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舒城中學的校園文化
校徽,是學校的標志,是學校的品牌符號和對外宣傳窗口,也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濃縮。
舒城縣舒城中學校長劉自朝對新校徽的設計高度重視,2006年11月在北京開會期間專門拜訪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設計者之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並提出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經過幾次集體討論修改,新校徽設計方案於2007年7月12日定稿。
此次製作的校徽徽章系銅質,金色供教工佩戴,銀色供學生佩戴。徽章由奧運會禮品生產商——台資企業漢華公司承製;徽章包裝盒上印有舒城中學的新校訓——天下己任。
新校徽設計包含以下內容:(配校徽圖案)
1、設計元素 校徽上方背景1902為建校年份,主體圖案為建於1930年的標志性建築南樓,前景圖案是校園新景觀——以教育「三個面向」為主題的雕塑,文字採用中英文本,中文選用郭沫若先生字體。
2、設計思想 體現傳承歷史,面向未來;人文傳統與科學精神相統一的辦學思想。南樓與雕塑在空間上構成「T」形,寓意全面發展加個性特長的辦學理念。校徽形狀為圓形,底端不封閉,象徵開放性。
3、設計色彩 金色(專色印金或C30M50Y90K10)、藍色(C100M40Y0K0)、灰色(C0M0Y0K40),色彩的設計同樣體現金色的歷史與藍色的未來,漸變的藍色系也象徵知識的海洋。 校訓:天下己任
校訓,是學校制定的旨在對全體師生員工起指導、教育、規范、激勵作用的訓詞,是學校制度文化的精髓,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育人理想的明確昭示。
新校徽和新校訓的啟用,昭示著新時期舒城中學的辦學使命,引領著舒城中學學子走向新的境界。 何登保,男,中學特級教師。1964年3月出生,1987年7月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至舒城曉天中學工作。1995年經選聘,調入舒城中學工作至今。歷任舒城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教科室主任。2007年8月,任舒城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教學條件與裝備管理、教育科研、教師隊伍建設、對外合作交流等工作。2013年12月,主持學校全面工作。2014年9月,任舒城中學校長。
穆俊穩,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舒城中學副校長。
孫發明,男,中學高級教師。1966年10月生,1990年7月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地理教育專業,同年被分配至舒城縣千人橋中學任教。歷任千人橋中學團委書記,教導副主任,副校長。2002年9月,任千人橋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2013年9月任舒城中學副校長。 名稱姓名任期堂長陶熔、任熙春、張大年待考校長 王仁峰1931.8-1940.1校長石代豪1940.2-1940.7校長陳蜀平1940.8-1942.7校長王仁峰1942.8-1947.8校長倪應伊1947.8-1948.7校長陶佛蘇1948.8-1949.7校長肖雍1949.8-1952.3副校長(主持工作)李聞普1952.4-1952.8副校長(主持工作)周景紹1952.8-1954.9副校長(主持工作)張繼元1954.9-1958.9校長李濤1958.9-1959.10副校長(主持工作)趙維剛1959.10-1961.12副校長(主持工作)朱藝初1962.1-1967.12革委副主任(主持工作)解啟發1968.1-1969.11革委主任李林1969.11-1975.1革委副主任(主持工作)張明松1975.2-1978.10校長張友武1978.10-1981.4校長張明松1981.4-1984.4校長徐先逸1984.4-1995.8校長李長安1995.8-2002.1校長鍾柏森2002.2-2006.8校長劉自朝2006.8-2008.8校長蔣平2008.8-2013.12校長何登保2013.12-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