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安徽省蚌埠第一中學

安徽省蚌埠第一中學

發布時間:2020-12-04 02:49:30

1. 蚌埠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條件

建校以來,蚌埠市第一中學為國內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自2005年起連續四年高考提高率(進校全市前九百名與高考達二本線人數相比)居全市第一。2005年應屆生中有220人達二本線;2006屆畢業生由於當年學校升級為省示範高中,取消初中,生源質量大幅下降,但仍有217名應屆畢業生達二本線;2007年高考再獲佳績,應屆一本達線人數是當年高中錄取相應名次段人數的三倍;2008年有186人達二本線,是蚌埠市四所省級示範高中高考唯一保持增長的學校;2009年提高率更是高達30%。此外在教育科研、學科競賽、科技文藝等活動中也取得了一批顯著的成果。
多年來,蚌埠一中被上級機關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於先進單位,省教育廳及蚌埠市教委對蚌埠一中嘉獎表揚。
學校在「三科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向省教科所申報成了4個省級重點課題,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也是全國創新教育安徽省課題組成員學校。許多教師在全國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有較高水平的論文。 辦學目標:
一流的教育觀點,一流的師資力量;
一流的教學設施,一流的教學手段;
一流的育人環境,一流的內部管理;
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育質量。
校訓:博學、自奮、儉誠、勉行;
校風:實踐、求索、進取、創新;
教風:博學、深思、樂教、愛生;
學風:立志、勤奮、剛毅、篤行。 作詞:吳正苗
作曲:許秀蘭
歌詞:
你是求知的沃土,你是育才的園田。你有輝煌的過去,更有繁盛的今天。校風謹嚴為人稱道,環境優雅使人留連。教學篤實令人神往,佳績頻創師生共勉。
伴隨時代的風雨,歷經衰榮的變遷。沐浴改革的春風,奔向燦爛的明天。「三個面向」是你的宗旨,全面發展是你的准線。精創「四三一」工程,提高素質任重道遠。
啊!光榮的蚌埠一中,啊!奮進的蚌埠一中!願你青春常在,願你永遠向前! 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當代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和精神追求,2011年12月6日,蚌埠市第一中學開展了「評選蚌埠一中學生核心品格」活動。校團委發動全校同學展開大討論,評選最符合蚌埠一中學生品質的五項核心優秀品格。活動共計發出調查表格1000餘份,評選出誠信、責任、自信、感恩、勤奮五項核心品格。通過評選核心品格活動,發掘了廣大學生的自強自立、勤奮進取、心存感恩、誠實質朴、樂觀向上、舉止文明等優良品質,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展現了一中學生的風采。
學校社團眾多,文學社、記者站、機器人俱樂部、合唱團、健美操隊、籃球隊、足球隊為學生提供了揮灑才情的舞台。合唱隊連續三年在全市奪得優勝獎,健美操隊在近兩屆省級比賽中奪得11項冠軍。春的召喚——讀書節、夏的涌動——科技節、秋的收獲——藝術節、冬的懷想——感恩節,美麗心世界——心理咨詢周,「四節一周」活動豐富了學習生活,培養了學生特長,促進了身心健康。

2. 蚌埠一中和鐵中區別

蚌埠(拼音來:Bèng bù),源簡稱蚌,舊作蜯埠、蜯埔,別名珠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安徽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安徽省重要樞紐城市、皖北地區的商貿中心與加工製造業中心和郵電通訊指揮調度中心。蚌埠位於華北平原南端京滬鐵路和淮南鐵路的交匯點,淮河穿城而過,臨近南京、鳳陽。由於蚌埠地區古代盛產河蚌,從而得名「珠城」。1947年初蚌埠設市,直屬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蚌埠全市面積595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末,蚌埠市戶籍總戶數100.99萬戶,含三縣總人口358.31萬。

3. 蚌埠市第一中學的學校地址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勝利路152號
郵編:233000
交通:101、102、103、106、116、302、一號環線

4. 蚌埠一中歷史

蚌埠第一中學是蚌埠歷史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學。1949年2月蚌埠解放,人民政府將原國民黨政權所辦三所公立學校合並為蚌埠一中。建國初期,蚌埠一中即以突出的辦學業績於195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十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957年蚌埠一中創造了全國高考成績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績。十年浩劫,重點中學被全盤否定,蚌埠一中被迫於1968年一分為三,下遷農村,師資分散,校產流失一空。1970年2月,蚌埠一中又在原址恢復辦學,但已滿目瘡 ,元氣大傷。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蚌埠一中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市最近幾年,學校提出了「以創建示範高中為契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口號,各方面工作及硬體設施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爭先進位,再創輝煌。
學校佔地42102平方米(合63。15畝),建築面積26368平方米,圖書館1座,圖書雜志8萬多冊,實驗樓最近進行重新改裝,面貌煥然一新,儀器設備先進,達國家一類標准。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步伐十分迅速,現有電腦室及多媒體教室共計5個,建成了校園區域網,學生用機共達233台。近幾年,學校用在教學設備的添置和更新上共計600多萬元。最近,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決依法治教,建章立制,嚴格管理,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更純。高考連續四年位居全市第二,特別市2000屆高三報考人數357人,錄取本科人數達213人,本科錄取率59。7%。體育達標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在教育科研、學科競賽、科技文藝等活動中也取得了一批顯著的正果。
多年來,蚌埠一中被上級機關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於先進單位,省教育廳及蚌埠市教委對蚌埠一中嘉獎表揚
近多年來,學校在「三科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向省教科所申報成了4個省級重點課題,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也是全國創新教育安徽省課題組成員學校。許多教師在全國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有較高水平的論文。

5. 蚌埠一中在哪

公交線路:101路,103路全程約2.7公里
1、從一中乘坐101路,經過4站, 到達火車站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6. 蚌埠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蚌埠市來第一中源學,簡稱蚌埠一中,安徽省示範性中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建校於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學合並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學,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成為省首批十所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7. 蚌埠市一中在哪裡

蚌埠第一中學是蚌埠歷史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學。1949年2月蚌埠解放,人民政府將原國民黨政權所辦三所公立學校合並為蚌埠一中。建國初期,蚌埠一中即以突出的辦學業績於195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十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957年蚌埠一中創造了全國高考成績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績。十年浩劫,重點中學被全盤否定,蚌埠一中被迫於1968年一分為三,下遷農村,師資分散,校產流失一空。1970年2月,蚌埠一中又在原址恢復辦學,但已滿目瘡 ,元氣大傷。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蚌埠一中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市最近幾年,學校提出了「以創建示範高中為契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口號,各方面工作及硬體設施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爭先進位,再創輝煌。
學校佔地42102平方米(合63。15畝),建築面積26368平方米,圖書館1座,圖書雜志8萬多冊,實驗樓最近進行重新改裝,面貌煥然一新,儀器設備先進,達國家一類標准。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步伐十分迅速,現有電腦室及多媒體教室共計5個,建成了校園區域網,學生用機共達233台。近幾年,學校用在教學設備的添置和更新上共計600多萬元。最近,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決依法治教,建章立制,嚴格管理,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更純。高考連續四年位居全市第二,特別市2000屆高三報考人數357人,錄取本科人數達213人,本科錄取率59。7%。體育達標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在教育科研、學科競賽、科技文藝等活動中也取得了一批顯著的正果。
多年來,蚌埠一中被上級機關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於先進單位,省教育廳及蚌埠市教委對蚌埠一中嘉獎表揚。
近多年來,學校在「三科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向省教科所申報成了4個省級重點課題,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也是全國創新教育安徽省課題組成員學校。許多教師在全國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有較高水平的論文。

8. 蚌埠市有哪些高中

蚌埠市的高中有:蚌埠一中、懷遠一中、蚌埠實驗學校、蚌埠三十一中、五河一中、蚌埠二中、蚌埠三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六中、蚌埠九中、懷遠縣包集中學、固鎮一中。

一、蚌埠一中

蚌埠市第一中學,簡稱蚌埠一中,安徽省示範性中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建校於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學合並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學,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成為省首批十所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二、懷遠一中

安徽省懷遠第一中學,省示範性高中。地處素有「淮上明珠」美譽的古城懷遠,背依荊山,面臨渦河,側倚淮河,是一所歷史沉澱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花園式學校,有「淮西名學府, 荊璞大文章」之稱。

截止2009年8月,懷遠第一中學共有三個年級84個教學班,學生6000餘人,教職工360餘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4人,一級教師9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占學校教師的半數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

三、蚌埠實驗學校

蚌埠實驗中學是安徽省首批特色示範學校,全國首批辦學體制改革試點且獲得成功的「公辦民助」學校。學校創辦於1991年8月,原名蚌埠第三實驗小學,是一所「公辦民助」性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校之初一無校舍、二無資金,就是在這種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實驗學校人大膽在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法、考試制度、免試生制度、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堅持以辦學體制改革為主導,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以全面育人為目標,並從抓常規、做規范入手,科學管理、科研興校,實現了學校一步步的成功跨越。

四、蚌埠三十一中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學,始建於解放初,前身是設有初中班的東風路第三小學。1978年經市政府批准正式改為初級中學。由於師資、生源、環境、設備等原因,教育教學水平較低,一度為薄弱初中。

1984年經改革調整,學校狠抓三風(校風、教風、班風)建設,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十多年來學生在校鞏固率、畢業率、升學率、優秀率均居全市普通中學之首,贏得社會高度贊譽。1989年經省教委驗收批准為首批省級示範高中。

五、五河一中

五河一中創辦於1940年,位於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佔地面積140畝,建築面積31049平方米,現有在校學生4415人,64個教學班。現為全國科研示範學校,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安徽省示範高中。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蚌埠一中

網路—懷遠一中

網路—蚌埠實驗學校

網路—蚌埠三十一中

網路—五河一中

9. 蚌埠市第一中學的學校領導

校長
洪順剛校長,男,1966年1月生,中共黨員,教育學碩士,安徽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蚌埠一中校長,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教育系統優秀工作者,蚌埠市首屆教壇新星,蚌埠市首屆學科帶頭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中學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心理學會理事,蚌埠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第三屆教壇新星評選評委,《中小學數學》雜志高中版理事,蚌埠市第十屆黨代會代表。
書記
庄大傳書記,1954年生於天津,1973年畢業於蚌埠鐵路中學,先下放淮北任圩公社,後在淮北相城煤礦當礦工,1982年畢業於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數學系,2000年參加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課程班學習。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畢業後任蚌埠二中教師,教研組長、教務處主任,2002年4月任蚌埠十二中校長,2004年8月任現職。曾被評為市級優秀班主任,兩次被市政府獎勵,被評為省級教育先進工作者,參加華東初中數學教材編寫,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組織開展的科技活動獲全國十佳示範單位獎,所主持的科研課題獲省級一等獎。
副校長
潘毅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化學學會、倫理學會理事。一九八零年大學畢業,先後任中學化學教師、蚌埠市職教局教研員,蚌埠市教育委員會宣傳科長,一九九七年任蚌埠一中副校長,曾在上海市市西中學掛職學習,在安徽省高中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2000~2002年參加華東師大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並結業。先後在省級和市級教研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副校長
秦志華副校長,女,漢族。1960年5月生,籍貫上海。民進蚌埠市委副主委,民進安徽省省委委員;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市第十三、十四屆人大常委。1979年考入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1983年7月畢業分配至蚌埠第一中學任教。1998年任教科室副主任,2000年任教科室主任;2006年10月任政教處主任,2008年11月任副校長。曾獲安徽省教育工會先進工作者,蚌埠市首屆「教壇新星」。兩度獲市「三八紅旗手」稱號,是蚌埠市「教育系統十佳」、優秀教師、師德模範。是國家級課題《網路環境的學校資源建設和應用》成員,參與並完成了二項省級課題的研究結題工作。
副校長
陳虎副校長,男,漢族,1974年10月出生,安徽滁州人,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97年6月以「安徽省雙優生」的身份畢業於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生物系,同年七月份分配至蚌埠一中任教。1999年3月任校團委副書記,2003年3月任校團委書記,2006年10月任校辦公室副主任(正科級),2009年8月任市教育局組干科副科長(掛職),期間參加蚌埠市公選考試並於2010年5月起任蚌埠一中副校長。曾獲蚌埠市「優秀共青團員」、蚌埠市「優秀團幹部」、安徽省「共青團先進工作個人」、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多次獲市教育局嘉獎。有多篇論文和課題研究成果先後在省、市級教研刊物發表和獲獎。 「熱烈祝賀該校××考上清華(北大)」、「熱烈祝賀該校校友×××取得××××」在不少高中都能見到如上標語,一來母校感到光榮,二來也宣傳自己的教學質量。安徽蚌埠一中卻掛出一個別具風味的告示牌: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中國女婿?近一張圖片在網路上迅速流傳,引來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調侃學校「攀親戚」。10月15日,蚌埠一中校長洪順剛稱,「蚌埠女婿」的標語來自媒體,他們也是在看到媒體報道後才打出該標語的,校方將邀請吉娜回母校,屆時將向外發布消息。
「祝賀」:「隔壁的中學的女婿獲獎」
15日晨,網路評論員楊禹在微博上發布的一張關於蚌埠一中祝賀該校「女婿」獲諾貝爾獎的圖片引發關注。楊禹微博稱「熱烈祝賀我老家安徽蕪湖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蚌埠一中的女婿獲得諾貝爾獎」。配圖顯示,一個LED屏上寫著「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照片引來一眾吐槽,不少網友轉發楊禹微博,並調侃:「攀親戚哪家強?」
新京報評論發微博調侃:蚌埠一中掛告示「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女生紛紛自(諷)責(刺):沒嫁個好男人為母校爭光。這是赤裸裸地教育「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嗎?若如此,建議下次掛:我們培養不出諾獎獲得者,但我們能培養諾獎獲得者的老婆!
對此,蚌埠一中辦公室高老師告訴記者,學校的確於14日下午在校園內的LED屏上掛出了這則祝福。「高興、光榮、驕傲。」談及學校掛出這則祝福的初衷,高老師如是說。
回應:宣傳校友非「貼金」
對網友的吐槽,蚌埠一中校長洪順剛直言「沒想到引起這么大的反響」。洪順剛解釋稱,獎項揭曉後,先是吉娜的同學和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內道賀,稱埃里克·白茲格是「蚌埠女婿」,接著蚌埠當地媒體的報道中,也使用了「蚌埠女婿」一詞,「稱埃里克·白茲格為女婿,並非學校首創,只是從媒體的叫法順延而來」。
洪順剛稱,吉娜出生在蚌埠當地一個普通家庭,初中、高中均在蚌埠一中就讀,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吉娜在科研領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沒有像埃里克·白茲格獲諾貝爾獎這樣出名而已。」學校本意是想以諾貝爾獎為宣傳契機,鼓勵學生向吉娜學習,並不是為了和埃里克·白茲格硬拉上關系,給自己臉上「貼金」。
高老師說,校友吉娜和她的老公埃里克·白茲格應該會知道母校的祝福。至於吉娜畢業後是否與蚌埠一中有過聯系,高老師表示不太清楚,需問清楚後才能回答。
洪順剛稱,學校將邀請吉娜回母校,「到時我們會向外發布消息,請及時關注學校網站。」
部分蚌埠一中的學生認為學校此舉有些「荒唐」。一名同學稱,雖然吉娜學姐非常厲害,可是人家老公得獎校宣傳,抱大腿嫌疑太嚴重了。另一名同學則認為:「吉娜學姐也是很強的,也是個好的典範,沒有必要一定拿諾貝爾獎得主來做宣傳。」
人物小資料
吉娜與她的諾獎老公
根據媒體報道,吉娜初中、高中都就讀於蚌埠一中。高中畢業後考取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在大學讀書期間,吉娜曾經獲得中科大學生的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吉娜大學畢業後,從1999年7月到2000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一個實驗室工作。之後,她去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界面非線性光譜、生物成像,後來認識了埃里克·白茲格,兩人喜結良緣。10月8日,埃里克·白茲格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最近幾天,諾貝爾獎各個獎項揭曉,很多人在討論,諾貝爾獎和咱們有多遙遠。在安徽蚌埠,有人說,諾貝爾獎離我們很近,因為諾貝爾獎化學獎的得主埃里克·白茲格是蚌埠的女婿。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畢業於蚌埠市第一中學。在此中學校園內,赫然有電子屏幕打出了「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字幕。(10月15日遼寧衛視)

10. 蚌埠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蚌埠市第一中學,簡稱蚌埠一中,安徽省示範性中學、「現代教育技術實專驗學校」。建校於1949年,由三屬所私立中學合並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學,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成為省首批十所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閱讀全文

與安徽省蚌埠第一中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