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

發布時間:2020-12-24 09:21:48

① 常州市一中在哪個區

常州市一中在天寧區,位於和平北路旁,地址為江蘇省常州市椿桂坊蘇家弄55號。周圍有保險大廈,還有新華書店和文化宮,交通方便。其分校正衡中學於2008年校址遷到了原旅遊學校(清涼路48號)。

② 常州初中排名榜

1、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創辦於1907年,1953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首先辦好的十四所中學之一,1960年在全國文教群英會榮獲全國先進單位稱號,1984年成為全省12所大改試點學校之一,是江蘇省首批創建的國家級示範高中,先後多次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

2、常州市第二中學

常州市第二中學,坐落於經濟發達、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常州市中心,創辦於1924年,1952年經常州市政府命名為常州市第二中學,1996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3、常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正衡中學(常州一中分校)

2000年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由常州市第一中學出資舉辦民辦正衡初中;2007年,正衡初中恢復正衡中學原名;2008年,由楊褔寬先生全額投資舉辦正衡中學,與常州市第一中學合作辦學,實行管、辦分離的運作模式,並遷至現址(常州市清涼東路48號)。

4、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初中部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簡稱省前中)地處常州市南郊,創建於1939年,初名私立新園初級農業職業學校。1957年被省政府確認為首批辦好的省屬重點中學;1960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1980年被省政府再次列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

5、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簡稱省前中)地處常州市南郊,創建於1939年,初名私立新園初級農業職業學校。1957年被省政府確認為首批辦好的省屬重點中學;1960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1980年被省政府再次列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

③ 常州高級中學有哪幾所

1、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創辦於1907年,初名「常州府中學堂」;1913年7月,易名為「江蘇省立第五中學」;1929年9月,改稱「江蘇省立常州中學」;1951年,改稱「蘇南常州中學」;1953年,改稱「江蘇省常州中學」;1954年,改名為「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2、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江蘇省首批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學校創建於1939年,1957年,被確認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省屬重點中學,1999年,成為江蘇省率先創建的國家級示範高中,2004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3、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創辦於1946年,原名私立武進求實初級中學,1996年搬遷至常武中路古方路,地處武進核心城區。

學校是江蘇省園林式學校,佔地130畝,環境優雅寧靜,融自然與現代設施於一園,集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於一體,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傳統名校,20世紀80年代,乘改革開放的大勢,成為省內知名的重點中學;

「九·五」期間,借科教興國戰略的東風,榮升國家級示範高中;跨入新世紀,緊跟實現「兩個率先」的步伐,躍居江蘇省首批四星級學校之一。

4、常州市北郊中學

創建於1974年,李一氓先生為學校題寫校名,1978年由市政府確定為重點中學,1996年以全省評估第一的成績順利通過了省教委省級重點高中的驗收,2001年12月經過常州市人民政府與東南大學合作協商成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學

5、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一所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25年的「芳暉女中」,1968年更名為「常州市第六中學」,1995年香港著名愛國實業家田家炳先生慷慨捐助,改名為「常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2012年改名為「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至今已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征程。

④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和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哪個好

新海是連雲港的吧。。。
我認識連雲港的同學 新海又不是連雲港最好的高中
省常中是常州最好的高中。。。
不覺得蘇北的高中很暴力么。。。
還是省常中好一點吧 我覺得 起碼每天不用晚自習

⑤ 常州市第一中學介紹

常州市第一中學是江蘇省國家級示範高中。學校創建於1925年,原名私立武進冠英初級中學。1929年春,常州實業家盧正衡先生捐資助學,更名為私立武進正衡中學。1953年元旦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接收,命名為常州市第一中學。1978年4月被確定為常州市重點中學,1979年9月受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同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電教示範學校」和「 江蘇省首批環境教育試點學校」(全省僅四所),1998年評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1999年再次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2000年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創建綠色學校先進集體」(全省僅四所)。同年4月,學校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2001年 被評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學校」(全市中學中唯一的一所)。1995—2002年連續三次(兩年一次)被評為「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文明單位」。1999年學校黨組織被評為「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1999年—2003年學校領導班子連續被常州市教育局黨委授予「團結、廉潔、高效」好班子榮譽稱號。現學校擁有37個高中教學班,160名教職工,1960名學生。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贊譽我校為「蘇南中教一枝花」。
學校以信息化、數字化為龍頭,積極穩妥推進辦學條件現代化。已完成數字圖書館工程(通過省級驗收,全省僅四所)、多媒體教學工程、學生公寓樓工程、田徑運動場改造等工程。有堪稱江蘇省中學系統最先進的圖書館大樓,為學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開架」的三全服務;有江蘇一流的歐式風格的藝術中心,為陶冶學生情操、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擁有可直接上英特網的校園區域網,為學生在計算機環境下進行互動式學習、個別自主化學習和網上學習,提供了全新而廣闊的空間;還有完善的閉路電視、多媒體電教系統、理化生實驗室和電子閱覽室、完善的體育設施,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目前已有多媒體教室37個,其中專用多媒體教室4個。校園網路設施設備齊全,已為108位教師配置了筆記本電腦,還配備了專供老師備課、查閱資料的教師備課中心。有微機教室4個,配置電腦225台。圖書館設備設施齊全,電子閱覽室配有電腦56台。藝術樓內設有音樂、美術多媒體教室,學生作品展覽室、音樂欣賞室、舞蹈訓練房、書畫寫生室等專用教室及設有896個座位的多功能大廳。體育運動設備齊全,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和承接省級相關項目的比賽。學校現佔地面積66605平米,生均33.98平米;建築面積33979平米,生均17.34平米;綠化面積19121平米,人均9.75平米;圖書館藏書 130137套冊,生均66.4冊;儀器固定資產12898445.66元,生均6580.84元。辦學條件的改善,為我校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我校以現有教師隊伍為基礎,採取管理與服務並重,使用與培養並重,骨幹與全員並重的策略,推進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在我校108名專任教師中,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7名,佔99.1%;其中高級教師41名,佔38 %;一級教師31人,佔28.7%;具有研究生課程進修經歷和正在進行碩士生學歷培訓的11人。一批優秀教師已脫穎而出,現有特級教師3名,江蘇省「333」工程1 名,「常州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 名,常州市學科帶頭人11名,常州市中青年骨幹教師5名。2003年9月,經常州市教育局組織專家考核,我校又有4名教師成為特級教師後備人才考察對象。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布局上,我校邀請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市園林局等有關專家進行整體規劃、全面改造,設計獨特,環境優美,八十年的歷史文化積淀與現代化的校園環境文化達到了比較完美的結合,造成一種追求現代、追求文明、追求崇高、追求知識的人文環境,形成了「嚴謹、求實、文明、奮進」的校風,「盡職、嚴格、愛生、善導」的教風和「主動、扎實、刻苦、創造」的學風。
學校以辦「市民滿意的一中教育」為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發展觀,堅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把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起點;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把優化知識結構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把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充分理解市民投資教育的熱情和對子女成才的希冀,辦有特色的教育,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
面對知識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我校始終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確立了「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戰略,確立了「向科研要發展,向科研要質量」的觀念,堅持抓學習、抓隊伍、抓組織、抓制度、抓落實。圍繞德育、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心理疏導三大問題開展研究,現有國家級、部級課題九個,省級課題三個,市級課題三個。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有較大突破。九五省級立項課題「讓學生願學、樂學——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與維持研究」在常州市中學系統中首先獲省級專家組結題驗收;九五教育部重點課題「『誘思探究』現代學科教學論的深化探索」獲中央教科所專家組結題驗收(全國200多所實驗學校,僅13所學校通過驗收),我校有十多篇論文分獲特等獎和一等獎,學校被評為優秀實驗基地,任校長被評為優秀實驗組織者;其他課題研究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此外,我校首創的「教師忌語」、「民主評教」在全國都曾產生一定影響。
積極推進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我校建成了100兆的寬頻校園網,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進入每個教室,一中的網站點擊率很高,在社會上已具有相當的影響。數字圖書館已通過省級驗收,中央教科所還在我校主持召開了江蘇省「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研討會。
學校重視特色教育,在繼續保持德育特色、田徑特色、藝術教育特色、外語教育特色、科技活動特色、信息技術教育特色的同時, 2001年與南京大學簽約,在高一年級創辦理科教改實驗班,由南大定期派專家、教授來校講學,為學生作學科競賽輔導,充分利用南大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加快尖子生的培養,開辟學生成才的「高速公路」,為他們的騰飛裝上「助推火箭」,為優秀人才的快速成長提供了新的途徑。
我校經多方努力,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建立了陳胡、高蘊、吳家炎、金德曾、劉振權、大成等獎勵基金共100多萬元。為保證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們改革了獎勵制度,突出一個道理:發展是硬道理。承認學生的差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努力發展,設置了優秀學生(年級前三十名)、優秀幹部獎,激勵成績突出、基礎扎實的學生脫穎而出;設立了學習進步獎、勤學好問獎、學習刻苦獎,鼓勵後進學生自立自強,不斷進步;設立了十星級標兵獎、文明禮儀獎,激勵學生提高道德修養,規范日常行為;設立了愛心獎勵基金和特困獎勵基金,使家庭困難的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在這樣的機制下出現了「尖子冒得出,多數邁大步,後進不落伍,特長得發揮」的良好局面。
優質的教育結出了累累碩果。2001年高考總分600分以上的達103人,占學校考生總數的20%;650分以上的有11人,列常州大市第二,唐瀅同學以691分的高分奪得常州大市理科狀元,列全省第四名。在常州市區高考總分前十名中,我校理科佔了3人,文科佔了4人,外語佔了2 人。另有五位考生在提前招生中,分別被南大強化班和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本二達線率88.19%;2002年高考以平均554分的成績,超省平均92分,超市平均60分,其中英語平均分列大市第一,本二達線率82%,躋身全省第十七名;2003年計算機考試合格率99.4%,綜合考試優秀率30.4%,合格率99.4%,本二達線率83.86%,本三達線率99.36%。每年有五十位左右的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南大、交大、復旦等一流名牌大學。而2003年成績的取得是在入學時市區第三的生源,取得了大市二本上線率第二的業績。
學生素質發展全面,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績斐然,碩果累累。2001年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江夏同學獲全國一等獎;在2002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趙一涵、姜尚仆同學獲一等獎;在第27 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預賽西安賽區的初賽和決賽中(2002.11),姜尚仆榮獲組委會頒發的「新星」特別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狄芊宇同學獲江蘇省一等獎(2002.01);在2002年8月舉辦的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姜尚仆獲二等獎;在第十三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中蔣亦奇同學獲一等獎;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繪畫書法作品比賽(2002.8)中,蔣雲波等八人獲全國一等獎;在江蘇省第二屆高中生作文大賽(2002.12)中,劉祺同學獲省一等獎;在第十四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可口可樂杯金鑰匙科技競賽(2002.11)中,何婧譽、鄒文天獲省個人特等獎,蔣亦奇、鄧理希獲省個人一等獎。校藝術團成員多次赴台灣地區和美、日等國訪問演出;我校還培養了國家一、二級運動員近四十名,為南京體育學院、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輸送了63名體育後備人才。

⑥ 如何評價常州一中

常州市第一中學,是一所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學校始終堅持「尊重、支持、合作、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被評為常州市三年主動發展評估優秀學校(市區高中 校唯一)。學校在全省率先啟動「增效減負」戰略,並申報成為全省重點課題,受到市局嘉獎,社會各界強烈關注,《常州日報》等媒體跟蹤報道,專著《行走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實踐之間》已經出版。
學校現有學生2000多人,教職工170多人。其中,教授級教師2名,特級教師5名,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3名,市骨幹教師28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40人,研究生27人,已形成一支以名師為龍頭、骨幹教師為主力、青年教師為梯隊的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學校一貫推行「每一位學生都是整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把「陽光心態、優秀學業、國際視野、領袖素質、一流口才、明顯特長」作為學生的發展目標,並以學生的高成長性贏得了社會贊譽,本科達線率連年在常州市名列前茅,是常州市唯一一所連續三年獲得市政府獎勵的學校。2008年高考,二本上線率89%,語、數、外三門總分上線率(300分以上)96%,一批學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國外名牌大學錄取。2007年,學校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FLL世界錦標賽,榮獲聯合對抗賽冠軍,是迄今為止中國青少年機器人代表隊在世界比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學校被評為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優秀參賽學校,連續三次榮獲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最高榮譽「五星級先進集體」稱號,成為常州地區唯一受表彰的五星級單位。校民樂團被評為江蘇省十佳社團(中學唯一)。校健美操隊連續獲得省健美操比賽一等獎,2007年底參加北京奧運會體育展示現場表演啦啦操選拔賽,獲得全場最高分,包攬兩項冠軍。
學校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工程。圖書館藏書136000套冊;藝術館多功能大廳有896個座位,還設有音樂、美術多媒體教室、學生作品展覽室、音樂欣賞室、舞蹈訓練房、書畫寫生室等專用教室;英特網連接到了新教學大樓的每個教室,教室為每個學生都設置了儲物櫃。

⑦ 常州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常州市第一中學,原名私立冠英初中,始建於1925年。
1929年更名為私立正衡中學。
1952年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常州市第一中學。
1978年4月被確定為常州市重點中學。
1979年9月受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同年被批准為「江蘇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2000年,學校通過了國家示範高中驗收。
2004年,學校升級為江蘇省四星級學校。

⑧ 常州正橫中學的校徽是什麼

常州市正衡中學(一中分校),始建於1925年;1929年更名為私立正衡中學;1952年由常州市人民政常州市正衡中學原名私立冠英初中府接收,改名為常州市第一中學;2000年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由常州市第一中學出資舉辦民辦正衡初中;2007年,正衡初中恢復正衡中學原名;2008年,由楊褔寬先生全額投資舉辦正衡中學,與常州市第一中學合作辦學,實行管、辦分離的運作模式,並遷至現址(常州市清涼東路48號)。

學校秉承「辦有特色的教育,育有靈氣的新人,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建設現代化優質學校,提供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並嚮往的優質教育和優質服務」為辦學目標,各方面成果顯著:中考連續十三年蟬聯常州市冠軍;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成績突出,每年都有多人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江蘇省一等獎;校女子排球隊、田徑隊在常州市獨占鰲頭;校健美操隊揚威石城,蟬聯初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曾獲得北京奧運會啦啦操現場表演資格;藝術教育獨領風騷,民樂團多次受邀出訪美國、日本、韓國、港澳台地區,曾被評為江蘇省十佳社團(唯一的中學生社團),獲全國中小學生文藝展演一等獎;科技教育特色鮮明,2007年,學校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FLL世界錦標賽,繼2006年獲得機器人挑戰操作比賽冠軍、綜合成績亞軍後更進一步,榮獲聯合對抗賽冠軍,是迄今為止中國青少年機器人代表隊在世界比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三十餘個社團活躍於校園,常年堅持開展活動。

學校先後榮獲 「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平安學校」、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常州市課改先進學校」、「常州市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常州市資產清查工作先進單位」、「常州市綠色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發不了圖片,你自己看吧!
http://zhzx.czyz.com.cn/html/xuexiaogaikuang/xuexiaojianjie/200810/14-87.html

閱讀全文

與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