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二中和武漢廣雅二中有什麼區別
1、武漢二中是本校。武漢廣雅二中是分校,學校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皆有獨立的校園。高中部的學生在二中本校上課,按照常規說是廣雅的學生。
2、武漢二中是高中部,武漢廣雅二中是武漢二中的初中部。
武漢市第二中學,始建於1939年,1953年成為中南行政區首批重點中學,行政區撤銷後為湖北省重點中學。1999年成為湖北省首批示範學校,2007年成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14年,武漢市第二中學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截至2015年1月21日,武漢市第二中學佔地面積40餘畝,已有120多個(含分校)教學班,近7000名學生,教職工470餘人(含分校)。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分校)創建於2002年秋。辦學性質為社會力量辦學,按國有民營方式運作。校區於2015年起將逐漸搬至原七一中學所在地,並將與武漢市第二中學打通合並。老校區將不再接受新生。
(1)武漢市二高級中學擴展閱讀:
武漢二中歷史沿革:
1、1939年程文華與程德義籌辦私立廣雅中學,校址在漢口民權路洪益巷夏口縣署。
2、1942年春廣雅中學移交給當時漢口市政府,並改名為漢口市立第二中學。
3、1944年漢口市立第二中學停辦,日本人為在原址為其僑民子女而開辦了一所小學,名為民治尋常高等小學。
4、1944年民治尋常高等小學遭美軍轟炸。
5、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在民治尋常小學的廢墟上恢復籌建漢口市立第二男中。
6、1949年5月16日學校師生在永清街鐵路孔磨盤段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頭部隊進城。
7、1949年8月26日學校改為武漢市立第二男子中學,方蔚任校長。
8、1950年11月學校50%以上學生踴躍參軍參干,支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9、1952年9月私立樹人中學並入二中。
10、1953年市二中定為中央直轄市首批重點中學。
11、1954年學校高年級學生組成「青年突擊隊」,迎戰大洪水。
12、1955年學校定名為武漢市第二中學。
13、1960年學校開始招收女生。
14、1962年市二中被定為全省首批18所重點中學之一。
15、1966-1976年文革動亂。工宣隊、軍宣隊進駐學校。
16、1982年學校召開首次教代會,提出「跨出江北趕江南」的奮斗目標,並於1985年提前實現該目標。
17、1984年市二中恢復為省重點中學。
18、1992年學校積極倡導「淡於名利、樂於奉獻、嚴於律己、勤於工作」的主體精神。
19、1999年學校探索主體教育改革,成為湖北省首批示範學校。
20、2001年學校被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21、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2、2008年學校高水平通過湖北省示範學校督導復評,繼續保留湖北省示範學校稱號。
㈡ 武漢市光谷二高是重點高中嗎
光谷第二高級中學,目前既不是省重點,也不是武漢市重點示範學校。就是普通高中。
㈢ 武漢市的2類高中有哪些
市級示範學校(6所)
華師一國際部
今年預測分數線:480-490分
去年錄專取位置值:14.5
省實驗屬中學分校
今年預測分數線:420分
去年錄取位置值:26
武漢市39中
今年預測分數線:指令370分有希望,三限360分有希望
去年錄取位置值:24-30之間都被錄取
武大附中
今年預測分數線:指令線360分有希望,三限生300分有希望
去年錄取位置值:指令線26,三限線29
湖大附中
今年預測分數線:指令線370分有希望,三限生300分有希望
去年錄取位置值:指令線25.8,三線28.8
文華中學
今年預測分數線:375分有希望,不招收三限生。
(該校今年恢復高中招生)
㈣ 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屬於哪個區
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地址:
原武漢市江夏區流芳中學,在江夏區流芳街
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乘車路線:
乘坐757路公汽到流芳菜場下車即可到達
㈤ 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的學校招生
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座落在「中國光谷」新興工業園區——流芳新區中心,東鄰全球知名的「富士康」工業園區,北接「中芯國際」科技園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創新的人文氛圍,為進入該校就讀的學子創設了良好的人文環境;高新尖的科教資源注入,密集的知名企業落戶,為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條件。純朴、勤奮、務實、進取的傳統在光谷文化的浸潤中,更加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該校創新「以人為本、和以共進」的辦學理念,創設優美的育人環境,積淀深厚的人文底蘊,致力追求卓越的教學質量,譜寫光谷教育的新篇章。 學校環境精緻,不受外來喧囂的影響,安全安靜。校內學生大多是品性淳樸的農民子弟,學校在辦學的過程中逐步孕育了純朴的校風。學校抓住地理環境和學生本色這一特點,堅持抓好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並使之上升為可持續性的思想教育行為,對全體學生進行宣揚和教化,使「以人為本,和以共進」這一辦學理念深入人心,使學校成為育心的聖殿、育人的沃土。
學校著力於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以榜樣激勵為手段,以嚴格規范為保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著力於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努力把校園打造成學生的「精神家園」:書香校園——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背景中接受熏陶;奮進校園——讓學生在昂揚向上的氛圍中力求上進;文明校園——讓學生在嚴格規范的養成教育中形成習慣;和諧校園——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和諧發展。
學校以行為習慣的養成和人文素養的提升為目標,全面具體規范學生行為,明確獎懲標准,變學校管理為學生自我管理、相互管理和學校管理相結合。我們推行午間時段管理,矯正學生午間時段散漫、無序狀態,規范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師走進課間」加大了師生交流溝通;突擊抽查課堂,有效督促課堂教學行為;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加強校園學生行為規范管理,使學生休息好、學習好。
學校十分注重拓展社區德育渠道,最大限度利用社會資源,在東湖高新開發區一些知名企業、知名社區建立德育基地,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科學探究的機會,增強其人生體驗,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優質教育質量的保證。近年來,學校著力教師隊伍建設,增強內部造血功能,大力推進「名師工程」和「青藍工程」的實施,打造一支教育觀念新、思想境界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該校採用「派出去,引進來」的做法,對外高位嫁接(與武昌區教研室牽手),與華師一附中等名校簽訂對口支援教育發展協議,通過到名校觀摩學習、名師送教下校等方式,促進該校教師快速成長。
學校還開通了引進人才的綠色通道,公開向社會招聘省、市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源源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教師隊伍的成長,增強了該校教科研能力,有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該校涌現出鄧兆權、徐斌這樣的東湖開發區首屆十大名師,袁秋華、黃滿紅等區級學科帶頭人,陳學富、劉玲等湖北省優秀學科教師。
學校實行探究式和啟發式教學,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注意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幫助他們端正學習目的和態度,讓他們找到實現人生理想的動力,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樂於學習。實施激勵措施,制訂獎勵方案,堅持「獎優扶困」宗旨,激勵品學兼優學生「借得好風力,展翅上層雲」。
學校重視了專業特長發展。開辦了美術班,組建了體育訓練隊,發揮了學生個性特長,也為學生搭建了高考升學新平台。2009年高考,上一本科線人數達31人,上二本線人數達101人,名列全市同類學校第一。
東湖開發區獨特的文化、經濟背景,決定了學校管理在常規的基礎上必須走向創新。全國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確立,光谷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新校建設已破土動工。光谷二中踩著與時俱進的鼓點,奏響理想教育的樂章,高點定位,高位走強,走活辦學路子,搞活辦學機制;增強辦學實力,提升辦學層次,努力創特色、樹品牌,實現跨越式發展。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高新區的騰飛,我們相信,光谷二中定能乘風破浪,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開創未來的輝煌。
學校代碼:129
志願填報:第三批第一志願
㈥ 武漢市高中排名
武漢市高中排名共分成了四個梯隊:
1、第一梯隊——學校(4所):華師一、省實驗、外高、二中
依據:四大名高,近年錄取分數線平均分在470分以上
第一梯隊,毫無疑問被四大霸佔。在這四所高中里,華師一獨占鰲頭,近五年的錄取平均分在480以上,同其他三所高中拉開了10分以上的距離。省實驗近些年拚命追趕,取得成績是顯而易見的,不過近五年錄取均分在475以上,離華一還是有點距離。
2、第二梯隊——學校(6所):三中、六中、一中、鋼三、洪高、十一中
依據:錄取平均分數在450分以上
四大之後,當屬九大,不過這幾年要將洪高拉入九大之列,形成十大名高的呼聲在家長圈內越來越大。這6所學校中,領頭的是三高,不管外界如何變化,三高總能穩在第五的位置,離四大彷彿觸手可及,卻始終不曾出手打破格局,這一點如同她那漫長的歷史一樣讓人捉摸不透。
3、第三梯隊——學校(9所):新洲一中、武漢中學、育才高中、十四中、十二中、華科附中、漢鐵高中、二十三高、四中
依據:分數線保持在440分以上
武中去年也進入了領航校,近幾年分數線雖然有些爆冷,但在簽約期生源抓的很緊,其高考成績也很不錯。十二中近兩年的分數線有很大的上漲,18年分數線排全市12名,看來其穩步提升的高考成績收獲了不少家長的信任。
4、第四梯隊——學校(6所):水高、四十九中、開發區一中、江夏一中、黃陂一中、蔡甸一中、吳家山一中、漢南一中
依據:分數線保持在420分以上(漢南區特例)
雖然水高、四十九中、開一中都是本區內的優秀高中,但山外有山,放眼全市,在中心城區眾多優質高中里,其成績就沒有那麼出眾了。
㈦ 武漢市高中一類二類學校有什麼(全部的)
2009屆武漢市高中畢業年級理科二月調考信息資料
序 學校 參考 第一批 最高分 號 人數
1 武漢外校 148 81.10% 675
2 市二中 488 72.10% 647
3 華師一附中 878 63.60% 669.5
4 新洲一中陽邏校區 357 58.50% 651
5 市三中 423 40.20% 641.5
6 武鋼三中 479 39.90% 618
7 新洲一中 770 39.40% 631
8 市十一中 444 39.20% 660
9 市六中 430 37.40% 629
10 省實驗中學 421 35.60% 625.5
11 市一中 405 34.30% 615
12 ★睿升學校 695 32.90% 635
13 市四中 368 32.10% 654
14 漢陽一中 687 29.00% 671
15 江夏一中 832 27.50% 625
2009屆武漢市高中畢業年級文科二月調考信息資料
序號 學校 參考人數 第一批 最高分
1 武漢外校 91 69.20% 601
2 華師一附中 192 47.90% 584
3 省實驗中學 97 40.20% 570
4 市十一中 109 38.50% 588
5 市二中 63 36.50% 582
6 市三中 128 33.60% 584
7 市一中 127 32.30% 588
8 ★睿升學校 230 32.20% 590
9 六中 120 25.80% 585
10 新洲一中 195 22.60% 582
11 武鋼三中 69 21.70% 560
12 洪山高中 214 21.00% 579
13 漢陽一中 152 20.40% 567
14 武漢中學 164 20.10% 562
15 吳家山中學 160 19.40% 573
㈧ 武漢市重點中學有那些
你是指省重點還是市重點?
省重點也叫一類,市重點叫二類
一類的有24所:武漢市第一中學版、權武漢市第二中學、武漢市第三中學、武漢市第四中學、武漢市第六中學、武漢市第十一中學、武漢市十二中、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武漢市十七中、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吳家山中學、湖北省武漢中學、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武漢外國語學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武鋼第三子弟中學、洪山高中、漢口鐵中、新州區第一中學、黃陂區第一中學、武漢市漢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區漢陽一中
二類有25所:武漢市育才中學、漢市第二十中學、武漢市實驗學校、武漢市第十六中學、武漢市育才高中、武漢市第十九中學、武漢高第六十八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七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武漢市第二十六中學、武漢市第六十五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漢市第十五中學、武漢市女子高級中學、湖北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市東湖中學、蔡甸區第二中學、江夏區實驗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二高級中學、新洲區第三高級中學、新洲區第四高級中學、武漢市經濟開發區一中、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四中學、一冶四中、武漢市常青一中
㈨ 湖北省省級示範高中有哪幾所
湖北省省級示範高中有:
一、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是湖北省首批示範高中,該校在1962年被確定為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學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八校聯考成員。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創辦於1950年9月,初名中南實驗工農速成中學;1958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學院第一附屬中學;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二、武漢外國語學校
武漢外國語學校(Wuh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簡稱武外,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湖北省重點中學、湖北省示範性學校。
武漢外國語學校創辦於1964年,是「全國首批七所外國語學校」之一,1982年被列為湖北省重點中學,1987年,經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外事辦批准成為全國第一批對外開放單位,2000年成為湖北省示範學校。
三、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
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Wuhan Hantie Senior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點中學和湖北省示範高中。創建於1947年7月,其前身為平漢鐵路局武漢扶輪中學。
截止2014年,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分高中校區(怡康路)和初中校區(二七路),共有6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42個,初中班18個,學生總數近3200人。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80000平方米,其中高中校區佔地面積約53333平方米,初中校區佔地面積約26666平方米。
四、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HUST)為湖北省示範高中。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有教學班56個,在校學生3000餘人,教職工218人。
附中隨著大學的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鑄就了堅實的人才基礎,積淀了厚實的人文底蘊。現有5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3000人,是一所教學設施齊全,教育環境幽雅,教學質量上乘,管理科學、治學嚴謹的完全中學,是湖北省唯一的「全國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
五、宜昌市一中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是湖北省最早的省級示範學校之一。學校創辦於1910年,始名「宜昌府中學堂」,1954年改名為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其間九易其名,6次搬遷。2011年,學校佔地80餘畝,有43個教學班,師生近3000人。
學校發軔於明弘治年間為紀念晉代文學家郭璞而建的墨池書院,明嘉靖年間為紀念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再建六一書院,兩書院時合時分,以墨池書院之名傳至清末。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網路—武漢外國語學校
網路—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
網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網路—宜昌市一中
㈩ 武漢市二十三高中是重點高中嗎
是重點高中,武漢市二十三高中在1955年,定名市區重點中學,並改名為武漢市第二十三女中。1968年由市教育局統一改名為武漢市第二十三中學,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的百年老校。2004年通過市級示範學校督導評估。2006年通過省級示範學校督導評估。
學校是英國循道工會為紀念英國傳教牧師李修善,在漢陽區西門外北城巷建道校舍,成立訓女書院,學校學制初級四年,高級三年。
年級設置上已和近代西方學校的辦學體制相近,師范課程有四書、聖經、算術、手工作業等,1919年訓女書院更名為私立漢陽訓女女子高中,附設初中、高小幫,學校體制和小學制度更趨完善。
(10)武漢市二高級中學擴展閱讀:
武漢市第二十三中學初名為訓女書院,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2004年通過市級示範學校督導評估。
學校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積極推進「自主教育、自主學習」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辦學目標是創建「科學管理、隊伍精良、環境優美、特色鮮明、質量過硬」的省級示範學校。
學校以「立志、重德、精業、守紀」和「勤、朴、誠、庄」為校訓,形成了「勤奮好學,尊師守紀、開拓進取、團結活潑」的學風和「嚴謹求實、敬業愛生、育人有方」的較風,哺育並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為國家,民族造就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倖幸學子遍及五洲。
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優良、教育教學管理嚴謹,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考備考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429人,居全國同類學校的前列。2003年王建雄以620分的高分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