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伍隍中學的學校管理
學校有明確的「側重升學預備教育」的學校定位,有「為地方輸送合格建設者,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的辦學目標,有「讓師生喜歡,助學生成長」主體教育思想,有「打好學生素質基礎,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育人目標,有「不為升學而辦學,但為成才而辦好學」的師生共識。學校堅持「以務實開拓為立校之本,以科學民主為治校之寶,以教育科研為強校之路」的辦學思路,搶抓機遇,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黨組織政治保證,教代會民主參與和監督。健全、高效的運行機制,促成了學校決策科學化、管理制度化、校務公開化。2003年12月,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總工會評為「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經驗在全省推廣。
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學校制定了《伍隍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評估細則》、《教學信息反饋制度》、《教學「六認真」考評辦法》、《教職工活工資浮動之浮動發放辦法》等以過程監督為主的管理模式。同時構建了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相結合的自主性考核評價體系,使考核有章可循,組織嚴謹,過程公開公正,科學合理,形成了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伍隍中學是四川省綠化示範校和四川省綠色學校。地處鄉村,環境清幽。校園林蔭夾道,曲徑通幽。古老而高大的黃桷樹鬱郁蔥蔥,顯示著伍隍中學的蓬勃生機。花壇、綠樹、草坪布局合理,相映成趣。草木長青,四季花開。鳥語聲聲,花香陣陣。使人彷彿置身於園林美景之中。
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郁的伍隍中學,已經成為時代驕子引以為自豪的起飛的跑道,展翅的雲天。 學校佔地65336.6平方米(約98畝),生均佔地面積約21平方米,建築總面積35066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19800平方米,生活用房13498 平方米。有教學樓3幢,共13414 平方米。辦公樓一幢,1226 平方米。女生宿舍2幢,男生宿舍3幢,共10847 平方米。教師成套宿舍5幢加一般住房,面積共9481 平方米。學生食堂1幢,食堂2個,約930 平方米,可供1200名學生同時進餐。浴室、廁所、木工房、傳達值班室、收發室、保管室、開水房一應俱全。
學校有藏書室208平方米,藏書93766冊(其中有電子圖書30000餘冊)。師生閱覽室用房3間,面積528平方米。電子閱覽室一間,面積109平方米。每年學校訂期刊271種,其中教師期刊150種,學生報刊雜志121種;工具參考書326種,電子讀物204張光碟。
學校還有300米標准田徑場,體育設施設備一應俱全。
學校有實驗大樓1幢,面積2904.4平方米。物理、化學實驗室各3間,每間均面積97.35平方米。生物實驗室2間,每間面積達100.85平方米。生物標本展覽室1間,面積90.35平方米。理、化、生器材保管室3間,每間面積109.35平方米。准備室3間,每間面積30.45平方米。語音實驗室2間,面積180.7平方米。學校按省級示範中學的標准配齊了所有實驗設備和用品,保證了學生分組和演示實驗的順利開展。
學校現有多媒體階梯教室1間,面積140平方米。電子備課室1間,微機30台,面積30.45平方米。教育科研管理系統機房兼電子閱覽室1間,面積109.35平方米。學校建有校園網,網路室兼學生用微機室3間,有182台微機。學校有錄像機2台,錄放機4台,手提電腦1台,VCD共6台,各類電教器材達I類標准。有演播廳1間,面積50.5平方米,配有IBM專用伺服器2台,T4編輯刻錄機一台,T3—933刻錄機1台,安裝有衛星地面接收站和電視閉路系統,用於接收中央台《新聞聯播》和教育節目,可同時轉播7套電視節目。2000年5月,被資陽市教育局確認為「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2003年6月23日,被四川省教育廳命名為「四川省實驗示範校」,成為全省農村第一所實驗示範校。 ☆黨總支委員.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陳永富
☆黨總支委員、辦公室主任、中學政治高級教師陳高斌
黨總支委員、第一支部書記.政教處副主任中學語文一級教師.陳國文
☆黨總支委員、第三支部書記、政教處主任、中學政治一級教師鄒克成
辦公室副主任中學語文一級教師肖文君
☆教導處主任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李明隆
教導處副主任中學物理一級教師陳永富
☆教科室副主任中學語文一級教師閔文
工會副主席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朱萬能
☆後勤處副主任中學體育一級教師鄭邦順
學校團委書記 中學英語二級教師鄭海燕 伍隍中學市級課題開題報告會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研究」的操作實踐與反思
「歷史學科學習方法研究」方案
綜合能力研究階段研究計劃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報告(三)
『貳』 請問各位資陽中學一般在哪些大學招老師去西師嗎
要啊,我們老師就是西師的……
『叄』 資陽的伍隍中學怎麼樣
【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伍隍中學】
資陽市雁江區伍隍中學,創建於1925年。1942年開辦高中,是當時全省第二所著名的私立學校,1963年,學校更名為「資陽縣伍隍中學」,現為四川省示範性高中。年輪駛過,歲月流金。借黨和政府鼎力支持之助力,蒙歷屆校友傾情呵護之濃情,今日的伍中更加亮麗!學校面積已擴至100畝,建築面積達30000 多平方米,擁有設施完備的實驗樓、網路現代化的教學樓、整潔寬敞的辦公樓。校園林蔭夾道、曲徑通幽,草木四季長青、花香四溢,06年被命名為「四川省綠化示範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208人,高級教師 41 人,中級教師76 人,黨員68人,教學班62個,學生4300餘人。學校在規模辦學的同時,堅持「五育」並舉,全面提升辦學質量,走特色之路:育人環境和諧溫馨;英語教學入情入境;德育工作與日俱進;藝體工作精彩紛呈;教學科研卓有成效。社會效益日益明顯、教學質量直線上升:2005年高考上線592人,2006年高考上線702人。自恢復高考以來,已向北大、人大、廈門、同濟等高校輸送合格新生5817人。 學校嚴格的管理,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贏得了社會的好評,各級領導的肯定。97年至今,學校先後榮獲「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模範職工之家」等十三項省級榮譽稱號。
『肆』 伍隍中學的悠久歷史
伍隍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頗具農?村特色的完全中學,是在1925年創辦的「私立伍隍場壽民公學」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學校,是一所以管理嚴格,教學效果好而全省聞名的中學。
民國十三年(1924)冬,伍隍場高等小學堂校長陳光俊先生會同有關人士商議欲辦初級中學,苦於無力,於是議請鄉紳楊潭清和社會名流楊芳毓出面支持。在楊芳毓、陳光俊、楊潭清、邵錫芳等人的多方奔走下,楊芳毓先生約請劉湘、田頌堯、鄧錫侯、蘭文彬、劉光喻等人募捐基金2000餘銀元,在伍隍場高等小學堂的基礎上創辦了「伍隍場壽民公學」,於1925年春開始招收初中新生。壽民公學是當時全省興辦的第二所農村中學,邵錫芳先生為首任校長,董事長為楊芳毓、邵錫芳。
民國十四年(1925)十一月廿四日,邵錫芳校長呈文請省教育廳查核備案,刻木質校章一枚,文曰:「資陽伍隍場壽民公學」,於1925年11月24日啟用。
民國十五年(1926)二月,伍隍場鄉紳聯名呈請縣教育局轉呈教育廳核准,將本場高等小學堂並入壽民公學。合校後,將禹王宮初小移入公學內,本場原籌斗市、豬市及甲廟神會學款、鄉紳贊助等共38股485石等一並交付公學董事會經理,全場有四人參加了校董會,董事長仍為楊芳毓、邵錫芳。
合校後的壽民公學,每年春季或秋季招收初中一個班,高小一個班。從民國十四年(1925)春至民國卅年(1941)共招收了高小17個班共694人,至民國卅一年(1942)春共招收了初中19個班,共1286人。
鑒於教育事業逐漸發展,高小畢業生不斷增多,學校於民國廿年(1931)十月呈請省教育廳備案,壽民公學更名為「私立資陽縣伍隍場壽民初級中學」,學制三年。
在女權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舊的傳統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在壽民初級中學教職員的倡議下,由校董事會決定,經上級核准,私立壽民初級中學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秋季開始招收女初一班學生56人,第二年秋季招收女初二班學生56人。
民國卅年(1941)12月26日,私立資陽縣伍隍場壽民初級中學呈請資陽縣政府報教育部備案,於民國卅一年(1942)更名為私立壽民中學。原計劃將壽民初中辦成職業高中,後經縣長劉芳的分析,遂辦成普通高級中學。這年二月開始招收高中班,同時停辦高小,女初二班學生合並到國華女中,本校高初中全招男生。學校由陳光倵任校長,楊芳毓任董事長至民國卅七年(1948),校內各種規章制度已建立健全,學生學習成績在全川享有盛譽,學校共有校產:西式樓房兩幢、中式樓房一幢、田土427.19畝、瓦房16間、草房140間、店房36間、學校農場田土24.3畝。
壽民中學在其二十五年的歷史中培養了大批的各類人才,著名現代作家邵子南(原名董聚昌)於1932年畢業於該校。他擔任過魯迅藝術學院文學教員、新華社晉綏分社副社長西南文聯副主席,所著《地雷陣》,改編成電影《地雷戰》,另有長詩《白毛女》、民間故事《趙巧兒送燈台》等作品膾炙人口,流傳很廣。
1949年12月,隨著資陽的解放,私立壽民中學也跨入了新中國。1949年12月,私立壽民中學隨資陽縣的解放而獲得新生,從此走上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1950年3月,經資陽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批准,學校更名為「私立壽民男子中學」,同年8月與私立國華女子初級中學和治平小學合並,校名更改為「私立人民中學」。1952年12月,經省教育廳批准,由國家接管,更名為「四川省資陽縣第三中學」隸屬教育廳,由內江專區代管。
1960年經內江地區文教局批准更名為「資陽前鋒中學」。1962年又經內江地區批准更名為「四川省資陽縣伍隍中學」。
1951年上期,浦維均調入該校,成為該校建國後第一名黨員,之後又有若干同志調入,學校經上級黨組織批准,於1958年成立黨支部,全稱為「中共資陽縣第三中學支部」,並開始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責任制。1952年,學校建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支部和學生會,1956年建立工會組織。
在辦學中,經歷了民國和建國兩個時期,道路非常曲折從1942年增收高中到1952年,高中合並到資陽女中、初中實行秋季招生,1956年又恢復高中招生1961年困難時期,停辦高中、壓縮初中,壓縮超齡生118人,同時壓縮教師14人1963年春恢復高中,當年收兩個班即66級,高中學生為150人。「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時間停課。1970年恢復初中招生,1971年恢復高中招生,初中實行3年制,高中為2年制、1974年初中實行兩年制,學校貫徹毛主席「學工、學衣、學軍」指示,開辦了磚瓦廠、粉碎車間等企業,還實行開門辦學、開卷考試等辦學方式。
學校在這二十多年中,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方針,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建國後學習凱洛夫教學法,六十年代學習毛主席「十大教授法」,七十年代開門辦學。
二十多年中,學校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成為名震川內的一所農村中學1953年初中畢業32人,升高中22人,升中等技術學校7人,中專學校1人高中畢業升入大學7人,備取2人。1959年,高中畢業班參加內江專區組織的統考,總分名列第一;秋季參加高考,名列專區第二名,2個班80餘名同學升入高校,1977年恢復高考,有78名學生考上大專院校伍隍中學是資陽縣第一個受到《光明日報》表揚的學校1982年伍隍中學成為資陽第一個為國家輸送少年大學生的學校。
改革開放以來,歷任的學校黨政領導,嚴謹治校、與時俱進,組織全校教職員工,抓機遇,促發展,學校朝著「校風好,管理嚴,校園美,全面發展」的奮斗目標邁進,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進入90年代後期,學校調整了規劃,加快了發展步伐98年申報成為資陽地區重點中學後,99年就明確提出了「雙創」的目標,即「創『省給文明單位』、創『省級示範中學』」。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予以大力支持,省政府柯尊平副省長、省教廳汪風雄副廳長、嚴培堅處長等先後到學校指導工作。市、區政府和教育局多次到學校現場辦公。幾年來,學校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南,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以抓學生的養成教育為突破口,以「科研興校」為發展戰略。積極引入激勵競爭機制,狠抓教職工隊伍建設,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使學校工作一年上一個台階。97年以來,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學校素以「校風優良、教風嚴謹、學風勤奮、教學質暈高」享譽省內外。《光明日報》、《四川日報》、《教育導報》、《蜀報》、《精神文明報》等先後作過專題報道。
伍中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近年來,學校堅持「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師是關鍵,改革是動力」的辦學理念,在保持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的同時,大興科研促教之風學校重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省內率先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開展各類學生研究活動及勞技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創造能力。自2000年以來,學校為美術學院輸送了86名合格新生、為體育院校輸送138名體育後備人才。2006年8月,該校男子籃球隊將代表資陽市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
學校在這一段時間充分抓住高中擴招的機會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學校大力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勇闖「規模發展」之路,自2001年起,高中各個年級三次共征地38畝,1997年、1998年、2002年先後建造三幢共84套教師宿舍,1995年建成實驗大樓,1997年、2001年、2004年先後建成三幢學生宿舍,2001年建成一幢有四十個教室帶十個教師辦公室的歐式教學大樓和壯觀的升旗廣場,對校園進行了綜合綠化,將校園規劃為宿舍區、運動區、教學區三大塊。
這幾年,學校一路氣勢如虹,教學質量逐年提高,連續十一年被評為內江市、資陽市「高考升學先進單位」,及格率、合格率、鞏固率、升學率、優生率都位於雁江區前茅;2003年高考本科硬上線306人、2004年本科上線502人、2005年高考本科上線592人,自恢復高考以來,學校已向北大、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廈門、同濟等高校輸送合格新生5000餘人。
在這一階段,教育內部競爭日趨激烈和殘酷,學校面臨的生存壓力驟增。學校領導班子決定「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進一步深化內部管理機制改革,苦練內功,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首先:確立了「為地方輸送合格建設者、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的辦學目標,制定了學校《十年發展規劃》。其次,加強了內部管理,健全了《崗位職責》,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管理精細化和規范化,積極探索「規范化管理」與「情感管理」,「隱性管理」與「顯性管理」的最佳結合點,建立了全新的用人機制。再次,加強了兩支隊伍建設:一是幹部制度建設,配優配足了領導班子,加強了對幹部道德素質、學歷層次、管理藝術的培養力度。二是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鑄師魂,加強師德建設;強師能,提升業務能力。第四:建立健全起德育、教學、科研、安全「四統一」的新模式即:以「三愛為核心、四育為基礎、五學為主線」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形成了「兩重」(知識與能力)、「三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體制,完善了科研思路(確定一個中心,依靠兩股力量、抓好三個重點);安全工作則確定了「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重點,落實三項制度」的總體思路。
「伍隍中學是四川農村教育的一面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我們每時每刻都感到任重道遠。但我們不會辜負新老校友的期望以及社會的重託,我們一定會腳踏實地的辦好伍中,回報資陽人民。為了實現建設國家級示範性高中、使伍中在建校100周年之際躋身於巴蜀名校行列的奮斗目標,我們要發揚伍中的創業精神,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使「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觀念逐漸成為伍中教師的共識,隨著今後5至10年的進一步努力,伍隍中學將更加興旺發達,一定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建設人才!
『伍』 資陽高中生學畫畫的地方哪裡有啊
額,我是藝體生,08年畢業的。
其實資陽的老師水平都不咋樣。
我當時也是高二開始學的,不過我以前有基礎的。
有兩個老師比較有名的,
當時我們很多同學都找的他們兩個。
教我的是師范校的那個曾利平老師哈。
他脾氣比較暴躁,我不是很喜歡他。
教的一般嘛,反正給你打基礎是夠了的。
然後還有個是劉峰老師,我沒去他那裡學過,
好像他人還可以,我有些同學是在那裡學的。
不過不好意思啊,我不記得曾老師的聯系方式了。
但是記得畫室的地址的。
你有興趣可以HI我私聊。
還有額,你是想考川美啊、?其實我想給你說,你在資陽學一段時間,
有基礎了,然後就去上川美的培校,
我當時就去了的。
你去的時候會嚇到你的。培校那些人技術啊。
跟你在資陽看到都不是一個段的。
川美的老師超級好哦。
= =哎呀,好麻煩。你要了解很多的話直接私聊哈。
我這么答好亂啊。哈哈。
『陸』 熟悉資陽市雁區及雁江區下轄鄉鎮的朋友請進(高分)
離雁江區城區不遠的 就是南津、、豐裕、回龍,祥福、老君、碑記也不遠,伍隍、東峰稍微遠一點,但伍隍鎮相比算比較熱鬧一點的地方吧,畢竟那裡有所伍隍中學,在資陽還是有點名氣。
『柒』 中學生應該怎樣面對競爭
加入WTO給我國的教育會帶來怎樣的挑戰呢?我們中學生該如何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
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舉國歡慶,中國人長達14年的WTO之夢終於圓了,但進入WTO除去帶來機遇之外,挑戰和風險同樣存在。新近出版的《WTO與中國教育》一書向我們質問:WTO的游戲規則對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會產生什麼樣的沖擊?新世紀的教師如何應對新情境的挑戰?學生是否做好了足夠的心理准備來迎接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新?一切都源於WTO,一切都為了WTO,中國教育界的方方面面似乎一下子面臨著太多太多的問題。
有專家預測,WT0、競爭、國家化的運作方式將對教育產生重大的輻射,最明顯的可能就是營造一種文化精神家園,即貿易中的,奧林匹克式的競爭,道德約束將上升到經濟增長的生命線。教育全球化成為經濟全球化中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能否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實現教育質量的提升,對於整個民族的創新力和發展前景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教育全球化的一個關鍵是「生產者」和「產品」都必須有極高的規格,即作為「生產者」的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視野拓展到「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共同生活」之後,必須自覺完成從「教書匠」到「合作者」、「指導者」的角色置換,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學生也應該轉變以往的追求目標,不僅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更應該讓自己做一個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發展意識的人。
WTO提供的環境充滿了殘酷的競爭和激烈的爭奪,教師必須對教學活動實施靈活機動的策略,教會學生如何面對復雜多變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誠如李如密、孫元濤著的《新世紀教師教學藝術策略》一書所講:「掌握教學藝術策略是教師變盲目教學為有效教學的關鍵,是教師由『教書匠』向創造型教師跨越的橋梁。」英國學者大衛·歐文在回憶其小學自然課教師懷特森先生時提到一件趣事:懷特森老師在課上講述了一種名為「卡蒂旺甫斯」的貓狀動物,並說世上從沒發現過這種動物留下的痕跡,邊介紹邊讓同學們相互傳看該動物的頭蓋骨。同學們看得十分仔細,還認真作了筆記,接下來懷特森老師對學生進行當堂測試。成績下來之後每個同學的成績都不及格。同學們都很奇怪,自己根據老師的講解回答問題怎麼會不及格呢?懷特森解釋說,很簡單,「卡蒂旺甫斯」這種動物是我杜撰的,所以你們的筆記都是胡言亂語,因此不能給分。懷特森先生說,對於科學問題必須有自己的思考,必須善於置疑,尋找問題的破綻。而且他也的確提醒過學生,「世上從沒發現過這種動物留下的痕跡」,但是竟然沒有一個人產生疑問。《新世紀教師教學藝術策略》將懷特森老師的這個教學策略稱為「故弄玄虛策略」,名字雖然玄了點,卻實實在在給盲目崇拜老師的學生敲了一個警鍾,讓學生對所授知識留下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對學生的思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產生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換個角度看,學生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尋求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而「健康」對學生來說,是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闡述,健康應該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和道德健康。學生的「健康」已經從單一的身體「無疾」狀態到多樣性的「身體、精神、社會和道德」等綜合體的良好適應狀態。健康被視為學生的生命狀態,無疑,這種大健康觀指導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符合新國際環境對人才的要求的。中國加入WTO後,學生不僅在知識上應是一流的,而且在心理素質、適應能力和道德水準上更應是一流的。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先生著的《健康教育:世紀的呼喚》一書集中筆墨從多學科視野對健康教育的許多基本問題進行了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考察,及時回應了中國教育改革實踐對健康教育經驗與理論的急切呼喚,符合中國教育進入「國際化」的大潮流,是我國比較教育領域第一部關於健康教育的專著。開卷有益,閱讀此書肯定會帶給你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對教育問題的多相性思考。
回答者:xc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5 21:32
青少年中學生怎樣面對競爭
作者:廖運超 來源:資陽伍隍中學 發布時間:-1-31 23:26:34 發布人:admin
競爭能力是指人們在不同的領域里,完成一定活動時相互爭勝或者相互斗爭的本領,它包括完成一定活動時相互爭勝或相互斗爭的具體方式及所必需的心理特徵。競爭能力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樣都是在人的生理基礎的前提下,經過教育和培養,並在實踐中吸取他人的智慧和經驗而發展起來的。
青少年中學生面臨的競爭主要來自於學習,而根源在於升學的競爭。雖然精英教育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並且已經開始逐步地向大眾教育過渡,但是,由於社會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還不能讓學生百分之百的升入更高一級的學校,因此,才有了近似殘酷的考試競爭,通過考試淘汰一部分學生。面對嚴峻的考試競爭,給我們廣大的同學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同學在這樣的競爭面前顯得驚慌失措,有的同學甚至伴隨升學考試的臨近夜不能寐,身體每況愈下,有的同學甚至出現疾病——我們稱之為「想」出來的病。因此,樹立一種正確的競爭觀就顯得尤其必要了。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正確的競爭觀呢?
首先,同學們要調整好心態,因此客觀的看待競爭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也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競爭是時代進步的產物,同時它又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動力。只有通過競爭,我們才能找到並抓住發展我們,實現我們抱負的機遇,也只有通過競爭,我們才能更加的客觀認識和評估自己。因此,我們要敢於接受挑戰,積極的參與競爭。
其次,要在艱苦的現實環境中磨練自己。我們絕大部分同學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他們普遍表現出不滿足於現實的環境和條件,總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來改變現狀,但對於到底該怎樣改變又顯得到比較茫然,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通過磨練自己來積累競爭的資本,從小的競爭舞台走向大的競爭舞台。有的同學總覺得自己也認識到了是應該鍛煉自己,可是他們埋怨平時給予鍛煉的機會太少了,生活上有父母提供保障,學習上有問題,老師會主動的找他們想辦法解決。其實啊,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是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怎樣解決這些矛盾,就是一個鍛煉我們的機會。比如說,有的同學,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這就是生活對你的一個極大的挑戰,那麼,在這樣的挑戰面前,你是懦弱的選擇自卑,絕望,甚至埋怨社會的不公平,還是勇敢的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奮斗來改變家庭的現狀,不把家裡的貧困看成一種恥辱,而把它看成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在逆境中奮起。如果你選擇後者,這就是一種磨練,一種競爭。再比如,有的同學學習成績很好,可是,他(她)在與同學的交往上總是失敗,往往成為「孤家寡人」。這也是生活對你的一種考驗,當你面對這樣的現實時,你會做怎樣的選擇呢,是在同學面前永遠昂起你「高貴」的頭,和同學「老死不相往來」還是主動的向同學靠近並謙遜的向他們學習,如果選擇後者,就需要很大的勇氣。
再次,要注意培養自己創造性思維能力。一位未來學家曾預言:「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歷史留給人類唯一的任務就是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從事不同程度的創造性工作,而這一任務的完成,只有創造性地發掘和培養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才有可能。」因此,為了適應未來的競爭,青少年應在平時努力開拓自己的創造能力,如積極的參加興趣小組,閱讀課外書籍,創作小論文等,這些都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最後,我們應該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偉大的革命導師曾經說過: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通行證。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始終要堅守必勝的信念,因為我們年輕,年輕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知識豐富;我們還有老師,朋友和我們一起奮斗,有強大的社會力量在作我們的支持。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有了自信,我們就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一開始就以懦弱,膽怯來面對競爭,失敗就會成為你的必然結局。
總之,當我們面對競爭時應當多一份坦然,少一份驚恐;多一份自信,少一份軟弱;多一份努力,少一份埋怨。當你鬥志昂揚的去接受每一次來自生活或學習的挑戰的時候,你會發現,實際上競爭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殘酷,那麼可怕。而且當你真正的進入到競爭的狀態時,你會發覺自己突然活得充實起來,因為你會在競爭中找到了你的人生價值所在。你甚至會找到那種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美好感覺。人生不正是因為有了奮斗才變得多姿多彩嗎?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網路知道 伍隍中學
『捌』 伍隍中學的學校榮譽
半個多世紀來,伍中人艱苦創業,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桃李滿天下,迎來了學校飛速發展的今天。迄今為止獲得了八項省級殊譽:四川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體育達標先進學校、四川省中小學現代技術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實驗示範學校、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由於學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嚴謹治校,開拓創新,全體教職員工團結拼搏,扎實工作,使該校教育教學質量直線上升,2003年該校本科上線288人,2004年本科上線502人,2005年本科上線592人,2006年702人,2007年833人。其中2006年劉歡以666分考上北京大學,2007年陳飛以666分考上清華大學。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已向清華、北大、同濟、廈門等大學輸送合格新生近7000人。
學校連續十一年被評為「資陽市高考升學先進單位」。目前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正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以「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為辦學思想,以「立功立德,愛國有鄉」為辦學宗旨,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力爭開創伍中更輝煌的明天。
現階段2014年領導班子
陳永富
伍隍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全國文明禮儀教育標兵,四川省優秀班主任、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骨幹教師,資陽市政府先進個人,雁江區優秀人才示範崗;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或獲獎;資陽市物理專委會委員,資陽市聯合教研組成員。
張定洪
副校長,中學語文一級教師,資陽市優秀學科教師、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高三教學工作,成績突出,多篇論文在省、市級報刊發表。
熊鷹
年級組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全國文明禮儀教育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優秀指導教師,資陽市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德育先進個人、師德建設先進個人;雁江區德育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四川省論文大賽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專刊發表或獲獎。
『玖』 伍隍中學的學校現況
伍隍中學成立於1906年,1981年確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3年四川省重點中學檢查驗收達到優秀級,是四川省文明單位、省校風示範學校、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2006年順利通過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979年因教育教學質量突出,受到國務院嘉獎,是當年系全國普教系統表彰的16所學校之一,2007年又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現有教學班60個,在校生4300人。
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15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05人,中級教師85人,教師學科配套、結構合理,有國家級學會會員15人,有地、市級學科帶頭人、學科拔尖人才12人,有50餘人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班主任、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省、市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教師整體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之需。
學校形成了「崇德、尚美、和諧、奮進」的校風,「為師為范,求是求新」的教風,「篤學篤行,自主自厲」的學風。
學校以辦學嚴謹、教育教學質量高著稱,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向高校輸送合格新生13000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