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鄒城市第一中學平陽東路1789號具體在哪,如何乘車離市區到底有多遠
你從汽車站下車 打的到新一中 也就5塊錢 其實下了車出來汽車站 坐一路公交2塊 直往東就到了 要麼坐13路也可以1塊 位置處於東城區
B.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第一中學可以帶手機嗎
答: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第一中學可以帶手機上課必須關機
問題問的挺好的
很高興為你回答
C. 鄒城市第一中學的學校地址
東校區地址:鄒城市平陽東路1789號
西校區地址:鄒城市太平西路1749號
學校郵編:273500
D. 鄒城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鄒城一中始建於1952年10月,原名鄒縣中學,歷經三遷,2001年,新校區遷至現新址—鄒城市東城新區太平東路1868號。學校現分為東西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10畝,擁有7.6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和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綠化面積約10萬平方米。現有1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456名。 建校59年來,學校擁有國家級、省市級模範教師、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拔尖人才36人;高、中級教師238人,中青年專家、杏壇名師、「十佳」教師、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69人。一代代名師弘文勵教,培養了三萬多名合格畢業生,數以萬計的優秀學子成為國家棟梁,近幾年教育質量不斷跨越增長,成為濟寧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學校和優秀生培養、藝體生培養先進學校。 靜謐優雅的校園環境,精美獨特的建築設計,現代一流的教育教學裝備,人文科學的學校管理,為鄒城一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建全國家知名高中奠定了基礎。
注冊資本:19052萬人民幣
E. 鄒城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鄒城一中始建於1952年10月,原名鄒縣中學,歷經三遷,2001年,新校區遷至現新址—鄒城市東城新區太平東路1868號。學校現分為東西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10畝,擁有7.6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和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綠化面積約10萬m2。現有1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456名。靜謐優雅的校園環境,精美獨特的建築設計,現代一流的教育教學裝備,人文科學的學校管理,為鄒城一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建全國家知名高中奠定了基礎。
F. 如何從鄒城汽車站到鄒城市第一中學(鄒城市平陽東路1789號)
下了汽車站到馬路對面去做13路公交車
G. 誰知道高中里是濟寧一中教學好還是鄒城一中好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902年,初名為直隸州官立中學堂,系清末山東省興辦最早的「新學」之一。校址在現西校區南半部,後幾易其名和校址。其間,「山東省立第七中學」用名時間較長,解放前夕,名為山東省立濟寧中學。1948年7月,濟寧解放後,合並了濟寧縣立簡易師范學校。校址設在現東校區(原中西中學校址),分中學與師范兩部。不久,又收編了濟寧私立華光中學和私立中山中學的部分師生。1949年秋,學校師范部遷回老校址(現西校區),1951年秋獨立,成立濟寧市第二中學。1951年7月山東省立濟寧中學改用「濟寧市第一中學」。1962年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省重點中學,1981年又被省教育廳重新確定為首批辦好的19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992年被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命名為首批省級規范化學校。2000年7月,我市優化配置,重組教育資源,分離了49年、本屬同宗同根的濟寧一中與濟寧二中合並,成立了規模更大、實力更加雄厚的新濟寧一中。為進一步優化濟寧教育資源,2006年6月23日,濟寧三中和濟寧一中合並,新學校名稱為濟寧一中。 至此,原濟寧一中,二中,三中統一組成新的濟寧一中。濟寧一中坐落在素有「江北蘇州」之稱的濟寧市繁華中心區,濟寧是舉世聞名的孔孟之鄉,華夏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是京杭大運河的中樞。燦爛悠久的儒家文化、運河文化和勤勞智慧的濟寧人民造就了這所歷史名城,在不同歷史時期,一直是魯西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同時也孕育了濟寧一中這所歷史名校。百年來,學校為民族的解放和偉大復興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有用人才,其中也涌現出了一批英傑才俊。如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外交部副部長、駐任俄羅斯大使張德廣,中國人工喉之子楊仁中教授,山東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劉勇將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主任李挺,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來魯華教授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濟寧一中分東西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60畝,有84個教學班,學生5000餘名。在職教職工427名,專任教師266人,其中特級教師6名,高級教師160名,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省級優秀教師4名,市級優秀教師24名,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4名,教育碩士18人,進修研究生課程的60人,學歷達標率100%。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16項、子課題70餘項。教師先後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的論文600餘篇,增強了教師的創新能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具有全省一流的現代化教學條件。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24個、儀器室16個、微機室4個、多功能教學演播室2個,教室全部安裝了多媒體,計有教學儀器、標本、模型7408件,建有雙向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和校長評估系統,組成了互動式多媒體校園教學網;圖書館藏書16萬余冊;設有寬敞明亮的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各2個,訂有報刊雜志500餘種,能同時容納400名師生閱覽。校報、校刊編輯室、語文實驗室以及奧賽輔導活動室等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室10餘個。有400米標准塑膠運動場和排球場、籃球場等,正在籌建大型體育館。學校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周邊環境治理,對校園環境進行精心設計和改造,修建了廣場花園。學校總體布局合理,設施齊全,校園整潔,環境優雅。 近年來,學校秉承百年優良傳統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辦學宗旨,堅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他們有一個智慧的人生」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堅持「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思想,不斷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逐步建立對教師和學生多元的、發展性的評價機制,形成充滿活力的競爭激勵機制,逐步了創建一個不斷學習和自我改造,面向未來、開拓創新的學習型、創造型學校組織。形成了「敬業愛崗、治學嚴謹、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教風,「勤奮、嚴謹、善思、求真、會學」的學風,「文明、團結、求實、創新」的校風,「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爭創一流」的一中精神和「今天我以一中為榮,明天一中以我為榮;我以一中生存,一中靠我發展」的校訓。確立了「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的育人目標和「名牌、奧賽、飛行員、藝術、運動員」五位一體的優秀人才培養結構,走出了「辦規范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人才」的學校發展新路子。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優雅的育人環境,優良的教育質量,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和人民群眾的信任。近幾年來,濟寧一中全校師生努力奮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連續七年榮獲濟寧市「教育質量獎」、「育人貢獻獎」。1998年被評為「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1999年被命名為「省級花園式單位」。學校自1998年連續被評為「全國物理奧賽十佳學校」後,2002年又被評為「全國物理奧賽金牌學校」。2002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授予「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先進單位」稱號。2002年被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確定為魯西南唯一一所高考提前招生的重點中學。 「承百年業績,創世紀輝煌」。濟寧一中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為社會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為已任,總結經驗、凝聚力量,立足新起點,繪制新藍圖,迎接新挑戰,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昂揚的姿態、求實的作風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向國家千所示範高中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