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柳關中學老師名單
柳是報春的使者,杜甫有詩:「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它告知楊柳是春天氣息的預報員,因而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楊柳,形成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風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國古代寒食節,清明節,那天家家門前有插柳枝的風俗。到宋代時,這種習俗更盛,不僅門前插柳枝,而且還在頭上戴個柳條帽圈,坐著插滿柳條的車子、轎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還有不少人在清明掃墓時把柳條插墳頭上以示紀念,這種習俗也就是由此而來的。【折柳】折柳贈別之俗始於漢朝。「折柳」一詞最早見於六朝無名氏所撰的《三輔黃圖》一書。此後「折柳」在詩文中為送別的同意語。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戴柳】「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含有願春色長留人間,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現了人們珍惜春光的良好心願,此為其一,其二,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柳既是很容易扦插的樹種,又是極易長大的速生樹木,可謂生機蓬勃,戴柳又有前程發達之意。相傳,黃巢起義時,曾規定戴柳為號,就是取其生機勃發、容易成功的寓意,現在我國北方及閩台等還有清明戴柳的習俗。【射柳】據有關資料講,這是古人在清明前後開展的一項娛樂活動,即在距離柳樹一百步遠的地方,用弓箭射擊懸掛的柳葉。這一活動起始於戰國,流行於漢朝,至唐時,被官方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以後,不知何人又出新招,把原來射柳葉改成射葫蘆:在葫蘆里裝一隻鵓鴿,掛於百步之外的柳樹上,射中葫蘆,驚飛鵓鴿,以命中率高低決定勝負。雖是射葫蘆,仍舊叫「射柳」。【賞柳】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時機。《武林舊事》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玉,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踏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看柳,這點,從許多關於清明的詩詞可以看出來,如,宋人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喻柳】柳是美好的象徵。柳葉初生,似睡眼剛展,故稱「柳眼」。李商隱《二月二日詩》:「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細長為柳葉,喻為「柳眉」。王衍詩《甘州曲》:「柳眉桃臉上勝春」。女子身腰若柳條柔軟,故稱「柳腰」。韓屋詩:「柳腰蓮臉本忘情。」晉代衛灌的書像柳葉,世稱「柳葉篆」。柳絮散落為絮綿,又稱「柳綿」。晏殊《寓意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蘇東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詞句。【詠柳】歷代詩人以柳入題,歌詠不絕。古代的《詩經》中所寫的「楊柳依依」,早已成為人們吟詠的佳句。唐以後,詠柳的詩詞名篇迭出,如「柳絮飛來片片紅,夕陽方明桃花塢」,「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等等。但是在詠柳的詩詞中,把柳樹的柔美形象描繪得最真切動人的,要數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愛柳】春秋時,有個柳下惠,原來不姓柳,因為很愛柳才改姓,於是,他的後代都姓柳了;東晉陶淵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北宋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溏掘土種植柳樹,人稱「歐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薩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樹,後人名之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齡臨泉卜居,泉邊栽柳,便自稱「柳泉居士」;清末名將左宗棠出征西北時,命令軍隊在河西走廊沿途種柳,長達數千里,人稱「左公柳」。現代畫家豐子愷曾將屋子取名為「小柳屋」;現代史學家陳寅恪也特別愛柳,他的書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編為《寒柳堂集》。【詠柳詩】柳詩文「春風楊柳萬千條」,柳樹在春風中吐綠綻芽,隨風起舞,搖曳生姿,極具風流,很早就贏得了國人的喜愛,成了歷代文人題頌謳歌的對象,寫下了大量的詠柳詩文。縱觀古代詩文,有關「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橋柳」、「水邊柳」、「隋堤柳」、「青門柳」、「江邊柳」、「城邊柳」、「東門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煙柳」、「風柳」、「問柳」、「柳色」、「柳絮」「楊柳曲」、「折楊柳」、「楊柳枝」、「柳枝詞」等諸多柳詩、柳賦、柳記、柳詞、柳曲,構成「柳文化」的重要內容。柳作為文學形象出現是在先秦時期,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采微》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之句,西漢枚乘《忘憂館柳賦》是第一篇柳賦。魏晉六朝時期伴隨著詠物詩的產生,出現了以柳為題材的詠柳詩,梁簡文帝《折楊柳》則是第一篇詠柳詩。縱觀歷代詠柳詩文,則以唐賀知章的《詠柳》詩最著名、最傳神,詩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為文學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徵意義是表達「離情別意」的符號。柳色如煙,柳條曼長,猶如親友間繾綣的柔情,彷彿離人不盡的別恨,加之「柳」與「留」諧音,人們樂意把柳當做情感的寄託物和負載體,產生了「折柳贈別」和「折柳寄遠」的風俗。長期以往就把柳視為別離的代名詞,從而植根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自春秋時期產生「折柳」風俗以後,代代相傳。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折柳枝》(又名《折楊柳》、《楊柳枝》)的樂府詩。《宋書•五行志》載:「晉太康末,京洛為折楊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辭。」《唐書•樂志》也載:「梁樂府有鼓吹歌雲:『上馬不提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此歌辭源出北國,即鼓角橫吹《折楊柳枝》是也」。梁•簡文帝《折楊柳》就有「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的詩句。唐代以後詩詠折柳極為興盛,如唐•王之渙《送別》有「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詩句,孟郊《古離別》詩有「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李白《勞勞亭》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楊柳青」,白居易《青門柳》詩也有「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許渾《重別》詩有「留卻一枝河畔柳,明朝猶有遠行人」,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施肩吾《折柳枝》有「傷見路邊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宋•韓琦《新柳》有「驛路行人東復西,等閑攀折損芳枝;有生自是無根物,忍向東風贈別離」,歐陽修《詠柳》有「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周邦彥《六丑》詞有「長條故意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明•晏鐸《詠柳》有「河橋楊柳半無枝,多為行人贈別離」,等等,不勝例舉。學者羅宗濤先生分析古代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的以柳象徵「別離」原因時說:「我國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楊柳,有人說『中國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樹木是楊柳』,似有道理。楊柳是別離的象徵,而中國人喜聚不喜散,最怕與別人與朋友分開。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別離又是經常發生的,於是在我國詩歌中,別離成為最重要的主題,詩人筆下經常出現那依依的柳條,飄舞的柳絮,以及笛聲鳴咽的折楊柳曲。」[36]正是如此。古代詩文中還出現「折柳寄遠」的亞意象符號意義。如唐•許景先《折柳篇》詩有「折芳遠寄相思曲,可惜容華難再持」,盧照鄰《折楊柳》詩有「攀折將安寄,軍中音信稀」,張九齡《折楊柳》詩有「纖纖折楊柳,持取寄情人」,張旭《柳》詩有「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李賀《致酒行》詩有「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彥謙《柳》詩有「春思春愁一萬枝,遠村遙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詩詠折柳寄遠的事象,藉此以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祈盼早日歸來。
② 深圳市大鵬華僑中學的美術老師黃老師的聯系方式有嗎
學校全稱為大鵬華僑抄中學,簡稱大鵬中學或華僑中學。學校坐落在深圳經濟特區東部大鵬半島。因半島形如大鵬,是傳說中大鵬鳥從北溟南飛時的棲息之地,故名大鵬半島。學校因此冠名「大鵬」。學校創建於1957年。為王少清女士和梁錦浩先生等香港著名僑領和香港大鵬同鄉會倡導、海內外同胞和僑胞共同捐資興建。學校因此冠名「華僑」,是深圳市唯一一所冠名「華僑中學」的公辦初級中學。
③ 安徽省懷寧中學的懷中名師
語文組
劉子俊: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安慶市名師團成員,語文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汪桂林:市、縣學科帶頭人,安慶市名師團成員,2009年縣「模範教師」,中教高級
郝祥旺:2009年省「優秀教師」,市、縣骨幹教師,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班第3期結業學員,中教高級
曹長順:市、縣骨幹教師,2000年縣「教壇新星」,中教高級
劉建軍:1995年縣「優秀黨員」,1997年獲安慶市中學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中教高級。
金盛林:市、縣骨幹教師,2007年縣「教學能手」,2008年縣「優秀班主任」,2008年市「優秀教師」,市先進教研個人,中教一級
徐華福:2004年縣「優秀老師」,中教高級
數學組
孫王苗:2004年縣「優秀教師」,數學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丁邦華:2002年省「模範教師」,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吳衛陽:市、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余金松: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王金紅:2005年、2008年市「優秀班主任」,中教高級
朱家應: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高級教練員,中教高級
英語組
劉和水:中學英語特級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團成員,2008年市「教壇新星」,市先進教研個人,2007年縣「十大傑出青年」,英語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劉心旵:市、縣骨幹教師,市先進教研個人,中教高級
王良武: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王忠耿:團縣委「七五建功者」二級獎章,中教高級
鄭芸華:縣百名青年標兵,中教高級
潘星:2005年縣展評課一等獎,2007年市「優秀班主任」,中教高級
物理組
丁文勝:市先進教研個人,物理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程啟進:市、縣骨幹教師,2004年市「優秀教師」,市先進教研個人,中教高級
何承義:2004年縣優秀教師,中教高級
邵清華:物理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化學組
丁佐潮:2005年縣「優秀班主任」,化學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何銀華:市優秀教師,中教高級
謝江淮: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江 或:省教委、省婦聯表彰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中教高級
朱昌敏:市、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生物組
楊孝亮:中學生物特級教師,省高中教師遠程繼續教育首席輔導教師,市、縣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團成員,2003年縣師德雙十佳,市先進教研個人,縣教研室教研員(兼職),中教高級
政治組
齊 晟:市、縣學科帶頭人,政治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夏旭燦:縣「十傑青年」,中教高級
歷史組
郝小鵬:縣教研室教研員(兼職),歷史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陶向東:縣「骨幹教師」,中教高級
李序林:2008年市「教壇新星」,2007年縣「教學能手」,中教高級
地理組
嚴彥貴:地理教研組長,中教高級
姜紅兵:2008-2009年市優秀班主任,縣「骨幹教師」,中教一級;2013-2014年縣優質課一等獎。
體藝、信息技術組
董淼水:體育教研組長,中教一級
郝佳學:省全民健身先進個人,中教一級
洪 蓉:2008年市「教壇新星」,2007年縣「教學能手」,中教一級
王惟平: 2008年市「教壇新星」,2007年縣「教學能手」,藝術教研組長,中教一級
陳曉萍:2007年縣「教學能手」,信息技術組教研組長,中教一級
④ 教師分幾個級別
教師職稱設置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小學教師等級目前分為小教二級 小教一級 小教高級 小教超高。最高級別為小教超高。
在大學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稱;
中學里有:正教授級高級教師、高級教師(相當於副教授)、中學一級、中學二級。
小學里有:小中高(相當於中學高級)、小學高級(相當於中學一級)、小學一級(相當於中學二級)
(4)方黃初級中學老師擴展閱讀
教師等級評審標准
1、思想品德標准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2、知識水平標准
系統掌握教育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准確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學科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國內外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善於吸收最新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並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3、專業能力標准
具有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對本學科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有創新性的改革;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教學科研能力,在本學科領域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4、業績成果標准
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勝任中學各年級循環教學,教學業績顯著,教育藝術精湛,形成富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積極發揮推動本地區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作用,在本地區教師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並承擔完成本專業高層次的科研項目。
⑤ 這個老師是誰黃色上衣的
橘黃色有警示復作用,制大街上工作既辛苦又危險。護士穿白色一來代表醫院的感覺,也就是干凈,白色有一點臟都會很明顯,第二是大部分醫護工作者有潔癖,而且工作服常洗也會掉色的,第三,白色相對於柔和些,不會刺激病人,不過現在孩子一見白大褂都害怕最後一點,白色象徵純潔~老師這個我查的是源於秦始皇時的「硃批」,一般是皇上批閱奏摺怕忘什麼的,後來用於兩種時候,一個是犯人判刑一個是老師批改功課。
⑥ 你好,我是棗陽七方鎮七方初級中學的學生,
棗陽七方鎮七方初級中學相關問題,
可向區教委反映。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⑦ 教師分為那幾個等級
目前,中小學教師的職稱有未定、二、一、高級職稱;
在大學有助教、講師、專副教授、教授等職稱;
中學里有屬:正教授級高級教師、高級教師(相當於副教授)、中學一級、中學二級;
小學里有:小中高(相當於中學高級)、小學高級(相當於中學一級)、小學一級(相當於中學二級)
小學:小教二級 小教一級 小教高級 小教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