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山中學的學校管理團隊
校 長:李麗麗
副校長:魏崇興(兼任校黨委書記)、謝樹發(兼任汕頭金中南區學校校長)、陳昌金、林少鵬
2. 潮州金山中學的歷任校長
姓 名 籍 貫 學 歷 任 期 備注李 梅 潮安區 國立廣東高等到師範本科畢業 1926年08月——1928年12月 方達觀 普寧市 北平朝陽大學文學士 1928年08月——1930年08月 林光漢 饒平縣 1930年09月——1931年02月 代理校長陳行成 潮安區 廣州嶺南大學 理學士 1931年03月——1941年05月 張茂上 潮安區 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學士 1941年06月——1945年01月 鍾 勃 潮安區 廣州嶺南大學 文學士 1945年02月——1947年08月 謝賢明 潮安區 國立廣東高等師範本科畢業 1947年09月——1952年02月 謝煥新 潮安區 大學 1952年03月——1954年10月 副校長主持校務王家桂 潮安區 北京教育行政學院畢業 1954年10月——1958年11月 1957年離職學習柯光政 潮安區 國立藝術學院 1957年12月——1958年10月
1958年11月——1982年01月 副校長主持校務周勤延 潮陽區 南方大學畢業 1982年02月——1990年02月 謝甲明 潮安區 華南師范大學畢業 1990年02月——1995年 9月 成江華 潮安區 華南師范大學畢業 1995年09月——2004年12月 肖文森 潮州市 華南師范大學畢業 2004年12月——2012年02月 沈茂忠 潮州市 廣東教育學院畢業 2012年02月——
3. 開平市金山中學的歷任校長
任期 校長 副校復長 1999.7-2000.8 李文制起 2000.9-2001.7 李文起 楊海新(廣東省試驗中學退休) 2001.8-2002.7 李文起 2002.8-2005.8 李文起 吳傑雄、張一帆 2005.9-2006.8 李文起 吳傑雄(常務副校長)、
張一帆、鄭娟馥 2006.9-2010.8 吳傑雄(李文起為名譽校長) 張一帆、鄭娟馥 2010.9-現在 鄭娟馥 周永溢、周永雄、吳彩倩
4. 汕頭金山中學的現任校長是誰
李麗麗
5. 巨野金山中學為什麼換了校長
巨野金山中學換了校長,
據說是原校長高升了。
巨野金山中學現任校長,
是李效清。
可詢問巨野縣教育局。
6. 上海市金山中學的學校領導
徐曉燕,女,1963年4月生。
1984年7月畢業於上海師范大學化學系。
同年被分配到金山縣教師進修內學校教研室,擔任中學容化學教研員。
曾任進修學校高中部主任和進修學院院長助理。
2000年10月調入金山中學,擔任副校長,分管德育和教科研。
2004年2月起,擔任金山中學黨總支書記。
2002年9月10日被命名為上海市化學特級教師。
曾參加上海市中學化學骨幹教師培訓和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培訓;
曾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
2007年當選為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2008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光榮稱號。 校長:徐曉燕
書記:馬建昌
副校長:俞曉東、王秀美
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張玲雄
7. 金山中學的校史沿革
廣東金山中學的前身系金山書院(原址在潮州市城北金山頂),創建於1877年(清光緒三年),在當時潮州總兵方耀的支持下,金山書院擁有相當可觀的校產,因此經費充足,發展甚快。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巡視潮州,指令潮州知府進一步充實書院設備、圖書和師資,憑借這些有利條件,加上師生刻苦努力以及潮汕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金山書院很快發展成為廣東著名書院之一。
1902年推行新教育體制,金山書院改為潮州中學堂;1913年改名為省立潮州中學校;1921年又易名為省立潮州金山中學校,並開始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1923年改稱廣東省立第四中學,確定了初中、高中各三年的學制;1935年定名為廣東省立金山中學,教育質量日益提高。除辦好中學教育外,還應潮汕各地的需求開設過師范講習班、土木工程科、商科、陶瓷科等,對潮汕的社會、經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為當時潮汕歷史最久、規模最大、設備最優、校產最多、藏書最豐、師資最強的學校,民間譽為「嶺東最高學府」。
本世紀初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歷史時期,金山中學在歷任校長及師生的努力下,在基礎教育、學術研究、傳播新文化等方面為潮汕做出很大貢獻。師生嚴謹治學和刻苦鑽研的精神代代相傳、蔚成風氣,為後人留下了《潮州歌謠》、《潮州的習俗》、《潮州葯用植物志》、《潮州志》(部分)等著述,推動了潮州的文化發展;在「五四」運動推動下,金中師生以國家安危為己任,上街演講、公演愛國話劇、支援北伐戰爭,周恩來同志1925年蒞校演講和杜國庠校長主持校政更是推動了金中新思想的發展。抗日戰爭期間,金中校舍被毀,學校一度遷至潮州和揭陽交界的大窖「淇園」,後又遷至鳳凰山區,在這段艱苦歲月里,金中師生在詹昭清校長帶領下,含辛茹苦,矢志不移,既刻苦攻讀又以文學、話劇、歌詠等藝術形式有力地支援了粵東的抗戰活動。抗戰勝利後,1946年金中遷回潮州,借開元寺為高中校舍,重新走上創業之路。此時,新民主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在師生中日益高漲,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上山投奔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參加解放戰爭,迎接新中國的誕生。
1949年10月潮汕解放,12月25日人民政府接管金中,定名為「廣東金山中學」,並確定為省重點中學。1952年人民政府決定,金中遷來汕頭礐石,與汕頭市私立礐光中學(其前身系成立於1906年的礐石中學和正光女子中學,1927年合並為礐光中學)合並,仍定名為廣東金山中學,面向整個潮汕地區擇優招生。在這一時期里,金中在省、地、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擴建校舍、添置圖書、增添設備、加強師資,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金中師生在新的發展時期仍保持和發揚熱愛祖國、追求進步和艱苦奮斗、勤奮朴實的光榮傳統,同時又關心國家,關心政治,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建設,因此學校各方面發展迅速,在老金中的盛名基礎上辦出了新金中的風采,進一步確保金中在潮汕教育界的頂尖地位,備受社會各界交口稱贊。六十年代省委第一書記陶鑄同志視察金中後,給予高度評價:「金中,就是金的!」。
「 文革」期間,金中曾一度被改稱為「紅岩中學」、「汕頭市第十三中學」。1978年恢復原校名,恢復為省重點中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金山中學又攀登新的發展高峰,在省政府、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有力支持下,金中新建了校門、教學樓、實驗樓、教師宿舍、學生宿舍等一系列教學和生活的設施。1985年,省長葉選平同志視察金中,對金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精神和學校優良的教學秩序極為稱贊,撥款建設金中的供水設施。此外,如語音室、電教室、電腦室、各科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設備也相繼建成並逐漸提高其現代化程度。1998年,學校將原有的300米跑道運動場擴建成400米8跑道標准運動場,開辟多個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進一步充實體育設施。教職工辦公場所和設備日益完善,校園文化建設日臻充實,校容美化有長足發展,這為金中師生的教與學提供了優越的辦學條件,奠定了金中向現代化新目標進軍的硬體基礎。在這方面,廣大校友為母校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不少海內外校友慷慨捐資,支持母校建設,還設立了「紀念詹昭清校長教育基金會」、「汕頭市區校友愛校基金會」、「青年教師進步獎基金會」等獎教獎學基金,有力地加快了金中的現代化進程,廣大校友對母校的愛心實在感人至深,難以遍舉。 新時期金中辦學繼續取得了無愧於金中輝煌校史的成果。學校管理走上了量化、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常規教學繼續保持著金中的優良傳統,顯示出較強的優勢,歷年高考均取得優秀成績;學校開設了書法、鋼琴、電工、電腦、數、理、化和信息科學奧賽培訓等興趣活動班,成立了文學社、紅十字會、自我管理委員會、運動隊等學生社團組織,開設了各種補充學生某種薄弱學科的培訓班,舉辦了「創造節」、「校運會」等大型校性活動,多方面地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學生的品德、學識、智能、身體、心理都能全面發展,適應新時期的社會需求。近年,金中還啟動了以「生存教育、創造教育、專能教育、情感教育」為核心的創學校特色工程,力求在悠久輝煌的校史上增添新的色彩。
8. 巨野金山中學換了校長,成績下降了,伙食差了,班級人數增加了,我什麼呀
巨野金山中學換了校長,
成績下降了,
伙食差了,
班級人數增加了,
相關問題,
可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教育局會處理的。
9. 誰有大悟縣宣化鎮金山中學七年級學生期末考試成績表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去WANG網上查查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