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好不好
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很好。新民市高級中學始建於1907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半軍事化管理示範學版校,一個多世紀權來,雖幾經變革,歷盡滄桑。
但為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培養人才的宗旨始終如一。在近百年的歷史中,新民高中幾代人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寫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光輝歷史。
(1)新民高級中學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十幾年來,我校先後承擔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多項科研課題,均已通過國家驗收,並應用和推廣到教育教學中去。我校語文組的全體教師,經過二年的努力,著述了60萬字的《高中三會一課》輔導書,出版發行。
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在黨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職工227人,專任教師208人,其中高級教師85人,一級教師93人,碩士研究生14人,具有研究生學力的教師125人。
B. 新民市重點高中考入清華北大的有多少人
新民市重點高中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
不掛網公布的。
如有合法需要,
可詢問新民市教育局。
立馬就知道了。
C. 沈陽戶口能上新民高中么
沈陽戶口能上新民高中嗎?是楊師傅戶口可以到新民重點高中上學
D. 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超過600分有多少
可以咨詢相關網站來。
新民市第源一高級中學成立於一九七九年九月,成立之初校名為新民鎮高級中學,一九八九年更名為新民縣第一高級中學(一九九三年新民撤縣設市)。一九九五年十二月被確定為沈陽市級重點高中。
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位於新民市城南,1979年建校,師資力量雄厚,硬體設施齊全,是沈陽市市級重點高中。學校佔地面積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50個教學班,在校生2200多人,在崗教職工229人,專任教師201人,其中省特級教師1人,市級名師2人,新民市名師2人。學校有56平方米以上的普通教室66個,理化生實驗室11個,計算機教室5個。
專任教師每人一台電腦,滿足了教育教學需要。學校圖書館現藏書8萬冊,各類報紙47種,雜志137種;閱覽室、教師資料室各兩個。有沈陽教育信息中心網,東北師范大學教育資源庫、江西金太陽教育網等教育資源,為我校提供了實施現代化教學的優越條件。
E. 沈陽31中和新民重點高中那個好
沈陽31中和新民重點高中是哪一個好?我覺得可以看他前幾年深入大學的,嗯來看。假如說沈陽31中它的升大二水路比心寧重點高中高一些,那我們就選擇沈陽31中。
F. 新民高中的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
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第七任校長 張啟民先生祖籍是浙江溫州嗎
G. 新民第一高級中學和沈陽市五十三中哪個好
新年第一高級中學和沈陽市53中學,相比較而言,他兩個差距不是很大,如果能夠選擇53中學,盡量去沈陽市53中學。
H. 新民高級中學
新民市高級中學始建於1907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半軍事化管理示範學校,近一個世紀來內,雖幾經變容革,歷盡滄桑。但為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培養人才的宗旨始終如一。在近百年的歷史著,新民高中幾代人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寫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光輝歷史。
I. 新民市高級中學和杏壇中學哪個好
哎,你們心裡是高級中學和杏壇中學哪個好啊?我家就是新民的,還在我們的人們的心目中,新民市高級中學是什麼都最高的。啊,但是這兩個學校都是很好的學校,主要是還看自己自己那個學生的努力程度。
J. 新民市高級中學的介紹
新民市高級中學始建於1907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半軍事化管理示範學校,近一個世紀來,雖幾經變革,歷盡滄桑。但為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培養人才的宗旨始終如一。在近百年的歷史著,新民高中幾代人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寫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光輝歷史。
進入新世紀,新民高中開始了高速發展的新紀元。 2001年初,沈陽市政府、沈陽市教育局把新民高中列為重點優質高中建設之一,新民市委、市政府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高瞻遠矚,決定投資1.4億元人民幣易地重建新民高中。
新校園的規劃和建設得到了省委書記聞世震、市委書記張行湘、市長陳政高等省市有關領導的贊許和支持。新校區佔地面積2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 ,位於沈陽城西60千米處。
新校區的辦學規模、總體布局、單體設計、環境創意、工程質量、技術裝備等 各方面均達到全國先進、省內一流的水平。
新校區的建成將使新民高中這座百年老校煥發青春和生機,進而使新民市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整體優化,對實施「科教興市」的戰略、確保「十五」規劃的完成、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0)新民高級中學擴展閱讀:
2003年8月新民高中遷入新校區,達到60個教學班,學生在校人數2750名,每屆招生達1100名,招生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一倍。
學校現有教職工256名,任課教師180名,任課教師中一人為研究生學歷, 22人是研究生課程班學歷,其餘都是大學本科學歷,是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發展強勁的教師隊伍。學校確立了「為未來的生存與發展而奠基」的辦學理念。
這一理念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的內核,突出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永恆主題。它體現了教育的人文性,社會性和超前性。這一教育理念是我們推進和實施現代化教育的哲學思維主題。
根據這一理念學校還建構了「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的發展戰略;強化了「和諧發展,完善自我,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校風建設;
樹立了現代教育教學思想,把愛國主義教育賦予新的時代氣息,加強對學生的思想與道德素質教育,科學與文化素質教育,生理與心理健康素質教育,自然與環境素質教育。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 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力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原則;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的能力。