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胃濕熱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濕熱病篇
清·薛生白
建檔:中國醫葯學院學士後中醫學系 高尚德主任
(一)濕熱證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
自注,此條乃濕熱證之提綱也,濕熱病屬陽明太陰者居多,中氣實則病在陽明,中氣虛則病在太陰,病在二經之表者,多兼少陽三焦,病在二經之 者,每兼厥陰風木,以少陽厥陰,同司相火,陽明太陰,濕熱內郁,郁甚則少火皆成壯火,而表 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證最易耳聾乾嘔,發痙發厥,而提綱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諸證,皆濕熱病兼見之變局,而非濕熱病必見 正局也,始惡寒者,陽為濕遏而惡寒,終非若寒傷於表之惡寒,後但熱不寒,則郁而成熱,反惡熱矣,濕蔽清陽則胸痞,濕邪內甚舌白,濕熱交蒸則舌黃,熱則液不升而口渴濕則飲內留而不引飲,然所雲表者,乃太陰陽明之表,而非太陽之表,太陰之表,四肢也,陽明也,陽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為濕熱必有之證,四肢倦怠肌肉煩疼,亦必並見,其所以不幹太陽者,以太陽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風寒必自表入,故屬太陽,濕熱之邪從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陽明為水谷之海,太陰為濕土之臟,故多陽明太陰受病,膜原者外通肌肉,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門戶,實一身之半表半 也,邪由上受,直趨中道,故病多歸膜原,要之濕熱之病,不獨與傷寒不同,且與溫病大異,溫病乃少陰太陽同病,濕熱乃陽明太陰同病也,而提綱中言不及脈者,以濕熱之證,脈無定體,或洪或緩,或伏或細各隨證見,不拘一格,故以一之脈,拘定後人眼目也。濕熱之證,陽明必兼太陰者,徒知臟腑相連,濕土同氣,而不知當與溫病之必兼少陰比例,少陰不藏,木火內燔,風邪外襲,表 相應,故為溫病,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此皆先有內傷,再感客邪,非由腑及之謂,若濕熱之證,不挾內傷,中氣實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於濕,再因飢勞而病者,亦屬內傷挾濕,標本同病,然勞倦傷脾為不足,濕飲停聚為有餘,所以內傷外感孰多孰少,孰實孰虛又在臨證時權衡矣。
(二)濕熱證惡寒無汗,身重頭痛,濕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蒼求皮薄荷牛蒡子等味,頭不痛者去羌活。
自注,身重惡寒,濕遏衛陽之表證,頭痛必挾風邪,故加羌活,不獨勝濕,且以祛風,此條乃陰濕傷表之候。
(三)濕熱證惡寒發熱,身重關節疼痛,汪在肌肉,不為汗解,宜滑石大豆黃卷茯苓皮蒼術皮藿香葉鮮荷葉鮮荷葉白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惡寒者去蒼術皮。
此條外候與上條同,惟汗山獨異,更加關節疼痛,乃濕邪初犯陽明之表,而即清胃 之熱者,不欲濕邪之郁熱上蒸,而欲濕邪之淡滲下走耳,此乃陽濕傷表之候。
(四)濕熱證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宜鮮地龍秦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藤海風藤酒炒黃連等味。
此條乃濕邪挾風者,風為木之氣,風動則木張,乘入陽明之絡,則口噤,走竄太陰之經,則拘攣,故葯不獨勝濕,重用息風,一則風葯能勝濕,一則風葯能疏肝也,選用地龍諸藤者,欲其宣過脈絡耳。或問仲景治痙,原有桂枝加栝婁根及葛根湯兩,方豈宜於古而不宜於今耶,今之痙者,與厥相連,仲景不信及厥,豈金匱有遺文耶,予曰,非也,葯因病用,病源既,異,治法自殊,傷寒之痙自外來,治以散外邪為主,濕熱之痙自內出,波及太陽,治以息內風為主,蓋三焦與肝膽同司相火,中焦濕熱不解,則熱盛於 ,而少火悉成壯火,火動則風生,而筋攣脈急,風煽則火熾,而識亂神迷,身中之氣,隨風火上炎,而有升無降,常度盡失,由是而形若屍厥,正內經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暴厥者是也,外竄經脈,則成痙,內侵 中,則為厥,痙 並見,正氣猶存一線,則氣復反而生,胃津不克支持,則厥不回而矣,所以痙之與厥,往往相連,傷寒之痙自外來者,安有是哉,暑月痙證,與霍亂同出一源,風自火出,出火隨風轉,乘入陽明則嘔,賊及太陰則瀉,是名霍亂,竄入筋中者攣急,流入脈絡則反張,是名痙,但痙證多厥,霍亂少厥,蓋痙證風火閉郁,郁則邪勢愈甚,不免 亂神明,故多厥,霍亂風火外泄,泄則邪勢外解,不至循經而走,故少厥,此痙與霍亂之分別也,然痙證邪滯三焦,三焦乃火化,風得火而愈煽,則 入 中而暴厥,霍亂邪走脾胃,脾胃乃濕化,邪由濕而停留,則淫及諸經而拘攣,火郁則厥,火竄則攣,又痙與厥之遺禍也,痙之攣急,乃濕熱生風,霍目之轉筋,乃風來勝濕,痙則由經及臟而厥,霍亂則由臟及經而攣,總由濕熱與風,淆亂清濁,升降失常之故,夫濕多熱少,則風入土中而霍亂,熱多濕少,則風乘三焦而痙厥,厥而不返者死,胃液乾枯,火邪盤踞也,轉筋入腹者死,胃液內涸,風邪獨勁也,然則胃中之津液,所關顧不巨哉,厥證用辛開,泄胸中無形之邪也,乾霍亂用探吐,泄胃中有形之滯也,然泄邪而胃液不上升者,熱邪益熾,探吐而胃液不四布者,風邪更張,終成死候,不可不知。
(五)濕熱證壯熱口渴,舌黃或焦紅,發痙神昏,譫語或笑,邪灼心包,榮血已乾,官犀黃羚羊角連翹生地元叄鉤藤銀花露鮮菖蒲至寶丹等味。
上條言痙,此條言厥,溫暑之邪,本傷陽氣,及至熱極, 入營陰,則津液耗而陰亦病,心包受灼,神識昏亂,用葯以清熱救陰,泄邪平肝為務。
(六)濕熱證發痙神昏笑妄,脈洪數有力,開泄不效者,濕熱蘊結胸膈,宜仿涼膈散,若大便數日不通者,熱邪閉結腸胃,宜仿承氣微下之例。
此條乃陽明實熱,或上結,或下結,清熱泄邪,止能散絡中流走之熱,而不能除膈中蘊結之邪,故陽明之邪,仍假陽明為山路也。
(七)濕熱證壯熱煩渴,舌焦紅或縮,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痙厥,熱邪充斥表 三焦,宜大劑犀角羚羊角生地元叄銀花露紫草方諸水金汁鮮菖蒲等味。
此條乃痙厥中之最重者,上為胸悶,下挾熱利,斑疹痙厥,陰陽告困,獨清陽明之熱,陽明之液為急務者,恐胃液不存,其人自焚而死。
(八)濕熱證寒熱如瘧,濕熱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檳榔草果藿香蒼術半夏乾菖蒲六一散等味。
瘧由暑熱內伏,秋涼外束而成,若月腠理大開,毛竅疏通,安得成瘧,而寒熱有定期,如瘧證發作者,以膜原為陽明之半表半 ,濕熱阻遏,則營衛氣爭,證雖如瘧,不得與瘧同治,故仿又可達原飲之例,蓋一由外涼束,一由內濕阻也。
(九)濕熱證數日後, 中濕悶,知飢不食,濕邪蒙繞三焦,宜藿香葉薄荷葉鮮荷葉枇杷葉佩蘭葉蘆尖冬瓜仁等味。
此濕熱已解,餘邪蒙蔽清陽,胃氣不舒,宜用極輕清之品,以宣上焦陽氣,若投味重之劑,則與病情不相涉矣。
此條須與第三十一條叄看,彼初起之實邪,故宜涌泄,投此輕劑,不相合矣,又須與後條叄看,治法有上中之分臨證審之。
(十)濕熬證初起發熱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濕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殼桔梗鬱金蒼術厚朴草果半夏乾菖蒲佩蘭葉六一散等味。
濁邪上干則胸悶,胃液不升則口渴,病在中焦氣分,故多開中焦氣分之葯,此條多有挾食者,其舌根見黃色,宜加瓜婁查肉萊菔子。
(十一)濕熱證數日後自利溺赤,口渴,濕流下焦,宜滑石豬苓澤瀉 通草等味。
下焦屬陰,太陰所司,陰道虛故自利,化源滯則溺赤,脾不轉津則口渴,總由太陰濕勝故也,濕滯下焦,故獨以分利為治,然兼證口渴胸痞,須佐入桔梗杏仁大豆黃卷。開泄中上,源清則流自潔,不可不知,以上三條,俱濕重於熱之候。
濕熱之邪,不自表而入,故無表 可分,而未嘗無三焦可辨,猶之河間治消渴以分三焦者是也,夫熱為天之氣,濕為地之氣,熱得濕而愈熾,濕得熱而愈橫,濕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濕熱兩合,其病重而速,濕多熱少,則蒙上流下,當三焦分治,濕熱俱多,則上閉下壅,而三焦俱困矣,猶之傷寒門二陽合病,三陽合病也,蓋太陰濕化,三焦火化,有濕無熱,止能蒙蔽清陽,或阻於上,或阻於中,或阻於下,若濕熱一合則身中少火悉化為壯火,而三焦相火,有不皆起而為虐者哉,所以上下充斥,內外煎熬,最為酷烈,兼之木火同氣,表 分同,再引肝風,痙厥立至,胃中津液幾何,其能供此交征乎,至其所以必屬陽明者,以陽明為水谷之海,鼻食氣,口食味,悉歸陽明,邪從口鼻而入,則陽明必由之路,其始也邪入陽明,早己傷殘其胃液,其繼也邪盛三焦,更欲取資於胃液,司命者可不為陽明顧慮哉,或問木火同氣,熱盛生風以致痙厥,理固然矣,然有濕熱之證,表 極熱,不痙不厥者何也,余曰,風木為火熱引動者,原因木氣素旺,肝陰先虧,內外相引,兩陽相煽,因而動張,若肝腎素優,並無 熱者,火熱安能招引肝風也,試觀產婦及小兒,一經壯熱,便成 者,以失血之後,與純陽之體,陰氣未充,故肝風易動也,或問曰,亦有陰氣素虧之人,病患濕熱,甚至斑疹外現,入暮? y昏迷,而不痙不厥者何也,答曰,病邪自甚於陽明之營分,故由上 而薰胸中,則入暮? k,邪不在三焦氣分,則金不受囚,木有所畏,未敢起而用事,至於斑屬陽明,疹屬太陰,亦二經營分熱極,不與三焦相干,即不與風木相引也,此而痙厥,必胃中津液盡涸,耗及心營,則肝風亦起,而其人已早無生理矣。
(十二)濕熱證舌遍體白,口渴,濕滯陽明,宜用辛開,如厚朴草果半夏乾菖蒲等味。
此濕邪極盛之候,口渴乃液不上升,非有熱也,辛泄太過,即可變,而為熱,而此時濕邪尚未蘊熱,故重用辛開,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也。
(十三)濕熱證舌根白,舌尖紅,濕漸化熱,餘濕猶滯,宜辛泄佐清熱,如蔻仁半夏乾菖蒲大豆黃卷連翹綠豆衣六一散等味。
此濕熱叄半之證,而燥濕之中,即佐清熱者,亦所以存陽明之液也,上二條憑驗舌以投劑,為臨證時要訣,蓋舌為心之外候,濁邪上薰心肺,舌苔因而轉移。
(十四)濕熱證初起,即胸悶不知人,瞀亂大叫痛,濕熱阻閉中上二焦,宜草果檳榔鮮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用,或加皂角,地漿水煎。
此條乃濕熱俱盛之候,而去濕葯多,清熱葯少者,以病邪初起即閉,不得不以辛通開閉為急務,不欲以寒涼凝滯氣機也。
(十五)濕熱證四五日,口大渴胸悶欲絕,乾嘔不止,脈細數,舌光如鏡,胃液受劫,膽火上沖,宜西瓜汁金汁鮮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鬱金木香香附烏葯等味。
此營陰素虧,木火素旺者,木乘陽明,耗其津液,幸無飲邪,故一清陽明之熱,一散少陽之邪,不用煎者,取其氣全耳。
(十六)濕熱證嘔吐清水,或痰多,濕熱內留,木火上逆,宜溫膽湯加栝婁碧玉散等味。
此素有痰飲,而陽明少陽同病,故一以滌飲,一以降逆,與上條嘔同而治異,正當合叄。
(十七)濕熱證嘔惡不止,晝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熱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連三四分,蘇葉二三分,兩味煎湯呷下即止。
肺胃不和最易致嘔,蓋胃熱移肺,肺不受邪,還歸於胃,必用川連以清濕熱,蘇葉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氣非蘇葉不能通也,分數輕者,以輕劑恰治上焦之病耳。
(十八)濕熱證 嗽,晝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暑邪入於肺絡,宜葶藶枇杷葉六一散等味。
人但佑暑傷肺氣則肺虛,而不佑暑滯肺絡肺實,葶藶引滑石直瀉肺邪,則病自除。
(十九)濕熱證十餘日,大勢已退,惟口渴汗出,骨節痛,餘邪留滯經絡,宜元米湯泡於術,隔一宿去術煎飲。
病後濕邪未盡,陰液先傷,故口渴身痛,此時救液則助濕,治濕則劫陰,宗仲景麻沸湯之法,取氣不取味,走陽不走陰,佐以元米湯,養陰逐濕,兩擅其長。
(二十)濕熱證數日後,汗出熱不除,或痙忽頭痛不止者,營液大虧,厥陽風火上升,宜羚羊角蔓荊子鉤藤元叄生地女貞子等味。
濕熱傷營,肝風上逆,血不榮筋而痙,上升巔頂則頭痛,熱氣已退,木氣獨張,故痙而不厥,投劑以息風為標,養陰為本。
(二一)濕熱證胸痞發熱,肌肉微疼,始終無汗者,腠理暑邪內閉,宜六一散一兩,薄荷葉三四分,泡湯調下即汗解。
濕病發汗,昔賢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蓋既有不可汗之大戒,有得汗始解之治法,臨證者當知所變通矣。
(二二)濕熱證按法治之,數日後忽吐下一時並至者,中氣虧損,升降悖逆,宜生谷芽蓮心扁豆米仁半夏甘草茯苓等味,甚者用理中法。
升降悖逆,法當和中,猶之霍亂之用六和湯也,若太陰憊甚,中氣不支,非理中不可。
(二三)濕熱證十餘日後,左關弦數,腹時痛,時圊血,肛門熱痛,血液內燥,熱邪傳入厥陰之證,宜仿白頭翁法。
熱入厥陰而下利即不圊血,亦當宗仲景治熱利法,若竟 入營陰,安得不用白頭翁湯涼血而散邪乎,設熱入陽明而下利,即不圊血,又宜師仲景下利譫語,用小承氣湯之法矣。
(二四)濕熱證十餘日後,尺脈數,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煩,下泉不足,熱邪直犯少陰之陰,宜仿豬膚湯涼潤法。
同一下利,有厥少之分,則葯有寒涼之異,然少陰有便膿之候,不可不細審也。
(二五)濕熱證身冷脈細,汗泄胸痞,口渴舌白,濕中少陰之陽,宜人叄白術附子茯苓益智等味。
此條濕邪傷陽,理合扶陽逐濕,口渴為少陰證,烏得妄用寒涼耶。
(二六)暑月病初起,但惡寒,面黃口不渴,神倦四肢懶,脈沉弱腹痛下利,濕困太陰之陽,宜仿縮脾飲,甚則大順散來復丹等法。
暑月為陽氣外泄,陰氣內耗之時,故熱邪傷陰,陽明消爍,宜清宜滋,太陰告困,濕濁彌漫,宜溫宜散,古法最詳,醫者鑒諸。
(二七)濕熱證按法治之,諸證皆退,惟目瞑則驚悸夢惕,餘邪內留,膽氣未舒,宜酒浸郁李仁薑汁炒棗仁豬膽皮等味。
滑可去著,郁李仁性最滑脫,古人治驚後肝系滯而不下,始終目不瞑者,用之以治肝系而去滯,此證借用,良由濕熱之邪,留於膽中,膽為清凈之府,藏而不寫,是以病去而內留之邪不去,寐則陽氣行於陰,膽熱內擾,肝魂不安,用郁李仁以泄邪而以酒行之,酒氣獨歸膽也,棗仁之酸,入肝安神,而以薑汁制,安神而又兼散邪也。
(二八)濕熱證曾開泄下奪,惡候皆平,獨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食,溺數唇齒乾,胃氣不輸,肺氣不布,元神大虧,宜人叄麥冬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蓮子等味。開泄下奪,惡候皆平,正亦大傷,故見證多氣虛之象,理合清補元氣,若用膩滯陰葯去生便遠。
(二九)濕熱證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脈細如絲或絕,口渴莖痛,而起坐自如,神清語亮,乃汗出過多,衛外之陽暫亡,濕熱之邪仍結,一時表 不通,脈故伏,非真陽外脫也,宜五苓散去術加滑石酒炒川連生地 皮等味。
此條脈證,全是亡陽之候,獨於舉動神氣,得其真情,噫此醫之所以貴識見也。
(三十)濕熱證發痙神昏,足冷陰縮,下體外受客寒,仍宜從濕熱治,只用辛溫之品,煎湯 洗。
陰縮為厥因之外候,合之足冷,全似虛寒,乃諦觀本證,無一大虛,始知寒客下體,一時營氣不達,不但證非虛寒,並非上熱下寒之可擬也,仍從濕熱治之,又何以耶。
(三一)濕熱證初起狀熱口渴, 悶懊惱,眼欲閉,時? y,語濁邪蒙閉上焦,宜涌泄用枳殼桔梗淡豆豉生山梔,無汗者加葛根。
此與第九條宜叄看,彼屬餘邪,法當輕散,此則濁邪蒙閉上焦,故懊惱 悶,眼欲閉者,肺氣不舒也,時? y者,邪郁心包也,若投輕劑,病必不除,經曰,高者越之,用梔豉湯涌泄之劑,引胃 之陽,而開心胸之表,邪從吐散。
(
㈡ 什麼東西是通腸胃的啊
我聽說過吃青蘿卜或是喝青蘿卜熬的水是通氣的
你試試吧
㈢ 關於魯迅的資料,急急急!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後改為周樟壽,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他一生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1881年9月25日出生。出身於落破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赴日本進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入仙台醫科專門學校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浙江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法等50多種文字。
魯迅開始到日本時是學醫的,但是他很快意識到,解救人民最要緊的不是「醫」,而是需要打開思想上的枷鎖,喚起民眾起來斗爭。於是,他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犀利的筆去挑開舊世界的黑幕,讓人民群眾看清統治者的丑惡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趕快奮發起來,他的《狂人日記》揭開了中國新文學的第一頁,以後他又陸續創作了《葯》、《阿Q正傳》、《祝福》、《傷逝》等一批極為成功的現代小說。
㈣ 求通腸胃通大便的葯,效果好一點的
潤腸通便療法:
1:水果類
若美爾美顏果:
以水果「頂級青梅」為載體,採用先進的超低溫冷凍萃取技術,提取各類天然草本精華;風味獨特,酸甜可口;讓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達到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清脂控重的效果。
產品優勢:
1、定位獨特:清腸、排毒、控重、塑身,三合一。
2、劑型獨特:水果為載體、酸甜可口、專利配方。
3、效果獨特:不拉水、不傷腸胃、無依賴;6-8小時見效,2~3天持續有效。
2:沖泡類:
碧生源腸潤茶:
碧生源常潤茶不含瀉葯,能清除腸道宿便垃圾及各種毒素,適用於各類型便秘。可滋補腎陰生腎水,散內火、去內熱,洗腸更「潤」腸。本品是以綠茶、土茯苓、沙參、淮山葯、番瀉葉、草決明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保健食品
3:葯物類
果導片:主要成份及其化學名稱為:主要成份為酚酞,化學名稱為3,3-雙(4-羥基苯基)-1(3H)-異苯並呋喃酮。酚酞
果導片[非]的主要成分是酚酞,是一種刺激性瀉葯,口服後在腸內與鹼性腸液相遇形成一種可溶性鹽,刺激結腸壁,使腸的蠕動增加,促使糞便排出,它的作用溫和持久,服葯後4~8小時排出軟便,一次服葯作用可維持3~4天之久,適用於習慣性頑固性便秘。所謂習慣性便秘是由於直腸粘膜的排便感受器敏感性減弱或因老年人的腸蠕動無力,不能將糞便排出,長期持續,則形成習慣性便秘。但習慣性便秘的人,應養成定期定時排便的習慣,注意飲食調節,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或水果,如蘋果、香蕉、青菜,還要加強運動,增強腸道的蠕動能力,切不可長期依賴瀉葯,長期依賴瀉葯只能使便秘越來越嚴重,因果導是通過刺激腸粘膜促進腸蠕動而排便,長期用葯會使腸粘膜的敏感性越來越低,即使葯物刺激也不能促使其蠕動增強,結果反而加重了便秘。
果導片口服每次1~2片,睡前服為宜,因白天服後造成夜間排便而影響睡眠。另外,口服吸收後的葯物大部分由尿排出,在鹼性尿液中,酚酞成為紅色,會使尿液變紅,應注意與血尿鑒別。嬰禁用,幼兒孕婦慎用。
4:物理療法類
「洗腸」也稱「腸道水洗療法」,是用一種精密的「洗腸機」注入經凈化的38℃左右的水,進而把腸道表層清洗干凈。當洗腸人預約前來時,專業醫生首先會讓洗腸人到廁所排尿,然後進入指定的房間中,舒服地躺在特製的治療台上,一條潤滑過、可靈活轉動的細管,輕輕插入直腸,在儀器控制的低壓下,經三層過濾、活性炭除味、紫外線殺菌的溫水從結腸流進流出,你只需舒適地躺著,不用費力,儀器就能為你疏通阻塞的結腸,受過全面訓練的人員,會確保洗腸人的安全和舒適。
㈤ 吃些什麼可以通腸胃
番薯
多吃番薯,可治便秘,使大便暢通易解,民間多有此經驗。《本草求原》亦有記載,認為紅薯:「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也可用鮮紅薯葉250克,加油、鹽炒菜吃,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吃一次,適宜大便燥結之人。
芝麻
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之人服食。《上海中醫雜志》1963年9月介紹:趙某某,女,65歲,陰虛液燥,患有習慣性便秘已5年,每4~5天大便1次,伴有頭暈肢麻,口苦咽乾等症。選用古時《醫鏡》中桑麻丸方,以黑芝麻(炒)同冬桑葉等份為末,蜂蜜調和為丸,日服12~15克,1月而愈。
阿膠
能滋陰補血潤腸,適宜體虛便秘者食用。《仁齋直指方》中介紹:「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阿膠二錢,連根蔥白三片,蜜二匙,水煎,去蔥,人阿膠、蜜溶開,食前溫服。」此法對產後虛弱,大便秘澀者亦宜。
香蕉
能清熱、潤腸、解毒,適宜熱性便秘和習慣性腸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香蕉生食,每日2~3次,每次2支。
桑椹
能滋液潤腸,適宜體虛之人腸燥便秘,也適宜慢性血虛便秘者服食。可用新鮮黑桑椹擠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鮮桑椹2千克,絞汁,白砂糖500克,將白砂糖放入鋁鍋內,加水少許,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後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開水化服,連服1周。
甘蔗
功在清熱、生津、潤腸,適宜熱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1酒盅,混勻,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松子仁
適宜慢性腸燥便秘者食用,有養液、潤肺、滑腸之功。可用松子仁30克,每日早晚同粳米煮稀飯吃。或用海松子仁250~500克,炒熟後搗爛,同白糖500克,再加適量清水,一同用文火熬成膏,冷卻後裝瓶內,每日早晚空腹食用,開水沖飲。
柏子仁
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之人服食。古時《世醫得效方》中有潤滑腸道而通便秘的「五仁丸」,就是以柏子仁配合松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為丸。也可用柏子仁、火麻仁各10克,微炒研細,以絹包水煎20分鍾,過濾,加白糖適量,一次頓服,每日1次,便通為度。
胡桃
適宜大便燥結之人服食,古有記載。《醫林纂要》中就說:「胡桃仁,潤大腸,通熱便。」民間常用胡桃仁、黑芝麻各500克,炒後共搗爛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許蜂蜜調服,既可補養身體,又治習慣性便秘。也可單用胡桃肉30~5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食用。
韭菜
可用新鮮韭菜,洗凈,然後搗汁1杯,約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黃酒,滾開水沖服,適宜便秘者食用。
蘿卜
可用新鮮白蘿卜250克,洗凈後絞取蘿卜汁,然後對入少量蜂蜜,空腹時1次服下,每日1次。《日用本草》雲:「蘿卜寬胸膈、利大小便。」此法尤其適宜氣秘之人,氣秘者欲便不得,甚則腹中脹痛,胸脅痞滿。
莧菜
莧菜能清熱利竅,民間多用莧菜炒食,治大便秘結乾燥者。《滇南本草》雲:「莧菜,治大小便不通。」《本草綱目》亦載:「六莧,並利大小腸。」習慣性便秘之人,也宜用莧菜煮粥服食。」
菠菜
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有養血潤燥通便作用。《本經逢原》載:「凡蔬菜皆能疏利腸胃,而菠菜冷滑尤甚。」《隨息居飲食譜》中亦說:「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
馬鈴薯
適宜習慣性便秘之人食用。早在《中級醫刊》1954年第1期中就有介紹:將馬鈴薯洗凈後切為薄片,放入絞肉機內絞成糊狀,用消毒紗布絞汁,每空腹及午後前各服半玻璃杯。據楊天楹氏報道,用此法曾治療84名長期便秘患者,結果全部痊癒,大部在服用2~4天內有效,個別便秘者服用20天才有效。
芋頭
便秘之人宜食之,它含豐富的澱粉,同時也含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是一種鹼性食物,民間多有食用芋頭以防治便秘的經驗。
慈姑
含維生素Bl、維生素B2較多,能增強胃腸的蠕動,是預防和治療便秘的理想食品。
海蜇
能清熱、化痰、消積、潤腸,適宜大便燥結者食用。《古方選注)中的「雪羹湯」,以海蜇30克,荸薺4個,煎水服,除可用於慢性咳嗽,吐膿痰之外,對大便干結者亦宜。
蜂蜜
能潤燥清腸,適宜腸燥便秘者食用。《實用經效單方》中曾介紹:「一男子,61歲,左半身不遂,大便秘結,卧床已半年。以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爛,調和,蒸熟,1日2次當點心吃。半月後,大便恢復正常,3個月後能起床,半年後,恢復如常。」
豬油
能潤腸燥,通大便。《本草綱目》載有一法:將豬油100克放入搪瓷杯內,加蜂蜜100克,用文火燒沸後,停火晾涼,將豬油與蜂蜜攪拌均勻。每日兩次,每次1湯匙,對腸燥便秘者尤宜。
當歸
既能補血調經,為婦科常用葯,又能潤燥滑腸,適宜大便秘結之人。可用當歸15克,生首烏15克,煎水服用,可養血潤腸,尤其對血虛腸燥便秘者,最為適宜。
肉蓯蓉
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的作用,尤其適宜血枯便秘和陽虛便秘之人服食。《醫學廣筆記》中介紹:「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結,大肉蓯蓉三兩,白酒浸,洗去鱗甲切片,白湯三碗,煎一碗,頓服。」
決明子
能清肝、明目、通便,適宜習慣性便秘者服用。可先將決明子500克,炒黃,每日取10~15克,沸水沖泡當茶飲。
南瓜
性溫,味甘,中醫認為有補中益氣的作用。現代研究南瓜不僅是一種低糖低熱量食品,而且所含豐富的纖維素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凡便秘之人,尤其是中老年體弱便秘者,食之最宜。
豬肉
有補虛、滋陰、養血、潤燥作用,體弱便秘之人,食之尤宜。《隨息居飲食譜》就說它能「利二便」,並介紹「治便秘:豬肉煮湯,吹去油飲。」
牛奶
性平,味甘,能補虛潤腸,故凡體質虛弱,或病後產後,或年老之人便秘者,皆宜食之。《滇南本草》曾說它「利大腸」,《本草綱目》也認為牛奶「潤大腸,老人煮粥甚宜」。
海參
為清補食物,既能滋陰潤燥,又能養血通便。如《葯性考》中說它「降火滋腎,通腸潤燥」,並介紹「治虛火燥結:海參、木耳、入豬大腸煮食」。所以,對腸燥便秘,或血虛便秘,或年老體弱便秘者,食之頗宜。
蘋果
據現代研究,蘋果中含有多量的纖維素和果膠。經分析,每100克蘋果可含粗纖維15.3~20.6克,含果膠15~18克,這兩種物質都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纖維素難以消化,在腸道中增加容量,刺激腸壁蠕動而通便。所以,有習慣性便秘者,常食頗宜。
甜杏仁
性平,味甘,能潤腸通便。《現代實用中葯》說得好:「甜杏仁有滋補性,內服具輕瀉作用,並有滋補之效。」因此,對於年老體弱之人慢性便秘者,食之最宜。
食鹽
性寒,味咸,有清火涼血作用。對大便乾燥及習慣性便秘之人,每天早晨空腹喝淡鹽水一茶杯最為適宜,有清腸通便的效果。
梨
性涼,味甘微酸,能清熱、生津、潤燥。熱勝津傷的燥熱便秘者,食之頗宜。《開寶本草》就說它能「利大小便」。《中葯大辭典》也認為梨能「治便秘」。
無花果
性平,味甘,有健胃清腸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它能「清熱、潤腸」。慢性習慣性便秘者宜常食之。
榧子
性平,味甘,有消積潤燥作用。《本草衍義》中還說:食之「過多則滑腸」。因此,大便秘結者,多食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蕹菜
性寒,味甘。《陸川本草》記載:「治腸胃熱,大便結。」《中葯大辭典》說它「治便秘」,因其纖維素可增強腸蠕動,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
落葵
俗稱木耳菜、滑腹菜。性寒,味甘酸,大便秘結者食之尤宜。《本草綱目》雲:落葵「利大小腸」。《福建民間草葯》也說它「瀉熱滑腸」。《泉州本草》亦雲:「治大便秘結」。因其性大涼,對熱性便秘者食之頗宜。
首烏
有何首烏與白首烏之分,兩者均適宜便秘者服食。生何首烏有通便作用。《本草匯言》認為「生者氣寒」。《江西草葯》說它「通便,解瘡毒」。白首烏能補虛潤腸,《山東中葯》記載:「為滋養、強壯、補血葯。鮮的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老人便秘。」
鎖陽
性溫,味甘,有溫腎、潤腸、通便作用。《本草衍義補遺》中記載:「補陰氣,治虛而大便燥結者。」《本草切要》中曾介紹:「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鎖陽三斤,清水五斗,煎濃汁二次,總和;以沙鍋內熬膏,練蜜八兩收成,入瓷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匙,熱酒化服。」凡陽虛便秘及血虛便秘者,食之最宜。
此外,便秘之人還宜服食燕麥、甘薯、豬大腸、楊梅、茼蒿、青菜、青蘆筍、甜菜、海帶、羊棲菜、香菇等。
㈥ 求普通中學初一語文分班考試卷!!最好數學英語也有~~~
語文
一、積累運用(共27分)
(一)積累(共12分)
1.根據拼音在下面的橫線上寫上相應的漢字(4分)
確______záo 人跡_______hǎn至 理________cǎi miǎo________茫
niè______嚅 不kān______設想 chěng_______能 bàn________ 嘴
2.根據要求默寫。(6分)
(1) 請寫出七年級學習過的:有哲理的連續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學習有關的連續兩句古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 ,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 。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3.請你為學校新落成的閱覽室擬兩條名言。(2分)(不得引用本卷內容作答)
(1)
(2)
(二)運用(共15分)
4.仿寫句子。(2分)
例句:選擇了高山,你也就選擇了坎坷。選擇了寧靜,你也就選擇了孤單。
仿寫:選擇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選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口語交際(3分)
閱讀下面一段材料,請你從中總結出在口語交際過程中進行勸告時的一條基本方法。
《還珠格格》中有一節令妃勸皇上接回格格一幹人等的段子。令妃先把小阿哥放在皇上手裡,然後說:「看皇阿瑪多麼疼小阿哥,小阿哥可不要讓皇阿瑪生氣哦!當然啦,小阿哥人小不懂事就算一時沖撞了皇上,皇上也不會計較,皇上是個仁慈的阿瑪!」一席話,說得本來就牽掛在外的兒女的皇上更加百感交集,這時令妃又趁機說:「小阿哥,我們不惹皇上生氣了,皇上想念哥哥姐姐了……」。一個大家都不能揭開的話題就這樣拉開了序幕,皇上終於答應派人接回格格她們。
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4分)
下面是七年級某同學寫的周記(片段),其中有錯誤,請按要求修改。(4分)
①七年級是初中打好基礎的一年學習。②我們要經受毅志力的考驗,我們每個同學都要 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而不至於老大徒傷悲。③因為,我們將來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④而且,「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1)句①中主語與賓語搭配不當,應刪去________________。
(2)句②中有一個別字,應該把_____改為______。
(3)句③中修飾語位置不當,應該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互換。
(4)句④中關聯詞語運用不當,應該把________改為_________。
(三)綜合性學習(共6分)
7.(1)仔細研讀下面幾則寓言,概括出人與人之間要想幸福生活、和諧相處的具體做法。(3分)
寓言一: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沖突,到最後,兩敗俱傷。獅子快要斷氣時,對老虎說:「如果不是你非要搶我的地盤,我們也不會弄成現在這樣。」老虎吃驚地說:「我從未想過要搶你的地盤,我一直以為是你要侵略我。」
寓言二:兩只烏鴉在樹上對罵。它們越罵越凶,越吵越激烈,最後,一隻烏鴉隨手撿起一樣東西,向另一隻烏鴉打去。那東西擊中對方後碎裂開來,這時,扔東西的烏鴉才發現,自己打出去的東西,原來是一隻尚未孵化好的蛋。
寓言三:小羊請小狗吃飯,它准備了一桌鮮嫩的青草,結果,小狗勉強吃了兩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過了幾天,小狗請小羊吃飯,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樣小氣,我一定要用最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它。於是,小狗准備了一桌上好的排骨,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寫出你得出的結論。(3分)
材料一:朱元璋還是窮小子時,一天又餓又病,乞得一碗雜七雜八的湯水,上面飄著幾片青菜葉,還有幾塊豆腐,覺得滋味美極了。後來他當了皇帝,山珍海味越吃越沒有胃口,下旨御廚做當年的所謂「翡翠白玉湯」,可是御廚做來做去,也做不出朱元璋要的當年的美滋味。
材料二:一位中國老太太,「文革」期間在東單菜市排隊買魚,凍了兩三個鍾頭,買回一條胖頭魚。中段清蒸,尾段紅燒,魚頭做沙鍋,一條魚讓全家高興兩個禮拜。改革開放後,魚隨處可以買到,再不用排隊,她卻覺得現在的魚沒有當年的魚好吃。
材料三:一位美國青年在非洲沙漠里,口渴難熬,當時得到一杯凈水,給他帶來無比的滿足與幸福。而當他回到美國,到處都有飲用水,一杯凈水給他的幸福降到零。
二、閱讀理解(共43分)
(一) 閱讀《柳葉兒》選段,完成8——12題。(共15分)
(1)又是柳葉兒抽芽的季節了。
(2)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3)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4)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那一年,我八歲。
(5)柳葉,自然在嫩的時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難以下咽。柳葉兒一長出來,便長得風快,能夠吃的日子,只有那麼七八天,至多十幾天。
(6)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
(7)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光了。他們在長桿上綁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一抱一抱運回家去,柳葉兒捋下來吃,樹枝兒燒火。高處的,大人沒辦法,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8)我的淘氣,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從小就喜歡上樹爬高來逞能。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我就兩腳一( ),鞋子( )出去,猴一樣「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點,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讓上、越是嚷著危險的那根枝上去,( )住樹枝,嘩嘩地搖,搖得我自己的身子隨著樹枝( )過來,( )過去,搖得底下人一個勁地喊叫,一片驚慌,才得意洋洋地( )下樹來。便是家裡人知道,挨一頓罵,或是挨一巴掌,嘴裡哇哇地哭,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9)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10)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潤的清涼。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後,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三叔先找到一棵樹,大概認為值得上吧,就叫我過去。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干,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干,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
(11)多虧了那些樹葉,吃光了一茬,長山來-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長出來-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12)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賞它的多姿。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8.在通讀選文的基礎上,聯繫上下文仔細研讀第2小節,你認為該小節中哪些詞語應重讀?並簡要闡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4小節中連用3個「吃光」,文中多次出現「搶」這個詞語,有什麼表達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閱讀第8小節,把表示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後面的括弧中( )(3分)
A. 甩 飛 擺 溜 抱 彈 B.抱 彈 甩 飛 擺 溜
C. 擺 溜 抱 彈 甩 飛 D.甩 飛 抱 彈 擺 溜
11.第10小節描寫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聯系文章內容說說此處描寫在起什麼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細研讀下面一首詩及賞析文字,結合12小節內容,寫出從中你得到的結論。(3分)
詠柳(賀知章) 賞析:
碧玉妝成一樹高, 這首詩構思奇巧,通過柳來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
萬條垂下綠絲絛。 的工巧:高高的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裊娜
不知細葉誰裁出, 多姿,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你可知這細嫩
二月春風似剪刀。 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我的老師》一文,完成13—17題。(共16分)
⑴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⑵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⑶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
⑸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不布置作業,他從未以有我這么個學生而得意過,卻始終表情木然,樣子傲慢。我琢磨,我是誠惶誠恐地待我的老師的,他使我不斷地發現著我的卑劣,知道了羞恥,我相信有許許多多的人接觸了我的老師都要羞恥的。所以,我沒有理由不稱他是老師!我的老師也將不會只有我一個學生吧?
(作者:賈平凹 選自《商山在線》有刪減)
13.根據第2小節內容及劃橫線部分,把3、5、6小節中的橫線補充完整。(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閱讀全文請就發生在孫涵泊身上的某件事情完成下面填空。(3分)
孫涵泊是一個( )的孩子,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末尾說「我的老師也將不會只有我一個學生吧?」有什麼深刻含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老師」在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有兩個義項,其中一個是「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閱讀下面句子結合文章內容請你揣摩第二個義項。(3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閱讀下面一段材料,結合作者的觀點,你認為下列材料中寫的男孩是否是作者眼中的「老師」?(4分)
當他滿了兩周歲的時候,我們決定把他送托兒所了,去的那天早晨,他一聲不響,很鎮靜地四下打量著。當別的孩子們哭的時候,他才想起來哭。哭聲嘹亮,並無傷感,似乎只為了參加一個儀式。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兒所都很容易,不像我們姐妹幾個小時候那樣,哭死哭活不肯去。問他喜歡托兒所嗎?他說:「不喜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不作任何無效的掙扎。(王安憶《我們家的男子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讀《兩小兒辯日》,完成18—22題。(共12分)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距離)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到了)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是)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智慧)乎?」
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問其故( ) (2)我以日始出時( )
(3)日中如探湯( ) (4)不能決也( )
1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智慧)乎?」
20.「孔子不能決也」與《論語<八則>》中哪句話有關聯?(2分)
21.有人認為本文闡述的道理可從以下幾方面理解,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就其中一條談自己的看法。(2分)
①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論就不一樣 ②對待科學應該實事求是 ③學無止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閱讀下面一篇短文,結合上文內容回答問題。(4分)
王積薪棋術功成,自謂天下無敵。將游京師,宿於逆旅(客舍;旅館)。既滅燭,聞主人媼(老婦人)隔壁呼其婦曰:「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曰:「諾(答應的聲音,表示同意)。」媼曰:「第幾道下子矣!」婦曰:「第幾道下子矣!」各言數十。媼曰:「爾敗矣!」婦曰:「伏局(認輸)。」積薪暗記。明日覆(重擺,重演)其勢,意思(用意、思路,這里指下子的方法。攻守的路子)皆所不及也。(唐?李肇《逆旅聞棋》)
(1)從本文中摘錄跟《兩小兒辯日》中「孔子不能決也。」意思完全相反的句子在下面橫線上。
(2)你認為王積薪應該學習孔子的什麼精神?
三、作文(共30分)
23. 請以「我永遠記得你的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上可以填「鼓勵、理解、勇敢、關心、幫助」等⑵根據所寫的內容確定一條線索來寫③條理清楚,不少於450字。
題目:我永遠記得你的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