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高州市第一中學

高州市第一中學

發布時間:2020-12-02 16:28:44

Ⅰ 高州市第一中學的高考成績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學校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大膽實施教育教學改革,辦學特色越來越明顯,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中考、學科競賽連創佳績。近幾年來,學生參加全國、省級學科競賽有88人次獲獎,其中黃邦傑同學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一等獎;黃智同學參加2000年全國第十六屆物理競賽獲廣東賽區一等獎,被中山大學免試錄取,成為茂名地區五名保送生之一,也是茂名市非重點中學唯一的一個。高考從1996年以來,上省線以上人數穩居茂名市面上中學第一名,且成績越來越突出:1996年157人,1997年207人,1998年237人,1999年352人,2000年552人,2001年665人,2002年974人。特別是2002年高考,上地專線以上人數1356人,居茂名市第一;省專線以上人數973人,居茂名市第三,高州市第一名;重點線、本科線、省專線以上人數分別比前一年增20人、221人、309人,增幅均為全市第一;總分800分以上人數1人,實現了零的突破,總分700分以上人數15人;單科800分以上的有5人,單科700分以上的117人,均為茂名市非重點中學第一,首次實現了總人數及增幅的全市第一。中考綜合評價連年榮獲高州市一等獎,其中2002年中考,物理、化學、政治三科平均分為高州市第一,馮傑 同學以665分的總成績榮膺茂名市中考狀元。2003年高考上省專線人數1838人,再次雄居高州市第一,成為茂名市高考第一升學大戶。2004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上本科線人數1056人,上省專以上總人數2110人,居茂名市第一名;中考方面,劉莉同學奪得茂名市中考文化課總分狀元,上省一級學校人數居四大省一級中學之首。2005年高考再奏凱歌,繼2004年本科人數超「一千」、專科超「兩千」的輝煌成績後再度飛躍,其中上本科線1100人,上專科線2637人,上專科線以上人數連續四年高州市第一。這是該校實施「科研興教、教研結合」戰略,全體師生齊心協力、努力拚博的結果;中考方面再創輝煌!首屆四班初三畢業生參加中考,有59考上高州中學,居高州市面上中學第一名,余聰玲同學以總分644分榮獲高州市第二名,部分學生還取得數學、化學科的單科在高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Ⅱ 廣東省高州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廣東省高州市第一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省高州市第一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高州市第一中學的歷任校長

學校歷任校長如下:
解放前(1934-1949)歷任校長: 林翼中 首任校長 合浦 曾任廣東省民政廳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委、廣東省參議會議長。 1934.1—1940.7 黃麟書 首任
副校長 龍川 日本師范大學畢業,曾任中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委、廣東省教育廳廳長。 1934.1—1940.7 曾如柏 代校長 田陽 國立北京大學畢業、德國柏林法學博士,曾任廣東省教育廳長。 1936.8—1937.7 江茂森 校長 高州 國立中山大學學士,廣東省營產物處經理。 1940.—1942.10 江友松 校長 高州 曾任廣東省營產物經理處駐港主任,茂名參議會議長。 1941.11—1943.3 李士秀 代校長 高州 廣東國民大學學士,曾任廣東省參議員,廣東政府視察。 1943.3—1949 解放後(1949-今)歷任校長: 姓名 職務 任職年月 姓名 職務 任職年月 曾邦政 校長 1949.11—1951.7 劉北漢 副校長 1985.2—1989.7 朱耀文 副校長 1949.11—1951.7 丁衍權 副校長 1988.5—1990.7 陳耀發 副校長 1949.11—1950.8 熊克本 副校長 1989.8—1992.7 張文光 副校長 1951.8—1959.3 梁齊河 副校長 1989.8—1992.7 吳**華 副校長 1954.7—1957.8 羅信熙 校長 1992.8—1997.7 鍾雄才 校長 1959.7—1965.8 龔銓興 副校長 1992.8—2004.7 張兆鈞 副校長 1958.11—(病休) 嚴仁輝 副校長 1992.8—1995.7 李克夫 副校長 1958.11—1959.7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李 緯 副校長 1958.11—1959 吳漢召 副校長 1995.8—2004.7 張文光 第一副校長 1962.8—1971.8 楊 播 副校長 1996.9—1997.7 盧顯文 副校長 1963.8—1965.8 楊 播 校長 1997.8—2001.7 鄭 棠 副校長 1964.8—1966.2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周汝欣 副校長、校長 1965.8—1975.7 龔銓興 副校長 1992.8—2004.7 陳加傑 副校長 1972.5—1987.8 吳漢召 副校長 1995.8—2004.7 甘光正 副校長 1972—1974 黃仕綿 校長 2001.8—2004.7 屈偉昌 校長 1973.8—1978.12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譚天笑 副校長 1975.8—1977.7 龔銓興 副校長 1992.8—2004.7 張文光 副校長 1977.8—1984.4 吳漢召 副校長 1995.8—2004.7 梁廣鑒 副校長 1978.2—1978.8 潘裕岳 校長 2004.8—2008.8 李克夫 校長 1978.12—1985.2 賴海權 副校長 1994.9— 陸治乾 副校長 1979.8—1981.8 蔣祖恆 副校長 2004.8— 蔡偉平 副校長 1981.8—1983.6 賴 力 副校長 2004.8— 鍾廷輝 副校長 1980.8—1983.3 朱 雪 副校長 2004.8— 黃正珍 副校長 1981.12—1987.8 揭章武 校長 2008.8—2013.12 曾文江 校長 1985.2—1992.7 杜錫孟校長2013.12—

Ⅳ 高州市第一中學的四新理念

新的園丁,名師雲聚一堂
名師出高徒。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由原高州一中部分骨幹教師和面向全市公開挑選教育教學雙優且任教初三多年的教師組成。師資隊伍呈現「三高一低」特色:即學歷高、水平高、榮譽高、年齡低,平均年齡33歲。教職工中,有高級教師8人,獲南粵優秀教師獎的有3人,全國先進工作者、優秀輔導員、省骨幹教師共10人,被評為高州市、茂名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有25人。
高州一中原校長黃仕綿,是實驗中學的創辦人,研究生畢業,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茂名市優秀中學校長,其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曾在市、省、國家級的報刊發表及推廣。特別是他撰寫的《講究領導藝術,提高辦學質量》論文榮獲全國一等獎,並在北京召開的基礎教育會議上宣讀交流,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
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校長張世玉是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輔導員,市優秀教師,市學科帶頭人,有多篇論文在市、省、國家級報刊刊登並獲獎,教學成績顯著,他所輔導的學生,曾有三人成為茂名市中考狀元。
數學教師梁權是中學一級教師,全國優秀教練員,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長期任教初三數學,成績顯著,特別是2003年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取得優異成績,12人參賽,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3人(全市只有7人獲得一等獎)。他所撰寫的論文獲廣東省創新成果一等獎,是一個專家型的教師。
教師素質高,教學能力強。雄厚的師資實力,為該校創一流的示範性實驗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的管理,展示新世紀風采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管理對質量具有決定作用。俗話說:管人先管心,只有心心相通,才能力量無窮,才能最大地調動師生積極性。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非常重視校領導、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情感溝通,重視三者之間的良好互動,終於得到了「三個三」的新鮮經驗: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情感溝通、領導班子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提高班子的管理積極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三個顯著效果——領導管理實績顯著、教師教學實績顯著、學生學習成績顯著。
其次,實行量化與質化相結合的管理。為了更好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該校過去根據教師工作量的多少,實行了量化的管理,即把教師的獎金和工作量結合起來。這種方法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但不能體現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該校又在此基礎上實行質化管理,即把教師的獎金同教學質量掛鉤。每一學期非畢業班的中段試和期末試,學校都統一出題,統一組織考試,年級交換改卷,統一登分,整個過程都由教導處操作,考出的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標准之一的量化與質化相結合的管理,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原則,可操作性強,透明度高,教師十分贊成,教師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出現了爭上課、上好課的現象。
再次,實行年級領導分工包干責任制。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的每一個年級都安排一位行政領導專抓,並實行包干責任制,即級領導要負責把一個年級的學生從初一管到初三畢業,效果好的,給予表彰和獎勵。這樣,把級領導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避免了管理不到底或半路撒手的情況。
新的質量,達到高標准要求
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在深化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堅持「質量立校,師資興校,科研強校,特色亮校」的辦學策略,狠抓「立校之本」,面向高州市從各鎮及市區挑選思想、學習雙優學生,保證生源的整體素質。該校師生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3—200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測試,所有學科達標,其中初一英語科平均分112.3分,全級有128人滿分;初二級數學平均分113,優秀率85%。
2004年全國初中「五羊杯」競賽,該校陳冠鵬獲得全國一等獎(茂名市唯一);在2004年全國數學競賽中,該校學生張倚豪榮獲全國一等獎(高州市僅4名);組隊參加高州市作文競賽,四人全部獲獎,賴權東等同學的作文發表於各級各類的報刊,首次組隊參加2003年高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取得總分第四名的好成績。此外該校還被評為茂名市治安事故為零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高州市衛生評比第一名。該校先進的辦學經驗先後在《茂名日報》、《茂名晚報》、《廣東科技報》、《廣東電視周報》等報刊登。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度評價該校的辦學成績,先後有省內外兄弟市的20多間學校組隊到該校參觀學習。團省委又在該校召開「扶貧助學」現場會,把該校經驗向全省推介。
2005年五月,茂名市教育督導評估組對該校進行評估後,給予「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管理最嚴、質量最佳、聲譽最好」的高度評價。

Ⅳ 高州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高州市第一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高州市第一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Ⅵ 高州市第一中學附屬實驗中學怎麼樣

高州市第一中學附屬實驗中學是在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注冊成立的,注冊地址位於廣東省高州市高州一中教師村旁邊。

高州市第一中學附屬實驗中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12440981743670187G,企業法人鄒太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高州市第一中學附屬實驗中學的經營范圍是:實施初中義務教育和高中學歷教育,保進基礎教育發展。初中學歷教育高中學歷教育。

通過愛企查查看高州市第一中學附屬實驗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Ⅶ 茂名市一中好還是高州一中好

高中一中和茂名一中都不是一個等級的怎麼比?
高州一中的飯菜出了名的難吃~有錢也沒地方花~宿舍只有一個水龍頭還要蹲著洗~洗澡是在陽台~

Ⅷ 高州中學和茂名市一中哪個好

茂名市一中好,,

辦學歷史是高州中學好點,,高州市1905,茂名市1959.
但是看師資力量、未來發展應該是茂名市一中好點

Ⅸ 茂名市一中和高州中學哪個好

學生厲不厲害在於學生的學習勁頭,以及學校的學習環境、師支力量,及配套教學。

從政府重視的角度來看,茂名市一中比高州中學高。

Ⅹ 高州中學好還是茂名一中好

住宿:

茂名市一中宿舍是10個人,一個廁所,一個洗澡房(兩個是分開的內……)

高州中學宿舍時14個人容(大宿舍是18個人)兩個廁所(洗澡房和廁所連在一起的)

飯堂:
茂名市一中飯堂有任意的選擇和搭配,需要什麼就什麼,一卡通(小賣部和飯堂都通用~)

高州中學是固定的每餐,每個月都要固定交納伙食費,現在要是沒記錯的話,一餐的費用是3.2元,有一樣青菜和一樣主食(每個窗口只有一樣,選什麼看你排了什麼隊,一般來說,伙食是比較差的)

教學:
茂名市一中是60~70人一班,老師是比較資深的,教學設施比較舊,但是學生的活動和能力培養比較注重~~

高州中學時80~90人一班,如果是復讀班是100~110左右,高三的老師比較好~學校教學設施比茂名市一中的新很多,但是很少用,最近一年開始用多媒體教學,一心抓學習……(ps 學校在北架山山下,沒什麼紛擾的學習好地方)

大概是這樣子吧~~

閱讀全文

與高州市第一中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