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鄭州市第四中學的硬體設施
學校分南來、北校區,南校區位於京廣源北路86號,交通方便;北校區位於迎賓路26號,毗鄰黃河迎賓館,環境優美。校園佔地150餘畝,建築面積67135.8m,布局合理,環境幽靜典雅,有花園學校的美譽。
學校硬體設施遵循環保和數字理念,力求標准化、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體現「和諧、美觀、大方、育人」的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教育教學和師生成長進步的需要。校園花木繁盛,圖書館藏書豐富,塑膠運動場時尚前沿,實驗樓設備先進,擁有多個理化生創新實驗室和植物組織培養室,教學樓挺拔壯觀,全部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室及學生公寓裝有暖氣、空調,餐廳干凈明亮、設施齊全,公寓管理規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② 鄭州市第四中學的歷史沿革
1937年抗戰興起,點火紛飛,國難當頭,很多學校向內地遷徙,在大後方支持辦學,為國家保鏈塌留復興的種子。各地中學聯合奉教育部之令也遷往內地大後方。組成國立中學,1938到1943年間在內地成立了很多的這樣中學,有22所之多,校名以成立時間為序。當時在天水就成立了國立二中和國立十中。
1938年6月於甘肅天水成立了「天政學生隊」,後改名「甘肅省救濟災區流亡學生委員會」,由甘肅政府派楊集贏主持管理,對學生施以軍事訓練。因遭到學生強烈反對,10月當局又被迫改稱「隴豫公學」,校址設在差喚襲玉泉觀,編班上課。1938年12月,「隴豫公學」北遷甘肅清水縣城,更名「國立甘肅第二中學」,校長許逢臣。次年4月10日易名「國立第十中學」,有學生1900餘人。校址在清泉堡和原泉小虛兄學。1940年秋,學校在清水張家川設立了分校。1942年夏,分校遷回,與本部合並。1943年春,學校增設了高師班,成為一所綜合性部辦學校。
抗戰勝利後,學校師生返鄉心切。1946年5月,學校獲准東遷河南新鄉,後因時局留在鄭州,另有一部分流於信陽,成為信陽高中。10月復課,受轄於教育廳。1948年易名「鄭州市第二中學」,1949年更名「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1950 年易稱「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1953年易名「河南省第二初級中學」,1958 年定名「鄭州市第四中學」至今。
③ 鄭州市第四中學的機構設置
辦公室
是全校粗談黨政綜合協調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處理學校日常黨務、政務工作,組織、安排與協調全校重大活動 。
教務處
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和服務部門。教務處制定並實施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通過組織實施教學、考試及常規管理,對整個教學工作給予指導。通過組織理論學習、公開課及觀摩課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及教師隊伍優化;通過建好圖書館、電教室、實驗室、文印室等輔助設施更好地服務於教學;通過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工作及組織學生的學法指導,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教務處人員共同努力,爭創學習型團隊,爭創師生滿意的團隊,為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好,為學校的發展獻策出力。
政教處
在學校行政和黨委的領導下,從事德育、衛生、文化等工作的專職機構。政教處指導、協助年級長和班主任開展學生德育工作,負責校風校紀、環境衛生的檢查評比,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對師生進行疾病預防、心理健康教育,組織並領導學生會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總務處
擔負著全校86個教學班4800多名師生工作學習的後勤保障工作,這是一個團結高效、拼搏向上的優秀集體。
教科室
是學校論證規劃、組織實施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機構,工作的目標是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藝術處
鄭州四中以「為了每一位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教育理念,以「全面發展+個性特長」為培養目標,學校藝術教育以專業課教學為主體,以藝術活動為鍥機,以專家指導為突破,藝術教育碩果累累,走在了市直中學前列。學校於2001年率先在市直中學成立了「雪域藝術團」,2004 年成立了藝術教育處,學校音樂、美術特長生專業吵宴合格率保持 100%,高考本科率 100%。2003 屆任藝林同學取得河南省普通高招美術專業統考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孟媚同學被中國音樂學院錄取。學校榮獲鄭州市第二屆教育藝術節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 校「雪域合唱團」在河南省第二屆合唱節比賽中榮獲金獎;在鄭州市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60周年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013年,應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的邀請,鄭州四中民樂團赴澳大利亞參加由鄭州市教育局主辦、市對外交流協會承辦的「拓展地平線,澳洲藝術交流營活動」,並參與「2013拓展地平線音樂會」演出,與澳大利亞學生在悉尼歌劇院共享音樂盛宴。
團委
在學校黨委和上級團委的領導下,開展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組織工作,及時傳達、落實上級黨團組織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堅持正常的團內生活,定期召開團委會、支委會、支部大會升凳銀,為要求進步的積極分子上好團課,做好團員的發展工作,及時收繳團費。經常關注團員、青年的思想變化,圍繞黨團組織的中心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工會
學校工會成立於1950年秋,1966年6月「文革」開始,工會工作亦被迫停止,1979年4月,經上級工會批准,從新恢復工作。學校工會現有會員242人。新一屆工會委員會產生於2004年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工會有專職工會主席1人。有委員6人,分別負責組織、業務、宣傳、福利、文體、財務等項工作。工會下設女職工工作委員會,工會經費審查小組專門工作機構。全體會員按行政處室、教研組、年級組分為17個工會小組。學校教代會由工會主持工作,下設有代表資格審查小組、提案工作小組。校工會正確履行工會的「四項職能」,行使了教代會的「四項職權」,在學校民主建設,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教職工隊伍建設、關心教職工生活、開展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爭創模範職工之家以及工會工作的理論研究等各項活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2003年學校工會被鄭州市總工會評為「先進職工之家」。
④ 鄭州四中的作息時間表
早上8點5分上課,每節課45分鍾,課間休息10分鍾,上午第二節後,大課間,要做操,20—30分鍾版,中午12點放學,下午權3點上課,沒有大課間,6點半是吃飯時間,7點半開始上夜自習,也是45分鍾,上兩節,9點20放學,這是夏時的,冬時的就是下午的2點半上課,6點吃飯,7點上夜自習,8點50放學
⑤ 鄭州市京廣實驗學校(原鄭州四中分校)情況如何
摘要:鄭州市京廣實驗學校(原鄭州四中分校)是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於2004年成立的,位於鄭州市防空兵學院院內,它依託鄭州四中傳統的治校方略、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良的教學設備
⑥ 鄭州市第四中學具體位置 越具體越好
河南省.鄭州市 京廣北路86號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⑦ 鄭州四中分校
我是鄭州四中剛畢業的學生。
其實四中里本部的學籍很少。就是能夠達到擇校線以上的都是本校學籍。而交兩萬四的學生都是分校學籍。但大多是在本校上課,就是說和本校學籍的學生在一個班上課,好像這得拖關系,很容易的。但如果沒找關系那隻能在分校上課了。分校都是兩個班,一般一班和二班是分校班。這倆班的學生在高二分班的時候是不能改變現狀的,而其他在本部上課的分校籍學生和本校籍一樣,仍然能夠分進重點班。
分校的升學率除了美術班其他都不可能太好,而本部的升學率還是挺好的。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⑧ 鄭州市第四中學怎麼樣
簡介:鄭州市第四中學於1938年創建於甘肅天水,1946年由派中甘肅遷址河南。初名為「隴豫公學」,1958年定名「鄭州市第四中學」。 擁有94個教學班,5700餘名學生,366名教職塵緩山工,其中省市名師12名,省市骨幹教師哪寬45名。現有鄭州市優秀校長工作室、優秀名師工作室和2個鄭州市學科基地,2016年評為「鄭州市首批美育示範學校」。
⑨ 求鄭州四中歷年升學率
鄭州四中去年才第一次,有一個完全是考上清華的,升學率絕對是安陽一中高,但是鄭州四中文化生活要比安陽一中好吧。。。
⑩ 鄭州四中在那裡
四中位於京廣路中原路交叉口北,緊鄰市教委,距二七廣場和火車站都在一公里內,以前是市重點,現在是省級示範學校,教學質量很不錯,治安環境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