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辯論: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1.過多的使用互網對人們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羅伯特?克勞特專和他的同事對一些屬實驗對象在開始使用互聯網及之後的一兩年進行了人格評估,發現:人們花在網上的時間越多,與親人的溝通越少,實際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時感到孤獨和沮喪。
2.將大量時間用於網上聊天,游戲等方面,沒有時間用於學習,與朋友交往,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就會逃課,熬通宵,成績直線下降。
3.有關專家說,長時間上網,容易把精力,腦力耗到極點,進而誘發一系列諸如經常性頭痛,偏頭疼,視力損壞,
Ⅱ 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的辯論詞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
人類將步入信息時代,網路越來越強烈地介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我們中學生。中學生上網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呢?我方堅信: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我將從4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同志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2.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E-mail請求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
3.現實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為了快速推進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學建立網際網路教室,普及計算機網際網路知識,推動中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網上課內外輔導培養中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們身邊,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林壽樺書記、陳欣老師不也建議大家去學校的網站看一看嗎?年段、班級的網頁不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嗎?
的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網路存在著一些弊端,但中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之下,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對是非、美醜、善惡的判斷能力,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指點下,必能使我們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應用網路這種工具。
21世紀將是計算機網路時代,今日的莘莘學子將擔任未來社會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陳述我方觀點: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反方三辯:剛才對方辯友舉了我校網站的例子,可是附中網校里有許多信息垃圾,這也是前不久兩代會中校領導指出的。現在我請問對方辯友,如何解決中學生自製性差的天性與網路的三大問題呢?
正方三辯:請對方辯友注意,任何新生事物在它開始階段部分都必不可少帶來一些弊端,但我們必須看到這些事物它們發展的前景和總的趨勢,那我請問對方辯友你是否承認在信息時代網路是一種重要的工具請正面回答是或不是。
反方一辯:對方辯友剛才或許沒聽清楚,在一辯陳詞中我已指出網路是一種重要的通訊手段,還指出網路的三大問題,這就說明了中學生上網弊大利,難道對方辯友沒有理解嗎?請問對方辯友,在網上這種虛擬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帶著一個假面具,這與水中月、鏡中花有什麼區別?請正面回答!
正方一辯:在網上交往真的沒意義了嗎?那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上網呢?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中學生上網是弊大於利的話,那麼國家怎麼會把上網這個課程安排到計算機課程中來呢?
反方二辯:我想首先指出,目前國家並沒有把上網課程安排到計算機課程中,還有如果真像對方辯友所說的話,那麼國家為什麼要制定法律禁止中學生進入地下網吧呢?再請教對方辯友,在中學生上網利和弊兼有的情況下,你是如何判斷利大於弊呢?
正方二辯:我認為利是主流,弊只是在網路剛剛產生時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弊端,請問對方三辯,學以致用,電腦上網作為一門課程是否需要學以致用,是否要把上網知識付諸於實踐?
正方:對方辯友始終沒有弄清楚中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中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下,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的管束,這難道還不能避免哪些弊端嗎?
反方:剛才對方辯友說中學生在學校是受教育,那麼他們是否真的對網上信息有正確的判斷力呢?今天中午,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剛剛播出一條新聞,說的是在河南商丘剛破獲的一起叫\"少婦美女\"色情網站的報道;其中每天訪問該網站的有5700人左右,而其中50% 以上是中學生。難道這就是對方辯友所說的"判斷力"嗎?
正方:對方辯友犯了一個以偏概全的毛病。訪問該網站的5700人中有50%以上是中學生,這樣只有2500多人與訪問色情網站,而全國中學生又有多少人呢?這樣我們就可以否認中學生上網的所有好處嗎?
反方:對方辯友要知道我們只是了解一部分的材料,還有許許多多的色情網站沒有查出來!
正方:我也想告訴對方辯友一則材料,在杭州有個93%的中學生能夠控制住自己,不去看那些不健康的網站。
反方:對方辯友剛才強調中學生在家裡受家長的管束,但是網蟲們由於家裡過於敏感的經濟控制,網蟲們就欣然的前往地下網站,到了地下網站那還有誰來約束呢?
正方:難道網蟲們吃喝拉撒都在地下網站嗎?他們最終還要回到家和學校嗎?
反方:錯了!上個學期《求索》雜志相信大家都忘了,大家應當記得暗訪那些地下網吧,噢!那些老闆就是供他們吃,供他們喝,甚至在網吧里住下來,好幾天不回家呀!
正方:請對方辯友注意,這些網吧不是我們提倡的正確的上網方式,這是屬於國家法律規范問題。謝謝!
反方:我要向對方辯友指出的是網路的開放性,無疆域性,導致法律都難以奏效,而網上法律又難以界定,所以用法律去解決網路的這些弊端是令人懷疑的。
正方:我也想告訴對方辯友,網路的無疆域性是在選址上的,它同樣要受到法律的約束。謝謝!
反方:可是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個國家法律能夠正確約束網站。每一年網路上的犯罪率是以40%的速度增加,而每一年的破案率還不到19%。
正方:那麼請問對方辯友,你所說的網上犯罪是否指中學生犯罪呢?
反方:對方辯友要知道,目前為止大多數的高水平黑客都是求知望強,而電腦水平高超,但內心已變質的中學生。
正方:對方辯友應該承認上網可以受到教育吧。而且我方未不否認網上有可能受到其他污染,但是我們講的是利大於弊嘛!
反方:對方辯友剛才談到中學生上網是一種趨勢。但是難道一種趨勢都是合情合理的嗎?比如當今一些國家犯罪感呈上升趨勢,這能夠說犯罪率上升是利大於弊嗎?
正方:對方辯友,難道你們要等到網路都發展成熟,等你們入土的前一天才開始學上網的嗎?
反方:我們並沒說上網沒有利呀!
正方:我們恰恰強調的是上網利大於弊嘛?
反方:是有利也有弊,但我們辯論的前提是中學生上網,中學生的天性與網路的三大問題已經說過它們之間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正方:對方辯友注意,中學生上網在現階段,主要是把網路作為學習工具與通訊工具,而弊端只是旁枝末節的關系。
正方: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學校、家長對於中學生的教育,可對方辯友就是置若罔聞呀!
正方四辯總結陳詞:謝謝主席!對方辯友、老師、同學大家好!首先,我想針對對方辯詞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認,對方辯詞精彩睿智,但真理不是修飾而成的,對方辯詞中的漏洞依舊清晰可見:剛才對方辯友指出一部分學生上網是為了瀏覽一些不健康網站或進行犯罪行為。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我不妨作些大膽假設。如果沒有網路,那些缺乏自製能力的中學生難道不會閱讀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或從事其他犯罪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心態問題而不是網路本質問題。其次,我想針對此次辯題做如下分析:
一、關於中學生,是指13-19周歲在校學生。這類人群有以下特點:①他們年齡註定他們將成為明天的建設者,他們肩上擔負的是托起未來的重任。他們的任務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及時掌握科學技術;②中學生的年齡也使他們對新生事物既充滿好奇,又缺乏自製力;③因此,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領導,他們的世界時時處處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保護。
二、關於上網。什麼是網路呢?網路是指信息處理應孕而生的一種集學習、通訊及適當時候放鬆的娛樂工具。而它又不是一種普通的工具,它有著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優勢:1、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使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處理更系統,全面;2、使信息流通更及時、便捷,所以教育選擇了上網,世界選擇上網。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競爭成為世界競爭的主流,教育在千呼萬喚中面臨改革。而網路的出現,無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幫手。面對網路這個五彩繽紛的空間,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聽名師講座,可以身臨其境地暢游奇妙太空,我們學習不再僅限於書本,我們也逐漸擁有了科學素質。
當然,我方也不否認網路存在弊端。因為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辯友所證明的,如果人們更廣泛接觸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們又怎能說是弊大於利呢?這就像吃魚一樣,我們有時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但我們能僅因為這幾根骨頭就說不吃魚?不行。因為魚刺卡喉嚨只是偶爾,如果小心,安全可以避免;但只要我們吃魚,就一定能得到營養。中學生上網也一樣;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說: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謝謝!
Ⅲ 學生上網的利與弊
學生上網的利:
第一、可以開闊視野。
上網可以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上網可以充實頭腦,只要留心就可以學到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滑鼠一點,大千世界便盡收眼底。
第二、可以對外交流。
學生的一個被人經常提及的缺點就是缺乏信心,不敢與外界對話、交流。現在有了互聯網,他們可以徹底克服這個心理障礙,並且在對外交流的過程當中,又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網路為教育資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僅老師,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各類教育網站獲取學習資訊。
第三、可以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
消除心理障礙,可以沒有顧忌地向網友傾訴心事,減輕課業負擔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可以在各個BBS里張貼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一來可以鍛煉文筆,二來覺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項業余愛好的水平;自己動手做主頁正成為時尚,把自己喜愛的圖片資料傳上去,開一個討論區,發一些貼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電腦軟體的運用同時自己做版主的感覺真的很棒,有利於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第四、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學業。
學生的本職任務是學習,網路的遠程教育會給學生帶來無窮的益處。普通的學生學習知識只能夠局限於自己的學校和一些課外書籍,傳授知識的老師始終只有幾個,但如果上了網,學生就可以在一個個內容豐富、名師坐堂的網站中任意翱翔,「有問必答」、「題庫」、「專題講座」、「考前輔導」...一個個分類細致合理的欄目讓學生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普通的學生做題只能做些參考書或數量有限的卷子,如果上了網,網上各種試卷和典型題目應有盡有,學生就可以任意選擇。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動態。
學生們可以利用網路了解最新的教育動態,而平時好些學生不大關心電視和報紙上的新聞,只一味地埋頭書海,因此可從網上查詢與教育相關的新聞以此來調整復習重點,適應考試新舉措。
學生上網的弊:
第一、上癮問題。
大多中學生上網的目的是為了聊天和玩游戲。漫無目的的聊天在時間上很難控制,游戲的興趣持久性,再加上青少年們愛玩的天性,而中學生的自製力又很差,因此很容易造成上網成癮性。
第二、不健康網站問題。
互聯網上有一些宣傳黃色、暴力等內容的網站,還有一些政治上反動的網站。學校、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
Ⅳ 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的正方一辯辯詞 急在線等
玩電腦的既有利,也有弊。
利:1.當你工作了很長時間後去玩電腦游戲,可以減緩你的精神壓力,放鬆你的心情.
2.你說不全是電腦游戲的話,那有很多用處對你有利.例如:列印文章,學習編程,製作網業,上網查尋有用的資料,上網了解時事動態等等.其實電腦的好處有很多呢.
3.如果你是電腦專家,那麼做一兩個flash放到網站上,不僅可以提高你的製作能力,還能愉悅大家,豈不兩全其美?
弊:1.長時間的玩電腦,電腦發出的高頻率輻射對眼睛視力有很大害處.
2.如果開電腦僅是為了玩電腦游戲,而且時間過久,那就是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啊.
3.而且經常守在電腦前,還會造成出現孤僻的性格,不和群,對人的身心都有影響.
這是我總結的一些經驗,也許你會用的上的. 與君共勉~~~
1.在偉大的21世紀,人們公認的蠢人有三種:吸煙者;不懂電腦者;不懂音樂者;看來,電腦已經融入了每個人的世界。而上網則是電腦的另一部分,它指的就是通過電腦網路與外界溝通。這種技術是先進的,也很適合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往往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面,上網也不例外。
Ⅳ 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的理由
呵呵 記得我初二的時候也有這個活動..找了一大堆資料
自己到http://www..com/?word=%D6%D0%D1%A7%C9%FA%C9%CF%CD%F8%C0%FB%B4%F3%D3%DA%B1%D7&tn=max2_cb找吧 我太懶了
Ⅵ 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辯論賽
青少年上網的利與弊
一、上網的好處:
(一)可以開闊視野。網際網路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青少年在網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青少年交往的領域空前地寬廣,極大地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給青少年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可以加強對外交流。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青少年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青少年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三)可以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是一個提供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青少年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他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
(四)可以促進青少年的學業。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後主要是由於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可以說,網際網路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五)拓展了當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間。網際網路的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也成為青少年尋求知識的主要手段,因此,加強網路對青少年的教育已成為當前共青團工作的必要。我市今年已開通煙台青年網站,並通過煙台青年網在網上開展了一系列的網上知識問答、建黨八十周年知識競賽,青少年跨世紀論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全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
(六)互聯網為青少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獲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網的第一目的。當前青少年的關注點十分廣泛,傳統媒體已無法及時滿足青少年這么多的興趣點,互聯網信息容量大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為青少年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資源。現在,互聯網正在成為青少年獲取種種信息的最佳來源。
二、青少年上網的弊端:
(一)是上癮問題。眾多青少年學生長期沉緬於網路之中,有的已出現了網路病症。導致青少年學生出現了精神和軀體的病症,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二)是部分不健康網點問題。網際網路上有一些宣傳黃色、暴力等內容的網站,還有一些政治上反動的網站。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
(三)是荒廢學業問題。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較差,又不善於取捨,沉湎於網上瀏覽而荒廢學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對這個問題不可忽視。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佔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四)是誘發青少年犯罪問題。網上的內容良莠不齊,尤其是一些反動迷信、網站網頁的不健康內容,使已處於人生觀、價值觀成形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惡,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從而導致青少年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當前,網路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網際網路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網路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製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於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調查還顯示,在接觸過網路上色情內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為或動機。
(五)是網上交友的問題。網上交友聊天是當前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通過問卷分析,青少年與網友見面的佔11.5%,從不見面的佔56.3%,偶爾聯系的32.2%。網上交友都是在「背靠背」的情況下進行,易使青少年產生說謊、虛擬的心理反映,與網友見面潛在著極大的危險性,我市就發生過五名高校大學生與網友見面遭強jian的事件。因此,網上交友不慎極易使青少年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
(六)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青少年在互聯網上頻繁接觸西方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這使得他們頭腦中沉澱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形成沖突,使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傾斜,甚至盲從西方。長此以往,對於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和意識形態必將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於國家的政治安定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
Ⅶ 辯論賽,反方觀點: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辯論詞
弊端: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數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在大刀闊斧地改變著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數字化革命呼喚出新的技術,網路就是其發展產物之一。網路科技的迅速發展,使互聯網已深入千家萬戶。
網路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遨遊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方式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我們極大幫助,坐在家裡可瀏覽眾多的網上圖書,幾分鍾內即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各方面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通過遠程教育網,了解更多的知識等。
網路像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更給我們中職生帶來了許多的隱患。各種黑色的陰影正向我們慢慢襲來。其中網戀,非法網站,網路游戲就像裹著糖果的炮彈向我們發射。
各種非法的網站趁著網路管理還未健全,散布著黃毒,暴力,防不勝防,這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是一個極大的影響。
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網路游戲吸引著正處於好奇心的中職生。許多同學曠課跑到網吧中去玩《傳奇》、充《夢幻》、打《泡泡堂》、聊QQ。有的甚至直接晚上通宵達旦,睡在網吧,吃在網吧。這樣,不但損壞了身體,還浪費寶貴的時間,浪費了父母親的水汗錢,辜負了父母的一片期望,更耽誤了我們大好青春。在社會上因網路游戲所引出的案件數不甚數,例如:"武漢的一位母親千里尋子""廣州一小孩為玩游戲殘殺自己的祖父"……這些案件告誡我們中職生,應該少玩或不玩網路游戲,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空閑時間研究我們自己的專業,發展自己潛能,開發我們智力。但是,我們也不應全部排斥網路,我們不應放棄網路的好處,這就需要我們選擇網路中的精華而剔其糟粕。
世界之所以選擇我們。因為它需要美,我們之所以選擇世界,因為我們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流水在選擇中下落,太陽在選擇中上升,朋友們,請把握好自己選擇的那一刻,讓我們用自信,堅決地選擇網路有利的一面,選擇我們美好的未來。
請慎重!
利:利大於弊。我將從4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同志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2.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E-mail請求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
3.現實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為了快速推進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學建立網際網路教室,普及計算機網際網路知識,推動中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網上課內外輔導培養中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們身邊,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林壽樺書記、陳欣老師不也建議大家去學校的網站看一看嗎?年段、班級的網頁不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嗎?
的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網路存在著一些弊端,但中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之下,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對是非、美醜、善惡的判斷能力,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指點下,必能使我們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應用網路這種工具。
21世紀將是計算機網路時代,今日的莘莘學子將擔任未來社會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上網利大於弊。
網路,給信息帶來了強大而有力的傳播途徑,並且大大縮短了信息發布和接收的時間,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類似的遠程教育在許多其他教學中也有應用。像我們現在大四的學習中,因為有部分同學已經出去參加工作,不能回校參加剩餘課程的學習。但是無論在校上課還是在外工作,都必須進行畢業考試。老師為了方便缺課的同學,就把筆記放在網上,讓同學們易於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