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初中一年級有幾個班
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初中一年級,
據說有8個班。
可詢問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辦公室、教務處。
以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的說法為准。
B. 牛欄山一中好嗎
學費看你是怎麼進的了,正常進的1150,擇校的再我們這屆挺亂的,把擇校的弄卧龍學校了(現在沒有了) 一萬到以上 本校學籍不夠分得明面交2000住宿費+800學費 要是考進的就是800學費+350住宿費 學風呢,作為在校生呢就不平論了,看你是想學還是想折騰了,風氣很好 教的可以,不過呢,北大清華其實沒那麼多,也就10多個北京的,好好學的話重本肯定沒問題,總體說,文科水平沒理科好.小山裡的學校,不過呢,管的不是那麼嚴,不要想著學校能把學生管老實了,管理漏洞太多了........
C. 在順義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牛欄山一中實驗中學在順義算是區重點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高,生源質量好,升學率很高。學校的基礎設施很到位,食堂特別好吃。但是有一說一,校風紀律相對較差,不利於學習。
四、校風差
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有成績突出、學習自律的尖子生,也有花錢進校、不願意學習的富二代。所以導致學校的紀律很差,經常能看到打架斗毆的事件發生,很多大部分都在拉幫結派,勾心鬥角。學校在這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導致不遵守校規校紀的學生越來越多,甚至有部分好學生受到荼毒。
D. 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的老師好不好
老師的好壞也跟學生的接受能力有聯系,有的嚴格一點能接受,有的就不行,自己用平常心去對待。對於教學水平,挺好的,只有不愛學習的學生,沒有不愛教學的老師!
E. 牛欄山一中本校什麼樣子
欄 目 樹 形 導航 首頁 English 韓語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校容校貌 教育教學 教師隊伍 課程體系... 第一課程 第二課程 第三課程 第四課程 牛中德育網 教育技術 教研科研 教科研管理條例 科研課題 教科研動態 教師論文選登 學生園地 學生會... 學習部 生活部 校刊編輯部 文藝部 體育部 廣播部 電視台 學生作品... 網頁作品 繪畫作品 文學作品 手工作品 篆刻作品 學生活動... 遠足拉練 合唱節 藝術節 運動會 榮譽榜 學校榮譽 教師榮譽 學生榮譽 國際部 招生簡訊 以大課程為載體 全面實施科技教育 一、學校的基本情況 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創建於1950年,1963年和1978年兩次被確定為市屬重點中學,2001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牛欄山一中辦學業績卓著、文化底蘊深厚。學校佔地面積280餘畝,建築面積5萬余平方米。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教職員240人,學生2500餘人。 經過多年發展,牛欄山一中形成了以"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文物保護區"為主體,與"文化廣場、花園、林園"相配套的園林式校園,文化氛圍濃厚、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和諧。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達到一流水平,建有科技樓、標准塑膠跑道田徑場、書院式圖書館、學生藝術教育中心;裝備了的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演播廳;構建了與網際網路聯接擁有400個計算機終端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和有線廣播、雙向控制閉路電視、現場影音採集三合一的開放式教育管理系統等現代化設施。 學校屢次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進校、文明單位標兵等多種榮譽稱號,被認定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北京市科技活動示範校、美育試點校、體育傳統項目校。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曾多次報道牛欄山一中的辦學經驗,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二、學校實施科技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基本思路 科技教育是科技活動的發展和深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根據高中教育的特點和實際,確立以大課程為載體,全面實施科技教育的基本思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科學情感、科學方法的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圍繞"十五"規劃,抓住創建"科技教育示範校"這一契機,建立和完善科技教育與四類課程相結合的結構框架和體系。 2、強化教師的科技教育意識,提高教師的科技素養以及組織開展各種科技教育活動的能力,塑造一個團結、進取、創新的教師群體,加快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學術型教師的轉變。 3、完善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的開發,加快校園科技教育環境工程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科技教育氛圍,給學生以學科學、用科學的空間,激發他們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的興趣,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4、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方法、確立科學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世界觀,使之成為面向21世紀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 三、學校實施科技教育的具體做法 新型人才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全面的系統工程,絕非通過一兩種途徑就能實現的。緊密聯系我校寄宿制這一特點,我們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大課程的育人理念。大課程包含了四類課程,分別是:以學科教學為主的第一類課程;以選修課、活動課為主的第二類課程;以校園生活為主的第三類課程;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的第四類課程。 結合四類課程,我們探索出了一條科技教育"學科化、活動化、生活化、社會化"的"四化"實施途徑,構建起"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與"學科、活動、生活、實踐"四類課程體系相結合的科技教育結構框架,使我校的教育科技真正落到實處。 (一)抓學科滲透,做到科技教育"學科化"。 科技教育內容知識面廣、科學性強,與各學科具有緊密和明顯的互補性,能活化學科科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現有各門學科不僅具有科技教育的豐富內容,而且各學科中滲透的科技教育內容既是漸進的、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他們構成了科技教育的基礎體系。教師充分挖掘學科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內涵,既可以鞏固課本的基礎知識,又可以通過向學生傳授前人的科技成果和經驗,引導和啟發學生去探索這些成果取得的途徑,啟發學生質疑,調動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精神。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教材的延伸。在教材中,這些延伸的材料往往一帶而過,而在實踐中卻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果進一步引申,使之具體化,則可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好材料。 例如:我校教師許成文輔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研究討論了學校教室冬季供暖問題,建立合理的模型,為學校冬季供暖如何節約能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劉彩虹老師在進行《數列知識》教學時,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分期付款問題,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但是了解不多,通過"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計算",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研究 ,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激發了學生研究的興趣 。 化學教師鄭愛民老師在進行《二氧化硫》一課教學時,引入二氧化硫引起的空氣污染和形成酸雨的所帶來的危害,以及二氧化硫的來源和如何防治等科技教育內容,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嚴謹的實驗科學態度、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利用化學知識化害為利的科學思想。 歷史教師劉賦斌老師在進行《民國時期的文化》一課教學時,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科學家們的材料,拿到課上展示、討論,把課內和課外結合,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設了良好的氛圍,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知慾望。 通過結合學科教學,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科技教育,滿足了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特點,大大提高了科技教育的效果。 (二)抓好活動課程,做到科技教育"活動化" 在活動課程中,我們旨在排除以學科成績為依據的評估模式,為學生提供平等的提高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各種活動當中去,都有實踐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展自己、提高自己,有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為此,學校做了如下幾方面工作: 1、開設科技活動選修課 我校開設了與學科課程有關的多門選修課,並將其納入正常的課堂教學管理體系。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三節課後至晚飯前的1個半小時時間為全校科技活動選修課時間。各年級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每門選修課都有課本或材料。現在已形成校本課程的有天文觀測、野外觀鳥、生物標本製作、無線電技術等多個學科。 2、建立科技興趣小組 我校長年以科技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現有科技興趣小組20多個,包括:學科競賽小組、天文觀測小組、生物興趣小組、無線電小組、航模小組、陶藝組、扎染組等。這些興趣小組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每學期按計劃進行活動,培養了學生對課外活動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特長、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1)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小組 我校的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小組一直是學科競賽活動的龍頭,國家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郭志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誘導的教學方式,把講授的教學內容處於居高臨下的位置,用高觀點統率而又深入淺出的教學活動,化難為易,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在具體中見抽象,在輕松的氣氛中學到高、深、難的知識。同
F. 牛欄山一中分校和總校情況
一切都很好。 至少在順義區是最好的,校風不錯,北京市重點,學生和其他同等級的差不多,都是有好有壞吧。 分校主要是初中部,高中部的一部分人在分校,高二大概都會回本校去吧。分校現在高中部的老師也都很好,是從本校調來帶高一的,其中就有今年帶我們這屆初三A班的語文老師,特別好,總之,只要好好學就沒問題~
G. 百度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到順義地鐵坐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順34路,全程約10.8公里 1、從牛欄山第一中學步行約80米,到達牛山一中站 2、乘坐順34路,經過20站, 到達順義區醫院站 3、步行約400米,到達順義區公交線路:856路,全程約10.6公里1、從牛欄山第一中學步行約970米,到達牛欄山東口站2、乘坐856路,經過14站, 到達順義...醫院站3、步行約330米,到達順義區
H. 牛欄山第一中學和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有什麼區別
牛欄山一中…………是一所國辦高級中學,遠郊區縣中排名很好,學校管理和教學都很不錯,考進去也比較難,高考成績還是很好的,比一些區縣的一中還好得多。牛欄山第一中學,全稱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建於1950年,時屬河北省的順義縣人民政府選用明代古剎元聖宮為校址,創辦河北省順義縣初級中學,1951年更名為河北省順義縣第一中學,1958順義縣劃入北京市,學校更名為北京市順義縣牛欄山中學,1963年牛欄山中學被確定為北京市市屬重點中學。1978年更名為順義縣牛欄山第一中學,再次定為北京市重點中學。1998年更名為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2002年被首批評定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經過61年的發展歷程,牛欄山一中已經發展成為集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國際交流為一體,擁有5000多名學生的牛欄山一中教育集團。
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原牛一分校)是一所初中,是經順義區委、區政府同意,市教委批准,於1998年6月成立的由牛欄山一中承辦的,北京市教育體制改革試點校。1998年租用順義區師范學校的閑置資產為辦學場地。1999年順義區開始調整全區學校布局,原牛一分校於2002年遷入順義區馬坡鎮肖家坡村南。2008年5月轉制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為北京市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2008年12月,經順義區教育委員會批准,同意北京市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增設普通高中和小學教育。學校現有初一年級至高一年級共84個教學班,學生3500餘人。
兩所學校相距不遠,都在馬坡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