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年成縣法院甘1221鐔波申請強制執行結果
2019年成縣法院甘1221鐔波申請強制執行結果,問一下當事人,就知道了
② 甘肅成縣大平鄉小平村有沒有鐔姓戶籍
你好,現在沒來有大坪鄉了。自至於有沒有小平村,我也不清楚。但原大坪鄉確實有姓鐔的人。成縣鐔姓主要分布在原化埡鄉,大坪鄉,鐔河鄉、鐔壩鄉。2004年鄉鎮機構改革後,化埡鄉、大坪鄉合並後為雞峰鎮,鐔河鄉、鐔壩鄉合並後叫鐔河鄉。
③ 成縣的起源
公元前3世紀,秦於其地置下辨道;漢代為武都治郡。南北朝改白石縣為同谷縣,設成州;從唐至元皆為成州治所;明洪武年降州為縣。1985年,國務院決定隴南地區行政公署移駐成縣。
成縣(chēng xiàn)位於中華腹地,甘肅東南。東經105°24′至105°5′,北緯33°31′至34°2′。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西距省會蘭州496公里。東臨徽縣,西北接西和縣,西南隔西漢水與康縣相望,東南與陝西省略陽縣比鄰。總面積1676.54平方公里,人口26.24萬,轄城關、拋沙、小川、紙坊、店村、沙壩、紅川、黃渚、陳院、王磨、雞峰、黃陳12鎮,南康、鐔河、索池、二郎、蘇元5鄉,245個行政村,1472個自然村。為國務院批準的隴南市駐地。
地名語詞文化內涵
「成縣」一詞屬於漢語政區名詞。
「成縣」之名的承繼關系歷史悠久,據《漢書》和《秦集史》記載,又據《水經注》分析,成縣最早的名稱為「下辨道」,是秦朝未統一中國之前設置的縣級行政區。它的建置,不應遲於秦昭襄王時期,距今長達2200餘年。逮西魏廢帝三年(554)始設成州。唐德宗貞元五年(789),成州移治於今成縣境內。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降成州為縣,稱成縣,至今已1200多年。據縣志記載,今天自西而東流的一條河水,古稱「辨水」,則「下辨」當因辨水得名。《國語》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的說法,成州地近炎黃二帝早期活動區域,則其寓意當為王朝中興,永錫祚胤之意。
成縣境內盆地平衍,陵谷起伏,河水縱橫,素有「隴上江南」之稱。宋代人曾說「行盡秦川路,誰如此一州」,又說「對面好峰橫翠幕,繞城活水拂清漣,」是「隴上江南」較早的形象寫實。早在先秦時期,這里就已經與中原交通。「下辨」「成州」之名,更是成縣這塊事業發達、宜家宜室、安居樂業、物華天寶之地在古代自然、地理、生態環境、經濟、交通方面的准確的寫實。
④ 宣成縣的鄉鎮有多少
一共17個鄉鎮
宋坪鄉
南康鄉
鐔河鄉
鐔壩鄉
黃陳鄉
索池鄉
大坪鄉
化埡鎮
紅川鎮
店村鄉
小川鎮
拋沙鎮
沙壩鎮
支旗鄉
陳院鄉
水泉鄉
蘇元鄉
紙坊鎮
⑤ 成縣的行政區劃
截止2016年1月,縣轄14鎮3鄉;15個居民委員會,245個村民委員會。
14鎮:城關鎮、內拋沙鎮、小川鎮、紅川鎮、黃容渚鎮、店村鎮、王磨鎮、紙坊鎮、沙壩鎮、黃陳鎮、陳院鎮、雞峰鎮;索池鎮、蘇元鎮(原索池鄉、蘇元鄉,2016年撤鄉設鎮)。
3鄉:二郎鄉、宋坪鄉、鐔河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