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蚌埠市第一中學

蚌埠市第一中學

發布時間:2020-12-01 17:04:16

A. 蚌埠市第一中學的學校地址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勝利路152號
郵編:233000
交通:101、102、103、106、116、302、一號環線

B. 蚌埠市第一中學的學校領導

校長
洪順剛校長,男,1966年1月生,中共黨員,教育學碩士,安徽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蚌埠一中校長,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教育系統優秀工作者,蚌埠市首屆教壇新星,蚌埠市首屆學科帶頭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中學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心理學會理事,蚌埠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第三屆教壇新星評選評委,《中小學數學》雜志高中版理事,蚌埠市第十屆黨代會代表。
書記
庄大傳書記,1954年生於天津,1973年畢業於蚌埠鐵路中學,先下放淮北任圩公社,後在淮北相城煤礦當礦工,1982年畢業於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數學系,2000年參加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課程班學習。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畢業後任蚌埠二中教師,教研組長、教務處主任,2002年4月任蚌埠十二中校長,2004年8月任現職。曾被評為市級優秀班主任,兩次被市政府獎勵,被評為省級教育先進工作者,參加華東初中數學教材編寫,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組織開展的科技活動獲全國十佳示範單位獎,所主持的科研課題獲省級一等獎。
副校長
潘毅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化學學會、倫理學會理事。一九八零年大學畢業,先後任中學化學教師、蚌埠市職教局教研員,蚌埠市教育委員會宣傳科長,一九九七年任蚌埠一中副校長,曾在上海市市西中學掛職學習,在安徽省高中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2000~2002年參加華東師大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並結業。先後在省級和市級教研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副校長
秦志華副校長,女,漢族。1960年5月生,籍貫上海。民進蚌埠市委副主委,民進安徽省省委委員;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市第十三、十四屆人大常委。1979年考入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1983年7月畢業分配至蚌埠第一中學任教。1998年任教科室副主任,2000年任教科室主任;2006年10月任政教處主任,2008年11月任副校長。曾獲安徽省教育工會先進工作者,蚌埠市首屆「教壇新星」。兩度獲市「三八紅旗手」稱號,是蚌埠市「教育系統十佳」、優秀教師、師德模範。是國家級課題《網路環境的學校資源建設和應用》成員,參與並完成了二項省級課題的研究結題工作。
副校長
陳虎副校長,男,漢族,1974年10月出生,安徽滁州人,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97年6月以「安徽省雙優生」的身份畢業於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生物系,同年七月份分配至蚌埠一中任教。1999年3月任校團委副書記,2003年3月任校團委書記,2006年10月任校辦公室副主任(正科級),2009年8月任市教育局組干科副科長(掛職),期間參加蚌埠市公選考試並於2010年5月起任蚌埠一中副校長。曾獲蚌埠市「優秀共青團員」、蚌埠市「優秀團幹部」、安徽省「共青團先進工作個人」、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多次獲市教育局嘉獎。有多篇論文和課題研究成果先後在省、市級教研刊物發表和獲獎。 「熱烈祝賀該校××考上清華(北大)」、「熱烈祝賀該校校友×××取得××××」在不少高中都能見到如上標語,一來母校感到光榮,二來也宣傳自己的教學質量。安徽蚌埠一中卻掛出一個別具風味的告示牌: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中國女婿?近一張圖片在網路上迅速流傳,引來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調侃學校「攀親戚」。10月15日,蚌埠一中校長洪順剛稱,「蚌埠女婿」的標語來自媒體,他們也是在看到媒體報道後才打出該標語的,校方將邀請吉娜回母校,屆時將向外發布消息。
「祝賀」:「隔壁的中學的女婿獲獎」
15日晨,網路評論員楊禹在微博上發布的一張關於蚌埠一中祝賀該校「女婿」獲諾貝爾獎的圖片引發關注。楊禹微博稱「熱烈祝賀我老家安徽蕪湖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蚌埠一中的女婿獲得諾貝爾獎」。配圖顯示,一個LED屏上寫著「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照片引來一眾吐槽,不少網友轉發楊禹微博,並調侃:「攀親戚哪家強?」
新京報評論發微博調侃:蚌埠一中掛告示「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女生紛紛自(諷)責(刺):沒嫁個好男人為母校爭光。這是赤裸裸地教育「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嗎?若如此,建議下次掛:我們培養不出諾獎獲得者,但我們能培養諾獎獲得者的老婆!
對此,蚌埠一中辦公室高老師告訴記者,學校的確於14日下午在校園內的LED屏上掛出了這則祝福。「高興、光榮、驕傲。」談及學校掛出這則祝福的初衷,高老師如是說。
回應:宣傳校友非「貼金」
對網友的吐槽,蚌埠一中校長洪順剛直言「沒想到引起這么大的反響」。洪順剛解釋稱,獎項揭曉後,先是吉娜的同學和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內道賀,稱埃里克·白茲格是「蚌埠女婿」,接著蚌埠當地媒體的報道中,也使用了「蚌埠女婿」一詞,「稱埃里克·白茲格為女婿,並非學校首創,只是從媒體的叫法順延而來」。
洪順剛稱,吉娜出生在蚌埠當地一個普通家庭,初中、高中均在蚌埠一中就讀,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吉娜在科研領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沒有像埃里克·白茲格獲諾貝爾獎這樣出名而已。」學校本意是想以諾貝爾獎為宣傳契機,鼓勵學生向吉娜學習,並不是為了和埃里克·白茲格硬拉上關系,給自己臉上「貼金」。
高老師說,校友吉娜和她的老公埃里克·白茲格應該會知道母校的祝福。至於吉娜畢業後是否與蚌埠一中有過聯系,高老師表示不太清楚,需問清楚後才能回答。
洪順剛稱,學校將邀請吉娜回母校,「到時我們會向外發布消息,請及時關注學校網站。」
部分蚌埠一中的學生認為學校此舉有些「荒唐」。一名同學稱,雖然吉娜學姐非常厲害,可是人家老公得獎校宣傳,抱大腿嫌疑太嚴重了。另一名同學則認為:「吉娜學姐也是很強的,也是個好的典範,沒有必要一定拿諾貝爾獎得主來做宣傳。」
人物小資料
吉娜與她的諾獎老公
根據媒體報道,吉娜初中、高中都就讀於蚌埠一中。高中畢業後考取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在大學讀書期間,吉娜曾經獲得中科大學生的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吉娜大學畢業後,從1999年7月到2000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一個實驗室工作。之後,她去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界面非線性光譜、生物成像,後來認識了埃里克·白茲格,兩人喜結良緣。10月8日,埃里克·白茲格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最近幾天,諾貝爾獎各個獎項揭曉,很多人在討論,諾貝爾獎和咱們有多遙遠。在安徽蚌埠,有人說,諾貝爾獎離我們很近,因為諾貝爾獎化學獎的得主埃里克·白茲格是蚌埠的女婿。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畢業於蚌埠市第一中學。在此中學校園內,赫然有電子屏幕打出了「熱烈祝賀該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字幕。(10月15日遼寧衛視)

C. 蚌埠市有哪些高中

蚌埠市的高中有:蚌埠一中、懷遠一中、蚌埠實驗學校、蚌埠三十一中、五河一中、蚌埠二中、蚌埠三中、蚌埠四中、蚌埠五中、蚌埠六中、蚌埠九中、懷遠縣包集中學、固鎮一中。

一、蚌埠一中

蚌埠市第一中學,簡稱蚌埠一中,安徽省示範性中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建校於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學合並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學,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成為省首批十所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二、懷遠一中

安徽省懷遠第一中學,省示範性高中。地處素有「淮上明珠」美譽的古城懷遠,背依荊山,面臨渦河,側倚淮河,是一所歷史沉澱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花園式學校,有「淮西名學府, 荊璞大文章」之稱。

截止2009年8月,懷遠第一中學共有三個年級84個教學班,學生6000餘人,教職工360餘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4人,一級教師9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占學校教師的半數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

三、蚌埠實驗學校

蚌埠實驗中學是安徽省首批特色示範學校,全國首批辦學體制改革試點且獲得成功的「公辦民助」學校。學校創辦於1991年8月,原名蚌埠第三實驗小學,是一所「公辦民助」性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校之初一無校舍、二無資金,就是在這種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實驗學校人大膽在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法、考試制度、免試生制度、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堅持以辦學體制改革為主導,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以全面育人為目標,並從抓常規、做規范入手,科學管理、科研興校,實現了學校一步步的成功跨越。

四、蚌埠三十一中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學,始建於解放初,前身是設有初中班的東風路第三小學。1978年經市政府批准正式改為初級中學。由於師資、生源、環境、設備等原因,教育教學水平較低,一度為薄弱初中。

1984年經改革調整,學校狠抓三風(校風、教風、班風)建設,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十多年來學生在校鞏固率、畢業率、升學率、優秀率均居全市普通中學之首,贏得社會高度贊譽。1989年經省教委驗收批准為首批省級示範高中。

五、五河一中

五河一中創辦於1940年,位於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佔地面積140畝,建築面積31049平方米,現有在校學生4415人,64個教學班。現為全國科研示範學校,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安徽省示範高中。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蚌埠一中

網路—懷遠一中

網路—蚌埠實驗學校

網路—蚌埠三十一中

網路—五河一中

D. 蚌埠市一中在哪裡

蚌埠第一中學是蚌埠歷史上的第一所完全中學。1949年2月蚌埠解放,人民政府將原國民黨政權所辦三所公立學校合並為蚌埠一中。建國初期,蚌埠一中即以突出的辦學業績於195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十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957年蚌埠一中創造了全國高考成績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績。十年浩劫,重點中學被全盤否定,蚌埠一中被迫於1968年一分為三,下遷農村,師資分散,校產流失一空。1970年2月,蚌埠一中又在原址恢復辦學,但已滿目瘡 ,元氣大傷。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蚌埠一中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市最近幾年,學校提出了「以創建示範高中為契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口號,各方面工作及硬體設施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爭先進位,再創輝煌。
學校佔地42102平方米(合63。15畝),建築面積26368平方米,圖書館1座,圖書雜志8萬多冊,實驗樓最近進行重新改裝,面貌煥然一新,儀器設備先進,達國家一類標准。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步伐十分迅速,現有電腦室及多媒體教室共計5個,建成了校園區域網,學生用機共達233台。近幾年,學校用在教學設備的添置和更新上共計600多萬元。最近,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決依法治教,建章立制,嚴格管理,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更純。高考連續四年位居全市第二,特別市2000屆高三報考人數357人,錄取本科人數達213人,本科錄取率59。7%。體育達標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在教育科研、學科競賽、科技文藝等活動中也取得了一批顯著的正果。
多年來,蚌埠一中被上級機關多次表彰。省人民政府曾授於先進單位,省教育廳及蚌埠市教委對蚌埠一中嘉獎表揚。
近多年來,學校在「三科為先」精神的指引下,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向省教科所申報成了4個省級重點課題,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也是全國創新教育安徽省課題組成員學校。許多教師在全國及省、市教育科研的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有較高水平的論文。

E. 蚌埠市五河縣一中2005屆校長

我是五抄河縣第一中學畢業的,我是2000屆的,當時的校長叫吳峰。這個人好像在2005年前後就調走了,之後是誰就不知道了。據我推測,2005屆的應該還是吳峰。我雖然是2000屆的,但是我到2005才畢業,中間也沒有聽說換校長。

F. 蚌埠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蚌埠市來第一中源學,簡稱蚌埠一中,安徽省示範性中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建校於1949年,由三所私立中學合並而成,是蚌埠市第一所公立中學,與新中國同齡。1953年成為省首批十所重點中學之一,2000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G. 蚌埠鐵路中學和懷遠一中相比哪個學校要好一點

蚌埠鐵路中學是蚌埠市規模最大的完全中學,於2000年3月被評為蚌埠市首批「安徽省示範高中 」。

安徽省懷遠第一中學是省示範性高中。是一所歷史沉澱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花園式學校,有「淮西名學府, 荊璞大文章」之稱。

所以兩所學校不分伯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H. 蚌埠一中怎麼走

您好
市內乘坐116、101、103及公交環線至蚌埠市第一中學下車即可

I. 應該去上合肥一中還是蚌埠二中呢

合肥一中的前身是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利用科舉時代的廬陽書院遺址於1902年創辦的廬州中學堂(世稱:小書院,現合肥九中所在地).1908年至1934年,先後六易校名為:廬州府官立中學堂、廬州中學校、省立三中、省立廬州中學等。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師生輾遷往後方。抗日勝利後,在霍山諸佛庵的省立第六中學部分師生奉命返回合肥,組建省立合肥中學。新中國成立後,曾名皖北區合肥高級中學。1952年秋,正式改名為合肥市第一中學。1955年定為安徽省重點中學。1956年秋,新校舍建成,遷至現址。

合肥一中,現在是綠草如茵,樹木蔥蘢,園廊秀麗,環境優美.學校佔地面積54144平方米,新近投入使用的科學館、圖書館、體育館總面積9500平方米。三館設備齊全,先進的校園網和閉路電視可滿足各科教學需要。學校藏書6萬冊,訂閱報紙70餘種,期刊雜志300多份,保證了全校師生課余學習和教學科研之用。
合肥一中,現有高中37個班級,在校學生2295人,在職在編教職工129人,其中專職教師90人(特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56人),整體力量雄厚、教學成果卓著。教職工中(含離退休)全國勞模1人,省級勞模2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4人,市級優秀教師8人;省級教壇新星3人,市級教壇新星1人;享受國家津貼2人,省府津貼2人。學校歷年高考成績均在全省前茅。近年,本科文理達線率均在95%以上,考入全國重點大學佔80%。1990年林傲獲22屆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金獎,張大維,田力獲小發明,小創造國家專利,顧凌潔等195名優秀學生被保送全國重點大學;王慶等18名初中畢業生被保送到新加坡立化中學留學,魯勇等18名高二學生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歷屆在校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學科競賽成績也十分突出,1997-2000年間數、理、化、計算機、生物在省級以上資歷達394人(其中國家級13人,省級一等獎68人)

合肥一中,一貫堅持」全面施教,廣育英才」,面向全體學子,全面提高素質,一心一德,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新生,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四有」新人.

合肥一中,一貫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市各級領導特別關愛和支持,因此才有輝煌的今天.

合肥一中,一貫重視開展校際交流,自199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以來,進一步加強了與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交往與聯系,加深了友誼,擴大了視野,增長了學識,學到了經驗,對一中今後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始建於1928年,1977年被命名為「安徽省重點中學」,2000年被命名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佔地30388.59平方米,建築面積 26535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天文館、天象館、風雨操場、塑膠田徑場。全校布局合理、環境安謐、設施完備、富有時代感。
學校現有3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9名。教職工 167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高級教師64人,在職特級教師5人,受國家級表彰的8人。
近年來,蚌埠二中先後獲得「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學校」、「全國中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學校」、「全國青少年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十佳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國家級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學校」、「安徽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蚌埠二中多年來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堅持素質教育課程化,課堂教學素質化的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在「堅持改革,勇於探索,爭創特色學校」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⒈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從嚴治校,以法治校。制定了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規章制度體系。現有規章制度 154項,崗位職責47項,依*制度,使校風、教風、學風更加優良。
⒉教育科研氛圍濃厚,成效卓著。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課題聯成一線,教育、教學、教改課題聯成一片,老中青教師與領導幹部共同參與研究聯成一體。現承擔國家級教育課題兩個,省級重點教育課題16個。三個課題獲省優秀科研成果獎,一個課題獲中央教科所優秀論文獎。全校教職工在省級、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0餘篇。
⒊大興教育改革之風,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的教育規律,著眼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著眼於為中國的未來培養一大批能參與國際競爭的優秀人才,突出主體發展、突出個性特長的發展。「五年一貫制教改實驗」十三年來碩果累累,該實驗用五年時間修完中學六年國家規定課程,參與實驗的學生綜合素質呈明顯的優勢。近幾年,我校有25位少年學生四年修完中學六年課程,考入中國科大、上海交大等校的少年班,為素質教育探索到一條「正常學生超常培養」的新路子。
蚌埠二中「數學特色班」、「英語特色班」「金融特色班」等教改項目,正在努力探索學生特長的培養經驗。1994年以來,全校學生八百餘人次在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省一、二、三等獎。音樂、體育、美術、勞技特長學生層出不窮。
⒋十分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動手能力的培養,大力開展以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建立了一百餘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組,把課堂變成了創新精神的培養園地,學生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取得了輝煌成績。
1998年,我校 4個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課題以其科技含量豐富、課題立意高,設計新穎,經過各級評審,擊敗對手,作為中國大陸的唯一代表,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第31屆青少年科技展覽會」。2000年5月,我校3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課題《蚌埠地區天井湖、沱湖銀魚生態調查》和《新型太陽能雙軸自動跟蹤聚焦式集熱器》代表中國參加了在美國底特律舉行的第51屆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其中《蚌埠地區天井湖、沱湖銀魚生態調查》獲得集體項目二等獎(獎金二千伍佰美元),此獎項為中國所有參賽項目的最高獎項。回國後,又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接見和獎勵。2001年,我校陳鑫同學被國家科協命名為「小小科學家」,學校和學生獲得獎勵 5萬元。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水體對史氏鱘生長的影響》項目,獲提名獎,獎金7千元。
近三年,我校32個學生研究性學習項目獲國家級、省級金、銀、銅獎。
⒌十分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學校現有多媒體教室 6個,建成了教師辦公區域網、計算機教學區域網、圖書管理區域網。配置品牌電腦 400餘台,二百餘台計算機可以上網,教師人手一台電腦。學校多次開展教研組、教師、學生網頁製作等比賽。 80%的教師能獨立製作課件,數十個課件在省、市比賽中獲獎。改變了原始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更為民主,主體參與更為積極,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⒍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號召,1994年與中國科技大學、安徽財貿學院聯合舉辦了「素質教育試點班」。1995年與美國紐約市 237中學、1998年與英國坦姆塞德市愛格頓中學正式結為友好學校。

J.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是哪六校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於2004年成立,成員校包括合肥一中、安慶一中、蕪湖一中、馬鞍山二中、蚌埠二中、附中、銅陵一中、淮北一中、合肥六中和合肥一六八中學。

一、合肥一中

合肥市第一中學(Hefei No.1 Middle School)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重點中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俱樂部成員、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創建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前身是廬州中學堂;全國解放後更名為安徽省合肥一中,新中國成立後曾名皖北區合肥高級中學;1952年秋,正式定名為合肥市第一中學;1955年,定為省重點中學,2000年,定為省級示範高中。

二、安慶一中

安徽省安慶市第一中學由近代思想家嚴復倡辦,是省示範高中,省高中理科實驗班和國家宏志班承辦學校。

學校前身為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創辦的安徽全省師范學堂,先後易名為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學等,至1956年始定名為安徽省安慶市第一中學。

三、蕪湖一中

蕪湖市第一中學是安徽省老牌重點中學、省首批示範高中。

學校前身系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中江書院,清同治二年(1863年)更名為鳩江書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更名為皖江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省立第二師范學校,後經歷省立五中、省立七中、省立蕪湖中學、省立蕪湖高級中學、蕪湖市立中學、皖南區蕪湖市第一中學、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蕪湖市東方紅中學等階段,1972年定名為蕪湖市第一中學。

四、馬鞍山二中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是全國文明單位、安徽省重點中學、安徽省首所示範高中;獲得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推薦資質、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推薦資質、復旦大學「望道計劃」推薦資質。

學校創建於1957年,1998年由初中部創辦民辦普通初級中學馬鞍山成功學校。1998年成為安徽省首所示範高中,2004年搬入新校區。2014年馬鞍山市第二中學鄭蒲港分校正式創辦並開學。

五、蚌埠二中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創辦於1928年,位於安徽省蚌埠市黃山大道南側虎山東路西側,是安徽省重點中學,安徽省示範性高中。

2017年11月,蚌埠市第二中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閱讀全文

與蚌埠市第一中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