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與華師大一附中是什麼關系,教學如何
就是曾經人們口中的華師大一附中(初中)
學校教學走數學特色主線,以抓奧數來提高4校推優晉升晉升率,綜合方面還過的去,語文和英語都不差,但相對於數學,英語比較鬆懈,語文大概最受忽視吧(聽我在讀的弟弟說的),在虹口區的初中裡面也算相當好的了
最近一附中從市北和其他瘋抓奧數科目甚至會令學生嚴重偏科的學校里挖來了一批相當富有教學經驗的數學教師,由此可見一附中仍將堅持數學特色,以抓數學為教學理念。而且一附中對英語也開始重視起來,原因因為許多新興英語比賽具有極高含金量,於是開始給學生布置極度超綱的英語作業,考試也是(只是聽我弟弟說,雖然我也初中,英語也到了高2以上水準,仍然感覺初1英語超綱得厲害)
Ⅱ 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有住宿嗎
沒有,我是華初初一,希望我們成為校友
Ⅲ 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的驕傲成績
2006年2月25日至26日,為期兩天的中國上海第十九屆頭腦奧林匹克(簡稱OM)創新大賽在上海市曹楊中學舉行,華初派出了中預、初一、初二三支參賽隊分別參加了三個不同主題的比賽。在來自全國253個參賽隊中,中預參賽隊獲得「叢林小子」主題初中組第一名,初一參賽隊獲得「花車巡遊」主題初中組第二名,初二參賽隊獲得「傳遞技術」主題初中組第一名。 OM活動一直是華初傳統特色活動項目之一,曾多次在全國的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僅2003年以來就獲得全國第一名6個第二名3個。學校倡導主流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把OM活動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等。 學校的OM活動也從單一的參加每年一次的OM競賽,逐步朝普及與競賽並重的方向發展,由單純課外活動向課外、課內並舉的方向發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從OM活動中使其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學校結合二期課改的精神及課程改革的需要,逐步推進OM活動課程化的進程,在初二年級中開設了OM課程,不但豐富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也更好地促進了他們的學習。學校的OM隊員在考上高中後,仍是就讀學校的OM隊主力,其中部分同學還代表中國赴美參加了世界比賽。 除了OM在全國屢屢獲獎外,華初的機器人和車模在市、區的各項比賽中也有著出色的表現,學校的車模隊獲得了2005年虹口區青少年車輛模型競賽遙控車中學組第一名,並有多人次在市、區的機器人和車模單項比賽中獲獎;在藝術方面華初也毫不遜色,學校的銅管樂隊在2005年上海市第四屆學生藝術節上也榮獲了金獎、百花獎,學校合唱隊也榮獲上海市第四屆學生藝術節二等獎,學校舞蹈隊更是在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東方青少年舞蹈比賽中獲得金獎,而且是上海14支代表隊中獲得的唯一金獎。2011年赴美國參加比賽,取得世界第七的傲人戰績。
2012屆畢業學生,共有60+人達到600分得成績
Ⅳ 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的地址交通
學校地址:上海市虹口區中州路102號(近虯江路)
周邊地鐵:地鐵10號線、地鐵10號線支線、地鐵3號線、地鐵4號線;
周邊公交:305、65、18、318、52、854、167﹑21;
Ⅳ 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怎樣才能進
我就是裡面的學生,我可以這樣告訴你,光優秀有什麼用?上海市優秀的人多了去了找你幹嘛?只有成長手冊上一個良好也沒,會樂器或者某類特長有考級證書(要高),實在不行就是競賽得獎。(得獎的證書你得有一打)如果你這些有沒做到的,進了就是開後門的8成。光是書獃子到了華初估計就沒戲了。不說什麼合唱隊管樂隊,體育中考什麼的就是問題。文明禮儀也很重要。成績好還要人品好,德智體美勞樣樣都要。不過話說回來,肯定是最看重學習。如果你學習在小學一般的就別想了,不是尖子生你就算鋼琴畫圖樂器什麼的考到演奏級也沒用,藝術類只是在好的基礎上加分而已。
Ⅵ 上海市新華初級中學和上海實驗學校哪個好
上海市新華初級中學和上海實驗學校比較,
是上海實驗學校好。
上海市實驗學校,
始建於1986年。
高考本科率100%,
一本率90%左右。
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34人,中級教師36人。
Ⅶ 在上海民辦新華初級中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初中是可以在上海讀的,但高中不行,除非是人才引進,才能在上海讀高中。或者轉上海戶口,條件:在上海住滿七年;參加社保;依法納稅;有一定專業知識
Ⅷ 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的介紹
上 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的前身即華東師大一附初中。該校1997年8月由華師大一附中高初中回分離,經答虹口區人民政府和華東師范大學協商創辦的。2005年秋季改名為上海市民辦新華初級中學。師資隊伍以華東師大一附中教師為主體,並吸收全國各地優秀骨幹教師。學校遵循「做人求真、學問求實」的校訓,確立的辦學目標是:管理有序、教有風格、學有特長、教育優質的實驗性精品學校。同時,該校校報還得了一等獎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