學們,張老師來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來幫我打打分,好嗎?」同學們都有些吃驚,但也很贊同。 可由於我在學生們做准備活動時,只是口令指揮了一下,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做,所以當前滾翻翻好之後我就一陣頭暈,接下來的交叉轉體180°加挺身跳的動作做的有些勉強。剛做完,孩子們就嘰嘰喳喳討論起來,我微笑著說:「沒關系,大家可以隨便發表意見。」可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的。我只好點名說:「體育委員帶個頭。」體育委員站出來說:「老師第一個前滾翻做得很漂亮,接下來的動作雖然質量不高,可是連貫性很好。」她剛一說完大家都點頭贊同,於是我說:「非常感謝你對我的鼓勵。還有其他的意見嗎?」孩子們互相看了看,都不說話。「孫永智,你說說。」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說,後來在我的鼓勵下他評議道:「總的來說李老師做得不錯,就是做交叉轉體180°時轉體不夠充分,使得後面的挺身跳有些歪。」 聽完後我說:「評價的很不錯,我能看的出剛才每位同學都很仔細的觀看了我的動作,並且動了腦筋,對我的動作進行了這么細致的分析。下面張老師根據你們的建議再做一個,你們再來幫我打打分,好嗎?」學生們都說:「好!」我活動了一下頭部,深吸了一口氣,做了個優美的示範,學生們紛紛打出了滿分,並鼓起掌來。我也高興的對大家說:「我有這么大的進步,看來你們的意見提的還真不錯!同時我也想告訴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你們要多用眼睛去看,頭腦去思考,去探究,你們就會學得更好。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努力,所有的同學都能做到滿分,對不對?」「對!」學生們大聲的回答,並一個個躍躍欲試,在本組的墊上開始展示起來,我巡視了一下,大家的動作果然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在練習中學生們還互相幫助,互相糾正動作,互相評分呢!快下課了,我鼓勵大家說:「你們表現的真棒!你們的動作及講解,也可以當一回老師了,希望你們今後多多給老師提出保貴意見,發現問題我們一起解決好不好?同學們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結束了本節課。 分析: 我國教育家朱熹曾說過:「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句話充分說明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果在體育教學中只是一味的讓學生反復、枯燥的練習動作,只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並使他們產生厭學態度,也就達不到學習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學習的過程是「趣——思——練——創」的過程。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這節課我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做評委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的去學練。 通過這個案例,教師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為能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也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教師要改變以往只注重知識技能傳授的思想,在教學中要採用多種教法和手段,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多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學會探究與分析,從小傳授他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並且多讓學生談感受,對教師的教法及示範動作及時提出意見,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新課堂中的小主人。
⑶ 老師與中學生之間的故事
我是一名該讀初三的學生·可卻被可惡的老師給毀掉了·我腳受傷杵著雙拐那老師看我的第一眼說不願意收留我·說害怕在班上被其他同學打鬧撞傷我這樣她付不起責任~可後來她在我家人的苦苦哀求下答應了··那時我覺得她像天使給我第二次重生的機會·可我卻看錯了·第一天上課由於很陌生也很開心上課不集中被她發現了·說如果再犯5次不管大小的錯就滾回家去··我害怕了··可沒過多久上英語課由於我英語很差根本聽不懂老師說什麼·所以只有裝懂只是害怕在犯錯··可老師教做筆記有的是英文我根本聽不懂·· 又犯了一次錯··班主任 ,罵我沒爹沒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得孩子就是沒教養,我是沒爹沒媽可我不是沒教養,她還是重復的說你已經犯了2次了還有3次你就滾回家·我真的好無奈·好想對家人說可是害怕家人擔心·我忍了我·忍了第一次有人這樣說我沒爹沒媽·我哭了·原本忘得一干二凈的事被這老師一語打中·我彷彿覺得我活著好累·彷彿一隻以來都在欺騙自己只是為了不讓自己傷心我忍了,當每次下課看到班主任對別的同學眉開眼笑,可是對我彷彿和我有深仇大恨一樣,讓我很不安· 終於在第三次上班主任的課,我發高燒了·臉很紅 我屋裡的趴在桌上,旁邊的同學說,你 臉好紅你發燒了吧!我接著是上晚自習由於燈光的反射,我轉頭對著玻璃窗看到自己通紅的臉·就在這時被班主任發現了,她嘴裡念叨我的名字說愛美之心人人皆有·你愛美不是你的錯單你要分清主次·現在是在上課你臉我的課都不聽你 這樣的學生誰還要你,我好想哭·我好想說我發燒了我不是故意了,克我沒說,她叫我站著,我拖著疲憊的身體站著,但頭昏昏的好想站不住,由於發燒我的原因我無力懶散的站著,沒過一會班主任又罵到滾出去你不想聽我課就滾出去,我強忍著眼淚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出了教室·走廊風好大好冷·發著高燒的我就在這空空的走廊站了一節課,下課了·班主任吧我叫道辦公室,嚴厲的對我一頓喝斥·我還是忍了,但接下來的話讓我忍無可忍· 說各科老師說我上課不專心·我打住了班主任的話,我沒有·我願意當面對質·她在我反抗下就轉移了話題先不管你有沒有·就說今天這事·你連我的課你都不聽我還怎麼管你·你吧你爺爺叫來·我聽到這還是哭了··我重來沒有被請家長過·為什麼老師要這樣對我··看我哭了她說你還有理由了、哭·我忍不住了·我對她說·今天是我不舒服·我發燒了原本以為我說了這句話這場戰爭就結束了·可是沒想到,班主任卻說我在這扯歪理·,為什麼我說的話都沒人相信,還說我認錯態度不好說完拿起電話就給我爺爺打電話··快到9點了勞累一天的爺爺已經睡了··我不想爺爺知道因為害怕爺爺相信了這老師的謊話·我打斷了老師我說了一句·你贏了·這書我不讀了·突然感覺天塌下來了·我哭了但卻沒出聲··心只是感覺好痛·為了讀書我爺爺是想盡了辦法··換來的只有心痛一場嘆息··而卧換來的·卻是老師的冤枉·和遺忘了很久的傷·原來沒爹沒媽的孩子就該受人欺負··
⑷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中學生)
自私的小兔子
從前,山谷里居住著一隻小白兔和一隻小灰兔,它倆是鄰居,家是距離不過一米的兩個隱蔽的洞穴,門口各有一叢茂盛的野草。
一年夏天,接連幾日下起了暴雨,給兔子外出覓食帶來極大不便。
傍晚,小白兔餓了,想去吃門口的野草,可它想到媽媽說過自己門口的野草不能吃,如果吃了,獵人就會找上門來的!於是它就跳到小灰兔家門口把小灰兔家門口的葉子吃了個精光。飽食一頓的小白兔,回到家伸了個懶腰,然後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第二天早上,小灰兔也餓得筋疲力盡了。它好不容易爬出家門、卻看見家門口茂盛的野草盪然無存,可小白兔家門前的野草一棵未少。它馬上明白過來說:「一定是小白兔把芽子吃了。」於是小灰兔也把小白兔家門口的葉子吃了。
無巧不成書。上午,一位獵人經過這兒,一眼就發現了兔子的洞穴。兩只兔怎能逃過獵人的捕捉?沒過多久,它倆就成了獵人的囊中之物。
⑸ 徐埠中學的名師故事
一個女教師的生命叩問--------------------------都昌徐埠中學女教師袁巧女 「拿什麼支撐你,我的生命?」都昌徐埠中學48歲的女教師袁巧女常常發出這樣的追問。她四年前身患尿毒症,支持她頑強地挺過來,至今能堅守講台的,是對教育事業的一種無限熱愛。
袁巧女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回報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她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在徐埠中學任教初中數學。丈夫石桂泉也在同一所學校為人師,兩個兒子學有所成,給她帶來不少的安慰。袁巧女清楚地記得,生命磨難是從2002年12月1日開始的。那天,同事發現她的眼睛充血,她也注意到自己有尿血現象。開始,她並不太在意,到徐埠鎮醫院,上午打瓶吊針,隨後接著去上課,她總是捨不得丟下手頭的工作。可連續幾天,變得毫無食慾,連喝水都嘔吐,但袁巧女從沒落下一節課,拖著虛弱的身體,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一個星期後,她竟暈倒在講台上,被同事和學生送往鎮上的醫院急救。 在親友的勸說下,袁巧女被送往九江市一家治療腎病有聲望的醫院。經診斷,袁巧女患尿毒症。命運無情地讓袁巧女感覺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就是在做血液透析的痛苦時日,袁巧女還是放心不下教學工作。學校校長來九江探望她,她第一句話就是問:「我的任課哪位老師接了?班上的學生成績有進步嗎?」袁老師的病情牽動著徐埠中學師生的心,一夜之間捐款6000餘元,為她挽救生命,獻上一份愛心。學生袁傑斌硬是讓父親在雙休日帶著他來到袁老師病床前,送上積攢下的40元零花錢。丈夫精心護理袁巧女,從街上買來1斤上等好米,每天撮上數十粒,煞米湯給她吃,可袁老師已是粒米不能沾。形容那時身體狀況,袁老師說:「我身上沒有一點血色,像是從石灰窖里爬出來的;頭發豎立著,像插上了雞毛。」
尿毒症對生命的扼殺是如此可怕,袁巧女在九江住院不到一個月,醫院接收了包括她在內的6位尿毒症患者,竟有5位在短期內告別了美好的人世。在九江入院後的第25天,奄奄一息的她在丈夫的陪同下,坐火車轉院至上海,在一位九江籍軍醫的幫助下,入住455醫院。經過專家的精心治療,袁巧女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病情也有所好轉。2003年元宵節這天,她帶了一提包的葯物從上海返回都昌。可以見到自己的兒子,可以親近自己的學生,她的病似乎減輕了許多。 袁巧女的家是清貧的,多年來為她治病,已負債10餘萬元。現在,每年還要花費2萬余元進行保守治療。面對需要巨額費用,才能進行的腎移植手術,她不敢作此奢想。她的生命之弦,隨時會戛然而止,但視事業比生命還重要的袁巧女,讓生命迸發出更多精彩。身患尿毒症的她,堅持要求重返講台,現在,她每周上四節生物課。袁巧女蘸著熱血,書寫一個人民教師的生命禮贊…… (原稿2006-7-11九江日報B2版)
⑹ 中學生一般喜歡教師講什麼類的故事
喜歡老師說今天的抄作業不襲用交了,明天不用上黑板了。呵呵!
其實你可以試試跟他們以朋友的身份來溝通,不要沒事就抱這本講義講啊講的,會很無趣的,有時間的時候把課桌放到一起,跟他們說說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聽聽他們的心聲,要他們知道老師也是很可愛的大學生。
⑺ 中學生安全教育的小故事
課時不講課而讓學生自學,學生完不成作業不準吃飯睡覺,違反規定要挨竹板、做俯卧撐、扎馬步……現年60歲的李恩從制定了這樣的「規定」,並先後對140多名厭學學生按此教育。據此說,教過的孩子再回到班級後,成績都不差。
上課時不講課而讓學生自學,學生完不成作業不準吃飯睡覺,違反規定要挨竹板、做俯卧撐、扎馬步……現年60歲的李恩從制定了這樣的「規定」,並先後對140多名厭學學生按此教育。據此說,教過的孩子再回到班級後,成績都不差。
老教師開私塾施懲戒,這樣的教育話題註定要引來爭議。也正因為有爭議,李恩從的探索才顯出珍貴來,特別是在常識教育被山呼叫好之時。
筆者是一位教師,接觸過不少學生家長。他們的話讓我心驚肉跳--大膽管他!我知道這這「大膽」是什麼意思。但是,雖然家長授權讓我「大膽」,我卻始終「大膽」不起來,因為我怕自己一「大膽」就成了「師德敗壞」的傢伙。
我也多次見識過教師對學生「常識」:公開課上,不管學生回答得怎樣,教師總是面帶微笑地說「很好」,即使那回答實在叫人哭笑不得,教師也是一例「很好很好」。我猜這就是當前的「常識教育」的局面。
然而,這一次,面對140多名學生的轉變,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常識和懲戒的問題。對於當下流行的常識教育,李思從並不贊同:「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好去表揚他,這是他應該做的……學生說這道題我不會,我不會因此批評他,但他要是根本就不會去做題、不去思考,我肯定要罰他。」
也許是這些年來「教育家們」太擔心教師使用暴力了,如果有哪位教師讓別人知道他曾讓後進生留堂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件,須用「大刑」侍候:對照《未成人保護法》、《教師法》,再加上幾句「都二十一世紀了」、「不把學生當人看」雲雲,誰還敢懲戒學生呢?更甭說給教師套上「心理變態」的嚇人帽子之類!我不知道這是誰的悲哀。
後進生自有不足,教師自有起碼的素質,適當的懲戒也不是「侵犯」學生,更是摧殘祖國的花朵。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懲戒教育的面目就不會太過可憎。
⑻ 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中學生)
有教育意義的小來故事
1、
情況不同源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是要我的命的
?
」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
,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2、
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⑼ 名人的中學故事
一、周恩來: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
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地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哈哈哈!」
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二、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在中學時代就對文學發生了濃厚興趣。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志寫稿開始的。由於家庭的影響,雨果最初的詩歌大都歌頌保王主義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漢·伊斯蘭特》獲得了小說家諾蒂埃的贊賞。與諾蒂埃的結緣,促使雨果開始轉向浪漫主義並逐漸成為浪漫派的首領。
1827年雨果為自己的劇本《克倫威爾》寫了長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藝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對古典主義的藝術觀點,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堅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體地表現情節。他特別宣揚了真善美與偽惡丑對照的原則。這篇序言在法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1830年,雨果浪漫戲劇代表作《歐那尼》的公開上演,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決定性勝利。
1830年七月革命後,雨果在政治上進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長篇名著《巴黎聖母院》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為著名小說家的聲譽。
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反革命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
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斗爭,並堅持寫作。1852年,他出版了對拿破崙三世進行辛辣嘲罵的政治小冊子《小拿破崙》。同年春,他又寫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對反革命篡權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和無情的揭露。
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得彷彿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1885年5月22日,法國偉大的民族詩人、著名小說家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與世長辭。100多年來,法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一直緬懷這位偉大的法國文化先驅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小說傑作至今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三、郭沫若: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11月16日,郭沫若誕生在四川省樂山縣(今樂山市)觀峨鄉沙灣鎮。這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從鎮里向西望去,在群山中有一高峰,叫做綏山,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鎮的東面,是滔滔的大渡河水由北向南不停地奔流。對這山水之間的小鎮,鄉里人總愛用「綏山毓秀,沫水鍾靈」來加以贊美。沫水是大渡河的古稱。
郭沫若出生之前,郭氏家業已經凋敝。他的父親早年失學,曾在鹽井上當過學徒,人很精明,經營有方,逐漸又把家業發展起來。購置了田產、房屋和鹽井,到郭沫若出生的時候,郭家已是殷實之戶了。
郭沫若行八,母親呼他為「八兒」。上學時用的名字是郭開貞,「開」字是輩分,對於「貞」字,他歷來不喜歡,嫌它有些女性化。1919年在日本讀書時,終於把這個名字改掉了。不過,這是後話。
郭沫若4歲時,便隨著母親口誦古詩,受到中國詩歌的熏陶。後來他回憶自己的母親時說:「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耳濡目染,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好些唐詩。在我未發蒙以前,她教我暗誦了好多的詩」,「我母親事實上是我真正的蒙師。」他的父母雖然沒有讀過書,對子女的教育卻很重視,設了家塾。因為家塾面對綏山,取名為「綏山山館」,並且聘請了一位有名望的老師。
6歲時,郭沫若進「綏山山館」拜師,在大成至聖先師的神位之前,磕了幾個響頭。開始學些《三字經》、《千家詩》之類,並開始作對子。7歲時開始作試帖詩,老師出了些什麼「賦得山雨欲來風滿樓得樓字」的詩題,這對兒童就像巫師畫的神符一樣。還有什麼虛實平仄,什麼音律對仗,是很沒有趣味的,簡直是一種「詩的刑罰」。但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卻引起他的興趣,尤其喜歡唐詩。自己也學會作詩,在他的詩集中有一首詩,名叫《茶溪》,是他保存下來最早的詩:
閑釣茶溪水,臨風誦我詩。釣竿含了去,不識是何魚?
這首詩大約作於13歲,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他早年生活的狀況。茶溪是從峨眉山麓流下來的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沙灣,注入大渡河。能有興致去釣魚戲水,進而忘情誦詩,足可以說明他少年時生活的閑適和對詩歌的投入。
15歲,他離開沙灣到樂山縣城讀高等小學。年假時自己通讀了《史記》,很喜歡太史公司馬遷的筆調。16歲升入設在樂山的嘉定府官立中學堂,又開始接觸外國文學作品,如林紓翻譯的外國小說等,還閱讀了嚴復翻譯的《天演論》。
在學校里,他的學習成績總是優秀的。在高等小學第一學期,考了第一名。以後的期末考試,也都是前幾名。但他的性格疾惡如仇,敢於反抗,倔強不屈,在那樣的社會里不能不給他帶來很多麻煩。他的「修身」成績異常的低,最低的只有35分。
在縣城讀書時,他曾因反對老師野蠻打人而被記大過。還有兩次因罷課反對學校不公正地對待同學,而幾乎被學校斥退(開除)。又有一次因為同學被軍人打傷,他為同學鳴不平,代表學生要求學校向軍人進行交涉,遭到學校的訓斥,憤而與同學一起罷課。學校以「糾眾罷課」的罪名,又把他斥退,並通飭全省。這些精神上的打擊,並沒有使他屈服,反而培養了他的反抗性格,受到同學的敬慕,儼然成了學生中的小領袖。
1910年,他19歲時到成都,入四川省官立高等分設中學堂讀書。第二年初,成都發生了國會請願風潮,要求清政府實行君主立憲,建立國會。他被推舉為班級的代表,參加全市學生的罷課斗爭,因而又一次被學校斥退。
辛亥革命暴發之後,他十分振奮,立即剪掉辮子,並寫了一首《詠牡丹》詩:
絕代豪華富貴身,艷色嬌姿自可人。花國於今非帝制,花王名號應圖新。
表達了他對清朝的覆滅和祖國的去舊圖新的欣喜心情。
四、冰心:
原名謝婉瑩,筆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長樂縣。父親是清政府的海軍軍官。1904年她隨父移居煙台,童年是在海邊度過的,自幼熱愛大海。1911年進女子師范學校學習,1914年入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子中學學習,1918年入北京協和女子大學預科。「五四」運動爆發後,她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活動。
她發表的第一篇作品是《兩個家庭》,開始了以社會、家庭、婦女為主題的「問題小說」的創作。隨後發表了《斯人獨憔悴》、《庄鴻的姊姊》等。1921年後,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愛」或「人類之愛」為解決社會人生問題的理想。1923年,她從燕京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專攻英國文學,同時把旅途和異邦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為《寄小讀者》。
1926年回國後,冰心先後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1931年寫了小說《分》,標志著作家對社會現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1932年北新書局開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
抗戰爆發後,她於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慶,曾以「男士」的筆名寫了散文《關於女人》。1946年抗戰勝利後,曾在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中國新文學」課程。1951年秋回國,她寫了散文《歸來以後》等作品,創作上揭開了新的一頁。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記》。1958年3月《人民日報》開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讀者》,內容多是介紹國外見聞、歌頌友誼以及勉勵兒童努力上進。
此外,還出版了《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小橘燈》,以及《冰心小說散文選》等。文化大革命期間,香港朝陽出版社還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櫻花和友誼》、《我們這里沒有冬天》。粉碎「四人幫」以後,她開始在《兒童時代》上發表《三寄小讀者》。
建國以後,冰心曾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社會活動。
五、王亞南: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
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