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肇東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肇東市第一中學成立於1946年4月,位於黑龍江省肇東市,是黑龍江省重點中學。 學校佔地55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4000平方米。現有51個教學班,教職工200餘人,在校生4300多人。
注冊資本:6385萬人民幣
2. 肇東一中發生了什麼事
黑龍江肇東省級優秀教師被學生家長襲擊致死2009年12月17日15:57 新華網 我要評論(7) 新華網哈爾濱12月17日電 (記者 程子龍) 17日上午,黑龍江省肇東市第一中學高三(21)班班主任吳振東老師,在學校走廊受到該班學生家長劉福林的襲擊,經搶救無效死亡。兇手劉福林自殺,當事學生也失蹤。
根據肇東市警方和肇東市委宣傳部提供的情況,17日7時20分,肇東市安民鄉農民劉福林攜帶凶器竄入肇東市一中教學樓,於三樓走廊內將教師吳振東打傷,吳振東經搶救無效死亡。兇手劉福林在肇東鎮民生村一廢棄房屋內自殺。
肇東市第一中學校長鄒艷琪介紹,被襲擊身亡的教師吳振東是該校物理教師,是黑龍江省省級優秀教師,現任高三(21)班的班主任。不但教學水平很高,對學生也很負責任,在校內外口碑很好。前段時間因劉福林的孩子劉某上網和夜不歸宿問題找過談話。劉某學習成績很好,是該校全學年前100名的優秀學生。
據介紹,襲擊事件發生後,當事學生也失蹤了。目前肇東市警方對劉福林襲擊教師的原因以及詳細情況正在調查中。
3. 肇東市五里明中學勁岩老師
肇東市五里明中學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可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好運。
4. 肇東第四中學是高中嗎校長是誰
恩,是高中!不過也有初中,但是校長具體我不是太清楚,我認為你可以找找關於這個學校的網站,或許屬有校長的名字。
5. 黑龍江肇東市一中如何
肇東市第一中學成立於1946年4月,1963年晉升為省重點中學,一直以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良好辦學聲譽在省級重點中學行列中前行。肇東市第一中學成立於1946年4月,1963年晉升為省重點中學,一直以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良好辦學聲譽在省級重點中學行列中前行。 學校佔地55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4000平方米。學校實施「深化改革、科學管理、科研興校、創新發展」辦學戰略,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近年來,學校下大力氣投資建立了校園網中心程式控制、CAI課件製作、多媒體教學、電子閱覽與備課、地面衛星接收、有線電視演播、閉路電視雙控教學等系統。學校教職工本科學歷達標率為94%,特教2人,中高級職稱10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國家、省、市級優秀教師、教學能手38人。 學校學生有300餘人在國家、省級各類競賽中獲一、二等獎,省、市級三好學生、學生幹部、「十佳中學生」56人,1992年以來有5000名學生升入上級學校,1987年和2000年各培養了1名全省理科高考狀元,2006年獲得綏化市文理雙狀元.高考質量居綏化市第一。學校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形成了育人為本、主體發展的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結合的新課程結構。學校的德育和教師隊伍建設、內部管理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經驗論文已在國務院行政管理學會主編的《中國基礎教育論文大典》、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主編的《學校科學管理的智慧與結晶》、省教育廳主辦的《黑龍江教育》等國家、省級公開出版物上發表,在有關會議上介紹經驗30餘篇次,榮獲國家級整體構建學校德育理論體系課題實驗校、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兩全」先進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省級電化教育甲級單位、省教育科研基點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等40多個國家、省、市級稱號。 21世紀的肇東一中正在實施「教育理念現代化、辦學思想現代化、教育內容現代化、教育技術現代化、師資素質現代化、學校管理現代化」辦學戰略,爭創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向著全市排頭、全省一流、全國聞名的宏偉發展目標闊步前進。 編輯本段校友 兩院院士孫力、哈工大航空航天學院「實驗衛星」一號總設計師曹喜濱等為我國和世界的科技及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冰雪畫家於志學、殷衍江等自成畫派為世界文化藝術長廊增添了瑰寶。博士生導師哈工大黨委書記李生教授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省軍區政委肖玉國為我省的經濟振興、安定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本段肇東一中南校區 2007年11月,肇東第一中學新校區投入使用,由於地處老校區的西南所以叫肇東一中南校區,和老校區不同的是:在肇東一中南校區就讀的都是肇東本市的學生。肇東第一中學南校區綜合教學樓建築面積為1.3萬平方米,設計風格標准現代,建築布局科學合理,設有40個普通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閱覽室、多功能廳等專用教室總計26個。目前,肇東一中新校區有兩個學年17個教學班,肇東第一中學新老校區在校生人數已經達到4300多人。肇東第一中學新校區投入使用後,更好地改善了教學條件,放大了辦學規模,促進了肇東市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6. 肇東市第一人民醫院能隨時接診嗎
肇東市第一人民醫院可以隨時接診的,因為它不僅有門診還有急診。
7. 肇東有幾所初中幾所高中有多少是封閉式的詳細的加分!!!非常感謝!!!
中學有三中,五中六中七中八中
四中九中有初中和高中
一中 二中是高中
一中,九中內半封容閉的,都有住宿的和通校的學生
怎麼不上晚自習呢?9點多吧,不是很准確
請家教的不知道,但輔導班的非常多
你想開輔導班么?消費一般吧,看個人條件了唄,沒一定。
補習班多錢都閑貴,現在月100左右
看你水平如何,成績上去了自然就會比別人貴一點,也會有人去的
8. 四平市第九中學校長姓名
母姓
母(毋)[母(毋),讀音作wú(ㄨˊ),不可讀作mǔ(ㄇㄨˇ)]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胡公滿後裔公子完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母氏源於田姓。據史籍《風俗通》記載:「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鄉。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在文獻《姓氏詞典》中介紹:「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復姓「胡母」而來,源於田姓,所謂「系出田氏」。
春秋時期,陳國胡公滿的後人公子完出奔齊國,改姓田氏,後人以權財攏控齊國人心,逐漸掌握朝政,最終代姜齊為田齊。到戰國時期,齊宣王田辟疆(公元前?~前301年)將其弟賜封於毋仰(即母鄉、無鹽邑,今山東東平),古時「母」、「毋」二字通假,其後人「遠本胡公,近取母邑」,取姓為「胡母」氏。後裔子孫分衍為三個姓氏,即胡母氏、胡仰氏和母(毋)氏。
在史籍《稀姓錄》中提到母氏名人,唐朝時期有母照,宋咸淳年間有進士母夢牛,明朝時期有母德純。而當今中國母氏最為著名者,當屬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科學家、南開大學原校長母國光教授。另外,當代中國詩人、散文作家母國政也是母氏家族的著名人物。
第二個淵源:源於母邱氏,出自,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母邱氏,實際為毋丘氏,以邑為氏。毋丘,即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邱」,是後人在「丘」字旁加「邑」而成。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母邱氏,其先食采母邱,因氏焉。」
對於「母邱」,近代著名考古學家羅振玉考證:「孫輯姓纂,訛『毋丘』作『母丘』列入厚韻,誤。」例如,河南後漢末將大匠毋邱興,生毋儉,為魏幽州剌史,奔吳,拜鎮北將軍、幽州牧、譙侯,生毋旬。
古時「母」、「毋」二字通假,毋邱氏後裔子孫中,有省文簡化為單姓母(毋)氏者。
第三個淵源:源於復姓,屬於以復姓省文簡化為氏。
歷史上,復姓毋鹽氏、毋將氏、毋車氏、毋終氏等諸姓氏,皆有省文簡化為單姓母(毋)氏者。
第四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以復姓省文簡化為氏。
明朝時期,明王朝為平衡國內人口分布,加速經濟建設,舉行了數次大規模的遷民運動,期間,有整村回民遷徙到一個地方,姓名用原地方名。今寧夏涇源縣回族聚居地有母家溝,指以地名為漢化姓氏,稱母(毋)氏。
【遷徙分布】
母姓早期主要生活在山東一帶,漢唐之間在山東東部形成郡姓望族,以平昌郡為郡望。後因戰亂、仕宦、移民以及明清之際闖關東等原因,逐步擴展到全國各地。 母(毋)氏的的歷史很久,但人數不多,如今在山東省的泰安、鄒城,河南省的永城、新鄉,四川省的劍閣、射洪、閬中、蒼溪、儀隴、蓬安、自貢,重慶市,河北省的樂亭、邢台、棗強、石家莊,貴州省的遵義,雲南省的昭通、宣威,山西省的大同,遼寧省的昌圖、葫蘆島,湖北省的十堰,江蘇省的徐州、宿遷,黑龍江省的肇東、伊春等地,均有母(毋)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平昌郡:三國魏置,後廢,晉復置,治安丘(今山東安丘),後魏移治昌安(今河北安丘)。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宋國(約公元五世紀),將頓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頓邱,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中部一帶地區。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一是指今整個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三是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並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2.堂號:
平昌堂:以望立堂。
【宗族字派】
字輩:
雲南昆明母氏字輩:四茂榮華,盛世光前緒,忠心運定昌,傳後有文章。
四川劍閣母氏字輩:川林生培德繼文明。
重慶萬州母氏字輩:文學光國,應天生德,萬宗正世,興朝發澤。
【歷史名人】
母(毋)乙:(公元?~920年),一稱毋乙、貫乙;陳州人(今河南淮陽)。著名五代時期後梁農民起義軍首領。
後梁末帝時,利用摩尼教組織群眾,反抗陳州刺史惠王朱友能的橫暴統治,眾至千人。
貞明六年(公元920年)秋,起義軍力量南達淮水流域,屢敗州兵,轉戰於陳、潁、蔡三州。後母乙稱帝,置官屬。不久被鎮壓,母乙與董乙等首領八十餘人被俘,遭慘殺。
母(毋)照:(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文士。
母(毋)夢牛:(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咸淳年間進士。
母(毋)德純:(生卒年待考),明朝年間進士。官至大理寺正卿。
母(毋)國光:(公元1931~今),遼寧錦西人。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專家。
母(毋)瑞身:(生卒年待考),著名地質學家。
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
系統研究中國金礦分布特徵及其成礦規律,借鑒近代國內外成礦理論和國內最新研究成果,重新劃分了我國金礦床的主要成因類型,研究了每一類型的主要特點及各類型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變質熱液型和交代——重熔岩漿熱液型的重要性。著有《中國金礦成礦規律的初步研究》,
母(毋)秋華:(公元1939~今),女;吉林四平人。著名作物遺傳學專家。
1964年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軍需大學)農學農機系植物細胞工程室研究員,吉林農業大學農作物遺傳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導師。
母(毋)學勇:(生卒年待考),四川閬中人。著名當代歷史學家
著有《劍閣出土的道教神像及其價值》、《劍閣鶴鳴山石刻道教圖譜的內涵初論》、《四川劍閣武連橫梁子摩崖造像》、《劍閣覺苑寺明代佛傳壁畫》等。
母(毋)國政:(公元1941~今),遼寧錦西人。著名當代作家、詩人。
1947年隨工作調動的父親遷往北京。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就讀期間開始學習抒情散文,發表於《人民日報》等報刊上。196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區業余大學任教。
文化大革命中業余大學解散,前往五七幹校勞動。
1973年抽調到崇文區文化館,擔任文學輔導員同時開始小說創作。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我們家的炊事員》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以家庭為一個社會瞭望的窗口,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瑣事表現了普通人的美好性格和人情。他的作品文筆細膩,善於描繪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
1980年調北京出版社任編輯,文藝編輯室副編審。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母國政短篇小說選》、《他們相聚在初冬》、《父親的叛逆》、《小巷裡的惆悵》、《尋夢》、《青楊掩映的小巷》等。
母(毋)碧芳:(公元1955~今),女;四川綿陽人。著名當代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碩士,國家一級文學創作,第六屆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曾就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
歷任教師、記者、文學編輯、行政幹部。現任沙汀文學藝術院副院長,綿陽市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團委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迄今已近兩百萬字。作品包括散文、報告文學、小說,除有近百篇零星作品發表在海內外文學刊物,被多種選刊、叢書選載,收集成書並多次獲獎外,出版《母碧芳散文、報告文學選》一部,長篇小說四部:《惑之年》三十一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9年獲文化部建國五十周年獻禮優秀作品獎,獲四川省第三屆優秀文學作品獎,綿陽市第二屆優秀作品獎;《今夜,我們試婚……》二十六萬字,香港情佳緣出版社1995年出版;《試婚》二十萬字,《特區文學》1996年一、二期連載;《無雨的日子》三十一萬字,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
母(毋)瀛:(公元1958~今),吉林長春人。著名金屬有機合成與催化專家。
1978~1982年吉林大學化學系學士,1982~1985年吉林大學化學系碩士,1986~1991年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化學系博士。
1985~1986年任吉林大學化學系助教,1986~1986年任吉林大學化學系講師,1991~1992年任加拿大McGill大學化學系博士後,1992~1995年任加拿大Guelph大學化學系博士後,1996~今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新型有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均相催化和手性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具體研究內容包括:設計合成可催化烯烴、環氧化物、環己內酯、丙交酯等重要單體聚合反應的金屬有機催化劑,研究聚合反應機理、條件和工藝,開發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可催化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手性加成、環加成、環氧化、偶聯等反應的手性金屬有機化合物,研究手性催化反應,開發新手性催化劑和手性合成反應;設計合成具有特殊光、電、磁性質,特別是具有半導體和發光性質的有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開發新型功能材料;設計合成可制備高性能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陶瓷材料的金屬有機前體化合物,研究其轉化為相應材料的機理、條件和工藝。
【母姓宗祠通用聯】
源自上古;
望出平昌。
指母姓源流和郡望。
稱王於大宛;
發跡在平昌。
指母姓源流和郡望。
純潔家聲久遠;
德厚族脈綿長。
上明朝進士母純德「純德」二字嵌名聯。
魏國邑侯府第;
明朝進士人家。
上聯:三國魏國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母丘儉,字仲恭。明帝時,任幽州刺史,從司馬懿定遼東有功,封安邑侯。正始中,擊破進略遼東的高句麗兵,遷左將軍,轉鎮南將軍。後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以不滿司馬氏專朝政,與揚州刺史文欽起兵討司馬師,兵敗被殺。下聯:明朝進士母德純,曾官大理寺正。
「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復姓「胡母」而來,源於田姓,所謂「系出田氏」。春秋時代的齊宣王封他的弟弟在母仰(地名),賜姓「胡母」氏。他的後人分為3個姓,即胡母、胡仰和母。
在《稀姓錄》中提到母姓的名人,唐有母照,宋有咸淳進士母夢牛,明有母德純。當代中國詩人兼散文作家母國政也是母氏家族的名人。在稀有的姓氏中除了胡母、胡仰和母三姓之外,還有母邱和母將,以及姆。
天津南開大學的光學科學家母教授表示,他也不知道「母」姓的起源,不過,他知道「母」姓是源自山東省。他說:「在山東泰安有一個母家莊,這個村莊的居民多數姓母。」他相信他的祖先是從山東移居到遼寧的。
母教授說,他在遼寧錦西出生,那裡有四、五百人姓母。「母」姓的的歷史很久,人數不多,分布的地區也不廣,大約在山東、北京和內蒙古有他的宗親,其他地方就很少了。他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從未遇過姓「母」的宗親,出來做事以後也一直沒有機會遇到自己的宗親。目前,他的兒子在美國深造也沒有機會遇到母氏宗親。母國光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以及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
9. 肇東市第二中學的學校簡介
肇東市第二中學多年來為肇東的建設輸送大了批優秀人才。在教學上,在管理上,專肇東二中從一個屬輝煌走向下一個輝煌,成為名揚松嫩平原的一所普通高級中學。
取得如此的成績主要來源於學校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學校形成了以校長王樹芳為首的思想上進、年齡結構合理、工作勤奮、作風扎實、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幾年中進行了大大小小45項改革!學校領導著眼於未來,靠質量求生存、靠管理求效益、靠改革求發展,靠科研上水平,鑄就肇東二中名校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