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敬業初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上海的老城廂,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65年歷史,名校集聚,人才輩出。內2004年9月,在黃浦區人民政府容和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位於尚文路的求知中學正式改建為敬業初級中學,與百年名校敬業中學形成了緊密合作的教育鏈。
此外,敬業初級中學還依託敬業中學特色教學資源,聘請了敬業中學的教師為初中學生開設了舞蹈、器樂、美術、游泳、書法等拓展型課程以及各類學科競賽輔導講座。同時,兩校還在青年教師的培養和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旨在通過利用優質高中資源,加強初中建設。
Ⅱ 初級中學是什麼學歷
1、完成初中學業並順利畢業的,屬於中等教育的范疇。屬於中學學歷。專
2、初中,就是初級中學,屬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內。
我國學校教育大體上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
其中,中學又分為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初級中學就是初中,高級中學就是人們說的高中。
初中生畢業後參加升高中的考試叫做中考。
中考是按照學生在考前報志願,考後通過分數來被學校投檔。填報志願,大部分地區主要分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等,可以報考普通公立高中、民辦高中、職業學校、技校等。在初中學業快結束時,若感覺自己離高中錄取存在較大差距,也可以選擇申請復讀。
Ⅲ 赫章縣雙坪初級中學簡介
雙坪初級中學概況
雙坪彝族苗族鄉佔地面積192平方公里,總人口34000多人。雙坪鄉初級中學位於雙坪鄉政府所在地,創辦於2003年,學校佔地面積21344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357平方米,一棟教學樓,兩棟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正在興建一棟辦公樓。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初具規模的鄉初級中學。我校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把學校建設成為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於一體的學校。幾年來,我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經過艱辛探索形成了以「立足合格、注重優秀、創辦特色、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模式。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社會公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環境意識、遵紀守法等教育。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懂得「會生活,會學習、會做人」,形成了「外塑形象、內修素質」的校園氛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以勤奮扎實的作風服務學生,以熱情周到的態度服務家長。近年來,我校狠抓教育教學管理,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始終不忘一個學校的發展必須牢記「以 管理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的宗旨。我校現有12個教學班,學生916人,教職工41人。
春種秋收,不輟耕耘,雙坪鄉初級中學全體師生將以新的姿態,團結一致、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雙坪鄉的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指導思想、近期工作目標: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教育廳「兩基」迎「國檢」辦公室關於實施中小學校「亮麗工程」的通知》精神。優化校園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構建和諧校園,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迎接國家「兩基」督導檢查,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學校「五化三園」為指引,優化育人環境,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以「兩基」迎「國檢」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努力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二、工作目標及主要內容
通過進行「亮麗工程」建設,使我校校容校貌全面提升,為實現「規劃、硬化、綠化、美化、文化」,成為「花園、學園、樂園」打下良好的基礎。
1、維護、整修校門、校園、校舍;
2、維護、更新必要的校園、校舍設施;
3、整理、凈化教室及各類學校用房;
4、凈化、綠化、美化校園;
5、治理學校周邊環境;
6、增添實現學校辦學特色、理念的文化設施。
三、薯旁組織領導
組長:唐勝永
副組長:劉永超
成員:余江 徐庭輝 楊明舉 宿管員及各班班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總務處,由劉永超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事務。
四、主要內容
1、校門、校園、校舍的維護、整修:
校門:校門安全、大方、整潔,有正規的學校標牌;
場地:場地平整,應該硬化的地方進行硬化,運動場地規范平整,符合有關運動的要求,標識線清晰。
校舍:對已臟、已破舊的教室、及其它用房、圍牆內外進行修補、粉刷;各類校舍的門窗完好,已損壞的門窗進行修整、油漆,已損壞的玻璃進行更換。
2、校園設施的維護、更新:
旗桿和國旗:有升國旗的旗桿;旗桿與地面垂直,安全耐用,能確保國旗運手稿升到旗桿頂部,國旗升降方便;及時更換已破損、破舊的國旗。
宣傳欄旁孝、布告欄、黑板報欄:對宣傳欄、布告欄、黑板報欄、櫥窗等的布置進行合理規劃,布置在校園內師生容易看到的地方,規整、美觀、大方;對已損壞的、破舊的進行修整、油漆;各欄內有張貼的,張貼整齊規范;各欄目的內容根據欄目的性質定期更新。
運動和娛樂等設施:完成4個乒乓球台,運動和娛樂設施符合安全的要求,安置在符合教學和運動要求的、有利於學生活動的地方;對損壞的必須及時維修或更換,對需要油漆防銹的要定期維護。
綠化、美化設施:對損壞的花台、花壇、花盆、草壇、草坪、水池等,護欄,走廊等,戶外設施等要進行修整維護,必要的要進行更換。
黑板、課桌凳等:黑板、課桌凳、講桌、實驗桌凳、實驗儀器櫃、閱覽桌椅、書架、書櫃、完好,對損壞的進行維修或更換。
標識、標牌:校園內各處所有明確的標識、標牌;標識標牌醒目、規范,同類的樣式統一,對損壞或破舊的標識標牌進行維護或更換。
規范水、電、電話、光纖等管線和水龍頭、配電設備、開關、插座等的布置;損壞的要及時更換,廢棄使用的要及時清理拆除。
教室、辦公室、寢室內安放的垃圾簍,樓道、校園內適當的地方安置垃圾桶、垃圾池;宿舍區設置晾曬衣物的地方;各類車輛停放處設置在不影響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地方。
3、教室和各室的整理、凈化:
教室、專用教室黑板上方有國旗;
教室、專用教室、教學、行政用房的各類桌凳、櫃架整潔、放置整齊有序。
教室內教科書、作業本、文具在課桌上擺放有序;實驗室、保管室儀器設備、物品安置、存放有序;圖書室、閱覽室內圖書、雜志、報紙等按類別擺放整齊;辦公室內教科書、教案、教具、學生作業、試卷等擺放整齊;包括清潔工具在內的工具、用具、設備等放置在指定的地方等等。
普通教室中課程表、學生值日表及其他需要告示的內容不隨意亂貼,整齊規范地張貼在教室前門邊或黑板側專設的教室布告欄中。
普通教室的後牆用於班級做學習園地或黑板報,展示同學的作品和進行各類專題活動的教育宣傳。
在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各類專用教室、教職工辦公室、食堂等適當的地方布置有關的規章制度欄、告示欄,布置適合本教室、辦公室、食堂、老師等學習、工作或活動特點的名人名言和字畫、圖片、圖表等,對破舊、損壞的進行更換。
教室、實驗室、專用教室、辦公室及其他行政用房,食堂等的窗簾、幕布及時清洗,破舊的要及時更換,掉落的要及時重新懸掛。
食堂、宿舍的衛生要符合有關要求。宿舍窗簾應盡量統一。
4、校園的凈化、綠化、美化:
凈化:校園、校舍內牆壁、場地、道路、樓道等干凈整潔,無亂寫、亂畫、亂貼、亂掛現象,無亂吐、亂扔、亂倒、亂停等現象,無亂放、亂堆、亂搭、亂建等現象。
綠化:校園內綠化設施管理良好;花草樹木要適時修整,補載補種,生長茂盛。
美化:有整體規劃反映教育方針、校風、校訓的標牌、標語和名人名言、名人畫像、師生作品、圖片繪畫等的布置,力爭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營造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反映學校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5、學校和周邊環境治理
校園內無違規建築、雜物,學校周邊整潔干凈,校內及校門口20米以內無擺攤設點現象。
五、實施步驟
2008年7月:制定實施方案;開始「亮麗工程」的實施操作;完成與學校及周邊環境治理有關的部門、單位的協調工作。
2008年8月:完成校門、校園、校舍的維護、整修;維護更新必要的校園設施的工作;完成小舞台下面及操場左邊約1400平方米的硬化;完成校內所有違章建築、有礙校容校貌的建築的拆除和雜物的清除;完成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
2008年9月-10月:完成校園設施維護更新;完成教室、專用教室、教學行政用房、食堂、宿舍的整理、凈化;維護好已有的綠化;完成校園的凈化、美化。
2008年11月—12月補充完善相關設施、設備。
2009年3月:完成校園的綠化;學校初步實現「五化」、「三園」。
Ⅳ 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鹽城市初級中學,原為江蘇省鹽城中學初中部。1999年,因教育布局調整,江蘇省鹽城中學停止招收初一新生。2000年,原初中部改設為鹽城市初級中學。
鹽城市初級中學坐落於黃海之濱、東方濕地、革命老區——鹽城,學校母體江蘇省鹽城中學於1927年正式建校。積80年之厚蘊,育英無數,載譽滿園。新中國成立後,學校被確定為江蘇省首批重點中學。其後又被省教育廳列為全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翻開校友錄,鹽中人倍感自豪。外交部原部長、著名外交家喬冠華,全國政協原秘書長朱訓,解放軍總後原政委、上將周克玉,中國中科院院士王詩宬,工程院院士孫九林、李立浧,台灣原「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和原「陸軍總司令」陳廷寵等均是鹽城中學的畢業生。舉世矚目的神舟五號、六號、七號飛船凝結著鹽城中學20餘名校友的智慧和心血;聯合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封東來等已經卓然翹楚…… 為了滿足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鹽城中學對辦學規模和辦學形式進行了積極的調整。2005年組建江蘇省鹽城中學教育集團,下屬國有江蘇省鹽城中學和民辦鹽城市高級實驗中學、鹽城市初級中學。集團分南北兩區,佔地面積共510多畝。現共有教職工697人,其中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9人,高級教師217人。在校學生11000餘人。 輝煌業績成了鹽中人譜寫新華章的信心和動力的不竭源泉。鹽城中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強化學校內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育人環境,堅持辦人民滿意學校。確立「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堅持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共同走向成功核心價值追求,推行名校、名師、名學科「三名」戰略,實施以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為核心的教師隊伍建設工程,以推進新課程實施為核心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以優化學校整體價值指向為核心的文化建構工程,以提升教師幸福指數為核心的服務保障工程等「四大工程」。學校教育質量一直居於全省前列。2007年九月,學校被國家人事部、教育部聯合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相信鹽城中學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Ⅳ 浦陽鎮初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浦陽江支流凰桐江邊,木杓山下,
2001年2月由原浦陽鎮中、徑游初中、桃源初中三校合一而成。
巍巍郭墓插晴空,點綴韶光入畫中。暖泛竹潭雲漱綠,香生花塢雨飛紅。這是乾隆朝秀才郭學楷贊美郭墓峰的詩。郭墓峰高171米,是郭母山的第三高峰,以南朝孝子郭世道墓而得名。旁東一峰叫高洪尖,又名郭母峰,高305米,是郭母山的主峰,相傳郭母娘娘來此築寺修身而冠名。舊時上有玉龍潭,故俗稱「玉峰」。高洪尖折北五里為羊角尖,以山峰突兀如羊角而名。登上「羊角尖」遠眺,南有道林山,東峙太平山,西為石牛山,北瞰臨浦峙山,八方景色旖旎。浦陽江水則從群山之中蜿蜒而過,直瀉美麗的杭州灣。羊角尖東支為南山、後山及桃湖群山,其下有小湖桃花溪和余湖桃花水母,湖池河溪縱橫襟連,景色極為佳美,蕭邑橫塘倪、小湖孫村人世居於此。惜古人雲:「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郭母山的佛教聖地靈山寺,歷來香火不絕,傳說該寺常有佛光出現;山南茗瀆塢中舊有仙道院,系蕭邑歷史上第一道觀,奉祀老君弟子八仙;傳說帝舜常在這一帶耕田捕魚,越王勾踐曾在山裡整軍練兵,越郡山民在此伐木燒窯;更有一批歷代高士,看好這里的山水田園,歸隱於此,並留下了美麗的詩篇。郭母山勢,層巒疊嶂,十里連雲,雄偉而峻拔。環山多湖襟帶,松竹茂密,桃李爭艷;塢中溪流潺潺,鳥語花香,猶如「世外桃源」。自然風情的優美、人文品味的深厚,歷史上曾和越王崢、嚴陵灘齊名。孝悌鄉與郭墓峰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舊時所謂「入則孝,出則悌」就是這個意思。中國歷史上還有二十四孝的故事。
Ⅵ 武進區前黃初級中學的介紹
前黃初級中學地處蘇南教育名鎮——前黃鎮,創建於1939年,前身是武進縣前黃中學初中部,1991年因初、高中分設而易地新建。十多年來,學校繼承發揚了前黃中學的優良辦學傳統,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建了自身顯著的優勢和特色。學校在1999年被確定為首批江蘇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2001年被確認為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2002年學校被北大附中確定為遠程教育合作示範學校,2002年,被常州市教育局評為常州市首屆「模範學校」。學校還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學校,榮獲中央電視台青少中心舉辦的科普節目比賽一等獎、武進市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等。
Ⅶ 新中初級中學的介紹
上海市新中初級中學(原山西中學)創建於1976年7月。1997年遷至永和小區。2007年9月更名為新中初級中學,並實施與新中高級中學聯合辦學。學校堅持「豐富生命智慧,追求教育幸福」的辦學理念,秉持「博學、篤行、健康、規范」的校風,「求真、求實、求嚴、求新、求效」的教風和「勤奮進取、嚴謹創新」的學風。教師充滿朝氣、精神飽滿,勤勉敬業、務實高效,熱愛學生、樂於奉獻;學生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勤學守紀、互助友愛,文明誠信、尚美求真。
Ⅷ 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中心學校怎麼樣
簡介:引鎮街辦中心小學坐落於長安的千年古鎮——引鎮的中心,創建於1913年,學校佔地6071.55平方米,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全校現有在職小學教工50人,黨員14人,高級教師2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24人,學歷合格率為100%。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4人,市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區級骨幹教師培訓13人。目前在校學生680人,17個教學班,生源覆蓋面為1.1萬人口居住區域。
注冊資本:368.53萬人民幣
Ⅸ 初級中學主要職能有哪些
教育教學。教育學生成長為品德優秀、思想端正的學生,讓學生獲得基本的基礎知識,盡可能培養其自學能力!
Ⅹ 豐縣初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2006年底通過了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的督查驗收,被省教育廳批准為豐縣中學參與舉辦的改制學校。在各級領導的悉心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學校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由剛成立時的2個班100多名學生擴大到現在的90多個班,6000多名學生,教職工由10餘人增加到300多人。學校堅持「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辦學宗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辦學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廣大家長的認可。每年學生的優秀率、合格率、達標率、鞏固率均在全縣遙遙領先,每年都獲得縣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每年都被評為縣綜合考核先進單位,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彰。經過不斷發展和改進,該學校已成為全縣初中教育的龍頭學校,被譽為「蘇魯豫皖接壤地區教育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學校擁有符合國家級示範學校和江蘇省四星級學校標準的辦學條件,能為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有5微機室、視聽閱覽室、語音室、演播廳、天文台和省一級標准物、化、生實驗室以及省一級中學圖書館;有千兆校園計算機區域網、閉路電視演播系統、地面衛星接收系統和圖書微機管理系統等;學校有大型體育場、排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和高標准體育館等。教學設施能完全滿足實施新課程的需要。學校建有寬敞整潔、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的學生公寓,有同時容納3000餘人就餐的食堂和餐廳,能完全滿足學生生活的需要。
豐縣初級中學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學校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徐州地區同類學校中辦學實力強,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240多人,其中省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52人,一級教師102人;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達202人,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5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4人;獲省級表彰3人,市名師榮譽5名,市優秀班主任榮譽8名,市學科優秀教師9人,市青年骨幹教師9人,市青年教學能手6人,市農村優秀園丁6人;在省優質課評比中獲獎5人,在市優質課評比中獲獎78人。
學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辦學理念,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積淀了「以身作則、樂於奉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 的「群益精神」,形成了「以學為本,因學施教,教會學習,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思想、 「存誠求真」的校訓和「團結、勤奮、求實、向上」的校風、「嚴謹、扎實、求精、創新」的教風以及「刻苦、有恆、多思、求新」的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