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祿勸縣茂山中學194班高中生名單
小學:2002年9月2008年6月初中:2008年9月2011年6月高中:2011年9月2014年6月
⑵ 桂山中學鄭曦老師的簡歷
只找到這個
新課改形勢下多媒體技術手段與英語教學的結合(鄭曦 )
2008-9-17
內容提要:二十一世紀是個信息時代,也是知識經濟時代。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要求人才具有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隨著當今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如當下的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傳統教育越來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技術給傳統教育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影響,促使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去實踐。
關鍵詞:新課改 多媒體 英語教學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目前,新一輪基礎英語課程改革已全面啟動。這是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根據形勢的需要和英語的特殊地位,又一次改革創新。這次改革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力求從英語教學的目的、目標、觀念、內容、實施策略、手段、評價等方面,進行大幅度改革,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以適應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需要。顯然,新一輪的基礎英語課程改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趨向,發人深思,值得探究。
縱觀高一英語北師大版新教材,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材的編排與內容注重學生的發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多地獲得為適應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學習的基礎上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發展健全的人格,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和社會公德意識。教材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緊緊地反映時代的變化,同時根據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安排了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如:教材有大量的插圖、歌曲、游戲、對話、角色扮演等活動,以期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還考慮到地球村的文化交流機會的增多,在教材中盡可能地多提供反映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材料,讓學生通過價值觀念、思維模式、風土人情、飲食習慣等的比較,充分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與國家的文化。
在此形勢下,對老師教育學生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在計算機迅猛發展,網路連通世界的沖擊下,傳統教學下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相比現代化教育技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難以招架。英語教學面對的既是未來的挑戰,也是信息時代的空前機遇,更是對構建新課程體系的探索;英語教材面對的是空前廣袤的視野,是空前擴展的豐富資源,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創造所獲得的空前便利的條件;英語教師面對的是課堂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都將在極大程度上補突破,是師生互動將在過去難於想像的同步、非同步等多種方式下實現空前的優化。如何解決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累,效果卻只一般的痛苦現實呢? 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英語教學帶來了質的飛躍,它通過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並茂的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
理論研究表明:單憑聽覺獲取知識,只能記憶15%的內容;單憑視覺獲取知識,能記憶25%的內容;但同時調動視覺與聽覺就能記憶65%的內容。我們的學習所得有94%左右是通過視覺和聽覺而來的。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視覺和聽覺環境。因而必然會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一、多媒體能充分發揮聲、電、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英語教學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單詞、短語、語法知識轉化成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像、視頻,使動畫與視聽相結合,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同時得到刺激,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記憶效率。
例如教學教材模塊三 chimpanzee這一單詞,具體的實物無法接觸,但多媒體課件下活潑可愛的猩猩形象就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英語多媒體教學使課堂信息由師生雙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轉換。英語教學需要一個反復、多向、多元化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因此,教師只要選擇適合授課內容的視聽材料(如英文影片或歌曲、國外風土人情簡介等)並適當剪接,靈活運用,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良好的語音習慣;更重要的是,它使英語教學不再單純依賴於教師的講解、提問和學生的回答、練習便可達到交流與反饋的目的。
例如教學sea world一課,從視頻剪接片段,不僅可以欣賞到優美動聽的歌曲,還可以看到五彩斑斕的海洋生物:seal, penguin, coral, crab, starfish, shark等,聽到語音純正的美式發音。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孩子們一節課有多個興奮點;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勢互補;課件中的跟讀、模仿、問答練習、角色扮演等互動式訓練,有利於學生認知發展和思維訓練。
以往的錄音機播放,雖然有正確的語音、語調可以模仿,但是缺少視覺刺激,做練習也只能盡憑課本,學生常常感覺比較枯燥。而多媒體則可以彌補這一缺項。
四、多媒體的運用可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英語對話注重情境,光靠老師設計、動手製作和布置是難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耗費大量的精力不說,要找到真材實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於一體,生動直觀,能創設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例如go shopping/ask the way/make a call/….體現多媒體的綜合效果,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結構。給學生提供的語言實踐機會多了,有利於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五、多媒體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優勢可幫助教師傳遞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世界各國的風情習俗資料只要上網就可以查閱到,學生在大開眼界的同時,於不知不覺中接受和掌握了信息。而字母、單詞、句子的游戲設計層出不窮,花樣百出,令學生目不暇接,玩的過程也就是學的過程。同時,老師作為指導者也倍覺輕松。
因此,英語課堂教學要真正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注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語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難度,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外語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應大膽運用多媒體技術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形式多樣,充分操練,從而使學生的詞彙量增多,會話能力得以提高。
無可否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為老師的教學減了負。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計算機的維護與檢修需要專門的人才,由於不良操作和使用錯誤使計算機遭遇死機和受損的現象確實存在;目前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硬體系統靈活地為軟體系統服務;市場上能與現行英語教材配套使用的優秀教學軟體遠遠少於輔導和自學軟體。教師往往必須在課前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選材、剪接和設計課件,這在無形中加大了教師的備課負擔。如果過分追求多媒體本身,為了課件而課件就無法專心於視、聽媒體所蘊含的教學內容。 另外,預先設計好的教學程序和板書,無法根據當堂英語課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而且大大減少了師生在課堂上動手的機會,不利於加強教師的基本技能,也影響學生對單詞的熟悉、記憶和良好的書寫習慣的養成。
總之,多媒體教學已成為電化教育主體,是現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與教育發展的產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實施教改和開展課題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需要,是加強教師備課程度,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需要。在新形勢下,探討如何通過多媒體的組合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成為當務之急。加強多媒體技術手段與英語教學的研究與實施為打破傳統英語教學封閉、僵化的模式,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必將使英語教育朝著現代化課程方向發展。
我們相信多媒體技術手段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必將對教育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必將對新課標的實施增添新的生機與活力,必將促進教育事業的欣欣向榮。
這是學校網址http://www.zsgszx.net/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