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省含山縣姚廟鄉現在都有哪些快遞
現在基本上都可以到的,郵政EMS一直可以到 ,中通 申通 圓通 百世匯通 天天 都可以到的,順豐版好像也可權以啦!韻達好像只到仙蹤!如果在蘇寧易購自營店和天貓超市上買東西直接送貨到家的哦!以上說的快遞我都用過的望採納
❷ 安徽省,含山縣,仙蹤鎮,姚廟鄉快遞公司有哪些
中通。申通
❸ 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仙蹤鎮姚廟這個地方怎麼樣好嗎
對啊還不錯
❹ 含山縣姚廟鄉到合肥的客車 有嗎
從含山發車 仙蹤 姚廟 蔚橋 西峰 夏閣 柘皐 肥東 合肥
❺ 含山縣再安名字的由來:有什麼歷史
在唐朝以前,含山並不叫「含山縣」,而叫「龍亢縣」。傳說古時,皇帝把昭關以北的仙蹤、姚廟劃給龍亢縣,把陶廠南邊劃給了歷陽縣。朝廷往龍亢縣新派了一位姓牛的來當縣令。
牛縣令走馬上任後,發現兩地的農民,經常吵嘴鬧事,他懷疑與「龍亢」名字有關。所以,他時時想換個縣名。
轉眼過了幾個月。一天,牛縣令帶著幾個隨從,出城游春賞景。他們過了昭關,一路往西,見前面有一座大山,象個牛頭。牛縣令問,那叫什麼山?有人答:「叫牛頭山」。
上了山頂,牛縣令四面看看之後,指著兩邊一個長長的山壠問:「這是什麼山?」旁邊有人答道:「那是橫龍山。」傳說當年曹操要攻打東吳,在焦湖訓練水師時,考慮到要打到東吳重鎮健業(兼南京),必定經過東、西梁山這道天門豁口。為避開東、西梁山,曹操想挖一條河直至金河口入江,順水而下直取南京。曹操沿途察看地形,到了橫龍山前,見這山橫攔中間有十幾里路長,擋著河路。要挖開此山,非成千上萬人幹上幾個月,花費上萬兩銀子不行。曹操默思,此事難辦,就仰天興嘆說:「唉,我看此山不亞似橫龍擋道也!」自此,橫龍二字便成了此山的名字。
牛縣令聽得入神,不住地點頭。他轉過身,指著牛頭山和橫龍山之間的一座小山問道:「前面那座小山叫什麼名字?」隨從都說不知道。這時,站在一旁的放羊老漢見狀,就插嘴說:「那小山叫含珠山。」牛縣令聽了,忙問:「你可知道它為什麼叫含珠山呢?」那個放羊老漢指著橫龍山說:「那山是條龍。」他又指了指腳下的山道:「這山是條牛。那座小山像一顆寶珠,被牛和龍兩頭含住,既吃不掉,又吐不出,所以我們當地人就都叫它是含珠山了。」牛縣令聽了又想想,漸漸兩眼放光,一指四圍的山說:「我們龍亢縣不是也在這群峰環圍之中嗎?四圍皆峰巒重疊,城似被山含吞,何不把這縣名"龍亢"二字改為"含山"?」手下人聽了,都說這樣改好。
回到縣衙,牛縣令馬上修表上奏,請求把縣名「龍亢」改為「含山」。過了不久,朝廷就批准了他的請求。從此,「含山」這個名字,帶著這個故事,一直沿用至今。
❻ 含山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20年8月。含山縣下轄8個鎮,另設有3個園區,分別為:
環峰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林頭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安徽含山工業園區、安徽含山經濟開發區、含山縣褒禪山經濟園區。
含山縣:
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東與馬鞍山市和縣接壤,西與巢湖市相連,南與蕪湖市無為縣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縣。介於東經117°53′—118°13′,北緯31°24′—3l°53′之間,總面積1032.8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屬江淮解放區第五專區。同年6月,改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1月30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8年12月15日,含山縣、和縣合並為和含縣,屬馬鞍山市,縣治設歷陽鎮。1959年4月和含縣屬蕪湖專區。1959年6月1日,含山、和縣分開,各還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屬巢湖專區(後專區改為地區、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銷巢湖地區設地級巢湖市,屬地級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級巢湖市區域調整,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
(6)含山縣姚廟初級中學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為環峰鎮,直屬縣。
1983年4月,恢復鄉鎮政權,改人民公社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設5區、22鄉(鎮)、運漕、環峰兩個直屬鎮。
1984年3月,東關鎮上升為縣直屬鎮,其餘鄉鎮不變。
1985年,黃墩、海口兩鄉劃歸運漕鎮管轄。
1988年,環峰鎮成立3個相當於鄉級管委會,即城郊、攀桂、鼓樓管委會。是年全縣轄5個區,3個直屬鎮,21個鄉(鎮),16個居民社區(其中有3個相當鄉級),221個行政村,2749個村民小組。
❼ 安徽省含山縣有哪些特色民居、人文傳說
含山有太湖寺,褒禪寺
❽ 安徽省含山縣姚廟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安徽省含山縣姚廟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是2007-09-11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注冊專成立的農民專業合屬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仙蹤鎮姚廟葛集行政村西喬自然村。
安徽省含山縣姚廟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340522MA2N67Q41G,企業法人嚴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省含山縣姚廟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安徽省含山縣姚廟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❾ 介紹含山縣的作文,1000字
含山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隸屬於馬鞍山市,全縣轄8個鎮,96個村、21個社區,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人口37.64萬,2008年、2009、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含山縣介於合肥市、南京市、蕪湖市、馬鞍山市的中間位置,距這4個城市均不超過100公里。現轄8個鎮:環峰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縣政府駐環峰鎮。
折疊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氣候
縣境地處北中低緯度地區,屬北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特徵為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寒夏熱,春秋溫和,春溫多變,秋高氣爽;雨量適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顯著;日照多,無霜期長,光熱水等氣候資源頗為豐富。
四季劃分縣境民間以農歷1、2、3月為春季,4、5、6為夏季,7、8、9為秋季,10、11、12為冬季。以氣候統計分析,按陽歷12、1、2月份為冬季,3、4、5月份為春季,6、7、8月份為夏季,9、10、11月份為秋季,亦以1、4、7、10月份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從氣候角度考慮,以候平均氣溫高低作為四季劃分的標准:冬季候平均氣溫<10°,春季≥10°<22°,夏季≥22°,秋季<22°≥10°。縣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兩季各占兩個月,春季略少;冬夏兩季各佔4個月,冬季略長於夏季。
地貌
1、丘陵山地縣境地形大體是西北高東南低。東南部為長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錯雜,山勢大部分坡緩谷寬;山脈走向以南西北東向為主,山頂海拔高程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蒼山主峰,海拔高程481米。主要山峰自北向南有:青龍山、大茅蘆尖、馬山、方山、黑山、蒼山、大犁頭尖、六宕山、太湖山、林頭山等。縣低山高丘面積381.7平方公里,低丘山地371.3平方公里,分別占縣總面積的36.96%和35.95%。2、平原、圩區 縣境平原圩區屬長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為沖積平原。圩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支流裕溪河水系和滁河水系兩岸。牛屯河、得勝河兩岸也有小片沖積平原。平原地層主要由淤泥質亞粘土和泥炭層組成。圩區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7.09%。圩區內溝渠密布,土地肥沃,是縣內的主要產糧區。
礦藏
縣境礦種較多,主要為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白雲石、石膏、耐火粘土、螢石、重晶石、磷礦、硫鐵礦、建築砂礦、磨刀石礦、磚瓦粘土礦等;其次為燃料礦產,有煙煤、無煙煤、泥炭;少數金屬礦產,有赤鐵礦、褐鐵礦、方鉛礦。其中可供開採的礦種10餘種。少數礦種開采時間長,如磨刀石礦具有300多年開采歷史。石灰石礦和建築砂礦儲量大、質量好、品種多,礦山布局較合理,是縣內礦產優勢資源。硬石膏礦品位高,少數礦種如鐵礦、方鉛礦、磷礦、硫鐵礦等。
水文
1、地表水縣年平均降水總量10.69億立方米,年徑流量246.8毫米,年徑流總量2.55億立方米。人均佔有632.4立方米,畝均佔有601立方米。2、地下水縣境有泉水多處。主要有:昭關的馬跑泉、太湖山的飛錫泉、東關的卓刀泉、白石洞泉、褒山的女兒泉、白龜泉、謝集鄉的陳村湯泉、六宕山的三石板泉、清溪鎮的西王湯泉、張公鄉的泉水井等。少數地方將地下水充作部分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褒山華陽、巨興姚壟、半湖湯山、東關毛灘、張公泉水井等地枯水年曾利用地下水灌溉。
縣境動植物資源豐富,農作物品種較多,樹種300多種,魚50多種,葯材518種,其中經濟價值大的品種有:含山百日紅鴨、太湖山鹿茸、巨興紅打瓜籽、姚廟玫瑰花、三汊河螃蟹、義城圩菱角、都勝圩荸薺等,均名聞遐邇。
折疊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完善配套 交通方面,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公路有「三橫一縱一高」,合寧路在北,巢寧路居中,合蕪路在南,塔古路縱貫全縣,合巢蕪高速公路橫穿全縣4個鄉鎮;淮南鐵路穿越縣境;裕溪河、牛屯河、滁河、得勝河、清溪河五條河流常年通航,直達長江。城鎮建設方面,1996年在全省率先高起點、高標准地完成了全縣所有集鎮的建設規劃,全面實施了村鎮規劃工程,城鄉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電信方面,實現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農話發展居巢湖第一,全省第二。供電方面,作為全省4個農網改造試點縣之一,2001年4月份率先在全市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任務。 供水方面,14個鄉鎮均建有自來水廠,全縣蓄水工程總蓄水量1.2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豐富 地下已探明可供開採的礦藏有石灰石、石膏、白雲石、大理石、耐火粘土、螢石、重晶石、石英、煤、磷等10多種,其中石灰石屬特大型礦床,儲量在3億噸以上,無水硬質石膏礦為國家優質礦藏,總儲量約52.8億噸,品位一級。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5%,活立林蓄積量達68萬立方米。
折疊編輯本段縣名由來
含山縣歷史悠久,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歷陽縣西部地區設置含山縣。縣名的由來有兩說:
一說是以縣境內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橫山。《清一統治》說「在含山縣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因以命名」。一說是縣城周圍環山,故名含山。
武德八年(625年)縣廢。武後長安四年(704年)復置,更名武壽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復原名含山縣。明初裁革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屬無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復置含山縣,屬和州,至清季不變。
1958年12月和縣、含山縣合並為和含縣。1959年6月和含分開,復設和、含二縣。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劃歸馬鞍山市。
經濟發展
含山縣2012年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億元,同比增長12.3%;財政收入10.92億元,增長32%;固定資產投資105億元,增長56.9%;財政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跨越十億元、百億元大關。主城區面積達15平方公里。2009年強化投資拉動,爭取各類項目資金2.95億元,其中擴大內需補助資金1.14億元,中央債券資金5000萬元。加大企業幫扶和指導,設立2000萬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建立1000萬元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設立600萬元再生資源企業退稅周轉基金;擴充縣通達擔保公司規模並納入全省擔保體系,出台了鼓勵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信貸投放獎勵辦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有效信貸投放,全年新增各項貸款4.3億元。加快農村消費升級,啟動了「家電下鄉」、「汽摩下鄉」工程,全年共銷售家電、汽摩下鄉產品1.3萬台,補貼農戶資金600萬元;出台了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溫,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1億元,同比增長13.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億元,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5億元,增長38.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5.1億元,增長2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億元,增長19.9%;外貿進出口總額2950萬美元,增長30.1%;農民人均純收入6150元,增長14.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8.7億元,比年初增加5.7億元。同時,鎮級經濟實力不斷增強,7個鎮財政收入突破1000萬元,林頭、運漕、仙蹤被列入全省擴權強鎮第一批試點鎮。
三次產業比例為23.7∶41.7∶34.6。工業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1.2%,骨幹企業加速成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重點工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重啤年產20萬千升啤酒、青花坊瓷業日產4萬件骨質瓷、潤基余熱發電、磁通電子等項目竣工投產,金昌礦業年產25萬噸輕鈣、鐵鵬海豹余熱發電、華益閥門等項目即將竣工投產;鐵道水泥日產4500噸干法水泥、浦西納米公司年產20萬噸納米碳酸鈣、亞歐陶瓷年產1200萬平方米建築陶瓷、安徽仁豐出口窗飾生產基地、金岱實業年產30萬噸輕鈣等項目順利推進。園區建設步伐加快,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89億元,新增入園企業66家。農業經濟較快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實現糧食總產量25.5萬噸;開展油菜高產創建活動,建立了7萬畝油菜高產示範區,被列入全省油菜高產示範縣。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扶持項目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1個,永華木業被評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畜牧、水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我縣召開。第三產業穩步發展。修編了旅遊總體規劃,昭關假日酒店主樓建成使用,華陽國際酒店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旅遊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全年接待遊客51.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93億元,分別增長12%、11%;環峰鎮、銅閘鎮分別創建為省、市優秀旅遊鄉鎮。「萬村千鄉」和「新網工程」扎實推進,新建連鎖店69家,組建農村綜合服務社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