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儋州市第一中學的現任領導
儋州市第一中學現任領導姓名職務丁勇黨總支書記、校長吳壯佑、許玉山、張文玉副校長李秀賢黨總支副書記(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⑵ 儋州市第五中學2003的校長是誰
儋州市第五中學2003的校長,
年代太久遠了。
可詢問儋州市第五中學教務處和辦公室。
立馬就知道了。
⑶ 儋州市第二中學的校長簡介
何佳庠:1958年出生於四川省三台縣,1975年參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6月畢業於四川省南立師院(現西華師大)數學系,2000年於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結業。1989年獲「全國優秀教師」,2007年獲「全國百名優秀校長」,任中國教育局大會理事,中國數學學會會員。 1986年至1995年,在四川省三台縣琴泉高中,三台師范學校,三台第一中學,分別擔任教務主任、年級主任、副校長等職務。
1995年-2000年,在省重點中專綿陽機電工業學校任教務科長。
2000年-2003年,任綿陽實驗高中教務主任,教研室主任,高2003
級年級主任。首屆高考取得驚人的成績,獲綿陽市一等獎,成為綿陽僅次於南山中學、綿陽中學的學校,為實驗高中創省級示範高中,成為四川省中專改制的典範立下功勞,是大家公認的實驗高中開校元勛。
2003年-2004年,任綿陽普明中學校長助理,分管教學和招生工作,一年內,使普明中學教學管理規范,高考中考成績大幅提升,獲綿陽市一等獎,招生人數比上一年翻了一翻。
2004年8月-2008年,綿陽市教育局面向全市選拔南山中學雙語學校校長,這是一所瀕臨倒閉的新體制學校,管理渙散、債務沉重、招生困難。何佳庠受命於危難之中,他大刀闊斧抓改革,堅定不移強化管理,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採用了「全程跟蹤管理」「周周清、天天輔」等有效措施,使學校質量不斷上升,招生人數從1500多人猛增到5000多人,使南山雙語成為「中國西部名校」,「中國十大名牌雙語學校」。
他勇於實踐創新,善於學習研究,撰寫論文《「無意識」教育的良性效應》《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四個層面》《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談數學課題的引入方法》等20餘篇論文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
今年到儋州二中任校長後,他提出了「規范辦學,科學決策,強化管理,狠抓質量,突出特色」的辦學思想,實現「三年把二中辦成省一級學校」「海南西部名校」的辦學目標。
⑷ 儋州市第二中學校長是哪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劉海平
⑸ 范秋明的人物履歷
先後在寧鄉七中、寧鄉四中、寧鄉六中任教高中語文,先後擔任過寧鄉版六中副校長、寧鄉縣教育局普教權科長、寧鄉縣一中校長、寧鄉縣教育局局長等職。
現任長沙市明德中學校長、長沙市達材中學董事長。
2010年2月兼任海南省儋州市一中校長。
湖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⑹ 儋州市第三中學校長是誰
黎發安
儋州市第三中學是一所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完全中學,創辦於1984年,位於儋州市那大鎮勝利路322號,原名儋州市那大第三中學(2008年正式升級為市重點中學,改名為:儋州市第三中學),學校佔地面積55畝,校舍面積20928平方米,教學班共63個,學生5000餘人。
現任校長黎發安,中學高級教師,省優秀教師,參加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68人,專任教師155多人,其中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高級教師17人、中級教師53人。近年來該校教師在省、市級賽教活動中均取得較好成績,如李俊英獲得海南省歷史說課競賽一等獎,李彩菁獲得儋州市「主題班會」競賽一等獎。
⑺ 儋州市八一中學校長是什麼級別是處級還是科級單位
重點班肯定是配備的學校最有經驗,最出成績的老師來任課,這是自然的。當然這並不代表內普通班就沒有容好的老師,同樣有好的老師,只是相對重點班來說,一般會配備年輕的正在成長中的教師為主,讓他們逐漸在教學中摸索積累經驗。
⑻ 儋州市那大中學校長是什麼職位
科員
⑼ 臨高中學好還是儋州市第一中學好
二中最好,儋州人都知道~就想海南人,都知道海中最好一樣~如果說為什麼好,因為它升學率高啊
⑽ 儋州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那大地區先後復辦了那大一小(原稱一高)、那大二小(原稱二高)、那大三小(原稱三高),還有一所美國基督教會辦的靈光小學。
1946年初,儋縣僅有「儋縣縣立第一中學」(現新州中學),由於語言、交通、生活等方面的障礙,那大地區的學生大多不願到儋一中讀書。
1946年秋,著名鄉紳那大二高校長鄧瑞英在那大二高內掛牌成立「中原中學」,設初中班1個,學生約30人,
1947年春,那大一高校長梁榮壽在那大一高內設1個初中班(稱那大中學),學生約25人。
1948年7月,那大紳士、海南綏靖公署科員黃大瀛主持召開3鄉鎮(陶江鄉、清平鄉、那大鎮)鄉紳會議,商議創辦那大地區第一所中學,並成立了9名董事組成的校董會,9名董事分別為那大鎮的王之彝、古孟義、李振賢,陶江鄉的鄧瑞英、鍾天統、梁少海,清平鄉的吳景山、林照瓊、林照瑾。校董會推舉鄧瑞英出任董事長。董事長委託黃大瀛到海南綏靖公署申報辦學,並延請當時在海南瓊師任教的卓浩然先生回鄉辦學。
1948年9月1日,學校正式掛牌,名「瓊西中學」。原那大二高的「中原中學」初中班和那大一高「那大中學」的學生編為初二年級,新招的100名學生編為初一年級兩個班。全校學生約150名。卓浩然先生任校長,林照珠任教導主任,教員有賴標文、林照瓊、廖旭程、江愛珍、王之彝、余冠南、楊化仁、陳丕蕃等。
1949年春,敵偽產業處理局把那大軍部的兩幢平房劃給瓊西中學作校舍。隨著戰局變化,廣州黃埔中正中學南遷,該校校長鄧振亞(那大人)將中正中學的部分圖書資料、教學儀器設備贈送給瓊西中學。
1950年,解放大軍渡瓊後,卓浩然帶領一批學生赴台灣,瓊西中學校長一職由林照珠代理。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後,許祿豐先生任校長,校名改為儋縣第二初級中學。由於部隊用地擴大,學校於1953年搬回靈光小學上課,林子超任校長。
1955年起,學校招收高中學生,辦成完全中學,黃清任校長,並在現水電局、松濤管理局南側一帶擴建校舍。
1957年成立那大縣,學校改名為那大中學,並遷至現校址。不久,那大縣撤銷,學校改稱儋縣那大中學。1958年,陳作朝接任校長。
1993年3月,儋縣撤縣設市,學校改名為現名儋州市那大中學。
2007年9月,更名為儋州市第一中學。
2010年2月,與湖南省長沙市明德中學實行合作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