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莆田四中的具體地址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簡稱莆田四中,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南郊村,創建於公元1900年仲春,是與世紀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紀初,林翰等幾位具有維新思想的留日學生回到家鄉莆田,辦起了莆田第一所學校——礪青小學堂,取「磨礪青年成國家棟梁」之意。
莆田第四中學幾經沿革,幾經遷徙,從興化私立礪青小學堂到莆田官立礪青小學堂、私立礪青中學、莆田師范學校、城郊五七中學再到今天的莆田第四中學; 莆田四中辦學校址從當年始創於城廂頂務巷的肖氏祠堂到城區真武壇興安書院、鳳山寺、從抗戰初期的白沙宮、夾漈宮、廣化寺到抗戰後期的無妙觀三清殿,從解放後的舊校區到今天的新校園。莆田四中是福建省重點中學,擁有新舊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23.7畝,建築面積9.23萬平方米,在校學生6000多人。
莆田第四中學於2003年在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南郊村征地181畝,2003年12月28日與歐氏集團合建新校園,並於2004年4月份動工興建。新校園規模宏大,總投資1.67億元,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按照國家級示範高中標准規劃;布局科學,分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文化氛圍濃,配有圖書館、藝術館、校園文化長廊、名人塑像等文化設施。
❷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的辦學
四中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辦學理念,對內是學校的一面旗幟,引領學校的發展,對外則是學校的形象,表達學校的承諾;對歷史,它是一次全面的總結與升華,對未來,則是一種孜孜以求的理想與目標。我校100多年的辦學歷程就是對辦學理念的不斷追求與不斷創新的過程。1900年,林翰、關陳謨等幾位具有維新思想的留日學生回到家鄉,辦起了莆田第一所學校——礪青小學堂,辦學的宗旨是「磨礪青年成國家棟梁之材」。在此後近50年的歷程中,逐漸形成了「心繫祖國,關愛民生」的辦學理念,培養學生愛民救國的社會責任感。新中國成立後,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響應毛澤東提出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和接班人」的號召,結合莆田「田徑之鄉」、「籃球之鄉」的特點,提出了「全面發展,體育特長」的辦學理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學校根據小平「三個面向」以及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鮮明地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理念。進入新世紀,特別是伴隨高中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教育的主題。為此,學校在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與省頒系列文件的基礎上,依靠全體師生,廣泛討論,反復論證,對辦學理念做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時俱進地凝煉出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辦學理念,這就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以人為本」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把「人」作為學校最重要的資源,是以關心人、尊重人、激勵人、解放人、發展人為根本指導思想,以教師、學生為主體,以師生發展為根本目的。「和諧發展」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哲學智慧。「和諧發展」是人類未來教育的最高理念,即人的身心、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諧發展」就是要構建和諧校園,成全學生,成就教師,成功教育。只有和諧,學校才能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發展」體現了三個層面的內容: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切以教師發展為本,一切以學校發展為本。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的關系,學生、教師的發展共同建構了學校發展,而學校的發展給學生、教師的發展以平台和保證。辦學追求的最大價值,就是在於發現了多少人才,培養了多少人才。所以,學校的發展最終體現在學生和教師的發展上。新的辦學理念為學校提出了新的辦學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為了踐行辦學理念,學校確立了「依託課程改革,創建資源優質、特色鮮明、輻射有力的示範性學校」的辦學目標、「德育為先、教學為主、創新為重」的辦學原則、「厚德養校、質量立校、和諧治校、科研興校、特色揚校」的治校方略,堅持一個中心:創建省示範高中,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突出二個發展: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建設三大工程:素質工程、質量工程、平安工程;探索四項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分配製度改革、評價制度改革、後勤管理改革;實現五個一流:一流的教育觀念、一流的設施設備、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質量,使莆田四中成為八閩教育園中的一朵奇葩。
❸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的概況
莆田第四中學於來2003年在莆田市荔城源區拱辰街道南郊村征地181畝,2003年12月28日與歐氏集團合建新校園,並於2004年4月份動工興建。新校園規模宏大,總投資1.67億元,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按照國家級示範高中標准規劃;布局科學,分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文化氛圍濃,配有圖書館、藝術館、校園文化長廊、名人塑像等文化設施。
❹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的簡介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簡稱莆田四中,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南郊村,創建於公元1900年仲春,是與世紀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紀初,林翰等幾位具有維新思想的留日學生回到家鄉莆田,辦起了莆田第一所近代小學——礪青小學堂,取「磨礪青年成國家棟梁」之意。
❺ 莆田有幾中
按市直復和區來分吧:
一、市直制學校:
莆田一中 擢英分校
莆田二中 哲理分校
二、荔城區學校
莆田四中
莆田八中 黃石1中
莆田九中 新郊中學
莆田十五中 西天尾中學
莆田十九中
莆田二十四中
三、城廂區學校
莆田五中
莆田五中分校 城南中學
莆田十二中
莆田第十八中學
四、涵江區學校
莆田六中 涵江一中
莆田十四中
莆田第七中學
莆田第十七中學
五、秀嶼區學校
莆田十中
莆田十一中
莆田十三中
莆田第二十五中
莆田二十六中
莆田二十七中
莆田二十八中
六、湄洲島學校
莆田第二十二中 還有一些私立的
❻ 莆田第四中學那種半私立半公立的學校中考填報最好要不要報
還是不去。四中不是很好。我們學校的有去三中,十二中,但是很少去四中的。覺得十二中不錯
❼ 莆田四中叫什麼名字
莆田四中創抄建於公元1900年仲襲春,是與世紀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紀初,林翰等幾位具有維新思想的留日學生回到家鄉莆田,辦起了莆田第一所學校----礪青小學堂,取「磨礪青年成國家棟梁」之意。伴隨著世紀老人的腳步,學校幾經沿革,幾經遷徙,從興化私立礪青小學堂到莆田官立礪青小學堂、私立礪青中學、莆田師范學校、城郊五七中學再到今天的莆田第四中學;辦學校址從當年始創於城廂頂務巷的肖氏祠堂到城區真武壇興安書院、鳳山寺、從抗戰初期的白沙宮、夾 宮、廣化寺到抗戰後期的無妙觀三清殿,從解放後的舊校區到今天的新校園,可以說學校歷經滄桑、歷盡艱辛。如今,莆田四中已是一所聞名遐邇的省重點中學,擁有新舊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23.7畝,建築面積9.23萬平方米,在校學生6000多人。
❽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新校區在什麼地方
學校於2003年在拱辰辦南郊村征地181畝,2003年12月28日與福建歐氏投資集團合作創建新校園,並於2004年4月份動工興建。新校園規模宏大,總投資1.67億元,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起點定位高,所有設施均按照國家級示範高中標准規劃;布局科學,分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文化氛圍濃,配有圖書館、藝術館、校園文化長廊、名人塑像等文化設施。
❾ 莆田十四中學網站及地址,詳細點
莆田第十四中學始建於1958年,首用校名莆田市涵江區第一中學。學校地處閩中商貿集居重鎮——涵江延寧,東有寬敞馬路直抵校門,西有古驛道橫跨新橋頭,南面港道船隻穿梭,北向古樸民宅輝映水鄉特色。這里自然環境優美,水陸交通方便,正是學生求知、發智成才的理想天地。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學校已經成為莆田市一所頗具規模、享負盛名的完全中學。現有在校學生2500人,教職工196人,其中高級教師29人、中級教師88人。調整充實後的班子結構、崗位設置更趨合理,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挑起大梁,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學校歷來以德立校、以先為本、以情治校、以智求新,堅持「辦好初中、發展高中、培育特長、全面發展」的辦學方向,創造性地開展素質教育,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四有」人才 ,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建設人才。近年來,學校辦學成績尤為突出,初中課改發揮全區龍頭作用,中考各次指標考核連續位居全區前茅;高考大打翻身仗,高等院校錄取比率逐年攀升,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學校先後被授予「莆田市育人有功學校」、「莆田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莆田市花園式學校」、「莆田市素質教育優秀學校」、「莆田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擁有標準的教學、實驗、教研等多功能大樓,各學科教具器材、教學儀器配備齊全,語音、電腦、多媒體等現代化電教設施達到較高水平。現有的校園綠草成茵、樹木成林、花香四溢,新擴大的園區布局合理、錯落有致,與環繞周圍的望江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一座佔地面積100畝的花園式達標學校即將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涵江西區大地上。涵江區劃調整給學校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莆田第十四中學全體師生決心借新課程改革的東風,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為開創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2010年莆田十四在新任鄧校長領導下力爭全力實現近年二級達標。歡迎各位師生前來。
❿ 福建莆田第四中學的一本上學率是多少
7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