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么揚州公道中學,,和市一中比
市一中的生源是比公道中學好點,但是畢業生的成績就遠不如公道中學了,公道中學這幾年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市一中這幾年越來越差,高考成績都不如鄉鎮的中學,就快被別的學校兼並了!
2. 為什麼揚州市一中要每個周六給高二的學生補課本來壓力就很大了,現在搞得連休息時間都沒有
這算好的了。當年我們念高中的時候,一周只有周日下午有幾個小時的假期,周日晚上還得回學校上晚自習。
3. 江蘇揚州市一中是普通高中學校嗎
一般來說,一中都不是普通高中,一中都是重點,高中一中的分數線,相對來說都是比較高的。
4. 揚州邗江戶口可以報考市一中嗎
可以的,都屬於揚州的
5. 揚州市一中高中部和紅橋高級中學,哪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好
如果小孩沒有考上市區的一類中學,相比較而言,如果是我,更傾向於校風、教內風更質朴的農村學校。容對於市區大部分在職教師的將工作重心放在了校外家教輔導上的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
看了樹人的同學的回復,就知道樹人的學生的素質了。我有幾個老同事在樹人的高中部教學,教出了這種素質的學生,真替他們難為情!也丟了揚中這塊牌子的臉!
6. 揚州一中好還是附中東部校區好
揚州一中好。
揚州市第一中學坐落在古城繁華地區,東傍古運河,西鄰瓊回花觀,有著答豐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先進的辦學理念。學校獲「全國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宏志教育研究中心校」、「揚州市先進學校」、「揚州市文明單位」。
該校從1999年開始舉辦宏志班,從當初只有1個班50名同學,到21個班996名同學的規模。在全國是處在北京宏志學校之後規模第二的平民教育特色學校位置。
學校現有30個高中班學生1872人,教職工167人,是揚州市區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之一。進入新時期以來,學校迅速發展,已成為一所環境優雅、設施一流、師資雄厚、特色顯著、成果輝煌的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緊密融合的社會主義新型學校。
7. 在揚州,弘揚中學和市一中比哪個好
揚州弘揚中學是民辦學校,學校據說很苦的,但是教學質量不錯就是了,揚州1中雖然是普通高中,但是畢竟是公立中學,你出去人家問你那裡的你說是弘揚的,我個人覺得吧,不管你是考的還是交錢的,人家都認為你是後者,那個學校不出人才的啊,主要還是靠你自己學,要不要學,這個是關鍵的,,,但是個人問題,你還是自己拿定主意,和家裡人好好商量哈
8. 揚州市一中和公道中學比
公道中學坐落於揚州北郊、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歷史上被譽為「一代經師、學界山斗」的阮元就誕生在這里。90年代,這里曾成功創建蘇中、蘇北地區首家教育現代化示範鄉鎮。學校創建於1956年,是邗江區創最早的完中之一。2002年元月、2002年5月學校分別被江蘇省教育廳確認為江蘇省示範初中和江蘇省重點高中,2004年順利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學校是市、區政府規劃定點的重點高中之一。學校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作為核心學理念,以「明理、啟智、創新」為校訓,以「面向農村、質量上乘、充滿關愛、人人成才」為學目標,形成了「民主、務實、和諧、進取」的學校精神。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文化、藝術並進」的學校發展戰略,以普通生源基礎,取得了優異的學業績,走出了一條揚州農村高中的成功之路,被群眾譽為「公中」現象。學校佔地面積82599m2,有兩個校區(學校本部和南校區),建築面積41675m2,綠化面積38000平方米。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科技樓、學生餐廳、男女浴室、學生公寓等10棟主體建築構成了色彩相同的現代化樓群。學校十分注重環境的綠化美化,校內綠樹成蔭,四季有花;小橋流水,亭台樓閣,噴泉假山相映成趣,令人駐足流連,被評為邗江區優美校園,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信息化水平省內先進,是揚州市數字化校園,全校擁有五個計算機教室,一個電子閱覽室,生機比例達6.94:1,每個教師均有一台手提電腦,校園網介面達250個。圖書館藏書達112000冊,其中電子圖書41000冊。學校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室12個,滿足了學生們的實驗的需要。學校還建有閉路電視系統,音響控制系統,電視演播中心。目前,學校擁有63個教學班(其中,初中21個班),3425名學生(其中初中21個班),187名專任教師,成為邗江區基礎教育的骨幹學校。學校有專任教師187人,其中中、高級教師近100名,有16人獲得碩士學位(含在讀)。有揚州市名校長、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教壇新秀等大市級名師12人,區級名師45人,名師總數57名,占教師總人數的30.4%。有30多名教師在市、區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獎。教師在抓好教育教學的同時,努力向科研要質量,全校現有省、市、區級課題10餘項。近年來,學校發表論文300篇,有100餘篇論文在區級以上評比中獲獎。特別是學校在「九五」期間參與研究的國家級課題《農村中學心理健康的研究》的研究,全面提高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學校正常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咨詢中心每天向學生開放,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十一五」期間,我校有兩個省級課題《教育現代化的個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研究》、《信息技術條件,教學過程設計的研究》以及多項市級課題順利結題,學校是揚州市教學科研先進單位。嚴謹規范的管理是公中的一大亮點。「月中心、周貫徹、日檢查;月校會、周班會、日晨會」已經成為學校的德育工作傳統。學生從早鍛煉、午間休息、晚自習、就寢,到自行車排放、包干區打掃實施全員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時間上不留盲點,空間上不留死角。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讓學生主動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讓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調控」,以達到德育自律,主動發展。學校校風正、學風濃,充滿生機與活力,是揚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實施質量興校工程,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每年均有大批畢業生進入高校深造,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根據我校學傳統,我校確立了「文化、體藝並進」的學校發展戰略,積極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學校藝術教育特色鮮明,是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揚州市藝術特長生培養基地學校。幾年來,共有500多名同學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藝術本科院校(專業)。學校學的經驗多次在省、市教育工作會上介紹,許多兄弟高中學校來我校參觀考察,我校還為揚州市高中學校管理現場會、揚州市藝術教育現場會提供現場。近年來,我校獲得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西部教育顧問單位、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綠色學校、省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省教育學會美術專業委員會科研基地、揚州市文明單位、市模範學校、市德育先進學校、市數字化校園、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市體育、衛生工作優秀學校、市教學科研樣本校、市藝術特長生培養基地學校、區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學校、區規范收費學校、區和諧平安校園、區校務公開先進學校、區群眾滿意的學校、邗江區優美校園,學校黨總支被中共邗江區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學校團委被共青團邗江區委命名為紅旗團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為了進一步增強學校在21世紀可持續發展能力,迎接新世紀科技人才競爭的需要,學校正在認真制訂「十二五」發展規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學校學水平和學層次的不斷提高,爭取早日實現創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的學目標。希望採納
9. 揚州市第一中學高二秋遊去哪!
只說重點:
揚州市第一中學高二秋遊地點,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你的班主任。
10. 四星級高中的學校名單
南京 (25所)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南京市第一中學、
江蘇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南京市第九中學、
南京市第五中學、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南京市中華中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
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
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南京市寧海中學、
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
南京市秦淮中學、
南京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南京市雨花台中學、
南航附屬高級中學、
南京市第十二中學、
南京市燕子磯中學、
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
南京市第三中學、
溧水縣第二高級中學、
南京市天印高級中學
無錫市(19所)
無錫市第一中學、
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江蘇省天一中學、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
江陰市第一中學、
江陰市青陽中學、
江陰市長涇中學、
江蘇省宜興中學、
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
江蘇省懷仁中學、
江陰市成化高級中學 、
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
蘇州市 (20所)
江蘇省蘇州中學、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
蘇州市第一中學、
蘇州市第六中學、
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蘇州大學附屬中學、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
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
江蘇省黃埭中學、
江蘇省崑山中學、
震川高級中學、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太倉市沙溪高級中學、
江蘇省常熟中學、
常熟市中學、
張家港暨陽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塘橋高級中學、
張家港高級中學、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南通市 (22所)
江蘇省南通中學、
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江蘇省海門中學、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
江蘇省啟東中學、
江蘇省匯龍中學、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江蘇省如皋中學、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南通市第三中學、
江蘇省石庄高級中學、
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
江蘇省江安高級中學、
如東縣馬塘中學、
如皋市第一中學、
海安縣曲塘中學、
如皋市搬經中學、
海安縣實驗中學
鹽城市 (17所)
江蘇省鹽城中學、
鹽城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東台中學、
江蘇省濱海中學、
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
江蘇省射陽中學、
江蘇省響水中學、
江蘇省上岡高級中學、
射陽縣第二中學、
江蘇省阜寧中學、
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
鹽城市龍岡中學、
東台市三倉中學、
東台市安豐中學、
鹽城市伍佑中學、
鹽城市田家炳中學、
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
常州市 (18所)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常州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
江蘇省華羅庚中學、
江蘇省溧陽中學、
橫山橋高級中學、
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常州市第二中學、
常州市第三中學、
常州市第五中學、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
金壇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橫林高級中學、
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 、
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常州市武進區洛陽高級中學
泰州市 (13所)
江蘇省泰州中學、
江蘇省姜堰中學、
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江蘇省泰興中學、
江蘇省黃橋中學、
江蘇省口岸中學、
江蘇省興化中學、
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
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
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興化市楚水實驗學校、
興化市戴南高級中學
徐州市 (17所)
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
徐州市第三中學、
江蘇省徐州高級中學、
江蘇省沛縣中學、
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
鄭集中學城區校區、
江蘇省豐縣中學、
豐縣民族中學、
江蘇省新沂市第一中學、
江蘇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又名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
江蘇省侯集中學、
江蘇省運河中學、
銅山縣棠張中學、
徐州市第七中學、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
睢寧縣李集中學、
徐州市第二中學
鎮江市 (10所)
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
江蘇省鎮江中學、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
江蘇省大港中學、
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鎮江市實驗高級中學、
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
丹陽市呂叔湘中學、
丹陽市第五中學、
丹陽市第六中學
連雲港市 (17所)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
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
江蘇省灌雲高級中學、
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
江蘇省灌南高級中學、
江蘇省連雲港高級中學、
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
江蘇省海頭高級中學、
江蘇省板浦高級中學、
江蘇省白塔高級中學、
江蘇省贛榆第一中學、
江蘇省白塔高級中學
灌雲縣第一中學
南京師范大學灌雲附屬中學
東海縣石榴高級中學
贛榆縣城頭高級中學
贛榆智賢中學
淮安市 (13所)
江蘇省淮陰中學、
江蘇省淮安中學、
江蘇省盱眙中學、
江蘇省漣水中學、
江蘇省清江中學、
江蘇省金湖中學、
江蘇省清河中學、
江蘇省淮州中學、
鄭梁梅高級中學、
江蘇省馬壩高級中學、
江蘇省洪澤中學、
江蘇省清浦中學 、
淮安市楚州中學
揚州市 (15所)
江蘇省揚州中學、
江蘇省邗江中學、
江蘇省江都中學、
江蘇省寶應中學、
寶應縣安宜中學、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揚州市新華中學、
江蘇省高郵中學、
江蘇省儀征中學、
江蘇省南師大第二附屬高級中學、
高郵市第一中學、
揚州市江都區丁溝中學、
儀征市第二中學、
寶應縣氾水高級中學、
江都區大橋高級中學
宿遷市 (9所)
江蘇省泗陽中學、
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 、
江蘇省致遠中學、
江蘇省泗洪中學、
江蘇省宿遷中學、
江蘇省宿豫中學 、
江蘇省淮北中學、
江蘇省洪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