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一中在哪裡
廣州市第一中學始創於1928年,是民國時期廣東國民政府舉辦的第一間公立內中學,迄今已有80年歷容史。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年通過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評,2007年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評估達優秀等級暨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確認。
初中部校址: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54號
高中部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大坦沙島育賢路
❷ 廣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怎麼去
廣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在黃沙大道(東):
從北京路走到北京路口站坐219路(坐6站)到黃沙總站下.走到黃沙大道第一中學(初中部).
.從北京路乘坐計程車(8.00元/0.9公里)到地鐵公園前站D出入口坐地鐵一號線(坐4站)到地鐵黃沙站D出入口下.走到黃沙大道第一中學(初中部).
.從北京路走到北京路口站坐1路(坐5站)、236路(坐6站)、1路夜車(坐7站)到市中醫院站下.走到黃沙大道第一中學(初中部).
.從北京路走到教育南路站坐5路夜車(坐9站)到黃沙總站下.走到黃沙大道第一中學(初中部).
❸ 廣州第一中學
基本情況
廣州市第一中學始創於1928年,是民國時期廣東國民政府舉辦的第一間公立中學,迄今已有80年歷史。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年通過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評,2007年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評估達優秀等級暨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確認。
初中部校址: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54號
高中部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大坦沙島育賢路
現任領導
書記:胡健雄(兼任副校長)
校長:廖曉翔
副校長:程可、易超、冼健雄、古伯根
校訓
立志、勤奮、求實、奉獻
教學成果
師資力量:高中三個年級54個班,初中部28個班。教職工22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3人,一級教師66人,初級教師81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學歷144人,占專任教師88.9%。在職中共黨員52人。
學校環境:學校佔地面積33370.6平方米,建築面積23939.8平方米,綠化面積839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為88.9%。校園環境整潔幽雅,教室及各功能處室設備齊全、設施先進,學校現有教學樓四棟、辦公樓兩棟,附設有科學館、游泳館、體育館、乒乓球室、全塑膠田徑場和籃球場等場館,設有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美術、音樂、語音、勞技、電化教學等專用教室和地理園、生物園、圖書館、綜合檔案館、教研活動室、教師專用電腦室、多媒體多功能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等教學設施,還有飯堂、教工文體活動室、教工宿舍、校辦企業等生活生產設施。
辦學理念:嚴謹而開放、科學與民主、實踐和創新
辦學特色:「體教結合」、「科研興校」、「科技創新」
高考、中考情況:200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考上大學本科線達標度139%,大幅度超額完成今年的高考任務。中考一中實驗學校平均分649分,超出市平均分161分;一中公校平均分594分,超出市平均分106分;體育考試平均37分多,居全區第一名和全市前列。
體育特長:一中的游泳、水球、籃球、棋類方面,在區、市、省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多次獲得各級獎項,並為省、市運動隊輸送了大量人才。
學校歷史
廣州市一中創辦於1928年8月1日,是廣州市最早的市立學校。創辦初期,在一德路石室前租用「天字樓」13間店鋪為校舍,招生5個班,高中文、理各1班,初中3個班。首任校長司徒優。1929年遷至越秀山麓「學海堂書院」舊址。1931年秋,市「商專」高二、高三級並入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改招普通班,停辦文、理科班。1932年,全校已有20個班。1936年,市立一、三中合並為市第一中學男校,以市二中為女校。1938年,市一中高中與市二中高中合並為市高中。抗日戰爭期間,學校停辦。抗戰勝利後,日軍投降,因交接手續未清,在越秀山麓未能及時開學,所以1945年9月在黃沙原市第二中學校舍復辦。1936年建立了中共地下黨支部。
建國後,到1954年,有48個教學班,教學研究活躍。1957年和1959年,受廣州市教育局委託,先後舉辦了兩期「中學師資(語文)訓練班」。1960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及廣州市重點中學。同年,高考化學單科成績全省第一;同時試辦中學五年一貫制,招生4個班。1963年停止試驗。
1978年定為荔灣區重點中學。1982年,市教育局將一中校園的東區部分用地劃給教育部教儀站。1984年,學校增建了300個座位的階梯室、體育館、游泳池和科學樓。這一年開始,依靠本身的力量全面開發管理學校的電腦軟體取得成果。
2000年,廣州市一中與位於蓬萊路的市五十中合並。
2001年,市一中被定位廣州市24所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學校之一,由國家斥資建設新高中部。2005年建成,完成高中部擴校搬遷。黃沙大道老校舍繼續辦公立初中,原市五十中校址改為廣州一中實驗學校。
著名校友
廣州一中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文化傳統,培養的學生有不少曾成為各級部門的領導人。如原中央農業部副部長朱榮,原廣州市人大主任歐初,原杭州軍分區司令員彭豐,原廣州市委副書記、第十一屆市人大主任曾慶申,原廣州市常務副市長伍亮,現廣州海關副關長何力等。建校七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棟材,著名光學專家、華南師范大學原校長劉仲豪,原中山大學副校長李華鍾,著名作家劉斯奮,現任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楊學勤,在「9·11」紐約大爆炸中英勇救人的華人英雄曾喆,著名漫畫家江沛楊鳳凰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董嘉耀、梁冬,國家游泳隊運動員周嘉威等。曾任教一中美術科的黃少強是嶺南畫派名畫家。
廣州一中校友會
廣州一中校友會在1981年成立,現任會長楊浩益。香港、澳門等地辦有校友會分會,海外校友與校友會保持密切聯系。每年校慶派發的刊物《一中校友》由廣州一中校友會負責編輯。
校友會會員包括曾在廣州一中就讀的歷屆學生、曾任或現任廣州一中的行政幹部、教職員工、軍、工宣等。原市五十中各屆校友也是廣州一中校友。
❹ 廣州市第一中學
所有學生都可以是精英(樓主怎麼定義?)
有重點班的。
廣州市二中是省一級、市重點,一中只是市一級。
二中屬於越秀區。一中屬於荔灣區。
二中每年的分數線都要比一中高。
❺ 廣州一中名列全國第幾所重點中學
哦。這個基本排不上位。
❻ 廣州市第一中學的知名校友
朱榮,原中央農業部副部長;
歐初,原廣州市人大主任;
彭豐,原杭州內軍分區司令員;容
曾慶申,原廣州市委副書記、第十一屆市人大主任;
伍亮,原廣州市常務副市長;
何力,原廣州海關副關長;
梁棟材,原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劉仲豪,光學專家、華南師范大學原校長;
蔡睿賢、余國琮、姜中宏,中科院院士
李華鍾,原中山大學副校長;
劉斯奮,作家;
楊學勤,原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
曾喆,「9·11」紐約大爆炸英勇救人華人英雄;
江沛楊,漫畫家;
董嘉耀、梁冬,原鳳凰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
周嘉威,國家游泳隊運動員;
黃少強,曾任教一中美術科的嶺南畫派名畫家。
❼ 廣州第一中學好嗎
廣州市第一中學無論從規模、設施還是師資水平來看,都是個很不錯的學校。
廣州市第一中學是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省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❽ 廣州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廣州市第一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州市第一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❾ 怎麼去廣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大坦沙
25路車和549路車,到終點站即是廣州1中大坦沙校區
25路
市區線路 (06:00-22:30 06:00-22:30) 一汽巴士
全程兩元
上行:中山大學總站 - 省榮軍醫院(榮校) - 怡樂村 - 廣醫二院 - 海珠購物中心 - 南村 - 江南大道中 - 江南大道北 - 海珠橋腳 - 南華東路 - 海珠橋底 - 塹口 - 海幢公園 - 大基頭 - 六二三路 - 市中醫院 - 黃沙後道 - 黃沙大道 - 市二醫院(多寶路) - 逢源路 - 泮塘 - 仁威廟 - 中山八路 - 橋中 - 橋中中路 - 大坦沙(市一中)總站
549路
市區線路 (06:00-22:30 06:00-22:30) 白馬巴士
全程兩元
下行:楊桃公園(美林湖畔)總站 - 桃園路 - 羊城花園(黃村) - 東圃鎮 - 車陂路口 - 棠東 - 棠下村 - 學院 - 上社 - 省郵校 - 郵電科研所 - 師大暨大 - 崗頂 - 體育中心 - 動物園南門 - 廣東工大 - 白雲賓館 - 小北 - 電視塔 - 越秀公園北門 - 越秀公園 - 解放北路 - 盤福路 - 廣醫 - 市少年宮 - 東風西路 - 彩虹橋 - 荔灣路 - 荔灣路口 - 石路基 - 中山八路 - 橋中 - 橋中中路 - 大坦沙(市一中)總站
❿ 廣州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廣州市第一中學是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省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截止2014年12月,廣州市第一中學分高中校區(大坦沙,寄宿制)和初中校區(黃沙大道),共有72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48個,初中班24個,學生總數3783人。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00771平方米,其中高中校區佔地面積73630平方米,初中校區佔地面積27141平方米。截止2014年12月,有專任教師262人,特級教師1人,具有高級職稱資格的教師129人,已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者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