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學師生 > 中學生體育習慣

中學生體育習慣

發布時間:2021-01-22 01:42:31

A. 中學生每天體育鍛煉計劃

周健身計劃:
周一:俯卧撐(或雙杠臂屈伸):3組,8-12次:引體向上:4組,8-12次;400米變速跑。
說明:跑完400米為1組,若干次變速
周二:打籃球或踢足球,30,-40分鍾。
周三:休息
周四:俯卧撐(或雙杠臂屈伸):3組,8-12次;引體向上:4組,8-12:欠;:三級蛙跳:5組;原地縱跳:4組,30次。
周五:打籃球或踢足球30-40分鍾。
周六:俯卧撐(或雙杠臂屈伸);4組,8-12次;400米變速跑:1組,若干次變速;高拾腿跑:4組,10米;屈臂懸垂舉腿:3組,15次。
周日:休息。
提示:每周鍛煉3-4次,每次不宜少於30分鍾,不宜超過60分鍾。運動時間的長短和強度大小可根據身體反應靈活掌握。時間短運動量過小,達不到健身目的;時間太長,運動量過大,會導致身體疲勞,不利身體恢復,影響學習。
飲食策略:
中學階段正值身體成長發育期,腦力和體力活動顯著增多,只有合理安排膳;食,才能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合理安排膳食的原則是保證營養素的全面攝入。以下是一天的膳食計劃,供參考。
早餐:全麥麵包(燕麥片)、牛奶,雞蛋。
中餐:蛋白質(肉類.魚類),主食(米飯、麵食),蔬菜和水果。
午餐:鍛煉前30分鍾進食麵包、牛奶、香蕉。
晚餐:蛋白質(雞.雞蛋),主食(米飯、麵食),蔬菜和水果。
晚餐與中餐膳食內容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同類營養素的食物需更換,如蛋白質若中餐吃肉,晚餐就改為雞或魚。蔬菜也一樣,兩餐吃不同的蔬菜。夜宵:麵包、牛奶、香蕉。

B. 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必要性

中學生體育鍛煉是有必要的,體育可以增強體魄和勞逸結合,培養學生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

C. 中學生體育鍛煉應該怎樣做

分兩類鍛煉。

早起不適合下面強度大的鍛煉,鍛煉時間一把適合在下午或傍晚。

一,短跑的鍛煉。

以下是發展腿部力量爆發力和核心力量的訓練,有助於提高短跑成績的,沒什麼時間的時候就練這個。

平板支撐30秒→登山者30秒→jumping jacks1分鍾→深蹲跳15次→Burpee15次→高抬腿30秒→兩頭起30秒→箭步蹲跳30秒→lateral cross lunges30秒 圖片可以搜索

(動作間無休息!實在堅持不下來,可以休息30秒,但要保證全部做完!做完算1組,做4組!組與組之間可休息30秒~1分鍾)

時間多的時候練這個

以下是發展短跑爆發力的跑步鍛煉:

一次完成不了,可以放到下次,當然要在做好充分熱身的前提下,熱身要15分鍾。

短跑200米乘以3組,組間休息3-5分鍾,速度用最大心率80%。

短跑100米乘以3組,組間休息3-5分鍾,速度用最大心率90%。220-年齡=最大心率

折返跑100米乘以4組,組間休息3-5分鍾,速度用最大心率90%。


一天短跑,一天引體向上鍛煉。

二,引體向上的鍛煉。

引體向上主要需要的肌肉:前臂肌群 肱二頭肌 三角肌 胸肌上部分 斜方肌 背部肌群。所以針對這些肌肉鍛煉就能促進做更多引體向上,以下是徒手鍛煉的動作:

下面一共六個動作,肩上推舉,彎舉,下斜俯卧撐,中式俯卧撐,引體向前,反向劃船。你可以每天三個,10-15次3-8組,組間休息1分鍾。6個動作你可以分兩批,動作出自無器械健身,附件有電子書。

飲食只要營養全面就好,每餐肉蛋奶製品水果蔬菜都要有。


D. 如何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

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剛剛閉幕,我們又迎來了北京殘疾人奧運會。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精神的鼓舞下,以及全國人民掀起體育鍛煉的氛圍中,我們如何加強體育鍛煉呢?為此,我提出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深刻認識黨和政府對青少年的關注之情

毛澤東在其漫長的革命生涯中,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體育教育發展道路,這對中國教育發展意義重大。「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毛澤東「健康第一」體育思想的根本出發點。毛澤東從小體質就不強,但是通過勞動和游戲,他的身體變得強壯起來,所以他很鍾情於體育。他經常做各種近乎「野蠻」的鍛煉,使他自己有著過人的體力和精力,這為毛澤東後來參加革命實踐、南北征戰、二萬五千里長征打下了堅實的體格基礎,作出了各種必要的包括體質和毅力的准備。

陳毅元帥帶頭參加體育比賽。中美關系正常化的「破冰」之行就是「乒乓球」外交。我們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是明確提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國家還出台了《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規定。

而且,從去年4月29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其目的就是切實推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掀起群眾性體育鍛煉熱潮。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用3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校能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使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及格等級以上,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

二、充分認識體育現狀和我們的身體狀況

1、奧運會金牌大國不一定是體育強國
2、我們中學生的身體狀況堪憂

在不久前舉行的「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有專家出示了一組數據: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率在過去五年內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為七成六,大學生高達八成三。以北京市為例,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持續增長,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

也有專家把現在的青少年體質概括為「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還有專家對北京、上海、廣州、汕頭和昆明5城市的青少年發展狀況做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5城市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情況良好,身高和體重等基本身體素質指標在近年有所提高,但視力下降問題嚴重、睡眠時間不足、體育活動時間偏少。初一至高二階段,視力良好的青少年僅有20.3%,輕度近視者為37.2%,中度近視者為29.4%,重度近視者為13.1%。中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僅為7.5小時。男生中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比例為62.2%,女生為36.9%。

3、體育認識不到位

體育認識是指學生對體育的知識性和理性的追求。我國中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總體上比較膚淺,體育知識掌握有限,對體育鍛煉價值和意義了解不深。許多學生只知道埋頭讀書,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會浪費學習時間」,不懂得健身方法。內蒙古大學對青少年學生是否了解全民健身計劃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大中學生中,了解全民健身計劃者佔18.8%;只了解一些者佔52.9%;不了解者佔29.3%。全民健身計劃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宣傳,但仍有一部分學生不了解,更談不上對體育重要性的理解。毛澤東曾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說:「體育於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後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可見「體育第一」、「健康第一」的道理,現在還有許多學生沒有意識到。

三、我們必須增強體育意識

體育意識是客觀存在的體育現象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對體育感覺、思維和判斷的總和,是人對體育運動總的認識和看法。就學生而言,則是指他們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按照個人對體育的認識,採取個人認為正確有效的方式以決定行為的心理活動。體育習慣是學生在不斷重復的練習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為方式,它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長。從心理機制上來說,體育習慣是一種定型化和自動化的條件反射,是經過長期的訓練、強化和積累而形成的。所以說:體育習慣的養成是建立在良好的體育意識的基礎上的。

然而目前的現狀卻是:學生因受文化修養、道德規范、體育基礎、自身素質和他們認識能力等因素的局限性及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外部環境的制約和影響,致使學生的體育意識淡薄,重智輕體的觀念佔主導地位,學生的參與意識差,體育意識更令人擔擾,在這種狀況下體育習慣的養成就成了一句空話了。所以我認為學校體育工作要注重學生的體育意識的培養和體育習慣的養成。如此,才能從根本上來扭轉這種現狀,以達到「全民健身」的目標。

四、如何加強體育鍛煉

一)、堅持鍛煉:要想取得鍛煉的效果,必須「持之以恆」。

二)、科學鍛煉

「健康第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鍛煉的健身功效婦孺皆知,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大家都懂,有許多中學生的體育鍛煉並不科學:有的學生缺乏鍛煉的目的,盲目從事體育鍛煉;有的學生鍛煉項目和內容的選擇不合適;有的學生鍛煉的時間、地點和運動量的安排不夠合理;有的同學鍛煉沒計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鍛煉呈無序狀態;由此導致他們的鍛煉質量不高,健身的效果也不明顯。那麼中學生究竟該如何來進行體育鍛煉呢?我認為:

1、 明確鍛煉的目的
1、)強身健體;2)、減肥;3)、健美體型;4)、學習和掌握技術、技;5)、鞏固和提高技術、技能;6)、滿足個人的興趣愛好;7)、緩解學習壓力、消除學習疲勞:體育鍛煉既有強身功效又有益智功能,長時間看書、復習、做作業,都會造成大腦皮層和身體某些部位的疲勞,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迅速消除學習的疲勞,緩解學習壓力,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所以許多學生在學習疲勞時都會想到參加體育鍛煉,「緩解學習壓力、消除學習疲勞」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些中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

2、確立鍛煉的目標

3、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和內容

4、制訂具體的鍛煉計劃:從時間上來分可以有月鍛煉計劃、周鍛煉計劃和每天的鍛煉計劃三種。

5、體育鍛煉的注意事項

1)、強調「安全至上」,以防訓練不當對身體造成傷害。切記:有先天性疾病的同學不要做劇烈活動。在鍛煉過程中,人生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除了要防止人生傷害事故,還要防止運動時的扭傷、挫傷、骨折和肌肉痙攣,更要預防感冒和中暑,應避免在烈日下進行運動,且不宜長時間進行鍛煉,運動量也不宜過大,另外,早、晚鍛煉時還要避免吸入較多有害氣體和污染物。

2)、注重「健康第一」,講究鍛煉前後的飲食衛生:飯前和飯後半小時之內禁止參加體育鍛煉,不宜空腹進行運動,反對運動後大量飲水,更不允許運動後立刻吃冷飲,夏季出汗較多,脫水後不宜運動,應及時補水。

3)、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杜絕盲目鍛煉。

為了民族的崛起,為了鍛煉強壯的體魄,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加入體育鍛煉的行列吧!

E. 中學生體育達標標准

等 級
單項得分
肺活量體重指數
800米(分.秒)
台階試驗
50米跑(秒)
立定跳遠(米)
擲實心球(米)
握力體重指數
仰卧起坐(次/分鍾)
坐位體前屈(厘米)
跳繩(次/1分鍾)
籃球運球(秒)
足球運球 (秒)
排球墊球(次)

優秀
100
69
3'25〃
66
8.0
1.98
7.6
70
50
18.6
170
12.2
8.3
35

98
68
3'29〃
65
8.1
1.97
7.5
69
49
18.2
165
12.5
8.8
34

96
67
3'31〃
64
8.2
1.95
7.4
68
48
17.7
158
13.0
9.6
32

94
66
3'34〃
63
8.3
1.93
7.3
66
47
17.2
150
13.6
10.4
30

92
65
3'37〃
62
8.4
1.91
7.2
64
45
16.6
140
14.3
11.5
28

90
63
3'40〃
60
8.5
1.89
7.0
62
43
15.9
130
15.0
12.5
25

良好
87
62
3'44〃
59
8.6
1.87
6.9
61
42
15.1
126
15.7
12.9
24

84
60
3'48〃
57
8.7
1.83
6.6
59
41
13.9
120
16.8
13.5
22

81
59
3'52〃
54
8.8
1.79
6.4
57
40
12.7
115
17.9
14.2
21

78
56
3'56〃
52
8.9
1.74
6.1
54
38
11.1
107
19.4
15.0
18

75
54
4'00〃
49
9.0
1.70
5.8
51
36
9.4
99
20.8
15.9
16

及格
72
52
4'08〃
48
9.1
1.67
5.7
49
35
8.5
94
21.6
16.6
15

69
50
4'16〃
47
9.2
1.62
5.4
47
33
7.0
85
22.8
17.7
14

66
47
4'22〃
45
9.3
1.58
5.2
44
30
5.5
77
24.1
18.8
13

63
43
4'28〃
44
9.5
1.52
4.9
41
28
3.6
66
25.7
20.3
11

60
40
4'34〃
42
9.6
1.46
4.6
38
25
1.6
55
27.3
21.8
9

不及格
50
39
4'40〃
41
9.7
1.45
4.4
37
24
1.0
51
28.0
22.2
8

40
37
4'46〃
40
9.9
1.42
4.2
36
22
0.1
45
29.0
22.9
7

30
36
4'52〃
39
10.1
1.39
3.9
35
21
-0.8
39
30.1
23.5
6

20
34
4'58〃
37
10.4
1.36
3.6
33
19
-2.0
31
31.4
24.4
5

10
32
5'04〃
36
10.6
1.32
3.2
31
17
-3.2
23
32.8
25.3
3

F. 中學生 合理的體育鍛煉計劃

1.跑步抄3000米每周一次,時間約15分鍾,襲接著,蛙跳4組*12個,
2.伏地挺身20個*4,每周兩次,一次標准一次快,注意:兩次訓練中隔起碼2天
3.引體向上8哥*3組,每周兩次,注意保護手掌,可墊塊布或皮,如果做不了就反手,還做不了,就讓同學托你的腿,你的兩腿交叉,往後勾,4.仰卧起坐每周3次,隔一天一次,50個*4組,不能快,注意:一定是慢下慢起
5.跳繩,每周3次,每次10分鍾.
6.原地下蹲起立,可以負重就負重,不過要注意安全,10kg以下,慢下慢起,每周2次,30次*3組,10分鍾。

G. 淺談怎樣培養中學生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

體育行為習慣,它是指學生在較長的體育學習時期內由於重復練習而形成和鞏固下來的一種行為定勢。一個學生如果有了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那他就會對體育學習感興趣,可以積極的克服體育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成功的體驗體育運動給他所帶來的樂趣。 葉聖陶 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小學階段是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特別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習慣形成的好壞都是從一些小細節方面體現出的,對小學生良好體育行為習慣的培養,不僅要加強體育思想理論學習,使學生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還要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針對體育課的教學特點,並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徵,我覺得小學生應該在體育課上培養以下幾點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 嚴格的課堂紀律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益的前提和基礎。體育實踐課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的,它有許多不利的因素(環境、氣候等)會干擾學生學習過程,況且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行為的自製力、情緒的自控力都較差,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建立嚴格的課堂紀律。例如在體育課的課前或課中有時會發現學生集合時發生相撞、打鬧、講話等一系列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不僅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甚至有可能還會發生安全事故。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在課前先設置一個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小游戲,把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在一起,後再開始集合、整隊。在課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較新穎、內容符合教材的體育小游戲,時不時的把學生的注意力抓過來,讓學生覺得沒有時間去開小差、做小動作。碰上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也可以利用一些卡通人物的形象去比喻那些學生,比如可以比作學生比較喜歡看的動畫片中懶羊羊或慢羊羊等,讓學生自感羞愧而迅速改正不足之處。教師還要及時的對學生的課堂紀律進行評價,對遵守紀律的學生採用各種鼓勵嘉獎的方式,對於不守紀律的學生也要適度的教育。而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也形成了遵守課堂紀律的良好習慣。 二、聽從指揮的習慣 體育學習它有別於室內課的學習,並在學習活動中還要利用一定的體育器材,學習的過程是帶有一定的危險性的,再加上小學生好奇又好動、辨別能力低,教師組織不當或學生不聽從指揮都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或是發生教學事故。因而,體育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聽從指揮的習慣。例如上投擲內容的時候,即使是投擲輕巧的沙包也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如果學生不聽從教師指揮,投擲完後不統一去撿回沙包或去撿回沙包時亂跑就很容易發生幾個學生相互碰撞的危險,所以,教師應事先說明撿沙包的方法和各自跑動的路線,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當然,若學生不聽從教師指揮,安全隱患便隨時存在,故培養聽從指揮的習慣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些不聽從指揮造成不良後果的實例,讓學生明確的知道在體育學習中聽從教師指揮的重要性,也可以組織一些聽指揮做動作的體育小游戲來鍛煉學生聽從指揮的意識,從而形成聽從教師指揮的好習慣。 三、傾聽與思考的習慣 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如果沒有專心聽講的能力和習慣,就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確專心聽講是體育課的紀律,也是課堂常規,是學生學習態度和積極學習的行為表現;另一方面教師講解要做到精練,重點要突出,條理要分明,語言更要生動、幽默,語氣要柔和、動聽。如一些體育項目的學習,教師可自編一些形象的口訣,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從而也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同時教師還應及時判斷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講,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一段時間枯燥的講解中應適當插入一些提起學生注意力的小插曲,使每個學生都樂意聽講。聽也是思考的基礎,學生只有認真的聽講了才能更好的進行思考,思考的時候思路才能清晰,學習新的內容才能學的既快又准確。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認真的聽講,積極的思考,學會分析,學會比較,才能更好的完成與掌握體育的技術與技能,形成傾聽與思考的好習慣。 四、不怕困難,遇到困難時開動腦筋、互幫互助的習慣 在體育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內部(如膽怯、懶惰、身體不好等)與外部(如活動進行中遇到種種外來的干擾、某種體育活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太高等)的困難與障礙,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毅力外,還要為學生提供克服困難的條件。例如上障礙賽跑這個內容的時候,學生在練習時通過某個障礙時有困難,這時便需開動腦筋,心理上克服困難才能身體上真正解決困難。又比如進行分組游戲時,總會有幾個學生完成情況不好而影響整組的比賽結果,這時同組的同學便應不斷鼓勵這些同學,互幫互助才能一步步解決困難。而當遇到上耐久跑之類需要耐力和毅力的內容時,教師便需要在語言上激勵學生,要進行具體指導,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逐步養成不怕困難並克服困難的習慣。 五、終身鍛煉的習慣 要想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就要學生有一個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大眾化體育項目的活動方法,如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教給他們正確的技術動作、活動組織方法、比賽的規則等,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進而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學生是不斷發展的人,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一個反復訓練的過程。只要我們心懷愛心,富有耐心,長期堅持,循序漸進,就一定能夠看到學生的不斷進步與成長,就一定能夠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

H.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12

「習慣」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因環境工作性質和個人品質等因素而形成的經常性的一種行為。在少年兒童中間,大多數孩子希望參加有趣味、有技術的游戲。在小學階段,學生根據課程的安排和有學校的教學設施有嘗試各類運動項目的機會。包括在室內或者戶外的、有教師組織或自發組織的、自娛的或競爭性的體育活動。他們可以盡情地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學習新的運動技能,進行集體練習,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要培養小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除了應在加強學生在校的體育指導以外,還要建立學生從體育鍛煉中獲得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展示慾望並且還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使其轉變觀念,共同培養孩子的鍛煉習慣。
二、要滲透給學生一些體育鍛煉的常識和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體育鍛煉主要是行為活動為主,強調通過具體運動增強體質是無可非議的。但體育不是一種單純的體力活動,只有在鍛煉過程中注意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術,才能提高體育鍛煉的成效。為此,教給小學生一些常見運動項目的知識和技術,指導學生正確的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鍛煉前應做哪些准備活動,不同活動所針對的部位。體育運動後應做哪些整理活動,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終點沖刺等;打籃球的傳接球、帶球突破、投籃、防守等。二、是要給孩子說明各種體育活動的特點和意義,如田徑類的活動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類活動對靈敏和彈跳的要求較高,使孩子能夠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見運動項目;三、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適於從事哪些運動項目,由於孩子的身體發育水平較低,心臟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長跑、對抗性較強運動項目等,而應當選擇那
些負荷較輕、歡暢活潑的運動項目,如游戲、韻律體操、小球類等;四、是教給孩子一些最基本的體育比賽規則和組織形式,如起跑時要聽口令,打球時不能撞人,游戲時不能出線,這些是保證體育比賽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要讓孩子有所了解。有的孩子在某項體育運動或活動項目上有特殊的才能,要及時向其父母表明其優勢,取得理解和支持。但是,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給予始終如一的關愛和支持。
三、小學生體育鍛煉制度化
小學生做事情往往缺乏自覺性和毅力,對事情的興趣較容易轉移,如果班主任和家長放鬆對他的督促,他在體育鍛煉上就可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這樣自然就會妨礙體育鍛煉的效果。因此,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制訂一個鍛煉身體的計劃,明確鍛煉的目標和內容,規定鍛煉的次數和時間,如規定每天早上6點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學後運動等。當然,這不一定要寫成文字,但父母和老師要給孩子講清楚,使他做到心裡有數、遵照執行就可以了。在制訂計劃時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安排,循序漸進。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動作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使小學生的機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由於小學生的體力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運動量也應隨年齡而逐漸增大。在制訂計劃時,在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特點的基礎上,應堅持各種運動項目的全面鍛煉,使小學生在力量、速度、靈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發展,使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形態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的發展和全面的改善。在計劃的落實方面,老師可能因為全班人數太多而難以全部照顧到,所以應讓學生家長在可能的情況下與學生一起鍛煉。這既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安全,不斷提高學生的技巧,也是對學生最好的督促。家長如果不能和孩子天天在一起鍛煉,也要經常鼓勵孩子堅持鍛煉,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如一周、兩周、一個月)檢查一下孩子鍛煉的情況,指出孩子進步的地方,告訴孩子應當改進的地方,這是孩子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催化劑」。
只要老師與家長密切配合,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就一定能養成,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一定有所提高

一、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定義

良好體育鍛煉習慣是指練習者通過多次主動的並在科學鍛煉方法與合理鍛煉原理的指導下,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在體育教師合理的建議下,積極調整自己的鍛煉行為和方法,並逐步發展成為個體需要的自動化的、自然性和定型性的行為方式。它能有效地培養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愉悅情感,是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穩定的行為定勢和模式。它包括:具有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與對人的影響、懂得身體鍛煉的規律、掌握身體鍛煉的原理和科學方法等。

三、培養中小學生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具體方法

1.教學內容要因人制宜,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
實踐證明,在一堂體育教學課中,教學內容的合理搭配並且適合於學生身體發展的特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教材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接受。如果教師所選用的教材難度太大、太復雜就會使學生產生畏懼感,喪失自信心,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同時,體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選擇符合中小學生年齡特徵的並富有知識性與游戲性的教材,要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並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容。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中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教學內容過於單一,應適當合理的安排一些形式新穎、生動有趣的練習,進一步培養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慾望,增加學生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教學與競賽相結合
體育競賽具有鮮明的優勝劣汰特點,而爭強好勝正好是中小學生的一種心理特徵,體育教師應利用這一有利的特點,在教學中經常組織一些小型多樣的教學比賽,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比賽的機會,有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的艱辛及勝利後的喜悅。事實證明,通過體育競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加深對體育運動的感情,調動每個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促使學生奮發向上,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身體素質。
3.激勵效應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優點,當發現學生有微小的進步時,教師應抓住時機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使學生馬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對部分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講解示範,對難度大的技術動作進行分解練習,由易到難,鼓勵他們多練習,同時發動體育優秀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幫助學習,共同提高。實踐證明,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每一點進步,每一次成功,如能得到體育教師及時的表揚與認可,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動力,使學生加深對體育課的感情,就可以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進行體育鍛煉,這對培養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著積極的作用。
4.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
據作者調查,有些學生家長和個別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只要文化課好就行了,對要否參加體育鍛煉並不關心,認為體育鍛煉要花費時間,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對體育鍛煉不重視,甚至產生抵制、消極的情緒,嚴重抑制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進行技術教學外,還要教育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和作用,使學生從思想上轉變觀念,了解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和對人的影響,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獨立鍛煉的能力放在首位,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5.引導學生參加各種體育興趣小組的活動
要培養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和作用,明白體育鍛煉是提高身體素質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
煉的決心,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動機。同時,學校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不斷的研究、探索和創新,然後根據現有的體育設施,利用早晨、下午課後或星期天時間,舉辦各種適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興趣小組,並積極動員和引導廣大學生參加。每一個興趣小組應有計劃地安排每周2~3次的體育活動,每次的運動量、運動強度和活動時間都應適合中小學生的生理發展,滿足學生的活動需要。要教育學生在興趣小組活動中應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讓所有參與的學生能在輕松、愉快、和諧和友好的氣氛中感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心靈滿足感,加深學生對體育的深厚感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強烈慾望,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
6.提高中小學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
學校體育是發展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而體育教師正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實施者,其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修養和業務水平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體育教師要跟隨時代的不斷發展,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使自己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優良的教學能力、突出的創新能力和不斷拓寬知識面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落後於時代,成為德才兼備,一專多能的體育人才,才能更好地為學校和廣大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體育服務,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歡迎。

四、結束語

目前的中小學生大多都認識到體育鍛煉對提高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但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並不多,造成認識和實踐的嚴重脫節,導致大部分中小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要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教育學生明確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同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正確把握好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掌握體育相關知識和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學生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特點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因素,有選擇的從事某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愉快、科學地鍛煉自己的身心,不斷激發和培養自己體育的興趣。使廣大學生能長久的堅持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鍛煉身體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扎實的基礎。

I. 中學生喜歡什麼體育運動

三大球,六小球,各種體育活動無所不愛,興趣廣泛。其中三大球最為中學生所喜愛,初中生喜歡小球,高中生喜歡大球。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體育習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