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學教學樓和綜合樓有什麼區別
二者最大區別是用途不同:
教學樓是教學用,綜合樓是用於其它項目,譬如音樂室、體育室等。
教學樓一般是老師用來教學的由多個班級組成的建築。
綜合樓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用途(如體育活動等)組成的建築。
⑵ 中學教學樓一般多高
5層算高的了,一般15米左右
⑶ 遼寧省朝陽市第一中學的簡介和教學樓照片
這是地理位置
朝陽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961年,現有39個教學班, 3000多名學生,192名教職工,是市內規模較內大的一所初容級中學, 朝陽一中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和一支素質較高的教師 隊伍。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網路系統、電教室、微機室、 階梯式音樂教室,規范的理、化、生實驗室和電子備課 室、電子閱覽室.收藏豐富的資料室、閱覽室、掛圖室,建 有標準的體育運動場所,具備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綜合優 勢鼓樂隊、田徑隊、籃球隊、攝影、書畫、數學、物 理、化學英語、作文等興趣小組.不斷在國家、省、市大 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⑷ 中學教學樓,框架結構,尺寸7800×4500,4500×2400。
第一,肯定是要設次梁的,你這樣跨度太大,不設次梁樓板撓度滿足不了;第二,版柱子大小權跟你的層數有關,如果樓層低,400X400夠,但是要是有五六層,差不多就得500~600的柱子。第三,加了次梁之後,板厚取100就可以了,屋頂由於有溫度應力,設雙排鋼筋,板厚要取120.
⑸ 中學教學樓屬於幾類建築
一、按使用功能分類的話,中學教學樓屬於公共建築類別。其餘類別還有居住建築、工業建築、農業建築。
二、按建築使用年限來區分的話,教學樓一般屬於二級建築。
1、使用年限15年以下:四級,臨時性建築。
2、使用年限25-50年:三級,易於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築。
3、使用年限50-100年:二級,普通建築和構築物
4、使用年限100年以上:一級,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
(5)地址中學第一教學樓擴展閱讀:
按建築類別又可分為:
1、低層建築:指1~2層建築。
2、多層建築: 指3~6層建築。
3、高層建築指超過一定高度和層數的多層建築。
世界上對高層建築的界定,各國規定有差異。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規定,民用建築按層數或高度的分類是按照《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1995)為依據來劃分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學校建築
網路——建築類別
⑹ 18班中學教學樓全套設計圖紙
說實話 這點分數對不起這套圖紙的
⑺ 北京101中學有幾個教學樓
主要是3個,分別是第一教學樓(初一初二)、第二教學樓(高一高二)、第三教學樓(初三高三)。
還有一個小北樓有2個班(初一初二),科技樓也有4、5個班(高一高二)。
⑻ 中學教學樓樓梯間如何做文化布置
中學教學樓樓梯間文化布置
以知學篇、求學篇、樂學篇、博學篇、治學篇為主題,圍繞學習,步步提升。
一、 知學篇
學習的名言:學知不足,業精於勤。作者:(唐)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設計意圖:
知道學習的作用與意義,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為之而努力。
二、求學篇
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本篇設計意圖為鼓勵學生學習,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樂學篇:
手不釋卷的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孫權列舉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謂老而好學。」呂蒙深受感動,從此發奮學習,學問提高很快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於以後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停了停,孫權又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裡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並堅持不懈。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名人名言: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徐渭)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
本篇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熱愛學習,不要被生活的各種困難所嚇倒,克服困難,努力學習。
四、博學篇:
博學小故事:
錢鍾書精通多國語言,他在法國的時候,一回,搭乘公車,閑得無聊便拿出報紙來看,但看報的方式有些奇怪,倒過來了,這時站在他旁邊的一位年輕的法國小子就笑他說,不懂法文就別看報,都倒過來了也不知道,錢鍾書看看小夥子,對著報紙馬上放聲念了一段,那小子聽了甚是驚詫,羞愧。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廣泛涉獵學習,厚積而薄發。
五、治學篇: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治學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鵲踏枝》(又名《蝶戀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而此處是指:一個人治學,首先要高瞻遠矚,立志高遠。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風流詞人柳三變的《鳳棲梧》(又名《蝶戀花》。這種執著的追求精神,對於痴情者固然需要,對「成大事業、大學問者」更是不可缺少。
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句出自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汗水贏來的掌聲,是有心血澆灌出來的鮮花。
以名言結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選自《中庸》
設計意圖:概括起來,用通俗的話講,這三種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終獲成功。 「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種事業。」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