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年9月6號晚邊瀏陽北盛鎮北盛大道車禍死了多少人
出交通事故以後,政府都應該及時地公布交通事故詳情
② 按空間順序介紹北盛中學600字
北盛中學創建於1939年,是一所歷史攸久、文化底蘊深厚、在瀏陽頗具影響的初級中學,位於前國家副主席王震將軍的故鄉,座落在風景秀麗、經濟繁華的瀏陽重鎮——北盛鎮中心。現有教師人,高級教師人,中學一級教師人;現有學生人;我校校園面積27108平方米,生均面積17.24平方米,建築面積15532.88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10.16平方米。同時,一方面加強了教育技術現代化建設,現有專用多媒體教室1間,共220座,教師電子備課室1間,共計8台電腦,30座學生電腦室2間,60座語音室1間。另一方面,加強了校園環境建設,加大了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和教育化力度,綠化面積達3739.15平方米,生均綠化面積2.45平方米,啟動了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修建了一個報刊亭、兩個宣傳欄,在教學樓、科學樓以及操場、道路旁都安裝了名人名言牌匾和一些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讓學生時時置身於高品位的校園環境之中;此外,學校體育器材達二類標准,理化生勞實驗室規格高,有專用的音樂、美術勞技教室,配備了電子琴、二胡、手提琴,添置了畫架、石膏頭像、石膏幾何體,音、體、美、勞教學儀器能滿足教學需要,圖書資料達省一類標准,其中圖書33057冊,工具書、教學參考書42種,報刊18種,雜志17種,整個校園顯示一種濃郁的人文氛圍。
我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力構建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辦學實踐中,我們確立了「為國育人,為民謀福」的辦學宗旨和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合作競爭實踐創新」的辦學理念;恪守「團結文明、勤奮創新」的校訓;形成了「緊張有序的教學秩序,自強不息的求知精神,團結奮進的良好風氣,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的校風,「民主開放,探索求新」的教風和「自主合作,鑽研求真」的學風。
已近七十年,為上級學校與社會輸送數以萬計的有用之才,尤其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北盛中心的教育教學質量雄踞瀏陽的前列,二十餘年來,一直銳意不減,進取不斷,經久不息,成為了瀏陽基礎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也許可以是一個神話。北中成為了瀏陽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北盛鎮一大品牌、北盛人的一大驕傲、北中人的一大自豪。獲得無數光榮稱號與榮譽:是瀏陽市示範性學校、瀏陽市體育網點學校、瀏陽市農村學校勞動實踐示範場所、瀏陽市文明單位、瀏陽市學法指導課題實驗學校、瀏陽市「十五」期間省級課題「教師心育能力研究」實驗學校、長沙大學教育實踐基地、長沙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長沙市總工會授予「芙蓉標兵崗」、長沙市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小家、中國教育委員會十五期間重點課題「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合作單位。
③ 瀏陽市第六中學的校史沿革
一、初創與發展時期 (1956 - 1966)
1956 年瀏陽縣人民政府在 北盛、鎮頭、官渡開辦完小附設初中班,北盛校址定在當時北盛完小內,至 1957 年選定新校址北盛產陂村宋家畲校長仍由當時北盛完小校長肖正德兼任。1958 年 4 月北盛完小附設初中從北盛完小分出,由彭潤璋 出任副校長(當時未任命校長)。喻善吾出任教導主任,瀏陽縣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瀏陽縣第六中學。 1960 年 7 月成立瀏陽六中黨支部,由劉攀龍任黨支部書記。 1963 年因原教導主任喻善吾調入八中,由陳金全、張禹鵬分別出任正、副教導主任。 學校當時強調從嚴治校,教學上推出「精細、准確、嚴格、落實」八字要求,並對各個教學環節制定了若干細則,精抓課堂教學,致力提高教學質量,十年間綜合評價升學率均居瀏陽第二,僅遜於瀏陽一中。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提出「耐心、細致、嚴格、創造」八字方針,並制定一系列班主任工作細節,強調團隊精神,注重師生精神風貌。 十年間招收十屆初中生,共有 2000 餘人初中畢業。 1500 餘人升入高一級學校深造。
二、文革改制和創辦高中( 1966 - 1976 )1966 年下半年正值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全校師生停課鬧革命,但仍未停止招生。 1970 年經瀏陽縣革命委員會(人民政府)批准,改為完全中學,設初中班 11 個,高中班 1 個。 1972 年,初中班下放到各公社(鄉鎮),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撤銷初中,全部改辦高中。延至 1975 年,在「舉抗大旗、走共大路」的運動中,更名為瀏陽五·七大學。 應當說,自 1970 年開辦高中到 1975 年改為五·七大學以來,雖然校長書記走馬燈似的輪換,工宣隊進駐學校主持學校工作,但由於瀏陽六中有一批務實、崇尚科學的教師,如黨支部書記劉攀龍、教導主任張禹鵬等,教師中諸如周護衛、黃宏傑、張孟平等,加之北盛地區人民歷來重視教育,瀏陽六中抓質量講科學的學脈並未因文革動亂而完全中斷。 1977 年恢復高考制度,北盛地區高考上線人數遠遠超過瀏陽其他地區,這與六中教師在文革中仍然務實、勤奮息息相關。 在開辦瀏陽五·七大學期間,招收農醫班 5 個,農林班 3 個。農村醫療點的醫師大部分系農醫班學生。三、改革開放、銳意進取( 1977 - 現今 )
優良的傳統,又乘改革開放的春風,瀏陽六中如虎添翼。 1978 至 1986 年是騰飛時期,連續 5 年綜合評價居瀏陽第一。 1979 年高考上線率獲湘潭地區第一名, 1979 年下學期湘潭地區高考工作會議宰 學校召開,並獲得湘潭地區數理化優勝單位的殊榮。 1979 年由瀏陽縣人民政府提名,湘潭地區批准,授予縣直屬重點高中的稱號,並舉行了掛牌儀式。 1981 年高考上線率又獲湘潭地區第一名,全地區高考工作會議再一次在學校召開。這一年全地區數學競賽瀏陽有三人獲獎,分別為一、三、五名,而這三位獲獎者均是六中學子。 1982 年下學期校長肖克儉調湘潭工作(後任湘潭市人大常委副主任直至離休),由原教導處副主任黃宏傑任校長,張孟平同志任書記直至 1989 年。這一時期可謂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學校仍在穩步發展,綜合評估每年居瀏陽第一、二名,高考上線率在瀏陽也是第一、二名。教育理論研究在瀏陽居領先地位,影響較大的是周正國、張德文等同志的論文,多篇刊登於全國權威刊物,並在湖南省學術研討會上交流。 這一時期的成功之處在於:一方面,領導與老師感情融洽,團結協作,校園內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 另一方面,領導作風清廉,教師思想純潔,有理想,講奉獻;其次,教學上採取分層教育、因材施教,內抓質量、抓管理,外樹形象、保名牌,以質量求生存。 1989 年下學期,黃宏傑同志調瀏陽一中,任祖霞同志任校長兼書記,這一時期形成了講民主講團結的局面,以人為本、樹先進、學先進的風氣。蓋因老教師陸續離退休,新教師正處於成長成熟時期,縱然任祖霞同志帶領一般人嘔心瀝血、奮力拚搏,教育質量也曾舉步維艱,幾於跌入低谷。 及至 1992 年下學期,任祖霞同志調瀏陽縣教育局工作,鄒文政同志任校長兼書記,這期間抓緊培養青年教師,充分相信青年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大膽起用青年教師,學校出現新的曙光,教育質量有了大的轉機。延及 1995 年,青年教師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教研組長均由 35 歲以下的教師擔任。 學校既步入正常軌道,鄒文政同志殫精竭慮,帶領一班人大刀闊斧啟動北盛地區高中翻番工程。 1999 年至 2001 年,學校面積由原來的 80 多畝擴展到 120 余畝,三年間建起了 6300 平方米的教學辦公大樓,完成了 11000 平方米的學生公寓工程,修建了面積達 4400 平方米的學生生活服務大樓,還有設施齊全的、面積達 8100 平方米的科學樓,現代教育設施一應俱全,校園環境大大優化, 1999 年率先實現高中翻番工程,由歷史上 18 個教學班擴大到 40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由原來的 1000 左右增至 2000 餘人。在實施高中翻番工程的同時,教育科研活動空前活躍。國家十五重點課題《中學生心理咨詢方法探討》順利立項;長沙市課題兩個也正在深入研究之中;瀏陽市級課題九個研究進展勝利。幾年間學校教師參與編寫專著二十餘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和獲獎的論文達 120 余篇。鄒文政同志任副主編的《高中數學五方四段整體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一書被評為原國家教委「八五」重點課題研究優秀成果;王青春同志的論文多篇被人民大學復印資料轉載;蘇仕波、劉中華、任雨金等同志的論文多篇獲國家的獎勵。2002 年鄒文政同志調瀏陽教育局工作,由長沙市政協委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湖南省骨幹教師、瀏陽市學科帶頭人蘇仕波擔任校長。發揚歷屆領導班子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學校上下形成了以人為本、講民主、重 人文的局面,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致力於內抓管理、外樹形象,積極推行教師聘任制,不斷深化目標管理,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施校務公開,堅持依法行政,學校多次獲長沙市、瀏陽市目標管理獎勵,黨支部被評為瀏陽市先進黨支部,校長蘇仕波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 教育科研一脈相承,發揚光大,近兩年,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究進一步深入,並取得突破性進展。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編寫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師所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每年均有 30 篇以上獲獎,曹博才同志的論文在全國十佳期刊《語文學習》上發表,受到專家的好評。 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良的傳統,雄厚的師資,嚴格的管理,使六中的教學質量一直穩居瀏陽市前列,可謂一年一個新台階,現已成為瀏陽市「六強」高中之一。 1999 年高考 347 人參加考試,一次性上線 274 人,上線率達 79 %,名列瀏陽第二;在長沙市 87 所高中(其中省重點高中 10 所)排名中,文科高考所有科目和理科數學進入前十名,應屆生本科上線率排名第九,文科綜合排名第六,理科綜合排名第十三,文理科考生進入長沙市前 100 名的有 3 人。 2000 年高三語文、數學、政治三科會考獲瀏陽市一等獎,高考 443 人參考,一次性上線 328 人,上線率 74 %,其中本科上線 144 人; 2001 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線 298 人,上線率 91.7 %; 2002 年高考本科上線 274 人,上線率達 98.8 %; 2003 年高考又獲豐收,本科(含本三)一次性上線 340 人,上線率穩步上升。可見,六中興旺的學脈從未中斷,而是一步步傳承光大。
④ 瀏陽市有哪些高中
一、湖南省級示範高中:
1、瀏陽一中,南校門位於瀏陽城區圭齋東路內,北校門位於車站東路,是瀏陽最好的高容中基礎條件好,師資力量優越;
3、田家炳中學,位於城郊,與一中相當;
4、瀏陽三中,位於古港鎮,距離城區估計不到半個小時。
二、長沙市級示範高中
二中在大瑤鎮、四中在官渡鎮、五中在瀏陽河畔鎮頭鎮文昌閣、六中在北盛鎮、八中在社港鎮、九中在沙市鎮
三、復讀學校:
瀏陽金江學校(原十中,後與七中合並成立專門復讀學校),位於太平橋鎮唐家園,離城區30分鍾車程。
我是瀏陽人,二中還沒有升到省級示範性高中,不過它是瀏陽市級示範性高中里最好的。瀏陽只有一個復讀學校。希望對你有幫助,在瀏陽有問題盡管問。
⑤ 我是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北盛鎮的,家裡面快征了,請問下徵收過的網友
1、房屋徵收補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貨幣補償,另一種是產權置換。至於這兩回種那個好,要根據當地徵收答補償條例,看看那個合適。
(1)貨幣補償:是根據當地評估公司評估的價值結合當地政策進行補償。
(2)產權置換:就是根據當地徵收政策給你換房子,要具體看房子的格局、面積是否滿意,不滿意還是要貨幣吧。
2、集體土地徵收補償也是根據當地集體土地徵收政策,才能知道補償標准。
3、徵收好不好要個人自己訂,有的人認為回遷房好,可以住新樓,原先老樓都怕的不行了,都不能住人了,那麼徵收好;有的認為我現在房子不錯,徵收後的房子沒有現在好,給的徵收政策也不好,就不同意徵收。
這個還是要具體問具體分析的。
4、要是徵收目的或徵收項目主要是為了市政項目、公路項目、水電站等,那麼這個就是必須徵收項目,不管你同意不同意,這塊地都是要徵收的,你要是不同意就走司法程序。
⑥ 長沙有哪些職高
長沙的職高有長沙縣職業中專學校、長沙電子技術學校、長沙鐵路職業中專學校、專長沙電力學屬校、長沙市商業學校等。
1、長沙縣職業中專學校
長沙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創辦於1983年,簡稱長沙縣職業中專,1996年2月被國家教委審批批准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2000年再度被國家教育部審批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並名列全省職業學校首位。
2、長沙電子技術學校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具有獨立頒發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3、長沙市商業學校
長沙市商業職業技術學校是直屬長沙市教育局的全日制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位於風景秀麗的嶽麓區溁灣鎮廣場西側,東臨湘江之水,西接高校長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4、長沙鐵路職業中專學校
長沙市鐵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簡稱長沙鐵路職業中專。是長沙市教育局直屬的全日制國家公辦中等職業學校,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中心的東風路262號,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長沙市"花園式單位"。
5、長沙電力學校
長沙電力學院,即現在的長沙理工大學(與長沙交通學院合並),座落於美麗的湘江之濱,與秀麗的嶽麓山隔江相望,是國家電力公司所屬的一所高等工科院校。
⑦ 湖南瀏陽市北盛亞洲湖村的鄒凡430181198103192659是不是項目詐騙的騙子
現在過年了,騙子特別猖狂,如果無法確定,多留個心眼。小心被騙
⑧ 瀏陽市有哪幾所職業高中
職校:龍伏一職。瀏陽二中。思渺技校。還有好幾個不出名的、高中、瀏陽一中、田家炳。還有北盛六中。社港八中、沙市九中。鎮頭三中、。
希望可以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