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介紹一下平度九中
【平度九中-簡介】
平度市第九中學始建於年,位於青島平度市市區中心地段(杭州路37號),是一所「高質量、出人才、有特色」的全日制重點高中、中央教科所課題實驗學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全國首批55所《走向新世紀中國特色學校》之一。
編輯本段【平度九中-教育方針】
學校以「做學生愛戴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深化和諧教育研究,打造普高教育品牌,全面開展「大眾化教育工程」和「精英培育工程」,有力的促進了學校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學校堅持「科研先導、管理為基、質量為本、全面育人」的興校思路,秉承「為學生和諧發展負責」的辦學理念,凝心聚力謀發展,淬煉精品求跨越,現已成為聞名島城的「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校」、 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編輯本段【平度九中-教育貢獻】
有這么一組山東省平度九中的數字: 1996年高考,本科達線158人,占與考總數的52%,16人的成績超過當年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8人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王寶良以滿分900的成績榮獲山東省理科狀元。 1998年高考林偉光以919分獲山東省文科狀元; 2001年高考,本科達線率居全平度市第一, 3人考入清華、北大。 2002年高考,本科達線率理科73.19%、文科44%分列青島市所有學校第一、第二, 軍檢線以上達線率、軍檢線以上總人數、尖子生人數均列平度市第一名,焦人和首叩中央音樂學院大門。趙麗平、柳玉倩分獲平度市文理科狀元。 2003年高考,平度九中本科達線率理科72.69%、文科64.80%雙居青島地區所有學校首位,鞠曉、梁松飛分奪平度市文理科狀元。吳菁菁問鼎體育類最高學府--北京體育大學。 2004年高考,鄒小傑首開中央美院大門,創本地區近十年來第一。本科達線率理科72.78%、文科67.72%雙居青島地區所有學校第二。王剛以實考分706分列青島市理科第一。青島市理科實考分前10名平度九中4人分列1、5、8、10名,平度市理科前10名平度九中6人分列1、3、5、6、7、10名。 2005年高考全校840名考生,過本科一批分數線263 人,達線率31% ;過本科軍檢分數線636人,達線率75、7%,列青島市所有學校第二名。文、理本科達線率分別以72、05%、77、20%列青島市所有學校第一、第二名。至此六年來,平度九中高考本科達線率先後獲得青島市四個第一、兩個第二。 2006年高考, 文化課考生929名,本科達線715人,創平度九中歷史最高紀錄。其中文科二本達線率77.19%,理科76.85%,文理綜合二本達線率77%, 3人被清華、北大錄取,3人考入中央美院。至此,平度九中近十年來考入清華、北大42人,中央美院、北京體大和中央音樂學院近20人,2人分獲山東省文、理科狀元,8人獲青島市文理科狀元。在近十年的高考中,本科達線率一直列青島地區一、二名。
編輯本段【平度九中-師資力量】
現在的平度九中,軟硬體設施不斷加強、學校發展蒸蒸日上、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校容校貌日新月異,深受社會各界的贊譽。為平度九中的飛躍發展譜寫了新的篇章。 學校一方面實施「築巢引鳳」工程,不拘一格招納賢才,補充新鮮血液;另一方面,以教育科研為載體,以師德建設為主線,全面啟動了以「鑄師魂,修師德,樹師表,練師能」為核心的「師德形象工程、素質培訓工程、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和造就名師工程」。「鍛造工程」的開啟,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教育方法創新、業務能力精湛、職業道德高尚的師資隊伍。就是這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園丁們,在九中這片沃土上無怨無悔的耕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 【平度九中-學校榮譽】 《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大眾日報》《山東工人報》《青島日報》以及市地電視台曾多次對學校「以改革為動力,以科研為先導,強化管理,全面育人」的累累碩果進行采訪、報道。
http://www.pdjz.qde.net/ 平度九中校園網
『貳』 山東省平度第二中學的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共進、求異創新、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秉承「勤毅誠信、敬業樂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以德立校,科研興校,優化素質,強化特色,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先後榮獲全國學校規范化管理示範單位、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百佳示範學校、山東省中小學校本研究先進單位、青島市文明單位、青島市教育督導評估優秀等級學校、青島市依法治教先進單位、青島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青島市教科研先進學校等幾十個榮譽稱號。
教育管理風格凸顯。以「管理即服務」為總領,確立「校長走在主任前,主任走在教師前,教師走在學生前」和「領導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後勤為一線教學服務」的工作要求,提出「學生是天使,家長是上帝,教育即服務」的人本價值觀,實現了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細化,漸具「全」「細」「嚴」「新」「情」等五大特色。
教育教學成績突出。2002~2007年教育質量居平度市同類學校前列,構成平度二中教育發展史上的歷史性新跨越。2008年以來,在素質教育創新之路上繼續實現大步跨越。
教育科研和文化建設成效卓著。平度二中教科研2003年起步,以創新寫作課題研究起家,年底即獲平度市第二屆素質教育創新優秀成果獎,跨入平度市科研強校行列。2004年以網上科研蜚聲平度,成為平度市科研先進單位。2005年成功承辦平度市中小學校本研究現場會和青島市普通高中校本研究現場會,贏得平度市第三屆素質教育創新優秀成果一等獎,成為青島市教科研先進學校。2007年以學校文化建設和校本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躋身於山東省科研創新學校行列,成為山東省中小學校本研究先進學校。2008年建成山東省基礎教育界規模最大、圖文信息最多、校本特色最濃、學術水準最高的展室,被評為中國校園文化建設優秀學校。
特色教育成果漸豐。形成了「一主兩翼」的教育特色,即以美術為主體,以音樂、體育為兩翼,帶動發展,協同共進。自美術班開辦以來,有近千名學生考入高等美術院校。武術特長生參加第八屆全國子午門少林民間武術爭霸賽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叄』 青島平度有幾所高中
重點高中:一來中,自九中
普通高中:二中,四中,六中,華僑中學,開發區高中
藝術中學:國開中學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是山東省首批重點中學,也是省級規范化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創辦於1902年,其前身為知務中學;1946年2月,「西海中學」與「膠東區平度中學」合並,成立膠東區西海中學;1952年9月,學校改名為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
平度市第九中學位於青島平度市天津路999號,始建於1959年,是一所「高質量、出人才、有特色」的全日制重點高中、中央教科所課題實驗學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全國首批55所《走向新世紀中國特色學校》之一。
『肆』 青島共有多少高中,分別是什麼
青島共有76所高中,分別是
(1)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八中學、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十九中學、青島實驗高級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青島第三十九中學;
(2)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第一中學、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第二中學、青島平度經濟開發區高級中學、青島華僑學校、青島高科園育英學校;
(3)青島市黃島區王台高級中學、青島市黃島區實驗中學、島市黃島區第五中學、青島市黃島區第二中學、青島市黃島區第八中學;
(4)青島中學、膠州博雅中學、膠州市第四中學、膠州市第三中學、膠州市第二中學、膠州實驗中學、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
(5)平度東方濱河中學、青島華陽中學、青島國開中學、山東省華僑中學、平度市第九中學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 、青島國開第二中學 ;
(6)山東省萊西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萊西市實驗學校 、山東省萊西第一中學、青島長江學校 、青島國基外語學校 ;
(7)即墨市北中學 、即墨市第四中學、即墨市第二中學、即墨市萃英中學、即墨市實驗高級中學、即墨市第一中學;
(8)青島為明學校、青島志賢中學、青島明天中學、青島上海戲劇學院藝術學校、青島開發區致遠中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青島加煌中加學校、黃島區第一中學、青島通濟實驗學校;
(9)青島大元學校、青島市城陽第三高級中學、青島市城陽區第二高級中學、青島市城陽第一高級中學、青島啟慧雙語學校、青島銀河學校、國開第一中學、青島墨爾文中學、青島天龍中學 ;
(10)青島白珊學校、青島海山學校、啟明星中學(十九中分校)、青島育賢中學、青島格蘭德中學、青島高新職業學校綜合育人班、青島商務學校綜合育人班、青島藝校綜合育人班;
(11)山東省青島第六十六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十六中學、青島市第六中學、青島市第三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分校、青島超銀中學、青島大學附屬中學。
『伍』 平度二中最開始的校名是什麼。
平度二中史稱平度縣立平東中學。平度二中於1952年7月在冷戈庄大教堂建立內,1952年10月18日正式開學。1953年秋遷容至古峴村西大廟,史稱山東省立平東中學。1955年10月新校在古峴村以西屯糧埠前建成,先後改稱平度縣第二中學、平度縣古峴中學、平度市第二中學。
2001年4月,平度二中收並原平度七中;2001年8月收並原平度十一中;2003年7月收並原平度十中,成為佔地250畝,擁有古峴總部、雲山分部和南村分部三個教學區,其規模在全市普通高中中列第二位。
『陸』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1902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謝萬禧夫婦在平度城先後創辦教會學校「知務學堂」和「義集女校」。
1905年,「知務學堂」遷入南關新建校舍。
1912年,改稱「知務中學」。
1929年,改名「崇真學社」,後改稱「崇真學院」。
1941年底,因日寇佔領,而被迫停辦,翌年,就地建立中學,稱「平度縣立中學」。
1944年,日軍佔用懷阿醫院舊址作為校舍。
1945年9月,平度解放,平度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並改名為「膠東區平度中學」,並遷入平度城內的原國民政府創辦的平度縣立中學校址。 1932年,國民政府籌建平度縣立中學,校址在平度老集街東首崇靈灣北岸(原平度一中西院)。
1933年秋,學校開學,是國民政府創辦的一所公立中學。
1937年,因「七七事變」爆發而停辦。
1940年秋,在平度縣明村鎮辛安村復學。
1945年秋,部分學生進入西海中學,其餘大部分師生隨學校遷至青島。
1947年,學校改稱「魯東聯台中學三分校」和「私立青島郁文中學」。
1949年,「魯東聯合中學三分校」隨青島解放而停辦。 1941年秋,在掖縣(今萊州)由朱自村創建西海中學。
1942年7月,在大澤山南麓建立西海中學分校。
1944年秋,西海中學與西海中學分校在大澤山地區合並為南海中學。
1945年2月,改稱「西南海聯中」。
1945年9月,又改稱「西海中學」,並遷至平度縣蟠桃鄉七里河子。 1946年2月,「西海中學」與「膠東區平度中學」合並,稱「膠東區西海中學「,同年秋,因戰爭自輾轉於大澤山一帶辦學。
1948年10月,學校遷至掖縣(今萊州)西杜家。
1949年4月,第二次遷入「平度縣立中學」原址(原平度一中西院)。
1950年9月,學校改名為「山東省立平度中學」。
1951年5月,學校改名為「山東省平度中學」,同年,師范班從中析出。
1952年9月,學校遷至平度市一中老校址並改名為「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
1953年8月,平度二中並入。
1955年,增設高中部。
1960年,開辦「初高中五年一貫制」試改班,至1966年止。
1962年,學校被確認為山東省重點中學。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停課。
1972年,學校恢復招生。
1973年3月,城關中學並入。
1976年,城關中學(現平度九中)析出。
2001年7月,學校改制為「國有民辦」性質。
2002年2月,學校東遷至新校址。
2011年8月,平度六中的高二、高三學生並入。
2012年9月,學校恢復「公辦」體制。
『柒』 平度實驗小學有營業執照可以上學嗎
1、招生政策,首先是看戶口,其次看招生政策,應該沒有營業執照有多大關系的。
2、平度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辦法
城區戶口學生入學辦法:
1.在招生區域內,學生的戶籍與法定監護人的戶籍一致、其居住地和戶籍地一致的,按居住地所在區域入學,全部予以接收;
2.居住地和戶籍地不一致的,根據《義務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條)的規定,按孩子戶籍(孩子必須與法定監護人同戶)所在區域入學,全部予以接收;
3.區域內村莊居民的孩子按照劃分區域入學,全部予以接收。
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辦法:
根據《青島市教育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接受中小學教育管理辦法》,父母在城區經商或務工,符合進城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條件的,按照《2017年平度市城區初中、小學招生區域劃分》規定,全部予以接收或安排入學。
1.居住區域內學校有空餘學位,按劃定的區域入學。
(1)法定監護人有合法房產證的,孩子優先入學;
(2)如果還有空餘學位,區域內,法定監護人確實已交付交足房款並已正式簽訂規范合同的,孩子優先入學;
(3)如果還有空餘學位,區域內,法定監護人有有效住房租賃證明的,孩子優先入學。
以上三種情況,按順序依次組織符合條件的學生報名,若每批次報名人數多於區域內學校空餘學位數,由電腦派位方式隨機錄取。
2.居住區域內學校沒有空餘學位,則協調安排到相對方便的其他學校就讀。
3. 為確保公正、公平,凡申請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者,均需同意學校對入學人員條件進行不少於3天的社會公示。凡被舉報查實提供材料不真實的,須回學生戶籍所在地就讀。
城區其他情況學生入學辦法:
1.區域內學校,如果還有空餘學位,法定監護人有合法房產證的,孩子優先入學;
2.區域內學校,如果還有空餘學位,法定監護人確實已交付交足房款並已正式簽訂規范合同的,孩子優先入學;
以上兩種情況,按順序依次組織符合條件的學生報名,若每批次報名人數多於區域內學校空餘學位數,由電腦派位方式隨機錄取。
3、圖片為2017年平度實驗小學招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