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省宜陽縣有幾所高中緊急需求答案
有兩所重點高中,一中和實驗高中,一中在城北區,實驗高中在老城區。還有二中和屏陽高中,分別在韓城鎮和白楊鎮,和一中緊鄰有藝術學校。還有在縣城的一職高,在尋村的職高。大致就這幾所高中了------
❷ 宜陽縣白楊高中
有這份心來,就說明學校教自育沒有差到底啊!一個人就算考到清華北大,如果不務正業,危害社會,照樣是人渣。我所認為:學校提供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平台,我們只是在這個平台上發展自己,自己發展才是成長的主要因素。「鍍金邊」就是依賴學校的影響提升自己影響,沒有實際本領。 能明白這道理的人,在學校必定拚命發展自己,他也最有可能成功。山窩飛出金鳳凰,也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❸ 宜陽縣實驗高中的現任校長
彭清智,男,1962年9月生,宜陽縣高村鄉人,河南教育學院物理系本科畢業,中共黨員,中國物理學會會員,洛陽市物理學會理事,中學物理高級教師,2003年9月任宜陽縣實驗中學校長。
彭清智1979年6月參加教育工作,曾在宜陽縣第二高中任教,擔任教導主任。由於教學成績顯著,被縣政府「記大功」一次,兩次被評為「縣優秀教師」,高考成績評比中獲「縣一等獎」兩次,並獲「河南省自製教具三等獎」、「河南省物理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等。
1995年8月,彭清智調入宜陽縣實驗中學工作,先後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幾年來,他堅持「團結、實干、拼搏、創新」,用「科學、規范、嚴格」的管理理念,狠抓各項管理的落實,使教學工作邁上了新的台階。
1997年實驗中學變為重點高中,作為主抓教學的教導主任、副校長,他審時度勢,提出了「抓住機遇,引入競爭,克服困難,打開局面」的治校策略。經過共同努力,1999年實驗中學高考上線人數由1997年的本科2人、專科5人上升到本科29人、專科66人。考生杜慧慧語文單科以900分佳績勇奪全省第一名。在此基礎上,他又提出「一突二上三翻番」的高考目標,加快實行分配改革和教學改革。堅持「教學態度的好壞,以平時教學投入的多少為依據;教學成績的優劣,以完成目標任務的多少為准繩」將各種補貼按工作量多少、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考評等級優劣發放。針對傳統的、封閉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實施「培養學生興趣,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共同探討」的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體現出課堂教學已經由傳統的知識性教學轉向現代化的發展性教學。教學的不斷改革,為實驗中學的發展注入了極大的活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0年高考上本科線69人、2001年高考上本科線174人,2002年上本科線213人、2003年上本科線221人。實現了「一突二上三翻番」的目標。幾年來,實驗中學受到縣政府表彰兩次、獲得「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稱號兩次。今天的實驗中學在洛陽市80餘所高中排名中,已由過去的倒數幾名擠身於全市十強之列。
彭清智在抓好全校教學工作的同時,始終沒有離開過講台,一直教物理課,他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的人格魅力在引導、激催發著全體教職工奮發向上的精神。他以驕人的教學成績向大家展現出一面名師旗幟:1996、1997、2000年市統考中他所教的班級物理成績居全縣第一名;1997年9月獲「河南省高中物理競賽優秀輔導教師」稱號;1998、1999年高考獲「縣一等獎」,同年在全市高中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2002、2003年所教的三個班物理課在全市統考中又名列第一。1997年獲「洛陽市優秀教師」、1998年獲「洛陽市教育系統業務標兵」、1999年獲「宜陽縣優秀科技工作者」、同年獲「宜陽縣名師」等稱號。2000年獲「河南省教學技能賽優秀獎」。2001年獲「河南省優秀教師」稱號。幾年來他在《中學物理》、《物理教師》、《河南教育》、《招生考試通訊》、《理科考試與研究》、《中國教育教學雜志》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1996年獲「洛陽市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年4月獲「洛陽市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稱號。1999年獲「宜陽縣第三批拔尖人才」稱號。2000年獲「河南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年他主持的河南省「十五」教育科學規劃省級重點課題--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正在進行。
❹ 2001年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豐李高中畢業證
2001年河南省的各個高中的樣本是一致的,請看以下圖片發你參考下:
❺ 河南省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的電話!!
0379-68828018
❻ 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的歷史沿革
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始建於1934年,是一所師范性高中。其前身為「縣立師范」,1937年,附設初中部;1946年,中學教育初具規模,遂更名為「宜陽縣初級中學」。
早期,面對內憂外患、戰火頻仍的混亂時局,宜陽這片熱土因她而未曾斯文掃地。廣大師生在漫漫而修遠的教育征途上,上下求索,苦苦尋覓著民族救亡和祖國復興之路,他們有的如地火奔突,暗播革命火種;有的投筆從戎,毅然共赴國難;有的制笛龍吟,以文藝摧醒民眾。 解放後,沐浴著新中國的春風,宜陽一高愈益光彩照人、風流盡展。一批批名師陸續從全國各地雲集於此,實力雄厚的師資贏來教育質量的空前驕人。這一時期,從一高昂然走出去的一代驕子,遍布大江南北,許多成為軍界、政界、學術界、教育界、實業界各自不同領域的精英。
再改為「宜陽縣第一初級中學」;1956年增設高中部,轉制為完中。1969—1977年,校址先後為縣師訓班和城關高中居用。恢復高考制度後,正式定名為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隨著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原校址不堪適應,遂於2004年9月遷至新址,2005年被河南省授予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稱號。
❼ 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Yiyang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始建於1934年,其前身為「縣立師范」,1937年,附設初中部;1946年,中學教育初具規模,遂更名為「宜陽縣初級中學」。解放後,再改為「宜陽縣第一初級中學」;1956年增設高中部,轉制為完中。1969—1977年,校址先後為縣師訓班和城關高中居用。恢復高考制度後,正式定名為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隨著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原校址不堪適應,遂於2004年9月遷至新址,2005年被洛陽市授予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稱號。 2005年被河南省授予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稱號。
注冊資本:949.5萬人民幣
❽ 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是誰
現任校長是王群召,上任是周相申,上上任是王留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